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伤痕文学中的爱情_关于伤痕文学中的爱情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23:11:3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关于伤痕文学中的爱情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关于伤痕文学中的爱情”。

试论伤痕文学中的爱情

‚*‛如一场梦魇,醒来之后依然无法抹去记忆中的伤痛,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末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曾那样地震憾过中国乃至世界,无数热血青年卷进了这场本身就交织着正确与错误,庄严与荒谬,美好与丑恶的运动中,并在肉体和心灵上亲历了人情冷暖,亲历了严酷与温馨交混,希望与绝望相杂。生与死擦肩而过,笑与泪顺颊而溢。‚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这一场许多中国人无法回避的事件,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

作为一个时代的‚证言‛,‚伤痕文学‛无疑真实记录了那一时代的血泪。随着时代的反思,也许文学将进一步升华。‚*‛题材在很大程度上给了作家挖掘人性、内心的空间。一个时代的代价不可能是单维度的,它在一个方面使我们失去了许多,也许会在另外的地方给我们补偿。这些作品均以反映特定历史阶段源于政治谬误导致的个人的不幸遭遇、以及表现个人内心的情感创伤为主要内容,表现荒谬的‚*‛政治对国民精神的愚弄、理性被放逐的现实,表现个人的追求、理想被极端的政治所吞噬,表现最基本的人伦情感——爱情、亲情被荒谬的政治扭曲的痛苦的情绪记忆。这样的作品,显然与之前的当代文学写作在主题、内容、人物形象上有了明显的不同。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文学创作中人道主义思想的表现,理性的复苏,使伤痕文学有了不同于建国后文学的新的特质。伤痕文学中的爱情是一中悲剧而凄美的爱情,它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的某些方面。‚*‛造就了一个悲情的时代,一段段悲剧式的爱情,他们承载的是幸福的苦水,是历史的灾难,同样也是无人能够企及的真情故事。下面就结合具体文本,就‚伤痕文学‛中的爱情的几种特点做出初步描述:

(一)缺失的人性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对人性的扭曲理解变本加厉。在阶级斗争纲领君临一切的思想意识里,在公开的话语环境里,人性成了作家们最忌讳的话题,失落于优美的文学家园。人性淡出了政治话语环境,成为文学创作中的‚雷区‛,受到教条主义化的待遇,当时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不再正面描写人性。直接表现‚*‛中的人性的作品,存在严重‚缺席‛状况。如一度风靡全国、独领风骚近十年的革命样板戏,几乎都没有涉及真实人性的内容。人们谈‚人性‛色变,视人性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惹火烧身,而没有认识到人性也是马克思主义者的题中应有之意。人性完全处于被践踏遭毁灭的境地,成为禁语,陷入‚*‛的空前灾难中。

既然人性等被扭曲成为可怕的妖魔鬼怪,不能得到健康发展,那么,也就只剩下‚阶级性‛的生存发展空间了。漠视人性,压抑人性,唯政治是从也就是合情合理的了。特别是‚四人帮‛制定的‚三突出原则‛创作模式成为当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重要原则后,人性更是被完全从文学题材中排斥出去,被湮没于阶级话语情境中,遭遇坎坷。一切禁忌似乎要把人人变成不食人间烟火、六亲不认、没有七情六欲的圣人仙人,抑或同时睁着孙悟空似的火眼金睛,把一切隐藏的人性揪出批斗,类同万恶不赦的特务、‚封资修‛等阶级敌人。即使是亲生爹妈,也要大义灭亲,而要服从于‚阶级爹妈 ‛。

