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概论读书笔记_社会保障概论读书笔记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21:58:3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社区概论读书笔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会保障概论读书笔记”。

杨懋春先生的《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是一部带有民族志意义的作品,该书取材自作者出生成长的故乡——山东台头村,作者凭着自身的生活经历和超乎寻常的敏锐眼光抓住了传统农村社区个人依附于家庭,家庭连接成村庄组织,村际交往又依赖于各种家庭或家族和村庄组织这一逻辑架构,采用了逐级推延的分析方法,将研究目光聚焦于家庭这一初级群体和村庄这一次级群体以及村庄联合而成的村际组织范围,这是因为家庭、村庄、村际(市镇)这三个层次基本上涵盖了中国传统乡村生活的空间结构,同时又由于村内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占据了传统农村生民活动的大部分,因此杨懋春先生的这本书将家庭和村庄组织两部分内容作为全书的重点,动静结合地描述了山东台头村的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状况、社会组织类型及其冲突与调试,重点突出家庭和村庄各类组织的构成,互动及其在农村社区中的功能和未来发展趋势。就是在考虑村际关系时,杨懋春先生也是抓住了农村社区生活以家庭为核心的特点,实在是抓住了乡村社会生活的本质。

一、全书的架构

本书共分十五个章节,以静态描述台头村的自然环境和产业构成开始,重点突出了台头村家庭这一初级组织的类型,内部关系,家庭的经济功能和初级礼仪功能和教化功能和家庭的发展历程,而后用三章的篇幅展开村庄组织的相关论述,同样是从村庄组织的构成类型入手,对村庄组织的形成,领导人的选择和各种冲突矛盾逐一予以阐述和分析,最后以少年天喜的故事作为案例收尾。最后有两个附录,一是台头使用的农具,另一个是日常的亲属称谓。应该说,此书较全面地描绘了台头的生活全景,特别是以家庭为核心的活动和以村庄为核心的活动是全书的重点也是亮点。

二、写作目的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向读者呈现台头村的“整合的总体画面”,以促进文化理解,同时为乡村重建运动提供地方性知识。因此写作方法、全文的布局和行文都是围绕这个目标进行的。

三、该书的贡献

⒈长远性影响

书中的台头村是以世纪初叶到40年代为场景的,是当时旧中国北方农村的典

型代表,台头村的宗教信仰是西方文化和思想渗透的缩影,而家族和乡绅势力则是中国传统势力的象征,两者同时汇聚于台头村,正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大背景下中国沿海地区中西方思想和势力交锋的缩小版。

本书凭着对战后乡村社区生活的整体性把握,形成了农村社区的“蓝图”大致可以勾划出40年代之前的中国农村的生活,因此杨先生关于台头村的研究为我们了解当时背景下中国农村社区的基本状况,农村的婚姻形式、家庭模式、组织类型和人际关系网络以及潜藏在背后的深刻的经济文化根源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当前开展农村社区研究提供了背景资料。

美国农业部推广主任威尔逊对这本书所做的贡献给予了肯定“在我看来,杨博士的书将会做出巨大贡献,它有助于我们在机会和发展更高产、科学的农业过程中提供中国人可接受的援助,因为它给了我们一把理解和认识中国乡村文化的新的、科学的钥匙”1,并且该书出版不久就在美国人类学界以及中国研究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多次再版,并被西方许多大学的相关专业列为中国研究必读书目,可见杨先生著成此书已达成文化理解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⒉研究方法上的开创性。本书采用了一个从小在此社区长大的并经历了所描述的大部分社区生活的参与者的视角并辅以回忆叙述的方法,保证了资料获取的真实性同时也开创了中国社区研究的新方法,即依赖文化“边缘人”来获得关于社区无偏颇的事实和理论体系2。正是杨先生这样的生于中国,熟知家乡文化的中国人类学家在西方接受正规严格的人类学教育后在导师的熏陶下,写出了他们关于家乡生活的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民族志作品,导引了中国乡村社区研究的潮流,之后很多中国自己的学者跟着他们的步履在更多更广的范围内开展了社区研究,因此,该书也可称得上是引领了中国人类学本土化研究的开山之作。当时的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主任、著名人类学家林顿亲自为之撰写序言,并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认为该书代表了“社区研究的某种趋势:本土人类学的来临。”3之后有关中国农村社区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越来越多的海外学者顺着他的实现开始将目光转向了中国研究,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土生土长的学者开始了针对自 1

2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 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娥满,李立.经典民族志有什么样的”叙述者”?——《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的例子.思想战线.2008年第6期第34卷

