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原因及其影响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民进城务工的原因”。
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原因及其影响
内容摘要:农民工在各行各业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辛勤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不
可磨灭的贡献;消费水平的持续增长、国家政策的不完全落实也给农民工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字:经济、技能、消费、生活、土地、待遇
调查地点:射阳县盘湾镇中华村
调查时间:2011年8月10号——8月30号
调查对象:外出务工者
调查目的:了解农民工外出务农的原因及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从而分析相关情况,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实施方法:问卷调查及走访
在繁荣的城镇里,我们不难看出有很多的农民工穿梭其间,从他们奔波的背影及悬挂的汗水中能感受到生活的不易与背井离乡的辛酸。在他们不太流利夹杂着方言的普通话里能够感受到他们外出打工的不拔与坚毅。他们只身来到城镇放着一家老少不管不顾放弃那么多与家人在一起的大好时光,我想也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梦想而拼搏,因为他们并不能适应城市喧嚣和它节奏的快速,那么他们究竟是出于怎样的目的呢?为什么他们要放弃自己的家园千里迢迢的赶往他们并不怎么熟悉也不能适应的另一块土地呢?并且还是乐此不疲、趋之若鹜呢?
我在暑假做了一回农民工,并通过暑假时间对农民工的问题做一些调查,因为这是和各年龄段的农民工密切的交谈,因此结果还是比较实际的。我家在农村,这几年暑假都回去,发现家乡的人越来越少,据了解大部分人都进城打工去了,很多户人家就是老人带着刚学会走路的小孩了。通过与外出打工人群的交谈,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大部分的农民工从进城的第一天起就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始打工的,农民能吃苦,肯出力,勤奋,任劳任怨且廉价。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各个行业,各条战线都有农民工在辛勤的劳动。现在矿山、建筑工地,真正第一条线工作的有80%——90%是农民工。举凡城里最累、最脏、最苦、最险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农民工在默默的干。农民的巨大贡献是有目共睹的,然而现实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农民这个特殊的群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我们不得不注意到农民的贡献是在工作环境极其艰苦、各方面条件很不利的情况下做出来的。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实行城乡分治的管理制度。这种一国两策的格局,至今并没有根本的改革,虽然农民进城了并且在城里的二三产业工作了,但农民的户籍仍然是农业户口。农民的身份没有变就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出去赚钱养家糊口。然而很多农民外出打工仍是过年的钱也很难。究其原因,据几个农民工说他们虽然每天都辛苦的工作,但工资却很低,即便省着花也攒不到什么钱,加之许多收益得不到保障,因此也只能混混自己的嘴巴。通过对农村的熟悉我还了解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其子女读书问题很难解决,虽然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但都很难落实,所以难让农民的小孩进城学习,也只有让他们在乡下随他们自己学一点,这就造成大批人没有念完高中就回家去了。缺少知识,缺乏技能,这就好比滚雪球,越滚越大,越滚越严重。
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很大因素是经济原因,伴随着农村土地的征用及征收,使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资料——土地,仅靠几亩4农田早就不能满足农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况且社会生活水平也在逼迫性的提高,农民进城务工自然成了维系基本生活的必然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政府在征用农民土地时有欠缺理性思考的地方。首先,政府给农民的补偿金与被征用土地实际价值和预期升值空间差距悬殊,换句话说,政府利用公权力,以极低的价款将农民手中的土地直接征用过来,然后利用市场方法,通过对外招标方式,以高价转卖给房地产开发商,政府在这一个“三方关系”中赚取了丰厚的“剪刀差”暴利。当然政府征收土地的权利是无可非议的,我国的土地制度为土地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征收土地必须符合合法条件;(1)为了公共利益的目地;(2)严格依照法定程序;(3)公正补偿。但是我们看到的现实是,少数地方政府土地征收的目的是图利开发商,将商业用地曲解纳入公共利益范畴;征地程序不完善;缺乏透明度;征地补偿费用不合理,不到位;安置程序简单化,社会保障不利等。这些无疑成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我的问卷调查中了解到产生这种现象也有其它方面的原因,这些务工人员中有着某中专业技能,能够从事一些技术性的工作,如缝纫、针织等;或者单纯的抱着在城市务工“多挣些钱,改善生活”的目的;另一方面一个现实的问题,从事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使得部分农民有种粮“得不偿失”甚至“入不敷出”的感觉,虽然国家对“三农问题”一向关注重视,也切实的采取了许多惠农措施:今年来中央采取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从2006年1月1日起取消了农业税赋,还相继出台了农资综合直补、增加粮农补贴、农机作业环节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等政策。但是由于结构性通货膨胀,原料价格上涨,交易条件恶劣,农村金融外流等一些外部经济因素,农民从事农业生
产的生产成本大大提高,农业方面资金投入相对不足。油、电、煤、水等基础产品,以及化肥、饲料等农资产品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使种粮成本大幅提高。这种价格的飙升严重挫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业本身是一个没有附加值的行业,农产品的单位产量也是有限的,我们不难看到工业品的附加值在不断的上升,这由此导致了农村交易条件恶化。事实上农民收入在有限增长的同时,消费支出却越来越大,农民务农“入不敷出”,赤字愈大。相比条件下农民更愿意外出务工,最起码打工不需要望天而收,不用烧香拜佛的求天,只要自己能吃苦、肯吃苦,那肯定是会有收获的。
