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当前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内容摘要] 青少年犯罪案件逐年上升,年龄逐年降低。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方式及社会的环境影响分析其原因。要降低犯罪率就要做好预防工作,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提出预防工作的一些措施:依法治国,开展全民普法教育;依法治校,加强法制纪律教育;克尽职守,既要教书又育人;转变教育观念,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拓宽德育渠道;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尊重信任相结合;家长要以身作则,起模范表率作用。
[关键词]德育预防青少年犯罪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年龄逐年下降,这种现象并非偶然。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方式不当,以及社会的不良环境影响而造成的。
(一)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深远。特别是父母的教养态度对子女的影响往往是终生的。而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又容易走向极端。一是过分溺爱。对子女百般疼爱,万般呵护,娇生惯养,让其随心所欲,养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目空一切,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二是过分苛责。有些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恨铁不成钢,对子女的期望过高,一切按自己的理想模式塑造孩子,稍不如意,动辄打骂。青少年因受不了父母的严酷对待而离家出走现象时有所闻。三是有的父母只养不教,借口自己工作忙,或一心只顾挣钱,对子女的事情漠不关心,不闻不问,放任自流,没有尽到教育培养的责任。
(二)学校教育存在问题
学校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发明创造,往往取决于在学校受正规教育的程度。但当前还有不 1
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有效遏止。一切都围绕中考、高考的指挥棒转。上课填鸭式的满堂灌,单调乏味,让人不胜其烦;备考大搞题海战术,题山题海,令人望而生畏。要求学生死记例题,硬背范文,甚至生搬硬套所谓的标准答案,一切都为了应付考试。“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是应试教育的生动写照。
学校唯分数论英雄,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的培养,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所教出来的学生,存在严重的思想道德问题和身心健康问题,甚至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社会物质生活越为越丰富,人们的社会活动也越来越频繁,而社会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化。单就学校周边环境而言,盗版书摊、游戏机室、歌舞厅,还有酒吧、网吧等,把学校来个全包围,校园充斥了迷信、色情、暴力、凶杀,多年的正面教育往往毁于一旦。而社会上的黑恶势力也把魔爪伸向学校,利用青少年学生的幼稚单纯、辨别是非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弱以及法制观念淡薄等弱点,引诱、教唆青少年学生盗窃、群殴、勒索、抢劫,甚至进行走私贩毒活动。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育和培养青少年一代,是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大事。而要培养青少年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务之急。应如何做好预防工作呢?
(一)依法治国,开展全民普法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近年来,我国相继制订和颁布了许多 法制、法令、法规,以保障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现我国正朝着法治的目标迈进。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政法不分,甚至以行政代替司法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因而滋生了许多腐败现象。再者,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有些法律颁布实施了好几年,许多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还是一无所知,成了因不知法而犯法的法盲。当前,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性法制局、司法局、普法办等法律机构的职能作用,多途径多渠道进行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迅速掀起普法高潮,让法律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观念。
此外,政府要加强“扫黄打黑”力度,彻底扫除“黄、赌、毒”,坚决取缔暴力和色情文化,从快从严打击社会黑恶势力,整顿治社会安秩序,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依法治校,加强法制纪律教育
在学校,也要做到依法治校,依法从教。教师要懂法,学生也要 懂法。不仅教师要学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令制度,学生也要开展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有条件的地方,要开办青少年法律学校,让青少年学法,进而知法、守法、用法。
(三)克尽职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当代教师不可能再像
古代的老学究、教书匠一样,教出些文绉绉的书呆子。当代教师要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者,既要给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让他们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转变教育观念,切实实施素质教育
我国虽已实施素质教育,但唯分数论英雄模式还存在,严重地阻 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地损害了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导致了许多青少年不堪重负、无心向学、中途辍学、离家出走等问题的产生,是滋生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块毒瘤。应试教育,使得教师何其累,学生何其苦!
要改变这种不良现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采取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激发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特长,让他们在愉快中学习,成长成才。
(五)坚持德育为首,拓宽德育渠道
学校要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全面发展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在中小学中深入开展《守则》、《规范》学习,要充分发挥周会课、班会课、思想品德课等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并在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要利用团组织的职能优势,广泛地开展团队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此外,要拓宽德育渠道,可以邀请司法办、派出所同志到校作法制讲座,现身说法。还可以聘请离退休
老干部担任校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理想前途教育等,组成一个严密的德育体系。
(六)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不论学校,还是家庭,对青少年都要做到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 结合。要从思想上、纪 律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爱护。特别是家长,要根据子女的兴趣、爱好、特长,尊重他们的自主选择,让他们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这样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成才。家长不能行使专制,只凭个人愿望,强迫子女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这样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并最终走向极端。
(七)家长要以身作则起模范表率作用
“有其父必有其子”这话虽说得绝对了些,但也不无道理。父母 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态度,对子女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长期的共同生活,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子女会在不知不觉中秉承父辈的人生态度及生活习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家长不检点自己的生活作风,在家中聚赌,甚至播放黄色录像,给孩子纯洁的心灵蒙上了多么可怕的阴影!毋庸置疑,这些家长,应参加“家长学校”的培训,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心理素质,端正生活作风、规范言谈举止,为自己的子女起到模范表率作用。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青少年身心健康地成长,这是每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都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关心爱护,对他们的教育要形成网络,组成合力。对于青少年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解决。
一、我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和特点:一是青少年违法犯罪数量增多,低龄化倾向明显据公安机关介绍,2009年至今,河曲县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的初始年龄比前几年提前了2—3岁,14岁以下......
当前青少年与网络犯罪摘要:时下,网络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我国的网民人数在不断增加,而青少年以其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好奇心逐渐成为网......
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入人心,青少年犯罪的问题成为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一、青少年犯罪所呈现出的特点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其呈现一系列特......
青少年犯罪特点教案一、教学目标记忆并分析青少年犯罪特点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青少年犯罪特点难点:青少年犯罪特点及解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能知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
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原因分析发表时间:2010-5-24来源:《赤子》2009年第24期供稿作者:刘京辉 [导读]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犯罪数量的激增,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