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分数假分数导学案_真分数和假分数导学单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23:21:0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真分数假分数导学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真分数和假分数导学单”。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高铺小学 郭艳梅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89-90页的内容及相应的练习。

二、教材分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含义与整数加减法含义相同,只是计数范围扩展到了分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有一定的基础。但当时只是直观的方法进行教学,没有引导学生总结出一般计算方法。本册第四单元,系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学生更已经建立起了分数单位的概念。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含义,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有一定的基础。本册第四单元,系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学生更已经建立起了分数单位的概念。因此,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本单元知识,学生不会感到陌生和困难。

四、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探讨发现同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知识间的必然联系,培养学生类

推能力和思维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重点: 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六、教学策略及方法:教学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法时,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引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自主列式,自主计算,自主说理的过程中,总结归纳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

七、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什么叫分数?什么叫分数单位吗?

1、5/8表示(),它的分数单位是(),由()这样的分数单位组成的。

2、7/9是()个1/9,4个1/7是()。

大家对分数单位的知识掌握非常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轻松、愉快的度过这节课。

(二)探究新知

知识点一 分数加法的意义

1、问题导入 出示例一主题图

爸爸:我吃了3块饼。妈妈:我吃了1块饼。小明:爸爸吃了()张饼,妈妈吃了()张饼。

爸爸、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一个与本课有关的数学问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2、方法解读

从图中可以知道:爸爸吃了(/)张饼,妈妈吃了(/)张饼,把爸爸和:妈妈吃的饼合起来就是两人一共吃的饼。

3、学生解答

把这张饼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份,每份占这张饼的(/),爸爸吃了()份,占这张饼的(/),妈妈吃了()份,占这张饼的(/),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就是求(/)和(/)的和是多少。(学生带着“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是什么”的问题自主完成“方法解读”内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组内交流,教师巡视辅导。)

4、归纳总结

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相同,都是已知两个数,求和是多少。

(可以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方法,其他同学补充,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的不准确,用语不规范,教师可适时引导与补充。)

5、拓展练习

(1)3/7+2/7就是表示()个1/7加()个17,结果是()个1/7,即()/()

(2)已知一个数是1/5,另一个数是2/5,这两个数的和是多少? 知识点二 分数减法的意义

1、问题导入 出示例一主题图

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一个与本课有关的数学问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2、方法解读

爸爸吃了(/)张饼,妈妈吃了(/)张饼,求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就是求(/)和(/)的差是多少,用减法来计算。

3、学生解答

3/8-1/8=()-()/()=()/()

(学生带着“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是什么”的问题自主完成“方法解读”内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组内交流,教师巡视辅导。)

4、归纳总结

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相同,都是已知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可以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方法,其他同学补充,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的不准确,用语不规范,教师可适时引导与补充。)

5、拓展练习

(1)3/7-2/7就是表示()个1/7-()个17,结果是()个1/7,即()/()

(2)已知一个数是1/5,另一个数是2/5,这两个数的差是多少? 知识点

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问题导入:观察例一例二这两个算法有什么共同点?(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一个与本课有关的数学问题“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2、方法解答 3/8+1/8,在计算时,()没有变,把()相加;3/4-1/4,在计算时,()没有变,把()相减。

3、学生解答

3/8+1/8=()+()/()=()/()3/4-1/4=()-()/()=()/()

4、归纳总结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可以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方法,其他同学补充,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的不准确,用语不规范,教师可适时引导与补充。)

5、拓展练习-

2/9+5/9=

2/7+5/7=

5/6-1/6=

7/10-1/10=

(三)、巩固应用

1、请你写出5个最简分数。

2、6/36,6/8是不是最简分数?为什么?

3、计算。

5/8+1/8=

4+1/4=

7/9-2/9=

1-11/30=

4、小学图书馆有社会科学图书311,自然科学图书211和文艺类图书511和其他类图书,求社会科学图书,自然科学图书和文艺类图书共占图书总量的几分之几?其他图书占图书总量的几分之几?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导学案

高铺小学 郭艳梅

学习目标:

1、让学生通过探讨发现同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什么叫分数?什么叫分数单位吗?

