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中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2010-02-24 14:30:45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2 网友评论 0 条
个性是指一个总的精神面貌,它是通过个人的生活道路而定的,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稳定的差异的特征。一般而言,个性的形成有其生物学条件、家庭因素、学校教育、以及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中学阶段是人的个性趋于定型的阶段。
(一)自我意识迅速发展
1.自我的明显分化。中学阶段,儿童时那种较稳定、较笼统的“我”被打破了,分化成了两个“我”:以观察的我和被观察者的“我”。自我的分化,使中学生主动地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开始认识到自己那些在小学阶段傺被注意到的“我”的许多方面和细节。
2.对自我形象的关注。
3.对内心世界的自觉。对于儿童来说,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外部世界,而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触角更经常、更深地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
4.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个性倾向渐趋稳定
1.需要的形成与发展。对学生的需要结构已逐渐完善,并形成对友谊、独立自主、理解尊重、发展自我等的优势需要。
2.兴趣的形成与发展。中学生的兴趣已逐渐从有趣、乐趣发展到志趣阶段,兴趣由肤浅向深刻发展,且中心兴趣逐步形成。
3.价值观及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中学生已经历了价值及人生观形成的准备阶段,进入了观察与探索阶段,部分高中生甚至进入了定向与确立阶段。
(三)形成相当稳定的性格类型
性 格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例如,按性格结构中的优势成分可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按个体的独立程度把性格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按个体心理活动的倾 向可分为外体倾型、内倾型和中间型。研究表明,就内外倾向的划分来说,中学生性格的内倾型和外倾型是逐步定,一般高中已趋于稳定状态。
如果你过于偏激,如何改变?
中学生中偏激现象比较严重。例如看问题很绝对,当取得好成绩时,他们非常高兴,以为自己什么都好,甚至惟我独尊;而一旦失败,则又陷入极端痛苦中,以为自 己百无一用。如果对某人有好感,认为他或她一切都好;反之如果讨厌某人,则认为他或她一无是处。完全是按照个人的一时心血来潮和好恶来判断是非,而不管事 实如何。再如做事莽撞,不计后果,如认为友谊就是“哥儿们”义气,当朋友受到别人的“欺负”时,往往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冲上前去,帮朋友打架,出一口 气,把蛮干、鲁莽看成是英雄行为。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表现,说明你也比较偏激。偏激可能使我们不能正确地认自己和他人,容易受别人教唆、挑拨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作出冲动的甚至是终生后悔的行 为。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学生比较偏激呢?主要有两点:(1)中学生的情绪特征。由于青少年受内分泌的影响,处于性成熟的快速进行时期,其神经系统具有高 度的兴奋性;其情感也具有明两极性、冲动性、爆发性等特点。他可因一件小事而狂喜万分,也会因一件小事而痛心疾首;稍不如意,可能会大发雷霆,不太善于控 制自己。因此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期是一个“疾风怒涛”时期。(2)思维发展的局限。中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发展阶段,尚不成熟,加之阅历较少,知识经验不太 丰富,因此他们还不善于多角度的看待问题,往往容易抓住一点就无限夸大或缩小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那么如何改变偏激的这个性格缺陷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拓宽兴趣范围。青少年的情感丰富,爱好广泛。有人说青少年是天然的诗人。因此
我们可自觉在把激情情感引到我们的兴趣中,从兴趣中获得内心的满足,体验情感的深刻。同时知识经验也会有所增加。
2、加强辩证思维能力的训练。掌握一些基本的思维方法,学会多角度、全面、完整地看问题。
3、培养自我控制能力。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应该学会“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加强自我控制能力。遇到激情事件将要控制不住时,可以在心中从一至十默数,在这个过程中尽量使自己平息下来,也可作出决定是否行动,也就是说,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
如果你情绪淡漠,怎么办?
情绪淡漠是一个人对某些事或整个生活丧失了信心和兴趣时的情感减退现象。中学生情绪淡漠的主要“症状”是:内心体验贫乏、冷淡、麻木不仁,干什么都觉得 “没意思”,兴趣索然,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自己为什么而活着,对自己和别人都漠不关心,对生活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心理学家称这种症状为“败兴症”、“空虚病”或“情绪减退症候群”。青年期的情绪淡漠实质上是一种个体对于挫折伤害的被动保护性反应,是一种逃避矛盾与困惑的表现。这被认为是“未能完成自我同一性”,变得“不了解真正的自 我”了。从中学生的情况看,产生情绪淡漠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冲击,升学、就业的竞争加剧,人际关系也变得复杂起来了;另一方面是青年 期自我意识的快速增长,自身发展的强烈愿望与自我服务能力的不协调。这就有可能造成中学生因心理负担过或经不起风浪击丧失信心、热情和主动性,丧失与他们 感情上的共鸣,陷入情绪淡漠状态。此一时期,父母的过分关心或关心不够,都可能促成这种状态。
可以采取以下办法防止情绪淡漠的产生:
1、培养乐观、自信、积极的生活态度。
2、使自己的活动、生活内容多样化。
3、提高对挫折的耐受力。人生遭遇挫折在所难免,应以积极的方式应对。
4、换一种眼光看待周围世界。生活中不乏真善美,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对生活很冷漠的青年应善于从亲人的安慰、朋友的关怀、师生的情意中去寻求温暖、抚慰,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使冷却的心重燃青春火焰。
5、及时运用心理调节法,自觉摆脱淡漠情绪。当出现情感淡漠的苗头时,应及时对自 己施加一些积极的暗示:如“这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过去”,“这样下去很危险,会毁了自己”等。同时,有意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些自己胜利且又有乐趣的 活动,特别是欢乐、美好的集体活动中,对于恢复自己生活的热情和希望大有益处。
不要用冷漠的外表装扮自己丰富的内心。
中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个性是指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它是通过个人的生活道路而形成的,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一般而言,个性的形成有其生物学条件、家庭因素、学校教......
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品质的形成与发展金港中心小学张珍渠兴趣就是一个人的大脑两半球内的有关部位由于附近已形成特殊的暂时神经联系,因而特别易于感受某类事物的刺激,并且特别......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一、课标要求及解读1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孔子的思想及其评价:(1)政治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①“......
五言诗的产生和发展(教师中心稿) 内容提要 西汉,是五言诗的酝酿期,五言歌谣形式在这一时期日趋酝酿成熟。到东汉,文人们在充分吸收民间歌谣形式的基础上,开始了五言诗创作,班固......
邓小平理论有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在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中,邓小平理论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