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中小企业公司治理问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研究”。
浅议我国中小企业公司治理问题
[摘 要] 在我国,公司治理研究主要关注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缺乏对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研究。而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80%,对中小企业公司治理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现状,详细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公司治理引言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治理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任何国家要想取得经济上的竞争优势,都必需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在我国,公司治理主要关注的是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对中小企业公司治理问题的相关研究则不多。然而,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公司治理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并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如何制定有效措施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公司治理的内涵
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整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职工等)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的利益。公司治理包括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前者是以产权为主线的内在制度安排,主要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权利和责任及其相互制衡关系;后者是以竞争为主线的外在制度安排,公平的竞争环境、充分的信息、客观的市场评价以及优胜劣汰机制构成了外部治理的主要内容。我国中小企业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公司治理通过一套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的利益。通过调查发现,我国中小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产权不清
我国的中小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大部分企业起初是家族式合伙制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由于产权不明晰的合伙制引起种种纠纷,甚至冲突,影响
了企业的发展。许多中小企业没有处理好所有权交易的充分性与法人资产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企业产权交易受到极大限制,产权流动性很低,这不仅使企业运作低效,也导致了企业资产被分割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3.2 两权分离程度较低
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这种单一的产权结构,使企业易于控制与管理。但是,当企业的规模扩大了,那种所有权、经营权不分的扁平型的企业体制是难以凑效的。有见识的企业家看到了这种危机,他们将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到家族制企业中。
3.3 内部组织结构简单化
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设置不健全,一股独大或家族控股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没有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成立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是我国公司制企业法定的决策机构,董事会已经不仅仅代表股东的利益,而且包含了职业经理人、员工、甚至企业外群体的利益。监事会是我国公司制企业法定的监督机构,监督董事会的决策过程和企业的经营运作。然而,对中小企业的统计表明,超过60%的企业没有设立董事会,超过70%的企业没有成立监事会。
3.4 决策机制不科学
虽然股东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利机构,但是我国中小企业股权较集中,企业大股东对董事会的控制过于强大,董事会和管理层缺乏足够的权限。统计数据表明,在中小企业的经营决策方式中,经营负责人决策最为常见,其次才是董事会决策,而经营决策负责人在绝大多数企业中就是占股较大的大股东。同时,经营决策的主要监督方式为所有者监督,由于这些企业多数的经营负责人本身就是所有者,最终就形成所有者决策、所有者监督。
3.5 企业资本来源单一,融资渠道不畅
形成良好的中小企业治理机制,离不开健全的法律制度、完善的政府支持体系、积极的金融证券政策等。相关数据表明,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为股东个人积蓄和民间借贷,而将金融机构贷款列为主要融资方式的企业尚不足1/4,反映了融资难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中小企业规模小,固定资产额较小,在需要财产抵押才能够获得贷款的融资市场上,中小企业获得金融信贷无疑会十分困难;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中民营性质的居多,而我国银行以国有控股为主,为了不承担“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银行在审批民营企业贷款时格外谨慎。完善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公司治理体系的不完善、不健全已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促进
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完善中小企业公司治理是非常关键的。这不仅需要国家在宏观上完善法律法规,而且中小企业本身也应在微观上加强其内部治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4.1 建立和完善外在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
虽然我国已制定和颁布了公司法、证券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其中缺乏关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相关法律规定。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指定了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及优惠政策,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际经验。
4.2 构建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
各类金融机构在贷款政策、贷款利率上给予民营中小企业同等对待,准许民营资本、外资注入银行等各种金融机构。通过利率市场化,增强银行对各类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扩大可用于担保、抵押的财产或权益范围。通过吸收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制定完善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在逐步完善金融市场的同时要创新金融产品,大力推行各种金融工具的流通,通过票据融资,金融租赁、期货等形式搞活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4.3 明晰产权,优化股权结构
首先,用股份制改造的方式解决家族式中小企业产权问题。为避免由于产权不明晰所引发的各种纠纷,内部产权一定要走股份化之路,即把产权作为股份分给拥有产权的每一个成员。
其次,合理降低股权集中度,实现产权多元化。为使股权结构达到最优化,合理降低公司的股权集中度,适当分散大股东股权,缩小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差距是关键。
4.4 提高管理水平,完善企业制度
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治理结构的模式和方式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关键是要与企业的发展、企业自身状况、特点、文化环境想适应、想协调。在公司成立初期,一股独大的家族式的管理更符合公司发展要求,有利于公司员工团结一心,共同创业。然而,家族经营只是其中一个阶段,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企业应按照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要求,将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度分离,成立股东大会;完善董事会,负责公司重大经营决策、重大人事决策、投融资决策和运行环境的协调工作;建立经理阶层,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工作;设立监事会,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对董事会和总经理在决策、财务、日常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监督,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分开,形成相互制约、相互支撑的制衡机制。
参考文献
[1] 陈雪萍.我国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现状和创新[J].社会科学, 2004(8): 16-19
[2] 刘曼琴, 范可品.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研究[J].乡镇经济, 2004(7): 26-27
[3] 丁志国, 耿玉新.中国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 2005(12): 74-75
[4] 王化成.公司治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5] 谭中.中国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模式的变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我国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现状及改善措施摘要在全球经济化浪潮的推动下,公司治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公司治理问题已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如何借鉴并建立适合我国公司的......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实际,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政府、企业、金融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通过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摘要:×××××关键词:利率;企业;融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它们不仅在创造财富、增加税收、繁荣城乡经济、方便群众生活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研究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股份公司得到较大规模的发展,大量的国有企业经过现代企业制度改造,新型国有企业不断产生。本文对我......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析摘要: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供给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的稳固和可持续发展关乎中国经济保增长、保稳固和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