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模拟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国际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2013年03课程考试
《国际法》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国际法不承认国家有(A)。
A域外庇护权B领土庇护权C领水庇护权D领域庇护权
2.(D)不能行使紧追权。
A军舰B 军用飞机C政府船舶D民用商船
3.所谓“最惠国待遇”是指(D)的待遇。
A高于本国国民B 等于本国国民C高于第三国国民D 等于第三国国民
4.外交团是(A)方面的团体。
A外交礼仪B外交使团 C领事D私人
5.现行的国际海底开发制度实行(C)
A单一开发制B 协商开发制C平行开发制D 自由开发制
6.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国一致”原则是在(D)确定的。
A 1941年“大西洋宪章”B 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
C 1944年华盛顿“橡树园会议”D 1945年“雅尔塔会议”
7.过境通行制度适用于(C)
A内海B历史性海湾C国际航行的海峡D 群岛水域
8.将争端提交由一个若干人组成的委员会。并由其查明事实。提出报告和建议促使当事国
达成协议。解决争端的方法称为(D)
A 斡旋B 调停C 调查D 和解
9.在国际法历史上,最古老的国际法渊源是:(A)
A国际习惯B国际条约C一般法律原则D国际法院判例
10.当国家参加的国际条约与《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会员国义务发生冲突时,(B)
A 国际条约的义务应优先履行B 《联合国宪章》的义务应优先履行
C 适用“后法优于先法”的原则D 适用“先法优于后法”的原则
11.国际法上的承认在承认国和被承认国之间引起一系列法律效果,因此(D)
A 承认仅仅是单方面的行为B 承认意味着建交
C承认不具有溯及力D 承认只表明了建交的愿望,并不等于建交
12.根据国际实践,排除行为不法性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A)
A事先同意B报复措施C平时封锁D武装干涉
13.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边界属于(A)
A 传统习惯边界线B 自然边界线C 确定边界线D 条约边界线
14.按照《海洋法公约》的规定,群岛国群岛直线基线最长不得超过(C)
A24海里B100海里C125海里D200海里
15.庇护权在国际法上(B)
A.是个人的权利;B.是国家的权利;
C.是个人根据国际法得到的权利;D.是国家的义务。
第1页(共6页)
16.国家领土是国家主权所支配的地球的特定部分,具体包括(A)
A.陆地领土B.陆地领土上空无限高的空间
C.驻在国外的本国使馆D.在海外的本国军舰
17.第一个对大陆架提出主权要求的是(A)
A.美国总统杜鲁门B.马耳他外长帕多
C.1958年《大陆架公约》D.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18.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地位是(D)
A.属于领海B.属于公海
C.属于沿海国领土之一部分D.属于特殊类型的水域,与领海和公海都不同
19.第一个关于空中犯罪问题的国际公约是(D)
A.《芝加哥公约》B.《蒙特利尔公约》C.《海牙公约》D.《东京公约》。
20.《关于蒙特利尔公约的议定书》主要规定的是什么问题(C)
A.国际航空飞行中发生犯罪行为的管辖权问题B.空中劫持问题
C.在机场中发生的暴力行为问题D.航空运输的具体问题
21.有关外层空间活动的条约和实践表明(D)
A.外层空间属于“无主物”B.国家主权及于外层空间
C.外层空间适用国际法上的“先占”原则
D.外层空间属于全人类的共有物
22.表示缔约国同意承受条约拘束力的方式为(C)
A.协商B.谈判C.签署D.草签
23.使馆内协助馆长办理外交事务的高级外交官,在未设公使的使馆中,其位置仅次于馆长的是(A)
A.参赞B.秘书C.武官D.随员。
24.按照《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下列人员中应享有各项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有(A)
A.外交人员的家属B.行政技术人员C.服务人员D.私人仆役。
25.对于国有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一国实行国有化给其他国家和国民带来损害,应该给予补偿
B.实行国有化是现代国际法所认可的C.一国实行国有化并由此给他国及国民带来损害,虽然构成国际不当行为,但可以免除国际责任
D.在《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和《各国经济和权利义务宪章》中都有关于国有化的规定
26.将争端提交由一个若干人组成的委员会。并由其查明事实。提出报告和建议促使当事国达成协议,解决争端的方法称为(D)
A.斡旋B.调停C.调查D.和解
27.国际组织的部分会员(D)
A.必定是该组织的会员国B.可以参加该组织的全部活动
C.比正式会员承担更多的义务
D.在其参加的机构内享有正式会员的权利并承担同样的义务
28.1907年《海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及《联合国宪章》都把(B)作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首要方法加以规定。
A.协商B.谈判C.调停D.和解。
二.多项选择题
1.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不同体现在(ABCD)
A 主体不同B 强制实施方式不同
C 渊源不同D 调整的对象不同
2.近代国际法发展的标志是(BD)
A 1789年法国大革命