3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序言

己家乡或者更大范围的社区研究,中国进入了社区研究的“古典时代”1,这对于中国人类学界来说无疑是里程碑式的跨越。

读完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符合农村实际的文章的。

在生活水平那一章小麦和肉成为评判生活水平的标准是比较恰当的,是和华北地区的农作物分布相贴近的,是和当地人们的饮食习惯相对应的,同时餐食的丰盛程度又是因时节而异,农忙时节体力消耗较大食物丰盛一些,逢年过节难得休闲食物也好些,揭示了中国北方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的食物供应短缺必须计划着消费的经济状况。同样在家庭作为礼仪群体那章,作者详细描述了家庭的祖先祭祀仪式,故去亲友丧葬过程以及元宵节、二月

二、清明节,中秋节、春节等中国传统重要节日,详细描绘了春节的家庭性活动的规矩仪式过程,让读者在“亲历现场”的过程中感叹他对中国生活的熟悉程度,我自身也长在农村十几年但是对于这些仪式的过程和功能性意义的熟悉和理解真是自叹不如啊。

⒊对于村庄的明天的描述具有前瞻性

作者在后续阶段增补了他对村庄明天的憧憬,这一章也是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的。

作者对台头村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判断——“新文明终究战胜就的传统生活方式”。2

⑴、家庭组织不断弱化,家庭规模不断缩小

随着新思想不断浸入台头村,年轻人已经采用了新思维,对旧的生活方式失去了浓厚的兴趣,家庭观念将慢慢淡化,家庭规模缩小,几代同居的联合家庭将减少,代之以夫妇式的核心家庭;同时离家在外的年轻人很可能在谋生地定居下来形成人口地区间流动。

⑵、村庄管理组织将继续是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并行。

在村庄管理上,作者认为,“如果传统的对村庄生活的社会控制完全由一系列法律取代,也是不幸的”3,只有将法律体系的优点和舆论道德的优点结合起来才会形成一个符合农村社区的熟识性和伦理性要求的管理体系。事实也证明作者

2潘守永.重返中国人类学的”古典时代”——重访台头,中央民族大学包(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229页 3 同上的判断是准确的。

⑶、理想的农村社区模型

杨先生认为将来中国农村社区将会朝集镇和周围农村构成的中心向外辐射的社区联合方向发展,形成一个“兼有自然优点和城市生活乐趣的理想的农村社区”。1

人口因素是第一因素。作者首先考虑了理想社区的范围大小,人口因素是第一位的,“在中国,一个有效的农村社区应该具有辐射三四英里的范围,因为只有达到能支持20000到30000人口的土地才有实行乡村社区重建的必要”2。

作者第二个考虑的因素是交通,能为周围的村庄提供农具租赁,信用借贷,信息沟通的集镇成为这类社区的核心。

作者还大胆地提出了农村工业的想法,并且由农民合作经营,“最适合的办法是把更多的村庄组织起来,合作开设工业”3,事实上中国工业合作社正朝这一方向发展。可见,作者的高瞻远瞩的预见性和判断力。

最后,作者认为“农村工人白天在集镇工厂工作,晚上回自己家里”的工作地和居住地相分离的模式,一方面看有西方逆城市化的影子,而另一方面则比较贴近中国实际。

⑷、小结

在这一理想模型中,农村社区不再局限于村内家庭组织、村际间的联合,由集镇带领的周边村庄的整体,不仅可以发展农业还可以发展简单的工业,但是农业仍然是社区的主要产业,工业只是为农业提供器具和销售途径的市场,为农业提供辅助性帮助,改变不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

理想模型打破了原有农村社区封闭自足的状态,社会流动已成为可能。同时工作和居住地相分离模式对于当前减轻城市人口压力或许有些帮助。

2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247页 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244页 3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247页

【社区概论作业】

读《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

姓名:杜柳喆

学号:0612798

专业:社会学

社区概论

1.社区的概念:是指集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社区的基本特征:有共同的权利义务、共同的生活空间、共同的精神纽带,感情相依、利益相连、出入相邻、......

社会工作概论读书笔记

社会工作概论读书笔记031909132陈健毒品是众所周知的魔鬼,它可以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使吸毒者的行为、情绪反应和思维过程发生变化。反复使用可以发展成瘾,即尽管有消极的......

传播学概论读书笔记

《报刊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报刊的四种理论》是施拉姆提出的,在施拉姆看来,有史以来的报刊控制模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欧洲封建社会的集权主义,一种是前苏联体质为代表的共产......

室内设计概论读书笔记

室内设计概论读书笔记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室内空间设计的概念与定义。室内设计已逐渐成为完善整体建筑环境的组成部分,使建筑设计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它受建筑设计制约较大,是......

测绘学概论读书笔记

《测绘学概论》读书笔记一·绪论测绘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的测绘技术起源于水利和农业。古埃及尼罗河每年洪水泛滥,淹没了土地界线,水退以后需要重新划界,从而开始了测量工作......

下载社区概论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区概论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