2、5/8表示(),它的分数单位是(),由()这样的分数单位组成的。

3、7/9是()个1/9,4个1/7是()。(二)探究新知

知识点一 分数加法的意义

方法解读:从图中可以知道:爸爸吃了(/)张饼,妈妈吃了(/)张饼,把爸爸和妈妈吃的饼合起来就是两人一共吃的饼。(学生带着“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是什么”的问题自主完成“方法解读”内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组内交流,教师巡视辅导。)列式计算为:

知识点二 分数减法的意义

方法解读:爸爸吃了(/)张饼,妈妈吃了(/)张饼,求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就是求(/)和(/)的差是多少,用减法来计算。(可以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方法,其他同学补充,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的不准确,用语不规范,教师可适时引导与补充。)列式计算为:

知识点

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观察例一例二这两个算法有什么共同点?

(可以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方法,其他同学补充,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的不准确,用语不规范,教师可适时引导与补充。)总结为:

三、巩固练习

1、请你写出5个最简分数。

2、6/36,6/8是不是最简分数?为什么?

3、计算。

5/8+1/8=

4+1/4=

7/9-2/9=

1-11/30=

4、小学图书馆有社会科学图书311,自然科学图书211和文艺类图书511和其他类图书,求社会科学图书,自然科学图书和文艺类图书共占图书总量的几分之几?其他图书占图书总量的几分之几?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与象共舞》教学设计 高铺小学 郭艳梅

学习内容: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57-159页

教材分析:《与象共舞》是一篇略读课文,本文抓住了大象的外貌、神态、动作以及性格聪明,善于表演等方面的特点。饶有趣味的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体验“万象之国”—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激发学生对外国文化的兴趣;二是让学生领悟课文先概述后分述的表达特点,提高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有了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这类课文的方法,未完成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所以学习本课学生很感兴趣。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境界。2.认读课文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的意思。教学重点

1.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2.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课前播泰国风光图片及音乐:课前我们先欣赏一些异国风光好吗?(同学们知道我们课前欣赏的美丽风光是哪儿的吗?在我们国家的南面,有一个风光迷人、文化独特的国家──泰国,泰国整个版图就如一头威武的大象。这个被称为“白象王国”的美丽国度,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俗,它有“千佛之国、黄袍佛国、白象之国”的誉称。)

2.板书课题: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在泰国“与象共舞”的美丽。

二、字词拓展,初知大意 1.课前老师布置了两项预习任务:①通读课文,并找一找带“睹”字的成语。②猜想一下这个题目,假如是命题作文,《与象共舞》,你会写些什么?完成这两项预习任务的同学请举手。

你们积累了哪些带“睹”的成语?指名学生回答。

出示:熟视无睹 有目共睹 先睹为快 耳闻目睹(学生齐读。)5.想一想,这个括号里面你会选择哪个成语?请你完整地读出来。在泰国,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所以,你遇到大象神经完全可以松驰下来!

在泰国,据说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去那里旅游的人都想(先睹为快)。

在泰国,做按摩的大象偶尔也会跟人开开玩笑,这是观众(有目共睹)的事儿,你不必惊奇,更不必尴尬。

在泰国,你(耳闻目睹)象群和人群在欢乐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的场面,这种气氛让你陶醉其中,难以忘怀。(一起连起来读句子。)

6.刚才你们所填、所做、所读的这四句话,如果把它合在一块儿,正是我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课题猜想,细读重点

第一项预习任务的检查已告一个段落。请看第二项预习任务。一起读课题。从字面上看,这题目是什么意思?(与大象一起跳舞)同样的意思,如果选用题目,我们仍然会选用——(与象共舞),因为它——(简洁)。那么,假如请你来写这个题目,如果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并且你没有看到过这篇课文,要紧扣题目——与大象一起跳舞,你会写些什么? 那么,赵丽宏先生呢?他的写法很奇怪。请你以最快的速度浏览全文,你会发现什么?这篇文章从开头到结尾是不是一直都在写跟大象一块儿跳舞?(这么长的文章,只有第五自然段写了跳舞。你发现第五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学生找中心句。)