B 维斯特伐利亚会议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格老秀斯《战争与和平法》的发表
3.构成国际法上国家应具备的要素包括(ABD)
A 定居的居民B 确定的领土
C 一定数量的军队 D 国家主权
4.在国际法上,庇护权是(BD)
A 个人的权利
B 国家从其属地优越权引申出来的权利
C 个人有受庇护的权利
D国家给与个人庇护的权利
5.安理会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制止侵略方面的职权包括(ABCD)
A 建议经济制裁B 断交C 采取封锁等武力行动D 建议停止交通电信
6.使馆馆舍不得侵犯包括的内容有(ABCD)
A 使馆馆长的寓所不受侵犯
B 使馆馆舍不受侵犯
C 使馆馆舍所属土地不受侵犯
D 使馆档案及设备不受侵犯
7.条约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为第三人创设权利和义务(ABD)
A 第三国同意接受该项权利
B 第三国书面明确接受该项义务
C 条约当事国有为第三国确定该项义务的明确意图
D 创设权利不必经第三国明示同意
8.国际罪行应包括(ABCD)
A 战争罪B 反和平罪
C 反人道罪D 空中劫持罪
9.国家主权具体体现为(CD)
A.属人优越权B.属地优越权C.对内最高权;
D.对外独立权E.国家主权平等
10.能够引起国家承认的情况有(ABCD)
A.合并B.分离C.分裂D.独立E.新政府产生
11.国家的基本权利有(BCE)
A战争权;B自卫权;C管辖权;D主权;E平等权。
12.对于合法进入一国的外国人在该国境内的权利有(ADE)
A.进行诉讼的权利B.参加选举的权利
C.该国宪法中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D.参加继承的权利E.参加民事活动的权利
13.属于可引渡罪行的有(ABCDE)
A.劫持航空器罪B.海盗行为C.战争罪D.破坏和平罪E.贩毒行为
14.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中可以(BCDE)
A.主张主权
B.以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和底土极其上覆水域的自然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
C.对区内从事经济性开发和勘探活动有主权权利
D.沿海国对区内人工岛屿和设施的建造和使用有管理权
E.沿海国对区内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和保全有管理权
15.《海牙公约》采取混合原则,确定下列哪些国家有权对空中劫持犯罪行使管辖权(ABCDE)
A.飞机登记国B.降落地国,降落时,犯罪嫌疑人仍在飞机上
C.若该飞机为未带机组的出租飞机,承租人的登记国或者居住国
D.犯罪嫌疑人发现地国E.根据本国法律行使刑事管辖权
16.关于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E)
A.外层空间是地面主权国家所控制不到的区域
B.外层空间不能成为国家行使主权的对象
C.任何国家可以为和平目的而利用外层空间
D.各国不得占有外层空间
E.外层空间是任何国家不能主张权利的空间
三.名词解释
1.国际地役:是指一国根据条约承担的对其领土主权的特殊限制,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别国的需求或者为别国的利益服务。国际地役的主体是国家,客体是国家的领土,不构成国家领土组成部分的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不能作为国际地役的客体。
2.毗连区:毗连区是毗连领海并在领海以外,由沿海国对海关、移民和卫生等特定事项行使管制权的一带海域。按照国际法,毗连区的宽度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4海里。
3.国籍:国籍是指个人(自然人)作为某一特定国家的成员而隶属于该国的一种法律资格或身份。国家的主要作用是在有关个人和特定的国家之间建立一种特别而稳固的法律联系。
4.国家承认:即对国家的承认,通常是指既有国家确认某一实体为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并表示愿意与之交往的行为。
5.庇护:是指国家允许因政治原因受外国追诉或迫害而前来请求避难的外国人在本国入境、居留并对之加以保护的行为。国家对外国人的庇护通常在本国领域内庇护。
四.问答题
1.简述《蒙特利尔公约》对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犯罪的规定。
答:《蒙特利尔公约》第l条规定:任何人如果非法地和故意地从事下述行为,即是犯罪:
(1)对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人采取暴力行为而足以危及该航空器安全;
(2)破坏使用中的航空器或使其受损坏,以致不能飞行或足以危及其飞行安全;
(3)用任何方法在使用中的航空器内放置或使别人放置装置或物质,可能破坏该航空器或使其受损坏以致不能飞行或足以危及其飞行安全;
(4)破坏或损坏航行设备或妨碍其工作,足以危及其飞行安全;
(5)故意传送虚假情报,从而危及飞行中的航空器的安全。
上述犯罪的未遂行为,或从事上述犯罪或从事这类犯罪的未遂行为的共犯即为犯有罪行。公约所称的“飞行中”同于《海牙公约》的规定。所称的“使用中”是指从地面人员或机组为某一特定飞行而对航空器进行飞行前的准备时起,直到降落后24小时止。使用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延长到航空器在飞行中的整个期间。
2.简述国际法院的管辖权
答:国际法院的职权包括诉讼管辖权和咨询管辖权。
(1)诉讼管辖权。国际法院的诉讼管辖权是指国际法院审理争端当事国提交的诉讼案件的权利。
国际法院的诉讼当事国包括以下三类国家:1联合国会员国。联合国的会员国同时也是《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2非联合国的会员国的《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3其他国家,预先向国际法院交存声明,表明承认国际法院管辖权,保证执行国际法院的判决的国家。
