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班级简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班级每周学习简报”。
学习简报
第 1 期
主编:
陈文艳
2013年 12月3日
老师们,大家好!新一周期的继续教育培训学习开始了。那种久违的学生的感觉又回到了我们的身上,相信通过此次学习,您一定会因学习带来的收获而感到快乐。愿老师们做一名幸福的学生,幸福着您的幸福,快乐着学生的快乐!
培训学习已经开始两周,请大家按照《学习计划》中的要求,于12月15日前,完成一门必修课程的学习并提交一篇研修日志。过期不能提交!另外,还有个别老师没有进行注册学习,请大家相互转告,尽快注册修改个人信息,以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专家解读《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一、与时俱进的亮点
亮点之一: 在本标准“基本理念”中突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是与时俱进的。生本、师德、能力、终身学习是新时期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最强因。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需要,必须终身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师德修养。这些在《中国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中虽有所体现,但是没有像现在这样在“基本理念”中郑重提出。
亮点之二:: 在“师德”中把“个人修养和行为”专门作为一个“领域”提出来,更加凸显 “个人修养和行为”的重要性。我觉得这是《标准》中亮点中的亮点。教师是以心育心的职业,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的个人修养好行为就是一种教育的环境和教育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亲其师,信其道。”
亮点之三: 在“个人修养和行为”中提出心理调试方面的要求(乐观向上、热情开朗、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这又一大亮点。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在大部分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下,对教师提出这个“标准”非常必要。要想在学生心中播撒阳光,自己首先心中有阳光。新时代,新形势,呼唤阳光教师。一个乐观向上、热情开朗、具有平滑心态的老师,必将给学生提供优质文化场,保障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另外,关于幼小衔接问题、青春期性教育问题、安全防护问题也为《标准》增色不少。
二、“基本”不是“基本”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 我理解“基本要求”“基本规范”和“基本准则”中的“基本”,有“必须”的意思,也就是说作为教师必须要具备的,这是作为教师的“底线”,也是每一个称其为教师的教师必须
具备的素质,必须遵守的规范,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引领小学教师发展必须遵守的原则。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备这样的素质才能称其为教师。
但是,我感觉 “基本要求”,其实并不“基本”。如“平等对待每一个小学生。”引导小学生体验学习乐趣,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广泛兴趣、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等内容,现实中很多老师达不到。我觉得这些“基本规范”其实相对于教师的目前的整体状况来说,不是“基本”,而是“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对照“标准”查找不足,努力达到《标准》的“基本要求”
三、建议
(一)、“要求”中分出层次,基本合格教师基本要求,合格教师基本要求,优秀教师基本要求。对于行政领导尤其是校长还应有专门的要求。让每一个层次的教师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标准,让老师们觉得“够得着”,也能跳一跳摘桃子。当老师们都具备第一级的“标准”,可以向高一级的“标准”升级。当所有的老师达到《标准》的要求以后,我们可以对《标准》再进一个修改,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尽可能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法。比如“教会学生学习”,最好分学科要求,具体到各学科,具体到每一个学习的具体学习方法和习惯如何培养。因为学科不同,学习的方法有所差异;习惯的培养需要“合力”。比如语文学科可以细化为如何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书写习惯;数学学科如何培养孩子审题方法,养成审题习惯;科学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探究精神等等。当然由于受篇幅限制,这个“标准”里不一定全部涵盖所有的方法措施。可以出台一个配套文件。专门仔细阐述措施或实施意见。有一个具体的实施意见,在实际中老师们才会具体实施,也会在实施的过程中创新,为“标准”的进一个改善,积累素材。
(三)、《标准》中有可补充的内容: “职业理解与认识”中有5条内容: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3.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我觉得在“ 职业理解和认识”中还应添加:把职业作为事业来做,把职业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和方法。现在教育教学价值观多元,把教师作为养家糊口的手段,还是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这是一个教师对本身所从事的职业最需要理解的。只要理解透了,才会在工作中激发无穷的动力。
总之,《标准》的出台,是政府重视教育重视教师的又一个举措。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行动的目标,让我们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不再彷徨。目标有了,我们就向着目标努力吧!
著名心理学专家林崇德教授接受采访
谈师德
采访实录:
记者:近年来教师队伍出现种种失德行为,让家长和社会各界心忧。您认为如今的教师在师德方面最欠缺的是什么?
