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双语教学 传承民族文化_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21:53:5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开展双语教学 传承民族文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

开展双语教学 传承民族文化

——坝固民族小学实践民族语文教学

坝固镇位于都匀市东部,距市区36公里,是一个边沿大镇。东与三都、丹东寨两县接壤,北与麻江县毗邻,321国道穿而过。总面积141.5平方公里,人口2.35万人,其中苗族2.16万人,占总人口的90%,布依族0.192万人,占总人口的8%,汉族0.048万人,占总人口的2%,是苗族比较聚居的地方。坝固苗族操苗语中部方言,苗语原始、古朴、保留完好、交际面大、民族文化丰富。坝固民小学生近800人,其中学前班2个,学生100人;教师36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34人,少数民族教师中苗族31人,均懂苗语。学校自1983年恢复苗族文字试验推行以来,到2008年底止,坚持双语教学不间断25年来,共有4000余人学习民族文化,同时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并不断挖掘和发展。运用母语和汉语同步教学,培养了较多民族学生和有用人才。

通过多年的努力实践和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现在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在开展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将来更好地开展双语文教学工作,现将我校开展双语文教学的经验成绩、问题及发展对策建议综述如下:

一、开展双语文教学所取得的成绩

1、通过双语文教学的实践,增进了对双语文教学必要性的了解与认识 学校在很长一段时间,对实行双语文教学,利弊得失,从理论上说,教师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持肯定的态度的,认为双教学,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儿童智力和思维的发展;也有持否定态度的,认为双语文教学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有不置可否,对双语教学抱有半信半疑的态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民族政策在我州得到进一步的贯彻落实,我校双语文教学的一直坚持也得到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学校自1983年开始在四年级1个班开设苗文课,比较成功,认为对学习汉语,提高民族教育有较大作用。教学方式是使用苗文和汉语进行“双语”教学。使用的是1982年由本地教师编写的《苗文课本》,课时安排基本是每周1—2课时。通过苗语文的一直坚持,初步统计1983年新入学的适龄儿童会讲汉语的占20%,会讲苗语的占90%。到2006年,新入学的适龄儿童会讲汉语的占90%,会讲苗语的占70%。同时“双语”教学是相对于单一汉语教学来说的,它是不通过汉语的少数民族地区使用母语辅助汉语及其他语文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从我校多年的双语教学实践来看,在全日工资制小学开设一个班的“双语文”教学,不仅不会影响汉语的教学质量,反而有助于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如1987—1988学年度第一学期的期末统考中,我校四年级“双语班”学生共35人,语文、数学及格人数分别为31和32人,平均分分别为78.9和82.6,比其他未开设苗语文的教学点同级学生情况及格率高出20%,平均分高出15.6分。在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上也总是高于单语文教学班。教师们在有力的数据面前,体会到双语文教学对提高汉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对加强民族教育的保护和传承的任务感逐步增强。

2、通过民族文化的生产,生活经验记载,在唤醒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感受上,增进了对双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积累了大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经验。由于缺乏语言文字的记载和古稀有经验的老人的离世,较多优秀生产经验,生产工艺,谚语、苗歌等都相继绝世。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苗语言文化逐渐淡化。苗族文化遗产逐步丢失。报纸、电视、广播等传媒无法容纳苗文的栖息之地,无法唤醒沉睡中的苗语言文化。通过2006年对坝固民小近800名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会讲一口流利的苗语的学生不足200人,会唱苗歌的学生不足50人,会做苗族工艺的学生不足20人。严峻的现实让坝固镇政府和坝固民小吃惊,在苗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上由自然进入亟待社会人为保护的状态。

民族的语言是民族存在的表现之一,从不同的民族语言表现形式及语言结构、语言文化和口头传承文字中,我们了解到不同民族的历史背景,生存环境,社会条件、发展过程及思维模式。而且对一个民族的团结,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唤醒有极大的迫切感。同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地方经济、文化、人口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3、苗语的魅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表情达意汉语起主导作用,但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苗语也有优于汉语的表达效果。例如:”Diangdxod lolnierxod,boxbol dus fexwib”,汉语意为:春天来了,花儿灿烂,但没有苗语的意味更多彩,更丰富,更柔情。因此,实行双语教学后,在表情达意上,写作方法中,学生拓展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作文更具韵味,更有引力。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例如:在2006年中,我校“双语班”学生共有28篇文章参加“第七届手拉手活动,全国少年记者杯作文大赛”共有20篇文章获奖,其中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优秀奖4名。

4、通过苗语,帮助学好汉语

苗语的语法结构,在一般形式下为主语+修饰语,正好与汉语语法相反。如:

“好人”苗文为Neix Viet(人在前,好在后)“坝固”苗文为Genl bat(固在前,坝在后)“水深”苗文为Daob eb(深在前,水在后)

