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
浅谈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余伟
(德江县第二中学化学教研组)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以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为依托,充分利用教学内容中固有的法制内容、教育契机和教学便利,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有机适度地渗透相关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的教育,以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
[关键词] 法制教育 学科教学 渗透 环境保护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时代背景与政策:胡锦涛总书记曾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要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创新德育观念、目标、内容、方法,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印发的《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把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要求“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高中化学教学中涉及不少与环境保护、生命生产安全、知识产权和国际公约等法制紧密联系的内容,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既是普法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又是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一.环境保护法制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化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思想决定了要以化学知识为线索,在学习时联系生活,有意识地引入相关法律知识。在化学必修1中涉及Cl2、SO2、NOx(氮氧化合物)等有毒气体,通过首先学习Cl2、SO2、NOx(氮氧化合物)等物质的性质,然后学习Cl2在运输中不慎泄漏对当地环境的破坏,以及周围居民生命健康的危害;大量未经处理SO2的排放形成酸雨,使水质酸化,导致水生生物死亡,土壤变得贫瘠,森林大面积死亡,建筑物、文物被破坏,地下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增加影响人体健康,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汽车尾气及工业生产导致NOx(氮氧化合物)排放增加,使温室效应、水体污染和酸雨等生态问题的加剧,还会导致光化学因雾和水体的富营养化等问题。然后再对照《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应条款进行学习,倡导为“绿色、低碳、环保”努力的理念;教育学生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使我们的水源更加清澈,天空更加蔚蓝,陆地更加宽敞,资源更加丰富,健康更有保障,就要引导学生学习环境保护法,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我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讨论如何避免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了学生学法、守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在学习化学必修2中塑料的相关内容时,首先学习塑料的合成、性质和用途,然后对比普通塑料和聚乳酸等新型塑料的降解难易,认识到“白色污染”的危害、成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减少使用或避免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的习惯。通过物质结构认识到含氯塑料若被焚烧对环境的危害。在原电池学习时,既要求学生明白其工作原理,又要知道常见干电池中所用的物质,了解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的重金属污染,理解电池回收的价值和意义,知道我国目前在电池回收方面受到技术不成熟及人们环保意识淡薄的双重制约。及时关注与化学、环保联系紧密的新闻事件,通过化学试题来巩固化学知识,学生在练习中受到法制教育的熏陶。
例如在学完选修4之后,我设计了一题如下。
2012年春节期间,广西的镉污染备受关注,多部门积极检测并处理,采取了以下两种方法。方法1:絮凝剂富集
聚合氯化铝(PAC)分子结构大,吸附能力强,成本低,所以这次事故处理投放了大量的该物质作为絮凝剂使镉离子固体化。(1)AlCl3在水溶液中也能产生一种絮状吸附物质,用方程式表示产生絮状物的过程。方法2:弱碱性沉淀法
加入碱使镉离子形成沉淀,再加入絮凝剂使沉淀颗粒变大。此次处理加入食品级烧碱调节pH值。(2)与用熟石灰相比,分别写出一条用食品级烧碱调节pH值的优点和缺点:优点:,缺点:。(3)造成河水污染的原因有哪些?行政执法部门会依据哪些法律对相关责任人处罚?通过上述学习中的耳濡目染,学生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对涉及的相关法律条款更加明确,能够主动地宣传、运用《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积极关注《土壤环境保护法》制定进程。二.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是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开学初和放假前必将部署的重要工作,我依据高中化学教学中与之紧密相关的内容,将有关法律、法规渗透在平时教学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到必要的法制教育,效果更佳。首先结合在实验室学习的特点,学习《中小学实验室管理暂行规定》和《化学药品管理条例》,学生既对化学实验要求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又增强了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其次强调实验中若不遵守操作规程,则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培养学生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的良好习惯,认识到维护公共环境安全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在学习危险品,如易爆炸、易燃、易挥发,有刺激性、腐蚀性、放射性及剧毒性物质,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其性质,更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贮存、运输这些物品,熟悉相应的标识。