在《爬满青藤的木屋》中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本文亦属于伤痕文学那个大时代背景,通过多平民百姓的‚*‛中生活遭际的描述,深刻地揭露了‚*‛对普通百姓的毒害及对知识分子肉体的折磨和摧残。小说主人公‚盘青青‛,‚她在山里长大,招郎成亲,连林场部这样远的地方也只来过一次‛,这样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在李幸福来到绿毛坑前,她只知道,相夫教子,操持家务,对现实生活感到满足,但当李幸福来后,在接受了外来知识及新事物的熏陶后,她开始慢慢地转变了。无论是精神上,还是感情上,经过一翻斗争,她决定反抗,要李幸福帮她买收音机,买圆镜等。在最后她的丈夫怀疑她,背弃她后,她才决定要与李幸福一起。她对新生活充满新奇,但又恐惧外来事物,反而用阿Q精神来安慰自己,正是造成了她悲剧人生的原因,但最终她又能反抗她所惧怕的一切,这有点是值得庆幸的。而李幸福这个被文化大革命毒害的知识青年,在处到绿毛坑时,就用自己的影响带动了盘青青及她的两个孩子的变化,让绿毛坑充满了生机。但当王木通出面制止后,他又变的怯懦了,大气也不敢出一声,他这正是典型的吃软怕硬的知识分子形象,也表现出了他的一种无奈。而他到场部提意见被否定,则更深一层地揭示了文化大革命对知识分子来说不仅是肉体上的折磨,更是精神上的摧残。而王木通,盘青青的丈夫,一个目不识丁的粗人,对于李幸福所提出的放火意见,也因自己的私心而不予采纳,无理地反对一切正确的意见,在发现自己的妻子、孩子在改变时,只想粗暴地压制下来。主观地认定他们是他的,是会用武力解决问题,让好不容易活跃起来的绿毛坑又回归里寂静。后来又愚笨的想用血书来表达自己要求入党的意志,这是一种野蛮、粗俗的做法,但在那时却被认为是真心。最后,死到临头,丢弃了盘青青,编造谎言,取得领导信任,到一个新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这亦是一个讽刺。情感取向、价值判断标准也似乎合情合理。

(二)愚昧、任性、自私、冷酷、势利、盲从、迷失、缺乏自我认识和判断的人性‚*‛中的人性是自私、冷酷、恶劣、势利,血缘亲情的分量是微不足道的!‚*‛是罪恶的,给党和国家、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个人生活、给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但是,把一切问题一切苦难都归咎于‚*‛是不 全面的,是推卸责任,掩盖个体生命的自我人性缺陷,有一刀切、大而化之之嫌,应客观地历史地来看。如果人们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认识,认识到人的尊严,有着优美健康健全独立的人性,或许,‚*‛不会持续那么久,灾难不会那么严重。

作为‚*‛大时代背景下弱小的生命个体,普通个人固然无法扭转和决定 时代发展方向。但毕竟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可以在其中作出自己的选择,不应该随波逐流如浮萍。‚*‛是一个政治灾难,然而,残缺不健全的人性又使得人们有意无意地参与了这场政治灾难,给这场灾难推波助澜。与其说是‚*‛给她留下‚心上的伤痕‛,还不如说 是良心的谴责在折磨她。这正反映了‚*‛中人性真实的一面:愚昧、任性、自私、冷酷、恶劣、势利、盲从、缺乏自我认识和判断。

礼平的中篇小说《晚霞消失的时候》带有无可否认的宗教反思色彩,不过,从‚伤痕文学‛角度去读解也有一定合理性:李淮平、南珊、楚轩吾、李参谋长等人物无一不带着‚*‛年代烙下的累累伤痕,这种伤痕是如此深重以致他们的生活都长久地笼罩在其阴影中。几乎像保尔•柯察金与冬妮娅那样一见钟情,却又还没来得及互吐衷肠的李淮平和南珊,很快被卷入‚*‛的抄家风潮中,彼此成为敌人,从此恋情被恨海阻隔和消溶,直到十五年后才有机会第一次握手并明白表达‚爱情‛,但由于饱经伤痛的南珊已经被浓厚的宗教情怀所制约,这第一次就不可挽回地演变成为最后一次了。此时,小说所表达的人生主导价值观就不在于现在感知和未来想象,而在于对过去的回忆。南珊这样冷峻地开导热切地表白爱情的李淮平:‚淮平,鲜花失去了,果实比它更好,爱情凋谢了,怀念却更鼓舞人。你说呢?‛正像南珊希望李淮平生活在‚怀念‛中那样,小说把人生价值取向投寄到过去。由于如此,小说中最动人的景观不是代表现在和未来的壮丽的日出和朝霞,而是与辉煌的过去相连的沉落的夕阳和晚霞:‚我们一言不发地注视着那火红的光轮在下沉,下沉,沉向波涛汹涌的云海之中“我从来没有见过落日像今天这样巨大,浑圆,清晰。它平稳地,缓慢地,然而却是雷霆万钧地在西方碧青色的天边旋转着,把它伟大的身躯懒洋洋地躺倒下去,沉向宇宙的另一边,这光轮在进入云涛

