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经济》读书报告_江村经济读书报告范文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22:24:2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江村经济》读书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江村经济读书报告范文”。

《江村经济》读书报告

摘要:费孝通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代表作——《江村经济》被国际学界誉为“人类学研究的启蒙读本和经典范本”。本文通过分析《江村经济》中描述的农村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基层结构和经济活动,反应农民内心潜藏的排外、自闭对其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农民自闭性的建议,以助力当今的农村建设与农业发展。关键词:江村经济、读后感、自闭性、改善建议本书概况 1.1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汉族,江苏吴江人。是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1936年夏,费孝通去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中文名《江村经济》,此书流传颇广,曾被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1938年回国后费孝通继续在内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工厂、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出版了调查报告《禄村农田》。

1944年费孝通访美国归来后不久,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费孝通著述浩繁,其作品《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是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必读之书,他的主要论著收入《费孝通文集》。还有《内地农村》、《生育制度》、《乡土重建》、《Toward a People's Anthropology》、《Chinese Village Close-up》、《从事社会学五十年》、《小城镇四记》等诸多著作。

关于费孝通,谢泳曾经有过如下一段评价:“他的晚年,或者说他的后半生,一直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政治家(想不出其他更好的称呼)的世界,这一面为人所知,另一个则是社会学家的世界,前者是公众的,而后者是个人的。”这段话恰如其分的表明了费孝通当时的学术及政治地位,也为我们理解费孝通的世界提供了一把钥匙。

1.2 《江村经济》内容概要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于1935年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时,出于指导研究工作导师史禄国的建议到少数民族实地调查一年,于是费孝通与其妻子王同惠到广西大瑶山做关于少数民族的实地研究。但不幸的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生意外导致妻亡人伤,于是接受其姐费达生的建议到老家江苏省吴江县庙港镇开弦弓村休息疗

伤。费孝通正是利用在该村疗伤的时间对该村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实地调查与研究,随后出国留学,在英国留学期间在导师马琳诺夫斯基德指导下开始编写以江村调查的过程与内容为基础,题目为“开弦弓,一个中国农村的经济生活”的博士论文,之后由马林诺夫斯基介绍给书局出版。

《江村经济》总共分为十六章,分别是前言、调查区域、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与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与资金、中国的土地问题。第一至三章是关于“调查区域”的说明,向我们讲述了江村的地理位置,经济背景,以及为何选择该村作为调查对象的理由。第三至十六章对江村这个村庄的具体深入的描述,主要涉及有日常生活,职业分化,产业结构,经济状况等方面。该书详细的勾画了农村土地的利用和农户家庭中再生产的过程,详细的描述了社会基层结构和经济活动。英国著名的的历史学家 E •丹尼森•罗斯认为:”没有其他作品能够如此深入地理解并以第一手材料描述了中国乡村社区的全部生活。” 在本书中作者采用了微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一个人数较少的社区或一个人数较大的社区的一部分为研究对象,研究者亲自参与当地的社会生活进行的亲密的观察,去了解其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怎样亲密的小范围的活动过程。《江村经济》正是费孝通先生对江苏省吴江县庙港镇开弦弓村这个村庄的具体生活,职业,土地,蚕丝业,贸易等各方面的描述。从细微处着手,对中国农村的历史现状有了清晰明确的定位即“以微明宏,以个别例证一般”。

《江村经济》自问世以来,受到广泛赞誉。其中最初也是最高的评价,来自于作者的导师马林斯诺基。他的评价奠定了该书的至尊地位。在该书序言中,开篇第一句话马林斯诺基如此写道:“我敢预言费孝通博士的《中国农民的生活》(即《江村经济》)一书将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里程碑,任何一部学术著作,被冠以类似的评价,都是莫大的荣誉,不仅是费孝通的幸事,也是中国人类学对于世界人类学的一大贡献。这本书也初步奠定了费孝通在人类学和社会学领域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也由于其博士论文的学术成就,1981年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费孝通人类学最高奖——赫胥黎奖。2 读后感

在《江村经济》中,作者并未在书中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只是通过自己的深入调查将现象展示出来。书中详细的勾画了农村土地的利用和农户家庭中再生产的过程,详细的描述了社会基层结构和经济活动。

但是目前《江村经济》的研究和感悟多集中于农村的表面问题,如农村资源问题,粮食问题,土地问题,人口问题等等,然后在这些问题中分别提出一些措施。我在阅读本书的时候感触是很多的,但是,在通过更多的渠道阅读本书的写作背景及当时中国所处的世界大环境之后,我反而更关注书中通过对江村农民现状及生活态度的描绘所反映出来的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民的自闭、排外的特点。

