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旅游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职旅游专业教学”。
中职学校旅游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该行业从业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国内职业教育旅游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重复、陈旧,与实际需要相脱节,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一套针对旅游专业的可行的计算机基础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方法及考核方式。
前言
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人才的需求规格也在提升。目前国内的大部分旅游企业向着经营品牌化、服务多样化方向发展。因此,既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又掌握旅游管理、旅游产品设计、旅游产品营销等知识的综合性人才特别受欢迎。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培养的学生作为旅游业的主力军,从大部分旅游相关专业毕业生的调查来看,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课程存在着教学内容重复、陈旧,与实际需要相脱节,教学方法灵活性不高,评价考核办法单一等问题。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成绩不错,可是到了旅游企业却无法应用计算机相关知识。因此,该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一、目前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要求中职学校所有专业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并且要求采用统一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减少备课任务,任课教师在各专业学生中用公共教材,采用统一的计算机理论教学和上机指导方式,这导致了不同专业学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目标不明确,针对性不强,往往书本上有的操作会,而遇到新的实际应用就不能灵活运用,毕业后很难将知识应用到自己所在工作岗位。
二、模块化教学在旅游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作用
模块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将旅游行业的案例教学化,融入教学模块中,通过模块化教学,可以让学生逐块去突破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内容,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方法,并且能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旅游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块设置的原则
(一)必需、够用原则。职业教育强调公共课要为专业课服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旅游专业的一门公共课,在教学中要进行大胆的改革和重组,删除理论性太强的部分,削减与专业学习关系不大的部分,对一些与专业课程相关的部分或者是将来在工作中要用到的部分进行调整或者加强。旅游行业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快速地处理旅游宣传文稿、制作报价单与行程安排表、制作景点介绍演示文稿等。
(二)优化调整原则。在职业教育的教学中,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而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及整个课程的综合性。在旅游专业计算机教学中,不同的模块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的作用不同,应遵循整体-模块-整体进行优化调整。
(三)注重特色原则。职业教育要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课程特色主要体现在与区域经济结合上。旅游产业是一个区域性很强的产业,区域经济的结构不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同。在旅游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要考虑到地方企业对旅游产业人员的特定要求。
四、旅游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块化设置的方法
(一)优化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计算机应用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要以旅游企业对人才的计算机水平的要求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学认知能力以及专业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突出实用性,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为核心,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模块。根据目前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计算机需求,将计算机课程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文字录入模块、操作系统使用模块、Internet应用模块、文字处理模块、电子表格处理模块及演示文稿应用模块。
(二)在各模块中采用旅游企业的真实任务教学。教学以任务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生引入仿真工作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对话、研讨方式,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案例来自于实践,教师深入旅游企业,将企业的真实案例加以精心编制并引入课堂,在各个模块中精心编写不同的案例,如在Internet模块以搜索某个旅游景点信息为任务,Office三大模块可以有由:旅游行程安排,旅行社组织结构图,旅行社宣传单,报价单,旅游景点演示等的制作组成,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工作环境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校企合作,开发适合的校本教材。以学校发展契机,与旅游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合适的教材,使学生们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生在学校就熟悉企业的工作事务,毕业后学生一到单位就能适应工作岗位,实现零过渡上岗。
四、构建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相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多元评价
在旅游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体系中构建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相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
(一)学校对于课程的考核,可采用作品评价方式进行考核,由学生发挥自己的自主能动性,用计算机基础知识在规定时间内做出一个作品,通过学生所做的作品来进行评价。
(二)建立每学期学生对课程评价打分制度,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共同监督学生实事求是,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教研组长组织学生以座谈会的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反馈课程教学中的出现的问题,说明任课教师教学好在哪里、不好在何处,并把学生意见反馈给任课教师,督促他们克服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三)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将企业的评价引进教学评价中。比如,在企业参与到课堂教学时,企业可以从自身的角度评价该节课;在期末学生进行项目考核时,企业根据学生所做项目情况,对课程做出评价。校学企三方共同参与到课程评价中,不仅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全方位、不同角度地查找问题,对症下药,建立符合本专业学生特点、与企业人才需求相吻合的有效教学模式。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农业学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反思经过这几年的计算机教学,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在教学方面,我有以下几点反思:一、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反思,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康县职业技术学校李莉本学期我仍任教职一(四)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将教学计划安排如下:一、课程的目标和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第五章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3应用教学内容:软件Excel 2003的基础知识与应用 教学目标: 2.3.4.5.教学重点: 2.3.4.教学难点: 2.3.1.熟悉Excel 2003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