之前,骄傲地放射出它的全部光辉,把整个天空映得光彩夺目,使云海与岱顶全都被镀上了一层金色。‛落日形象在这里成功地成为回忆的象喻。

相当一部分‚伤痕小说‛,特别是以知青为主题的‚伤痕小说‛都反映了‚*‛ 中的这类人性。他们或是控诉,或是反省自身在狂热理念的煽动下,看不到他人生命价值,践踏他人的生命和尊严。竹林《生活的路》,更注意到了女主人公谭娟娟个人纤弱虽性格的人性因素,深刻地揭示了谭娟娟从单纯到复杂以致最后不能自拔的整个演变过程。另外,老鬼的《血色黄昏》也深入到人性深处。至于苏童在其‚香椿树街系列‛小说中

所塑造的‚香椿树街少年‛系列,更是邪恶人性的展现,几乎看不到人性的一点亮色。

(三)迷茫黯淡的人性

‚*‛中这类人性的表现,主要是反映在王晓华的妈妈身上。这是‚*‛中最典型的例子。由于时代局限性,也由于认识不到个体生命的价值,虽然‚革命多年‛,当冤屈来临时,也不敢捍卫自己做人的权利,不敢与人沟通,因此有冤无处伸,也不敢伸,只得小心翼翼做人。甚至在自己辛辛苦苦抚养起来的女儿面前,也 像个犯了错误的小学生。仅仅因为女儿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交代,而‚脸上忽然一阵惊慌,忙去掩桌上的纸头‛,还掩饰‚没,没写什么。‛这是令人辛酸的人性悲剧。这类悲剧的罪魁祸首才是不折不扣的‚*‛。由于‚*‛期间的高压政治环境,存在于个人身上的黯淡人性发不出民主、独立的光辉,战战兢兢做人,失去了蓬勃强健独立自主的人性意识,是当时的一种普遍状态,如冯骥才《啊!》。《啊!》这篇小说在反映史无前例的大*时,就另避蹊径,没有大写特写漫延全国各地的激烈的‚清队‛运动,也没有一一罗列人们所遭受的种种苦难,而是把笔伸入到人物的心灵世界,通过接信——回信——丢信——挨斗——得信这一条戏剧性的情节线,一步一步展现出吴仲义的心理活动和变化过程,恐惧,矛盾,绝望,愧疚,但然,自欺欺人……将吴仲义隐蔽、变化的心灵世界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凡是读过这部作品的人,都不能不被作者对他笔下的主人公内心活动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所折服。冯骥才手中的那支笔恰如一架心电图测试器上的指示针,作品中性格软弱的吴仲义那隐蔽的、瞬间的、变化的心理活动,及至每一阵轻微的情绪颤抖,都莫不被转换成一幅幅清晰的图像。

这篇作品的不同凡响之处,也就是它区别于同类题材作品特定的突出特点,是写足写透了一个怯懦、善良的知识分子在那特定年代和身不由己的环境中的恐怖心理,也就是说真实而典型地写出了人物的‘心理现实’,发掘了人物行为在心理上的原因,记录了人物的内心生活史。故事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从时代气氛、人物情绪、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感觉上,都是极其真实的,也是独特的,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马威语)作品通过对吴仲义心理活动的描写,深刻地揭示出在非正常的社会环境中人物心灵的扭曲和畸形。最突出的表现在吴仲义被迫揭发哥哥之后,‚心里边曾拥满深深的内疚和悔恨。他想到,他的出卖会使兄嫂重新蒙受苦难时,甚至想自杀……而现在,贾大真说,哥哥也写了大量揭发他的材料。他反而引以为安慰。虽然他从贾大真的讯问他的话里,听不出有多少哥哥揭发他的内容。他却极力想哥哥这样做了。仿佛这样一来,就可以抵消他出卖手足、不可饶恕的罪过。‛冯骥才着力发掘这种令人深思的心灵矛盾,从吴仲义的灵魂所遭受的恐惧、逼迫等无情戕害,控诉十年浩劫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谴责批判了‚极左路线‛,热情地呼唤生活的春天。具有震撼和唤醒人们心灵的作用。

(四)优美温馨的人性

‚ *‛只是一个时代背景,是外因,是一个冶炼人性真金的时代大熔炉。由于缺少价值的自我判断,缺乏独立的思想和认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漠视等人性缺陷,因此

