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有效教学策略之课堂笔记管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职有效管理课堂”。
中职有效教学策略之课堂笔记管理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普遍存在听课效率不高的问题。切实抓好学生的课堂笔记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要切实提高重视,并耐心对学生课堂笔记加以科学的指导,并经常性地检查反馈。
关键词:中职语文 课堂效率 笔记指导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250-01 指导学生作好课堂笔记的必要性和作用
当前,随着中职语文课改的深入,怎样提高教学有效性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这其中,作为教学主阵地的课堂教学更是关注的重中之重。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求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它强调的是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中职的学生,语文基础普遍薄弱。因而,教师除了切实做好“教”这一任务的同时,更要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更有效的“学”。笔者认为,这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切实抓好学生的课堂笔记。本文将就此谈一点粗陋的看法。
做课堂笔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技能,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而且还能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巩固记忆,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做这种笔记要求做到:纲目清楚,体系完整;抓准要点、难点;摘录准确,提要精炼;既有原书的浓缩,又有个人的心得体会。笔记的过程应该是理解、消化的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抓好学生课堂笔记,至少能起到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1.1促使学生提高听课效率
“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老师在课堂上把课讲的再清楚,如果学生不记下来,过些时候也会忘的。美国心理学家巴纳特(1981)曾以大学生为对象研究过做笔记与不做笔记对听课学习的影响。其实验结果表明:听课时,自己动手写笔记摘要学习成绩绝对要好于不做笔记的。巴纳特的实验印证了这样一个心理学观点:人们手和眼耳的协调配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刺激大脑皮层,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效率,加深印象。
中职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已经具备相对稳定的自制能力和记忆能力。而这,正是能够做好笔记的前提条件。光听不记则有可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到学习以外的其它方面。
1.2促使学生自觉完善学习的各个环节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仅是学习学科知识的主阵地,更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不仅是学生学会知识的主阵地,更是其学会学习的主阵地。因此,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定位应是学生整个学习的策划中心。现代中职语文的教学,其内涵已经比传统教学中的语文有了极大扩展。它正向着教师课堂策划和学生课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模式过渡。学生只有做好笔记,课后才可有进行专题研究的空间。从而真正完成现代语文教学的任务,即不仅学会学习,而且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1.3促使教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我们既然把语文课堂教学定位在学生整个学习的策划中心上,那么语文的课堂教学就应该成为连接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的桥梁。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版块进行精心策划,借助于课堂教学上的个案,适时补充拓展人文资料,从而最大限度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思维。
比如,学习李清照的词,教师就可以把李清照早年、中年和晚年的词分别选出一首,进行比较。从比较中,让学生体会到三个时期她词风的变迁,但可以从中领略到南宋时期国破家亡的凄凉,从而增强爱国热情。当然也可由此深入探讨社会变迁对人的影响,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的课,教师上起来可挥洒自如,学生学起来也劲头十足。学生不愁没东西记。甚至,学生会觉得,不记笔记将会是种损失。
从教师要求学生记笔记到学生自觉的记笔记,归根结底,就是教师到底想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什么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讲,学生记课堂笔记,有助于教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抓好学生课堂笔记的有效途径
那么,怎样才能抓好学生的课堂笔记呢?据观察,中职学生大多不知道怎样来记好一份课堂笔记,而教师普遍也忽视了这方面的指导。而这,却正是学生所迫切希望得到的帮助。
2.1培养学生系统化记笔记的习惯
⑴督促学生准备好学科笔记。在教学实践中,当教师要求中职学生记笔记时,我们会发现他们会随手记在书上或者拖过一本作业本。这种做法很难养成系统化记笔记的习惯。所以,首先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统一规格尺寸的笔记本。这有助于学生对做笔记引起足够的重视。
⑵帮助学生解决“记什么”问题。首先统一规划笔记版块。一般的做法是2:1划分每页版块。即2/3版面用于课堂记录,1/3版块留白用于课后补充。其次,指导学生记什么。课堂上的新知识,学科拓展性的内容,听课时的瞬间感悟或智慧火花,都应该是笔记的内容。
⑶帮助学生解决“怎么记”的问题。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可能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逐字逐句地记录。因此,记要点、列提纲、画图表甚至个性化符号的运用,这些都应该是教师逐步指导学生掌握的有效记笔记的方法。
⑷督促学生课后整理笔记。整理笔记是一个完整、充实、完善的过程。上课时遗漏的东西,不成体系的内容,对于听课时的一些感悟,越是及时整理,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定期与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和评比
中职学生学习的一大特点是缺乏耐心。要培养起学生记好笔记的良好习惯,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因而需要定期与不定期的加以检查。定期检查可以是一个单元教完检查一次或一个月下来检查一次。这便于了解学生一个相对稳定时期内课堂听课的情况,调整下一时期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模式。不定期的抽查是为了抽样了解学生的随堂听课效率和笔记记录的进步情况。特别是教学起始阶段,能够帮助学生更为系统地完善笔记,对教师而言,也能起到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的作用。
但不管是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都需注意要有及时的反馈:发现闪光点及时鼓励,适当夸大;发现问题,同样及时提醒,多从正面引导。
参考文献:
[1]樊素芳,樊琪,陈洁.大学生课堂笔记策略现状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1.[2]周桂云.浅谈如何记好语文课堂笔记[J].文理导航(中旬),2011年01期.[3]马有.如何记课堂笔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2期.[4]夏曙东.如何有效的记课堂笔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5期.
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万宁海之南实验小学 占阿娜小学科学【内容摘要】科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阵地,怎样让科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我们要更关注情趣、真实、心灵、智慧;有效的......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1.转变教学观念,实现师生互动。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高效互动是从根本上克服传统课堂弊端的出路。课堂教学中的单调(听→讲)、......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冯金香祁县王村中学-1-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祁县王村中学 冯金香面对当前信息化社会,语文教育需要的不是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而没有实际能力的书呆子。需要的......
1、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例如,在讲授“乘方运算”内容时,我先拿出一张纸,把它对折又对折,反复几次,然后问学生......
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之课堂活动设计魏学玲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交际服务,把它作为沟通、交流、获得信息的工具。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判断一堂课的教学的有效性主要看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