林崇德:不管是小学还是幼儿园,我们教师的师德都是高尚的,高尚的师德是主流。为什么现在社会上对教师的师德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呢?我想除了个别教师在师德方面确实存在问题以外,更主要的是整个社会上的人群都不太了解教师的苦衷。两眼一睁忙到熄灯,钻进被窝里还想着学生,我们当老师容易吗?当老师并不容易,要有高尚的师德。当然,表现在大部分老师身上是一种事实,但是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更主要是因为我们老师太辛苦了,难免有一部分老师出现倦怠或者枯竭的现象,因此可能有些精神不振的地方,引起社会对我们的误解,认为老师师德方面存在着好多问题。其实不然,我们还应当看到教师的师德主流是好的。
记者:那林老师,加强教师的师德培训,是不是对老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林崇德: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是教育素养中最主要的因素。我们党历来教导我们,什么是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就是六个字,师德与业务能力。师德是首要的因素,因此我觉得提高师德是当前提高整个教师素质水平的一个关键。记者:那您认为教师培训当中,师德应该怎么样培训呢?有什么样的方式呢?
林崇德:什么是教师师德的核心呢?我想应该抓核心,应该抓灵魂,这个师德的核心因素就是师爱,老师对学生的爱。
记者:加强哪方面的培训?
林崇德: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爱,不同于母爱,不同于情爱,它是一种无私的爱,是一种不求回报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是一种一视同仁的爱。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教好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了解了老师的这份感情,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我们老师教什么都可以了。因此我倡导,我们所有的老师,都应当爱学生!这是爱教育,爱人民,甚至于爱祖国、爱党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现实的表现形式。谢谢你们。
教学故事分享
“废纸团”遨游知识的太空
发布者: 冯海云 发布时间: 2013-11-21 20:53:51
课间休息时间,我正在埋头批改作业,一位男生喊了声“报告!”随即神秘兮兮地快步走到我的身边,附在我的耳边说:“冯老师,您快到教室里看看,出大乱子了?”“怎么了?”我大吃一惊。“有人在扔‘废纸团’,扔到了王丹身上,王丹把废纸团打开一看,上面写了一些骂人的话,王丹正在哭鼻子呢?”听到这儿,我急忙飞奔进教室。
只见地上躺了好几张“纸团”,许多同学围成一团叽叽喳喳。我拨开人群,向王丹问道: “怎么啦?那个‘废纸团’呢?” 王丹抬起头,她的眼哭得通红,把手里紧紧捏着的“纸团”给了我。我展开一看:“谁捡到‘纸团’,就是坏蛋”.我很生气,喝令全体同学都回到自己的位子上。
我手拿“纸团”询问道: “这几天谁扔过‘纸团’?站起来!”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会儿,两个,三个、五个、十个„„„从普通成员到组长,甚至到班长,全班大部分同学都站了起来。当时我火冒三丈,恨不得狠狠地批评他们之后再让他们全体罚站.但冷静一想,他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小学生了,不能这样做.这几天,不知怎么了,我班学生扔“纸团”蔚然成风,达到入迷的程度,屡禁不止。怎样合理地转变这一现象呢?我冷静地思考着。
“同学们,看到这么多同学站着,从班长到组长到同学,我的心里很难过。请你们都坐下。某些同学在‘纸团’上写了骂人的话,我想他绝对不是故意的,所以他没有站起来。你们爱玩、爱动,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是否可以改变一下,把玩变成一种高雅的学习呢?„„”我由“纸团”谈到了纸的发展史,谈到了纸与人类的关系,谈到了科学家们,谈到了知识的重要性„„„ 教室里静悄悄的,他们都瞪着大大的眼睛,竖起耳朵听着。也许他们不敢相信,我不是像其他班主任那样狠狠地训他们一顿而是给他们讲道理。事后,我找班长谈了话。
此后,无论早上、中午还是课间,同学们仍在起劲地扔着“纸团”。但是,你会发现另一个奇怪的现象。谁收到了“纸团”一定会打开来认真地阅读,或介绍给同学,或作摘抄笔记,或当宝贝似的收起来,或激烈地讨论„„„
“冯老师,现在我们国家在提倡保护动物,为什么还学习武松打虎这篇课文呢?”