通过‚*‛而变本加厉。缺少忏悔精神的人性缺陷和丑陋,因‚*‛而找到了契机。就是‚*‛不曾在历史上存在的话,只要人性存在缺陷,也会以其他形 式表现出来,只是不同时代表现不同罢了。即使在‚*‛那个恶劣的政治气候大环境下,也仍然有优美健康、催人感动的人性存在,正所谓‚时穷节乃见,危难见 英雄‛。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如,从湖南土家族作家孙健忠的《甜甜的草莓》中,我们看到了坚强党性和美好人性和谐的统一:毕兰大婶。她不仅是作为党支部书记的形象出现的,也是慈善的母亲,她的母爱不仅施于女儿,而且温暖着全寨人的心。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的四姑娘许秀云,尽管历尽艰辛坎坷,却始终保持美好的人性,淳朴善良,坚韧顽强,深沉地爱着姐夫(姐姐已死)金东水和姐姐的两个孩子;虽迫不得已嫁给流氓恶棍郑百如,但始终未从心底屈服,而是反抗。‛许秀云,是许茂众多女儿中受苦最深、感情负荷最重,也是作者倾注了全部热情刻意描写的一个人物。她勤劳、善良、贤淑,性格蕴藉,对爱情和幸福充满执着的追求。虽然在少女时就受到郑百如的奸污,被迫成婚后又受到他百般折磨直至遗弃,但这些都没能泯灭她对生活的希望。面对郑百如泼来的污水和不被人理解(包括自己的父亲和姐妹)的现实,她始终未放弃一个普通农家妇女所能采取的抗争行动。她拒绝再嫁到外地,在连云场,她落落大方地跟金东水一家人走在众目睽睽的街上,在夜间细雨中,她奔走于乡亲们中间,揭发郑百如的罪行。许秀云的悲苦命运和不屈抗争的精神,以及她在逆境中对未来幸福的执着追求,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而且反映出迷雾将要消散,光明日渐显现的时代进程。

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相近,《芙蓉镇》描写1903—1979年间我国湖南农村的社会风情,着重揭露‚*‛左倾思潮给农民造成的创伤。小说塑造的主要人物,如女主人公胡玉音、‚右派‛秦书田、粮站主任谷燕山、大队书记黎满庚、‚政治闯将‛李国香和‚运动根子‛王秋赦等都能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小说大量渲染胡玉音眼中谷燕山的‚老好人‛形象以及这种形象被肢解后的疑虑:‚在她的心目中,在镇上,老谷就代表新社会,代表政府代表共产党,可如今,他都被人看起来了。这个老好人还会做什么坏事?这个天下就是他们这些人流血流汗打出来的,难道他还会反这个天下?‛在这里,政治‚伤痕‛不仅铭刻在共产党干部谷燕山心里,而且也烙在胡玉音这样的普通农村妇女心里。更为重要的是,原本属于胡玉音的神圣帮手的谷燕山,在这个反正倒臵的世道里已经丧失了原有的神圣性和对普通农民的引领能量,反倒需要胡玉音来关怀了。这种神圣帮手被解构和被主人公关怀的事实,显示了对于惊羡型文本中的主人公—帮手模式的反拨力量;同时,借助胡玉音的视角和内心独白去侧写谷燕山的被解构窘境,实际上巧妙地起到了欲正先反、以反写正的修辞效果,由此通过解构形象反过来‚还原‛和确证了谷燕山本来应有的神圣性。

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伤痕文学并非只有其思想上特点,其实也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在艺术上,由于感情的觉醒比思想的觉醒总是来得更迅速、更灵敏,所以当时感情的渲泄比思想的表达更明显,而且由于这种悲痛的情感的流淌而使之出现明显的‚伤痕‛格调。同时,既曰‚伤痕文学‛,这势必也使之出现一种悲剧性的美学风格。文学理论、文学史界过去多只关注伤痕文学的思想内涵,忽视其美学特点、价值和意义,这是有失偏颇的。故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应该加强。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出现的第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社会主义新时期是以彻底否定文

化大革命为历史起点的。文化大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封建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打着毛泽东旗号对当代中国人民的一场公开迫害。这种对灵魂的摧残尤其容易造成惨痛的心灵创伤。但这只有在挣脱了精神枷锁、真正思想解放之后,人们才能意识到这‚伤痕‛有多重、多深。这是伤痕文学喷发的历史根源。

伤痕文学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悲剧高潮。在思想上,它对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艺术上,它第一次给当代文坛带来悲剧意识。这一意识可以说是新时期文学的‚原色‛之一,其整个文学时期的悲凉格调也由此而出。这便是伤痕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所在。

被思想大潮冲击下的人们,那种感情被压抑,身体被摧残的年代里,人们用着一种懵懂和非理性的方式操纵着自己,那种爱是迷茫而混沌的,爱而不敢爱,爱而无法 爱,或因感激而爱,或因空虚而爱,总之,对生活的未知与迷茫,对命运的无奈与恐慌不安使得那个年纪和那个时代的人们用一种违背意志的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态度 去对待爱情,没有任何的许诺,没有任何的基础,是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是为了一个特殊时期下的爱情乌托邦。