中国自鸦片战争之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外受帝国主义奴役,内受本国封建主义压迫。20世纪30年代民国仍在混乱中探索三民主义,而日本人已占领东三省,并觊觎关内,中国大地濒于混乱的边缘,当时的中国农村,深受帝国主义打击,经济衰退,而比经济衰退更为严重的是书中对于农民思想的固步自封。当然农民的这种自闭性不仅存在于当时的江村和其他的中国农村,即便在21世纪步入工业化和世界化的中国,这种自闭性也依然存在。

2.1政治上的自闭性

在关于江村保甲制度的描写中,作者说道:“即使在同一个村中不同保之间也是泾渭分明,甚至在同一个甲中,不同的人之间也相互有提防。”在现阶段,很多腐败问题曝光,然而很少出现说农村的腐败干部被曝光。在农村,以家族为纽带的关系网正在成为腐败的温床,一张关系网甚至可以垄断地方经济甚至成为地方一霸。农民饱受着这些腐败干部的压迫,然而即使这样,在能承受的范围内农民选择容忍,这也是中国农民的特点之一。地方政治的腐败也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因为这些腐败的干部希望自己对这个地区的“统治”能够长久,在客观上加剧了农村的自闭性,而类似水利工程、治疗水土流失等利民工程他们自然也不会投入资金,如此经济自然停步不前。

2.2经济上的自闭性

在产业结构方面,江村的经济主体基本上是农业和乡村手工业,到现在,大部分的村庄依然如此。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一种产业结构的弊病,也是一种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我国的农业需要养活十三亿人口,可是这也并不需要使用九亿农民去支撑,因此,分离一部分人出来从事其他产业的发展也是相当必要的,但我说的并不是以农民工的形式,那也是一种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的形式,而且打工者常年在外,以出卖苦力为生,极似西方的自由劳动力,付出多而报酬少,况且外面行骗多多,以双手挣钱糊口也很困难,这样更加加剧了农村对于外部事物的本能的排斥性。为了改变农村发展的状况,国家也有很多的政策,如科技力量下乡,城乡统筹发展等,但是经过这么多年,应该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却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本人认为这与农村的自闭性相关,因为在农村生活,首要任务就是让自己能够保证温饱,这是从人类出现就有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对于外来事物的冲击,农村的表现十分谨慎。工业革命时期如此,现在仍然如此。即便现阶段农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所提升,但是骨子里的谨慎很难让他们放弃传统的农业手工业而接受新型的产业,如果无法放开手脚去做,可以想象政府的政策也很难达到最大的效果。以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在本书中,当大米价格上涨的时候,农民不会出售自己的大米,因为他们不确定未来大米的价格会如何变动;相反,当大米价格降低的时候,农民反而出售自己的大米,因为他们必须保证能得到保本的利益。这在经济学的角度上是完全不合理的,但正是农民的这种谨慎自闭的心理使得这种不合理成为了合理,在众多不确定因素之前,农民偏向于保证自己存活的底线,而不是通过接受外来事物、非传统产业,那些在农民心中来说相当于一种赌博,而其本身的性格决定他们不会选择赌博。

2.3文化生活上的自闭性

在20世纪的中国农村,安于简朴的生活是农村人早年教育的一部分。农村的消费水平很难提高,更不用说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在《江村经济》中,农民除了日常生存所必须的消费外,最大的花费应该就是礼仪上的开支了,然而我个人认为这种礼仪上的开支对于农村经济却并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因为这些开始基本上没有流入市场,而是直接以物或者钱的形式在人与人之间流通,甚至连交易都算不上。举个例子,在嫁娶的过程中,男方付下聘礼之后,不论是物还是钱,女方在嫁过来的时候随带一份差不多的嫁妆,在二者的进行中并没有涉及到市场。因为农民自身生存所需要的东西基本上都能通过自家获得,交易的必要性并不大。内需不足已经渐渐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如今在中国农村,除了每月几次的大型集市外,在村子内部的交易也就是有限的一两个小卖部,主要卖烟酒以及孩童的糖果等等。本村人基本上很少会到外村去买,甚至在这有限的一两个小卖部中,因为不同的家族有不同的聚集处,任何一个家族聚集处的人都很少跑到另外一个家族聚集处的小卖部去买东西,自闭性可见一斑,也正是这种交易的匮乏,让农村的经济很难走向多元化,很难有新的进步。

