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压铸件表面缺陷分析_铝铸件常见缺陷及分析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21:28:0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铝压铸件表面缺陷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铝铸件常见缺陷及分析”。

铝压铸件表面缺陷分析

一、拉模

特征及检验方法:沿开模方向铸件表面呈现条状的拉伤痕迹,有一定深度,严重时为面状伤痕。另一种是金属液与模具产生粘合,粘附而拉伤,以致铸件表面多料或缺料。

产生原因:

1、型腔表面有损伤(压塌或敲伤)。

2、脱模方向斜度太小或倒斜。

3、顶出时不平衡,顶偏斜。

4、浇注温度过高、模温过高导致合金液产生粘附。

5、脱模剂效果不好。

6、铝和金成份含铁量低于0.6%。

7、型腔粗糙不光滑,模具硬度偏低。

预防措施:

1、修复模具表面损伤部位,修正脱模斜度,提高模具硬度(HRC45°~48°),提高模具光洁度。

2、调整顶杆,使顶出平衡。

3、更换脱模效果好的脱模剂。

4、调整合金含铁量。

5、降低浇注温度,控制模具温度平稳、平衡。

6、调整内浇口方向,避免金属液直冲型芯、型壁。

二、气泡

特征及检验方法:铸件表面有大小不等的隆起,或有皮下形成空洞。

产生原因:

1、金属液在压射室充满度过低(控制在45%~70%),易产生卷气,初压射速度过高。

2、模具浇注系统不合理,排气不良。

3、熔炼温度过高,含气量高,熔液未除气。

4、模具温度过高,留模时间不够,金属凝固时间不足,强度不够过早开模,受压气体膨胀起来。

5、脱模剂、注射头油用量过多。

6、喷涂后吹气时间过短,模具表面水未吹干。

预防措施:

1、调整压铸工艺参数、压射速度和高压射速度的切换点。

2、修改模具浇道,增设溢流槽、排气槽。

3、降低缺陷区域模温,从而降低气体的压力作用。

4、调整熔炼工艺、5、延长留模时间,调整喷涂后吹气时间。

6、调整脱模剂、压射油用量。

三、裂痕

特征及检验方法:铸件表面有成直线状或不规则形狭小不一的纹路,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趋势。冷裂—开裂处金属没被氧化。热裂—开裂处金属被氧化。

产生原因:

1、合金中含铁量过高或硅的含量过低。

2、合金中有害杂质的含量过高,降低了合金的可塑性。

3、铝硅合金:铝硅铜合金含锌或含铜量过高;铝镁合金中含镁量过多。

4、模具温度过低。

5、铸件壁厚有剧烈变化之处,收缩受阻。

6、留模时间过长,应力大。

7、顶出时受力不均。

预防措施:

1、正确控制合金成分,在某些情况下可在合金中加纯铝锭以减低合金中含镁量;或在合金中加铝硅中间合金以提高硅的含量。

2、改变铸件结构,加大圆角,加大脱模斜度,减少壁厚差,3、变更或增加顶出位置,使顶出受力均匀。

4、缩短开模或抽芯时间。

5、提高模具温度(模具工作温度180°—280°)。

四、变形

特征及检验方法:压铸件几何形状与图纸不符。整体变形或局部变形。

产生原因:

1、铸件结构设计不良,引起收缩不均匀。

2、开模过早,铸件刚性不够。

3、拉模变形。

4、顶杆设置不合理,顶出时受力不均匀。

5、去除浇口方法不当。

预防措施:

1、改善铸件结构。

2、调整开模时间。

3、合理设置顶杆位置和数量。

4、选择合理的去除浇口方法。

5、消除拉模因素。

五、留痕及花纹

特征及检验方法:外观检查,铸件表面上有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的条纹,有明显可见的与金属基体颜色不一样无方向性的纹路,无发展趋势。

产生原因:

1、首先进入型腔的金属液形成一个极薄的而又不完全的金属层后,被后来的金属液所弥补而留下的痕迹。

2、模具温度过低。

3、内浇口截面积过小及位置不当产生喷溅。

4、作用于金属液上的压力不足。

5、花纹:涂料和注射油用量过多。

预防措施:

1、提高模具温度。

2、调整内浇口截面积或位置。

3、调整内浇道金属液速度及压力。

4、选用合适的涂料、注射油及调整涂料注射油的用量。

六、冷隔

特征及检验方法:外观检查,压铸件表面有明显的、不规则的下陷线性纹路(有穿透与不穿透两种)形状细小而狭长,有时交接边缘光滑,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可能。

产生原因:

1、两股金属液流相互对接,但未完全融合而又无夹杂存在其间,两股金属结合力很薄弱。

2、浇注温度或模具温度偏低。

3、选择合金不当,流动性差。

4、浇道位置不对或流动线路过长。

5、填充速度低。

6、压射比压低。

7、金属液在型腔内流动不顺畅。

预防措施:

1、适当提高浇注温度(控制在630—73°C,可根据产品及铝材调整)和模具温度。

2、提高压射比压,缩短填充时间。

3、提高压射速度,同时加大内浇口截面积。

4、改善排气填充条件。

5、选用合适的合金,提高金属液的流动性。

7、完善金属液在型腔内流动顺畅。

七、网状毛翅

特征及检验方法:外观检查,压铸件表面有网状发丝一样凸起或凹陷的痕迹,随压铸次数增加而不得扩大和延伸。

产生原因:

1、压铸模具型腔表面龟裂。

2、所用压铸模具材质不当或热处理工艺不正确。

3、极短时间内模具冷热温差变化太大。

4、浇注温度过高。

5、模具生产前预热不均和不足。

6、模具型腔表面粗糙。

预防措施:

1、正确选用模具材料及热处理工艺。

2、浇注温度不宜过高,尤其是高熔点的合金。在能满足生产需求条件下,尽可能选用较低的浇注温度。

3、模具预热要充分和均匀。

4、模具生产到一定模次后进行退火,消除内应力。

5、浇道和型腔表面不定期抛光处理,确保表面光洁度。

6、合理选择模具冷却方法,确保模具热平衡。

八、凹陷

特征及检验方法:铸件平滑表面出现凹陷部位。

产生原因:

1、铸件壁厚不均,相差太大,凹陷多产生在壁厚部位。

2、模具局部过热,过热部位凝固慢。

3、压射比压低。

4、由憋气引起型腔气体排不出,被压缩在型腔表面与金属液界面之间。

5、未开增压,补缩不足。

预防措施:

1、铸件壁厚设计尽量均匀。

2、模具过热部位冷却调整。

3、提高压射比压。

4、改善型腔排气条件。

5、提高增压比压。

九、欠铸

特征及检验方法:铸件表面有填充不足部位或轮廓不清。

产生原因:

1、流动性差原因:①金属液吸气、氧化夹杂物,含铁量高,使其质量差而降低流动性。②浇注温度低或模具温度低。

2、填充条件差:①压射比压过低。②卷入气体过多,型腔的背压变高,充性受阻。

3、操作不良,喷涂料、注射油过多,涂料、压射油堆积,气体挥发不出去。

预防措施:

1、提高金属液质量。

2、提高浇注温度或模具温度。

3、提高压铸射比压和填充速度。

4、改善浇注系统金属液的导流方式,在欠铸部位增开溢流槽、排气槽。

5、正确的压铸操作。

十、毛刺、飞边

压铸件在分型面边缘上出现金属薄片。

产生原因:

1、锁模力不够。

2、压射速度过高,形成压力冲击峰过高。

3、分型面上杂物未清理干净。

4、模具强度不够造成变形。

5、镶件、滑块磨损与分型面不平齐。

6、压铸机机铰磨损变形。

7、浇注温度过高。

预防措施:

1、检验锁模力和增压情况,调整压铸工艺参数。

2、清洁型腔及分型面。

3、修整模具、修整压铸机。

4、采用闭合压射结束时间控制系统,实现无飞边压铸。

十一、变色、班点

特征及检验方法:铸件表面出现不同于基体金属颜色的班点。

产生原因:

1、脱模剂选用不合适。

2、脱模剂用量过多。

3、含有石墨的润滑剂中的石墨落入铸件表层。

预防措施:

1、更换优质脱模剂。

2、严格喷涂量及喷涂操作。

压铸件表面处理颜色常用语 (中英文双语)

2008-09-01 17:18压铸件表面处理颜色常用语 (中英文双语)珍珠叻(pearl nickel)金属产品丝印(silk screening on Metal parts) 电彩锌 (electric coloring zinc)珍珠铬(pearl c......

铝合金压铸件表面处理工艺及铝合金表面处理方法总结

 铝合金压铸件表面处理工艺及铝合金表面处理方法总结发布时间:2011-7-20 9:41:27 来源:互联网文字【大 中 小】 一、铝材磷化通过采用SEM, XRD、电位一时间曲线、膜重变化等......

混凝土表面缺陷治理方案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推进工作,逐步实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

钣金常见表面缺陷

钣金常见表面缺陷一.起泡: 原因: 1.电镀工艺配方有缺陷 2.电镀溶液有污梁3.电镀前除油不彻底(前处理不干净) 4.工序不完整. 预防: 1.选择证明良好的配方 2.严格管理维护镀......

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方案

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方案一、蜂窝修补方案如下: 1 、对小蜂窝: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压实抹平。2、对较大的蜂窝: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刷洗干......

下载铝压铸件表面缺陷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铝压铸件表面缺陷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