综上总结出农民工进城的原因如下:农民的土地被征用或土地太少不足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生活困难不得不外出打工;部分农民有一技之长,外出打工可以发挥自己的所长并且获取更多的收益;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城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另外农村应用新型的科技,使得劳动力剩余。
从总体上来说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影响是双面的,不仅对农村本身来说有着重大的影响,还对城市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农民劳动力转移,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激活了长期被困在土地上的剩余劳动力,有效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劳动力的转移开拓了农民的视野,转移了农民陈旧的农民观念,使得一些务工收入较高者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并加强了对子女教育经费的投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民兴建楼房、配置家电、购买手机电脑已成为一种时尚;同时也在客观上促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从另一成面上讲,劳动者素质与市场需求不想适应,初中文化的外出劳动者成为外出务工的主流,高达71.4%,小学文化占14.6%文盲半文盲占3.96%,高中以上的务工人员仅占10.04%,因此外出的务工者无法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高层企业,就业空间狭小,基本上只能从事体力运输、建筑小工、工业加工以及低层次服务等劳动密集型、重体力、低报酬的行业,素质低下成为制约劳动力转移的颈瓶;体质缺陷制约劳动力转移,由于种种原因,城市面向农村高筑的壁垒和一些不合理的规定依然存在。农民在自己的城市里“暂住”,享受不到失业、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无法获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地位,连子女入学等公共服务的低等要求都得不到满足,城市在用工制度上对农民的歧视,导致农民离乡不离土,既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又不想会农村,成为往返与城市和农村的“两栖”居民。
针对农民工的问题,我们国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前几年实施的关于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问题,这一措施颇显成效,使许多农民工能够顺利的取到工资高高兴兴的回家过年。另外现在许多地方都有开展“再就业培训”它使得许多农民工能够学到一技之长,能够使他们成为有素质的打工仔。近年来国家采取政策补助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沿海城市农工荒问题。如果城市在不重视农民的权益而随着国家对农村的重视与加大投入,农工荒的问题将持续,并导致其经济受到限制。
就这些问题,我想提几点意见:第一,现行的户籍制度,是吧公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类,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既不科学也不合理。要统筹城乡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额外问题,在涉及到迁徙、人口流动的问题要由国家审时度势、统一领导。第二,农民工问题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上生成的,已有十多年历史,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要制定一套解决这个问题的总体规划,出台若干政策和措施分步骤解决农民工的问题。可先选几个城市作为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全面实施。在城市财富日益积累的同时,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家在新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确立协调、全面、和谐发展与突出公平社会取向。因此,即便农民工现在的境遇比以往要好,其境遇的不公待遇仍然会全面充分的暴露出来,并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农民工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农民工问题的严重化并不意味着农民工的境遇不如以前,恰恰是重活社会进步的表现。
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调查林镇江 机电3班 36号摘要:我对广州市的农民工进城务工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了解,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农民工在城市务工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怎样对待......
关于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姓名:张薇薇学号:61041P36班级:61041P内容摘要:当今社会存在了许多的农民工问题,本文针对农民工走进城市,融入城市的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在了解农民工的一些......
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情况关键词:劳动合同收入 福利住房 入学经过暑假一段时间的调查,现在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就农民工务工的一些问题来谈下。第一,劳动合同......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总结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护、家庭的亲情温暖和良好的家庭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成长存在诸多问题,为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网络教育模式,弥......
试论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利与弊【内容摘要】:“农民工进城”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指的是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它所反映的是当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