3小结:对于改善农民自闭性的建议

3.1重视农业与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社会地位。

当前我国农业人多地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已是不争的事实,相对于农业发达的国家来说,我国还处于一个高投入、低效率的发展阶段。而这一现状势必会影响我国农业与农村的发展,对于传统的依靠农业为生的农民来说,其收入和社会地位也会大受影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仅仅是改善农民生活的需要,更是从经济地位上提高农民地位的体现。所以我们在重视农业的同时,也不要把眼光局限于农村的一两个产业,要因地制宜,广开门路,农、林、牧、副、渔业均可发展,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3.2注重农民思想的变化,使经济发展与思想进步同步进行。

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是建设新农村新农业的主体力量,要全面顺利地推进农村与农业发展离不开农民思想的建设。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局面得到根本改观的前提条件。对于党和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来说,最关键的也是是要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就必须在转变农民观念上做文章。因此,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加快观念创新,培育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改善农村及农民自闭性的重要策略。

3.3关注农民现状,改善农民的心理感受。

要改善目前我国农民的自闭心理首先要让他们感受到关注,具体来说,就是在颁布政策或者下达指示的时候多让他们参与进来,让他们知道自己才是发展的主人,确立农民在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像现在政府推行的村民代表大会等都是很好的例子,增强农民主人公意识,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另外,为了让农民认可自己,也为了让很多对农村有偏见的人认可农民,必须有措施来促进城乡居民的平等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的社会认可度和自我认可度得到提升,只有当农民感觉自己已经融入了这个社会,其潜在的自闭性才有可能根本消除,经济发展的障碍才能彻底解决。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2]姚伟.“关系网络、制度结构与经济绩效”.博士论文.中国人民人学社会系.2006.第100-101.[3]李汉林等.“组织和制度变迁的社会过程——一种拟议的综合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99 u

[4]Granovetter, Mark.“Old and new economic sociology”, Friedland,Roger,Robertson,A.F,eds Beyond the marketplace: rethinking economic sociology.Sew-York: Aldine de Gruyter.1990.100页

[5]费孝通与《江村经济》,方旭东,【J】,百年潮,2008年12月。

[6]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黄海珠,【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06期。[7]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8-10-20.[8]经济变迁与乡村传统——再论费孝通的《江村经济》,Enav Shimshi,中国商界(上),[J]2010-04-08

[9] 丁元竹.中国农村现代化,还有多长的路要走——重读费孝通教授《江村经济》有感[J].群言.2006(05)

[10] 周拥平,高明华,蔡春香.社会如何更美好——重温费孝通先生的富民思想和重(初)访耿车的思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06)

[11] 王册.为历史留下文字的痕迹——《费孝通文集》出版座谈会侧记[J].群言.1999(12).[12] 刘长亮,谭政.“新农村建设”与费孝通乡土重建思想[J].法制与社会.2008(01)

[13] 张智楚.人类学的新使命——从“生态”研究到“心态”研究——访费孝通教授

[J].群言.1992(09)

[14] 段塔丽.20世纪早期费孝通社会学思想的价值取向与当代意涵[J].思想战线.2009(04)

《江村经济》读书报告

中国如何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从开弦弓村蚕丝业说开去——《江村经济》读书报告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产业转型升级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1936年的开弦弓村同样在进行......

江村经济读书报告

我是一名对这门学科不多感兴趣的大一学生,想完全参透《江村经济》里面的东西,是难而又难的。可是,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说的:“《江村经济》一书将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

《江村经济》读书报告(10月)

《人类学研究方法》读书报告2013级中国少数民族史硕士研究生季伟杰一、写在前头:最近读书的那点事儿初涉人类学这一学科门类,坦率而言,我有点像“门外汉”一般亦步亦趋的尝试阅......

《江村经济》读书报告(10月)

《人类学研究方法》读书报告2013级中国少数民族史硕士研究生季伟杰一、写在前头:最近读书的那点事儿初涉人类学这一学科门类,坦率而言,我有点像“门外汉”一般亦步亦趋的尝试阅......

《江村经济》读书心得

《江村经济》读书心得周五的下午,阳光明媚,寂静的图书馆里只听得轻轻的书页摩擦声。收拾起一周以来忙碌的心情,放松身心,坐在满目都是盎然春意的窗边,翻开书本,执起笔,我写下了这篇......

下载《江村经济》读书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村经济》读书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