“老师,将相和好的原因是什么?” “老师,您看我纸飞机上的字写得漂亮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刘欣然,纸团上的这一道题怎么做?你能给我讲一讲吗” „„„
同学们拿纸团时有时微笑,有时兴奋,有时则在一起议论纷纷,翻字典,做计算„„„我仍像以前一样不时地突击检查卫生,令我欣慰的是地上连纸团的“残骸”都找不到。
一周以后,我们开了班会,同学们热烈地讨论了上周的“纸团”事件,并把今昔两种现象作了对比和评价,加深了正确的认识。我知道他们的视野已变得开阔,他们已感悟到了学习知识的美妙和乐趣,“纸团”和他们一起遨游在知识的太空。班会后那个哭泣的女生收到了一张向她道歉的真诚的“纸团”。
两周以后,“纸团”在我们班几乎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每人一本 “课外知识收集站”的小本子,据说是为了保持教室整洁,魏卓提的建议,搞的创新。会飞的“纸团”终于飞向了知识的太空,变成了无声的小本子,我放心地吁了一口气。
学生的天兴就是爱玩,我便以此为切入点,讲述关于纸的知识,引起他们的兴趣,再联系现实生活,联系目前的情况,使他们明白,没有知识是难以实现理想的。再告诉他们一些体现智慧学习的玩法,这样,必然调动了他们的热情与积极性,既玩又学习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思考,给予学生适当的宽容而不去批评
和惩罚他们,使他们的兴趣发生转移.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适当宽松的环境才会使学生冷静,反思自己的行为,才会使他产生内疚的道德感,也才能使他们的注意点,兴奋点发生转移。教育确实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能够促使人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便要求我们教师能独具慧眼,把握教育契机。很多事情,只要教师换个角度,换个做法,学会宽容,注意合理的引导,也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捡”来的教学故事
发布者: 杨敏 发布时间: 2013-11-22 12:43:22
这一天早晨,第一节下课后,我信步走出教室,突然发现教室门口地上躺着一片枯黄的花叶。随手捡起,正准备丢进垃圾桶,第六感官告诉我:“别,这片叶子就这么简单吗?”,细细思量,确实有其独特的思想内涵,于是,我把它留了下来,心里有了主意。
第三节上课了,我把同学们带到了多媒体教室。当我出示这片枯黄的叶子时,一位女同学问:“陈老师,你是捡的还是摘的?”“捡的!”我把刚才的一幕向大家重述了一遍。同学们好奇地观察着实物投影仪展示在大展幕上的这片叶子。我分明看到,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此时正叩击着同学们的心房,一种“生命自然”的情感和孩子的心一起跳动着。我适时地提示:“可以从颜色、形状及叶子的成长变化过程去感受,写一句话也行,想想你最想对叶子说什么?”尽管有两三位同学觉得不知从何说起,可大多数孩子已认真地写起来。
8分钟很快过去了,我在巡视中也发现了几多精彩,随即,我指名、展示。令人欣喜的是,精美的、富有诗意的语言可谓异彩纷呈。请看李集佳的“感谢死神吧!你的绿已被刻在春风里,带进了心的海洋。你的黄也将成为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张晓婷的“黄,也许不是你意愿/绿,才是你的本质”,方亮同学的“你飘到哪里,/哪里就姹紫嫣红;/你走到哪里,/哪里就绚丽多彩。/不要为短暂感到婉惜,/只要你勇于展示个性/展示风采,/你永远都是最美的。”陈坚同学的“黄叶,你好!/您黄了身体,却不会灰了那快乐的时光。/希望你来世再绿,更加丰富昔日的辉煌。”(学生把形容词“丰富”作动词用了),孩子们那些“枯黄是美的另一种表现。”“枯黄也意味着生命的永恒。”“别伤心,露水依偎过你的身躯,彩蝶曾迷恋你的脸庞。”王萍萍同学的“因为这份灿烂,你的寂寞旅行才变得温馨、浪漫。”都是诗才横溢„„
是的,生活化的作文教学不是老师精心“备”出来,而是进行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的,它绝不是一板一眼“正儿八经”的作文指导。
以培训促提高作者: 蔡莱新此次培训,是我网络培训最规范严格、考核最为公正严明,也是我学习最认真的一次。所以说真正受益颇多。对我来说,这次培训无疑是一种福利,我尽情地享用着......
十五中七二 班级简报第1期主编:卷首语一个漫长又短暂的假期过去了,说漫长,是我们在寒假里告别了我们的校园,不免产生久违的感觉,我们渴望返校,开始我们新学期的生活;说短暂,是我们在......
班级 简报暑假要求: 事迹。将寻访成果以小报的形式呈现,大小为8k,要求图(寻访照片等)文并茂,体现原创。每人必交一份,择优参加校级评比!2.“备战”9月1日班级故事大王比赛。题材不限......
班级简报09财管1班编按:在徐州工程学院教务处以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09财管1班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根据学校的学风校纪努力培养班级良好的班风班规。积极参加校各项活动,努力学习......
班级简报入党积极分子的名单已经确定,我班人数较多,入党积极性很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档案审理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本月我们金工实习,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习知识,那些知识都是与本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