中日文化差异之——中国之孝道_中日孝道意识对比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23:09:0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日文化差异之——中国之孝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日孝道意识对比”。

在隋唐时期,日本派出大批量学者和僧侣前来中国,大规模地学习中国的工艺、文化及律令制度。由此可见,中华文明对日本文化的深远影响,中日文化间的大同之处不言而喻,众所周知。既然如此,我也不必多言,下面就我个人认识及理解而言,简单从两方面来谈一下,在同样的儒家文化和佛教思想影响下,两个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异。

在中国有这样一句老话,叫作“忠孝不能两全”。忠,即是对国家,对君主尽忠;孝,即是对父母,对家族尽亲尽孝。所谓忠孝不能两全,就是指在尽忠和尽孝之间产生了矛盾和冲突,二者不可得兼,取舍之间进退两难的为难境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日本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因而各种走向了不同的发展方向。

在日本,从《武士道》到《菊花与刀》,无不显示出日本人的高度忠诚。日本人在面对忠孝不能两全问题时,他们几乎会毫不犹豫地尽忠天皇,尽忠国家。当然,他们在对天皇尽忠的同时,会考虑到避免对家族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者尽量把对家族的“孝”带来的伤害减小到最低;如果实在不可避免,无可逃避的情况下,那么只能也是毫不犹豫地做出效忠天皇的举动,然后以自杀的方式来向家族的人谢罪。足以见得,日本人对“忠”的义无反顾和高度执着的使命感。

然而在中国,对“忠”的程度就会受到“孝”的不同程度影响,而远不及日本人的高度忠诚。当然,在中国不乏有岳飞、杨家将、文天祥和屈原等等一些精忠报国,宁死不屈的忠烈之士。但是,他们似乎都是建立在“孝”的前提基础之上:比如岳飞,早年母亲在其背上刺字精忠报国,岳飞之作为也是为“尽孝”而尽忠的。再看杨家将,也同样如此。再想想文天祥和屈原之类的文人,他们之所以能坐到那个宰相之位,当初寒窗苦读多年,其最初意愿也是为光宗耀祖。由此足以见得,中国自古以来,尽孝优先于尽忠。

从他们的事例来看,不是说中国人不尽忠,而是对于一个不值得尽忠的主子,没有对尽忠的必要。即使尽忠了也是枉费牺牲,因为他们的牺牲既不能为他们的家庭换来幸福,也不能挽救他们的国家。这样来看,他们为尽忠而牺牲了自己,牺牲了家庭和家族的一个顶梁支柱,家人陷入更深的困境;他们自己死后依然无法拯救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百姓,在九泉之下亦死不瞑目。尽忠本为国家民族之大义,但是缺乏审时度势,没有从长远来看,没有掌握形势的发展规律恪尽职守地尽忠,那亦是枉然。实践证明:中国人不是偏向于尽孝,而是没有“尽忠”发展的生命力。

深入分析,上述几人有忧国忧民之忠心义胆,虽说得以名垂千载,但对其当时的本人及家庭家族而言无疑是痛苦无比的。一方面让是没有生命力的苦苦追求,甚至以身殉职;另一方面是家人的极度痛苦和悲哀,这样的双重压力,可能是双重遗憾,还叫后人如何舍小家顾大家?给人的深刻教训:显然是明哲保身,保住家庭家族来得更实惠,必然会尽孝优先于尽忠。

无形中,尽孝的习俗在不成文规定下成了人所皆知的传统。很多人之所以奋发图强,就是希望给家人带来幸福,而他们成功的程度不同,也就带来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幸福。一个小商人赚了一点钱,可以给家人带来富裕;当他发展壮大的时候,有可能就会带动整个家族的致富;当他的事业再次不断蓬勃发展的时候,就有可能会给邻居或是整个村庄的人共同致富;如此类推,随着他事业功名的不断壮大,也就会给整个乡镇,给真个县城,甚至给整个省带来腾飞。从为家人、家族到家乡,这一切的成功都是在为一个尽孝,也都是为一个光宗耀祖。

虽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一个家庭都顾好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社会也就好了,但是当这样尽孝思想过度偏重,而且形成过度偏重,恶性攀比的风气的时候,这就不得不引以重视了。在当今社会,像上面所说为家人家族家乡不断发展的事例也比比皆是。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新闻:

有一人生意越做越大,给家人家族家乡做了很大贡献。他自己出资为村里修建了体育健身设备设施,修通了从县城直通村里的公路,乡亲们都夸他是大好人大善人。他可算是村里的大孝子,也算是功成名就。突然有一天,就是这个“大善人”被带上了警车。后来村民们才得知,原来他经营的企业涉嫌非法集资,坑骗受害者达数万人,已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可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在村里的名声和地位,因为他没有欺骗自己村人,自己乡镇人,从不向他们借一分钱,而且为他们做了很多好事,很多善事,他依然是村民心中的活菩萨。

既然所有乡里乡亲的邻居都说他是好人,那他怎么就变成一个坏人了呢?怎么就被抓了呢?原因很简单,不管是对家人家族还是家乡的,他为了自己尽孝,从而去伤害了更多不是家乡的人,这样的尽孝当然是自私的,为了自私的利益而去损人利己,这也当然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其实这就是在忠孝不可两全之下,过度追求于个人之孝,盲目追求光宗耀祖和贪图面子上的虚荣。不知从何时起,尽孝成了为满足自己家人家族的自私自利行为。

为了得到心理和面子上更大的满足,就会有可能顾不上尽忠,或者是在尽量尽忠,很自然就会对需要尽孝及需要尽忠的人以外的不负责。由于利益的驱动,再加上心理的抗拒力不够稳固,很容易就走上了贪污犯罪的不归路。在情不自禁中坠入犯罪深渊,更在不得以时就拉帮结派,把自己贪欲均分于自己的家庭家族家乡的势力范围,既可以堵住身边存在威胁的人的嘴,又可以壮大自己的势利。因此,尽孝又演变成了贪官污吏拉近距离的桌面语,成了拉帮结派的套近话。

从实践生活中来看,日本人很讲究尽忠,他们一见面,有可能讨论的是对天皇尽忠的方式和尽忠程度的话题;而中国人一见面,首要要问可能就是看看是跟自己沾上亲戚,沾不上亲戚就看能否沾上老乡,如果连老乡还沾不上就会说对方故乡是自己向往已久之地,总之就会找话题套近乎。在这样人情社会里,只有人情上的亲和孝才能得到理解和认可,才能左右逢源,也由此造成了贪污受贿,甚至形成规模的集团作恶,形成败落的不良不正之风。

想起身边的一个朋友说:爸妈为自己辛苦操劳了一辈子,供养自己从小学到大学研究生,等我赚钱了一定要好好善待他们。爸妈最大的愿望就是旅游,我要带他们去全国各地旅游,甚至周游世界。可是静下来仔细想想:任何一个正常工作的人的正常工作,根本不可能有那些富余财富去如此奢侈挥洒。明知道不可能,朋友为什么还要如此执着地坚持己见呢?原因就是有人已经这样做了,作为永不服输的朋友一定会想,别人能做到的事也一定能够做到。很多当年向他这样想法的人,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迷失方向,在平时一贯反对贪污受贿,措辞严厉的他们,到那个时候,在不知不觉中有意无意地收受了别人的礼亲。

就是这样的孝亲,让那些原本志存高远,精忠报国的人,在走到了那个人人憎恨的贪官的位臵之后,也变得同样的令人憎恨。想必这也是我国贪污成风,久治而无法根除的重要原因吧!因此,对于一直以来的“孝”,我们似乎得有一个较为公正客观的重先认识。

中日企业文化之不同

中日企业文化之不同摘要: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很多日企纷纷落户中国。比较中国企业文化和日本企业文化,人们发现。。。。。企业文化:企业文......

家风之孝道

家风之百善孝为先学校:连福一中 班级:八年级129班 姓名:张睿 指导老师:曹炜鹏 联系电话:*** 2014年,是传递正能量的一年,而家风成为这股正能量的开山之作。“你家的家风是......

中日两国茶道之比较

中日两国茶道之比较茶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国自古就把茶列为生活必需品之一了。当然茶的分类也是众所皆知,茶主要可以分为这六种:红茶,绿茶,白茶,黑茶、乌龙茶(青茶)还有黄茶。在......

中日咏梅诗歌之比较

中日咏梅诗歌之比较摘要:“咏梅”是中日古典诗歌共同出现的主题。文章以比较文学的视点出发,从二者体现在内容方面的异同点入手,从“梅香”这个共同主题、以及中国咏梅诗的......

孝道之美作文

孝道之美作文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标准,是做人的本分,是一个成功的人必备的品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孝道之美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篇一:孝......

下载中日文化差异之——中国之孝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日文化差异之——中国之孝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