自学第五自然段。

最难忘的是看大象跳舞,请你轻声朗读这一段,你发现大象怎样跳舞了吗? 板书:象

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出来与同学分享感受人与大象的亲密和谐 人与大象的关系已经变得如此和谐,如此亲密,如此融洽你能用词语来形容这种和谐吗——亲密无间 和谐相处(板书)

四、围绕中心,感受和谐

1.课文学到这里,你对与象共舞这个词还有没有别的理解?仅仅说的是与大象一起跳舞吗?你觉得其间还隐含着什么?(人与大象和谐共处,他们关系亲密无间)回头再看前四个自然段,你在其间还能发现大象与人和谐共处,亲密无间的美好情境吗?

2.速读课文。速读之前,老师先提示大家:

①这4个自然段在叙述方式上与第五自然段有相同之处吗?(都是概具关系,都有一个中心句)② 既然都是概具关系,是围绕中心句叙述的,想想,速读中该怎么做就能便捷地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中心句)

3.读后汇报(学生也可能回答具体情境,老师提示用中心句来概括)4.其实,人与大象亲密无间、和谐相处仅仅是体现在文字中吗?请大家看看课文插图,你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象?(人悠闲地骑在大象上,大象温和而悠然;虽然大象那么高大、粗壮,可是走在它身边的人却一点也不紧张„„)

五、题型扩展,发散思维

“与()共舞”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要反映的是与某某的关系非常亲密,非常和谐。如:当你非常喜欢蝴蝶,和蝴蝶的关系亲密无间,和谐相处,你可以说——与蝶共舞;如果你特别喜欢读书,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这就是——与书共舞。出示:与龙共舞 与鲨共舞 与雪共舞 与荷共舞 与墙共舞哪个词最吸引人?你对哪个词有疑问? 这是一字入题的,还有二字入题的。(出示:与肖邦共舞 与风筝共舞与压力共舞与飞碟共舞)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词?也有三字入题的。(与红楼梦共舞 与世界杯共舞 与世园会共舞)哪个词让你驻眼停留? 其实不管与谁共舞,它要表达的都是人希望与人、与自然间亲密无间,和谐共处的关系。

选一个你心中共舞的对象,把你《与 共舞》的事写下来。

六、作业

通读课文,摘抄优美句子,完成小练笔《与 共舞》。

《与象共舞》导学案 高铺小学

郭艳梅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境界。2.认读课文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的意思。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欣赏泰国影视资料,了解这个被称为“白象王国”的美丽国度,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俗,它有“千佛之国、黄袍佛国、白象之国”的誉称。

二、字词拓展,初知大意

通读课文,找一找带“睹”字的成语及下面的词语说说他的意思。熟视无睹 有目共睹 先睹为快 耳闻目睹 松弛 按摩 尴尬 气氛

三、课题猜想,细读重点

1.从字面上看,这题目是什么意思?

2、读课文1-4自然段大象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找出文中的话说一说。

3、、你发现第五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从文中找出大象跳舞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先自读,师友交流,同组交流,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

四、围绕中心,感受和谐

再读课文,谈谈你对与象共舞这个词还有没有别的理解?仅仅说的是与大象一起跳舞吗?你觉得其间还隐含着什么?(人与大象和谐共处,他们关系亲密无间)回头再看前四个自然段,你在其间还能发现大象与人和谐共处,亲密无间的美好情境吗?

五、题型扩展,发散思维 选一个你心中共舞的对象,把你《与 共舞》的事写下来。(课下小练笔完成)

六、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年级下册《真分数和假分数》导学案

第五年真实分数和假分数的案例研究 教学内容:53?54页内容和练习13?1?10题。教材分析:本课程基于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分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比较分数的大小等的学习。分数教学有两......

真分数假分数

青年教师成长课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设计高兰琴【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3页 【教学目标】1、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掌握......

真分数假分数说课稿

青年教师成长课真分数假分数说课稿高兰琴一、说教材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真分数和假分数》中例1、例2,本节课是在分数的意义和......

真分数和假分数

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目标①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真分数、假分数,学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③渗透集合转化的数学......

真分数与假分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9页 【教学目标】 1、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能辨别真......

下载真分数假分数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真分数假分数导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