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词汇知识辅导与训练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文言文指导与训练一”。
·文言词汇知识辅导与训练一
学习古汉语的主要困难来自词汇。
词汇是构成句子和文段的基石。文言阅读理解,首先要突破词汇关。词汇知识包括词汇的语言现象与规律、词义的理解等。本部分,着重从词汇的语言现象与规律方面,简要概括文言词汇的有关知识,指出知识点的要旨与学法规律,然后设计了相应的检测。以求通过复习训练,达到有效提高文言词汇学习质量的目的。知识点一 单音词复习与检测
一、要点解说
古汉语词汇的主要特点是单音词数量占优势。请看《吕氏春秋·察今》中的一个文段: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全段61个字,只有犹若(两个字合起来解作还是)一词是复音词,其他都是单音词。了解这一特点,阅读文言文时,就要注意不要受现代汉语复音词占多数的现象影响,不要把连用的两个单音词看作是复音词。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1.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句中的可以是两个单音词,可是动词,可以; 以是介词与。今天的可以是一个动词。可以当曹操者译为现代汉语是:可以与(之:我)(共同)抵挡曹操的。)
例2. 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句中的形成是两个单音词,形是形势、局面; 成是形成。今天的形成是一动词。鼎足之势形成矣译为现代汉语上:鼎足的局面(就)形成了。)从上面两例看,古汉语中的一个单音词刚好等于现代汉语的一个复音词的现象,是最容易误认的。阅读文言文时,尤应注意。还有一种语言现象要注意,文言文中,有时并列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单音词,在句中只有一个要表示实有意义,另一个单音词则是无义的衬字(或衬词)。这种词汇现象叫做偏义复词现象。偏义复词只是一种临时性的特殊语言现象,它要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才产生这样的作用。例如:
例3.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
例4.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作息、异同只偏解作、异之义,息同二字之义不用。根据偏义复词的特点,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确定句中的这类词,或分辨非偏义复词的两个单音词: 其一.偏义复词,既然是复词,必然是要由两个单音词构成。如上面的两例,作和息、异与同即然。这就有别于两个音节构成的单纯词。例如: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辞》)句的扑朔迷离虽也是双音节,单它只是一个单纯词,这就不可能是偏义的复词。
其二.连用的两个词,就其意义关系而言,必须是相关或相反的联合(并列)或关系。不可能是同义关系的联合式及偏正、动宾、主谓等关系。如作息、与异同 都是相反式的联合关系。像苦辛、人民、恩遇、求索、收拾等同义单位构成的,就不是偏义复词了。
其三.从句意考虑,偏词复义形式上是两个词,语境义只用其中的一个词义;非偏义复词的两个单音词,语境义是两个。像下面的例子,同一个语言单位,在不同的语境中,词义却不同:
例5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
例6 无羽毛以御寒暑同是寒暑两个字,在例5中是一个两个单音词,在例6中是一个偏义复词(只用寒之意)。可见,判断偏义复词,一定不是离开语境。从语言的演变情况看,翻译单音词时,要特别注意以下的情况:
1.该词今天已经不用,或换成另一种说法例7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句中的跬(译为半步),今天已不用。
例8 孤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句中的孤(译为我),今天也不用了。
例9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句中的曰,今天已换成另一个词说。
例10 其船背稍夷(《核舟记》)句中的夷,今天已的成另一个词平。
2. 翻译时,该词同另一个同义词、近义词组成复音词
例11 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句中的祸翻译为祸患,单音词译为同义复音词。
例12 蓬中结实,亭亭独立(《芙蕖》)句中的结翻译为结出,单音词译为近义复音词。
3. 古今词义既有相同又有不同,或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例13 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句中的比译为挨着,与今义不同。比的古词义与今词义不同的还有:例14 沛兄固请,乃并复丰(《高祖本记》)比译为同等对待。
例15 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左传》)比译为偏心。
例16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比译为等到。比古今词义一样的例子,如:
例17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比的词义,古今一样,作介词,表示比较之意。
二 效果检测
(一)阅读下面的一则文段,领会古代汉语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先进行断句,加上标点,然后翻译这则文言文段。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放故曰教学相长也(选自《礼记·学记》)
(一)断句答案为: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翻译的答案为:即使有美味的鱼肉,不吃,也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也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了以后才知道自己有不够的地方,教了以后才知道自己有困惑不通的地方。知道自己有不够的地方,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自己已有困惑不通的地方,然后才能努力向上。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
(二)下面的文言句子中加点的两个单音词,形式上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复音词。请准确解释这两个单音词的意义,区别古今义之同异之处。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具体:可谓智力孤危(《六国论》)智力:于是相如前进缶(《廉颇蔺相如列传》)前进: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交通: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故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于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无论:却看妻子愁何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妻子:同志者或不远千里而致(《甘薯疏序》)同志: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青春: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中间: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结束:壁有瑕,请指于王(《廉颇蔺相如列传》)指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游褒禅山记》)非常: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痛恨: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颜色: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列传》)形容: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来信: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道(《天论》)知道:由是感激,遂许先帝驰驱(《出师表》)感激:(二)各句子是单音词的意义的解释为:
具体:具,具有;体,形体智力:知,办法;力,力量前进:前,上进;进,献上交通:交,纵横交错;通,四通八达故事:旧,过去;事,事例于是:于,在;是,这,这事无论:无,不用;论,说妻子:妻,妻子;子,儿女同志:同,相同;志,志趣青春:青,万物茂盛;春,明媚的春光中间:中,中间;间,夹着结束:结,整理;束,装束指示:指,指点;示,给……看非常:非,不;常,平常痛恨:痛,痛心;恨,遗憾颜色:颜,容颜;色,姿色形容:形,形体;容,容貌来信:来,前来;信,使者知道:知,懂得;道,规律感激:感,感动;激,激奋·文言词汇知识辅导与训练二(三) 理解下面各文言实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先辩认这个实词是否有古今同义的情况,若有,请选出该项,然后,对古今不同义的,加以解释1. 鄙(1)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
传记文段高频词分类积累高考文言文选用的材料基本是人物传记。主人公多是正面的文臣武将,文章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或几件突出的事迹,凸现该人物正直敬业、奉公孝......
陈情表一、识记字音 险衅( )祚薄( )茕茕孑立( )床蓐( )拔擢( ) 优渥( )陨首( )希冀( ) ..........终鲜兄弟( ) 除臣洗马( ) 责臣逋慢( ) 期功强近( ) 猥以微贱( ) 日笃( ) .......二、通假字1、夙遭闵凶2、九岁不行,零丁孤......
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一、字音·字型百舸争流 挥斥方遒 浪遏飞舟 怅寥廓携 寂寥 颓圮(杞人忧天) 惆怅(倜傥)彳 亍漫溯 斑斓(谰言) 繁衍(敷衍) 青荇笙箫(萧条) 涟漪 彷徨 檐头 瓦菲(菲薄)......
作文训练:辅导与练习文题:一次家务劳动。要求:1.注意用词准确,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2.把家务劳动的经过写清楚,写完整。辅导:家务劳动范围很广,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我们能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