掌握了汉语的语法结构,教师有效的进行“双语”教学,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在比较中学习,就会更好地掌握了汉语。例如:在1992年的四年级“双语班”语文成绩平均分为83.5分,及格率为87.2%(试题中涉及语法的题有40%)该成绩与未开设“双语”的单语教学班语文成绩相比,平均分高出17.4分,及格率高出11.3%。

5、学生通过在校学习苗语,更多的将它运用在民间体艺上。现在地方上活跃的文艺人才,大多数是学校培养出去的学生。他们将地方上的音乐(芦笙调以及其它)译成汉语,把汉语方面的(民歌)译成苗语,互相渗透,取其精华,同唱同乐,增进了苗汉两族的友谊。例如:坝固镇举行的第一届“民间民族文化汇演”活动上,有80%的活动苗、汉族文化相互穿插,既具有汉族大方、有力的文化内涵,又具有苗族纯朴、典雅的韵味。该活动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增强了坝固镇苗、汉两族之间的了解和情谊。

二、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严重不足,缺乏相关专业教师指导。教师培训机会少,没有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足够的双语文专业教师队伍。教师们虽懂苗语,但懂其语法上的结构、功能和语言、语意的只有1个人。这位教师虽积极,努力地进行教学,但工资待遇低,相关专业指导较少,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2、教学设备设施简陋,无苗文图书,教师用自己描画的样本给学生看;无苗语教学仪器,教师从家中拿出最直接的工具,如:镰刀、苗服、竹篮等进行教学作教具,下班后再放回家中作生产工具。活动场地窄小,不能摆放苗族布机等工艺硬件,不利于学生发展。

3、缺乏适合民族特点的乡土教材和上级指导。教材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教师们进行双语文教学的问题。一本由本校教师参与编写的《苗文课本》从1983年沿用直今,学校虽在后来又组织教师编写了一本教材,但缺乏上级机构的指导和审核,没有相关的专业指导是否适合作学生教材仍待解决。

4、经费严重不足。经费问题一直制约我校双语文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无经费就不能解决教师的培训,教学设备的短缺,教材的翻印等工作。自1983年一直坚持开设苗文课至今,教材的发放一直是个问题。今年发给同学们使用,一定要交待好学生保护书本,不能在书上作任何书写或记号,作笔记只能在作业本上。教学一年后又还给学校,作下一届“双语班”的教材。如此年复一年,同一本教材不知传到多少届双语班的学生手上。记得有一位学生说过:“这本苗文书我爸爸曾经用过”多少辛酸,多少泪啊!

三、下一步开展双语文教学的建议

1、为推动“双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引起社会各方面对“双语”教学工作的重视,教育部门要把民族地区的民族教育问题纳入规化,指导并督促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把教育民族工作作为考核民族学生的内容之一。

2、“双语”是一项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是提高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文化素质的有效途经。为此,建议各级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双语”教学经费的投入,改善各方面教学困难,切实为民族教育的振兴夯实基础。

3、建议尽快组织骨干,专家编写统一、规范、适合于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乡土教材,以满足学校“双语”教学的需要。同时多编写、出版一些苗语课外读物及故事、卡片等,以满足学生“双语”的学习需要,提高学习兴趣。

四、下一步开展双语文教学的打算

1、继续加大经费的投入,保证人、财、物到位,保障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积极有效的开展。

2、继续坚持苗文课的开设,并把开设班级由四年级两个班提升到在四、五年级共5个班开设,课时由原来的每周1—2课时上升到每周3—4课时。

3、巩固芦笙操,试想运筹全校民族服装按3:1的经费比例分别由学生和学校承担,三年内折价归学校,三年外学生自己所有。

4、创新芦笙舞音乐,创编苗族芦笙舞舞姿。使之既有芦笙舞纤纤的碎步,又有狂野大方的动作。努力将苗族芦笙舞打造成精品。

5、开展苗文朗读,苗文书写和苗歌对唱的比赛,充分体现“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6、拓宽“双语文”影视制作的范围,提高影视制作的质量,让学生和学校的民族文化更亮丽,让地方的民间文化得到更广的宣传和更深的弘扬。

7、争取上级民族经费的支持,翻印苗文教材,努力从“保护→传承→挖掘→整理→提炼→升华”的思路上去开展好“双语文”教学工作。

开展双语教学 传承民族文化

开展双语教学传承民族文化——化屋小学双语教学研究金德利化屋小学位于新仁乡南部,距新仁乡10公里,是一个东与清镇、南与织金两县接壤,是苗族聚居的地方。化屋苗族苗语原始、古......

传承民族文化

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创意单位:秦布地小学活动范围:秦布地小学全体学生一、活动目标:学校是传承文化、培养道德的场所。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德和良......

古诗文教学中的民族文化传承

如何在古诗文的教学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溧阳市职教中心范勇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

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少九 王子昱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有一个民族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

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腾克中心校民族教育发展情况腾克中心校成立于1913年,是一所有着九十多年历史的民族学校,民族学校教育不仅是传递文化知识的活动,更承担着民族文......

下载开展双语教学 传承民族文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展双语教学 传承民族文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