国际法院受理的案件有:1各当事国提交的一切案件;2 《联合国宪章》或其他现行条约及协定中所特定的一切案件;3 根据《国际法院规约》提交的案件。
(2)咨询管辖权:联合国大会、安理会可就任何法律问题请求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经联合国大会授权的联合国机关及其专门机构只有权请求国际法院就其职权范围内法律问题发表咨询意见。任何联合国会员国无权请求,亦不得阻止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
3.简述国家对条约的继承规则。
答:条约的继承,是指继承国对被继承国签署的条约中规定的权利义务的继承,其实质就是被继承国的条约对继承国是否继续有效的问题。按照1978年《关于国家在条约方面的继承的维也纳公约》的规定,与国际法主体资格相联系的所谓“人身条约”,例如参加某一国际组织的条约,是随着被继承国主体资格的消灭而消灭的;政治性条约,如同盟条约、共同防御条约等,一般不继承;处理与所涉领土有关事务的所谓“非人身条约”,即“处置条约”,如有关边界的边境制度的条约,有关河流使用、水利灌溉、铁路交通的条约,有关中立化或非军事区的条约,特别是为当地利益而缔结的条约等,一般应予继承;经济性条约一般需要根据条约的内容来确定是否予以继承。该公约还规定,从殖民地或附庸国或被保护国获得独立的新国家不受原宗主国所签定的所有条约的拘束,这种主张从头开始的观点,后
来被发展成为所谓的“白板规则”(the clean slate rule)。也就是说,新独立的国家有权对原宗主国缔结的条约决定予以继承还是拒绝继承。
4.简述外交保护的概念和条件
答:外交保护泛指国家通过外交机关对在国外的本国国民的合法利益进行的保护。外交保护是国家的一项权利,可以由国家的国内外交机关或其外交代表机关来行使。有关国家在以抗议或追究国家责任等方式行使外交保护权时应当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因所在国的国际不当行为而受到损害;
(2)受害人自受害之日到抗议或求偿结束之日须持续具有本国国籍,而且一般不
能具有所在国的国籍;
(3)受害人须以用尽当地救济(办法)且未能获得合理补偿;即所谓“用尽当地
救济原则”。
5.简述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及其基本特征
答:联合国专门机构是根据政府间缔结的国际条约建立的,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卫生等特定领域内负有广泛责任,并根据与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缔结的协定与联合国建立联系的专门性国际组织。
其基本特征如下:
(1)他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其职能限于经济、社会等某一特定领域;
(3)他是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4)他同联合国具有法律联系。
6.条约解释的一般规则?
答:条约的解释是指对条约的整体、个别条款或词句的意义、内容和适用条件所作的说明。关于其解释规则,有两种趋势:一是狭义地解释,即只以各当事国的意思和约文文字作解释;二是广义解释,即依条约的目的和宗旨作解释。《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系统地总结了以往的经验,宣布以下几项条约的解释原则:(1)依条约之用语按其上下文并参照条约的目的及宗旨所具有的通常意义,善意地加以解释。(2)对整个条约及其附件全面研究,并考虑缔结条约的所有有关文件进行解释。(3)如果按照上述方法所作的结论仍意义不明,可使用解释的补充资料,如缔约的谈判记录,条约的历次草案,讨论条约的会议记录等。(4)以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字写成的条约,除规定遇有解释的分歧时,应以某种文字为准外,每种文字同一作准。(5)作准文字以外的其他文字的译文,解释时只供参考。(6)如作准文本中的用语遇有分歧时,各方只受本国文字的约束,而且不得从对方文字约文的不同解释中作出对自己有利的解释。(7)在两种以上文字同一作准的条约中,解释分歧按上述方法仍不能消除的,应采用考虑条约的目的和宗旨下最能协调各约文的意义。
国际法作业题 第1次作业: 单项选择题1、构成国际法渊源之一的“一般法律原则”是指( D )。 A国际法的原则和基本原则B “文明国家的法律良知”C各个国内法的一般原则D来自各......
华东政法大学期末论文题目:防空识别区的国际法属性探析姓名:郭丽云 学号:141100721 班级:法硕1423班 科目: 国际法 任课老师:王 勇防空识别区的国际法属性探析郭丽云* 内容摘要:......
国际法 International Law/Völkerecht--it is the body of law includes the rules relating to the function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heir relation with each......
1、19世纪,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将国际法传到中国。2、国际法习惯由(重复类似行为)和(法律确信)两个因素组成。3、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分为(一元论)和(二元论)两大学派。4、关于......
国际法案例分析小组活动对尼加拉瓜军事和准军事行动案判决Case concerning the Military and Paramilitary Activities in and against Nicaragua (Nicaragua V.United St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