那个时期的爱情并非迷乱而放纵的,当时的他们也许是那么认真的,正如《绿化树》中马樱花对章炳麟的爱情一样。那么质朴纯洁,那么浓厚无私,她没有要得到他,更没有想过以后的日子自己一定要和他生活,只是为了那一个简单的理由——‚我喜欢你们文化人‛。章炳麟也是如此,认为那每天的饱饭就已足够了,《资本论》这样的知识文化书籍在当时已无法让他与现实联系在一起,馍馍渣、黄萝卜、咸菜汤和调稀饭早已把他卷进了无底的现实中,吃不饱的日子里,更无发奢望美好的爱情,当马樱花那温暖的小屋,热腾腾的饭菜呈在他面前时,让他真正的迷失了那种自己曾是大学教师,曾是知识分子的地位,他甚至在和一个粗盲的农民海喜喜进行着‚爱情的较量‛,爱情的道路终究让人琢磨不透,即使那个特殊的时期,马樱花与章炳麟最终还是被真实的生活给打破了,他们终究不是一路的人,然而就是这个特殊的时期里却给两人的感情制造除了无法愈合的永远的悲怆。若干年后章炳麟的回忆中仍无法忘却这位性格似‚绿化树‛,似‚合欢‛的女性,‚除了我,四周没有一个人,没有一点声息……我发觉,一颗清凉的泪水,在我久已干涸的眼眶中流了出来。它是从记忆的深处渗出来的,冰得真如古井中渗出的水滴。是的,人不应该失去记忆,失去了记忆也就失去了自己。我虽然在这里度过了那么艰辛的生活,但也就是在这里开始认识到生活的美丽。‛

因此,当人们冷静下来后,不应该仅仅从政治和社会角度反省文化专制对人性的摧残,控诉非人道的灭绝人性;也应该从‚伤痕小说‛中寻找人们自身的人性因素,反省人性的不完善,堵塞人性上的‚黑洞‛。惟其如此,才能在批判和控诉中建设美好的人性,找回人的尊严,实现人的价值。

爱情并非永远的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特别是在现实磨难和理想无法实现的时候,无数个家庭被无情的拆散,无数双年轻的男女由于无法忍受那种恶劣的环境 患下无法弥补的错误,他们也许曾山盟海誓,也许曾认为命运就会这样永远不公下去,然而若干年后的劳燕分飞,若干年后的单亲父母,他们承受了太多太多的感情与创伤。爱,是不能被忘记的,那种爱中所承受的愁绪和伤痛也许更刻骨铭心

对历史重新审视,对政治运动,历史变迁和人物命运沉浮的冷静思考,那种历史的纵 深和苍凉让他们不得不去控诉命运的不公和弄人,‚不要糊里糊涂的结婚‛,爱的悲剧,因为自我的脆弱和责任的束缚,更是因为传统和习俗的约束。也许那个时期也像我们今天一样推崇美好而动人的精神之爱,刻骨铭心的精神之恋和恋爱中自我意识与道德理念的升华,让我们认清那个悲情伤痕的年代,爱情同样美好而洁净。

爱,本就没有界限的区分,真情的流露,执着的信奉,这就是爱,每个时期对爱的诠释各有不同,也许若干年后的人无法理解前一代的感情纠结,但是质朴浪漫都是爱的表达形式,只是我们应该铭记于心的是那种生活带给我们的永远的乐趣。一个悲情的时代,一段段悲剧式的爱情,他们承载的是幸福的苦水,是历史的灾难,同样也是无人能够企及的真情故事。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

《文艺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

《泪珠为何在睫毛上闪光—回忆我的少先队生活》

《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

《我在寻找什么》

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 是本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

爱情伤痕经典语录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爱情伤痕经典语录,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伤痕爱情诗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伤痕爱情诗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伤痕爱情诗歌

伤痕爱情诗歌深爱一场以为可以地久天长爱到中途你我便分离收场曾经的诺言你说会一直陪我到地老天荒如今这残缺的爱让我遍体鳞伤被情所伤以为我会大哭一场为受过的伤而感到绝......

爱情伤痕经典语录

爱情伤痕经典语录听见你名字,还有心跳的感觉、经过多少年,伤痕才会看不见。这是多么唯美的爱情经典语录啊。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的唯美爱情经典语录汇总。1.爱情是风花雪月的事......

下载关于伤痕文学中的爱情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伤痕文学中的爱情.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