如学习浓硫酸的三大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时,讲述不按要求操作的危险及处理措施,通过不法分子用浓硫酸有意伤害他人的实例,认识到违法犯罪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以及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结合所学化学物质的性质掌握常见的乘车时严禁携带的“三品”具体物质,自觉遵守并宣传、制止他人乘车时携带。在化学必修2学习乙醇时,将乙醇的性质及其在人体内的作用、变化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严禁酒驾等交通法规的遵守者、宣传者和监督者。在学习天然气和液化气相关化学知识时,不仅学习其主要成分、分子结构和理化学性质,还要与《消防法》紧密结合起来,知道如何安全用气,发生事故时如何处理和逃生。清楚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液化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所以在处理或逃生时是有区别的。
利用新闻事件,如2012年1月29日上午10点34分,湖南省湘潭市小孩玩擦炮,把院内的化粪池引爆了,巨大的气浪让两名小孩和一位成年人不同程度受伤,分析原因就是化粪池内的不纯沼气被引爆,这就是典型不具备相应化学知识和缺乏安全意识造成的严重后果,所以化学教学中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求必须验纯,因此煤矿开采中要采取通风、减少放热和避免打火等安全措施,尽力避免发生瓦斯爆炸,否则煤矿相关责任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同时将《消防法》部分条款融入一些物质的性质和一些灭火器的化学原理的学习中,如金属钠的性质实验中,如果把用剩的钠随便丢弃水池中,立即就会发生燃烧或爆炸,不能用水灭火和使用干粉灭火器;为了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减少公私财物的损失,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强调掌握化学物质的性质、正确存放、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重要性,另外还必须引导学生学习消防法的相关知识,重视消防器材的保护,学会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增强学生的防火意识和灭火能力,安全重于泰山。
最后,食品、药品的安全管理是近年来国家立法、执法的重要内容之一,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被明确列入《全国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的通知》,因此,我在平时教学中,特别是在人教版选修1《化学与生活》的学习中,要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使食品更加保质、保鲜或增强营养,改善或丰富食物的色、香、味等,通过一些错用、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例子来学习《食品卫生法》相关法律,如三聚氰胺引起毒奶粉事件、辣椒中掺入苏丹红、肉食品中过量使用亚硝酸钠、通过饲料进入肉内的“瘦肉精”,以及在醇类性质学习时讲到的假酒案,了解这些事件对广大消费者带来的危害,以上行为不仅违反了《食品卫生法》,而且严重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涉案人员都受到了法律的严惩,核辐照加工技术在蔬菜瓜果冷藏、保鲜方面的应用中,核辐照量的规定及平时的食品是否超标也在我的化学教学中受到关注。在《有机化学基础》的“有机合成”学习中引入药品安全相关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部分条款。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学习了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相关法律,联系生活对化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更清楚一些法律规定中的道理,能够主动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三.知识产权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纲要》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学生要了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我国批准的重要国际公约,树立全球意识,在教学中对其进行知识产权教育。在教学中通过抗禽流感、甲型H1N1病毒最有效的药物达菲为罗氏制药全球独家生产,以及在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认识晶体”教学时使用自制教具并申请了专利,令学生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并知道一些相关法律。将上述相关法律有机渗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专利保护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适时、适度、长期坚持渗透法制教育,使学生在思想品德、法制教育方面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特别是在环境保护、生命生产安全教育、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制素养得到提高。帮助高中学生牢固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逐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法制教育渗透于化学课堂也是化学学科不断发展的保障,在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 [1] 徐显明主编.《理法学教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2] 任建敏.新形势下对化学教育的一些思考,2006(5). [3] 徐冬林.化学学中的法律常识及其教学启示.2006(4). [4] 劳凯声.教育法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8 [5] 何瑞琨.《教育法与教育科学》,《教育丛刊》,1987,2 [6] 韩德培.环境保护法教程2003 [7] 陈丽平.环保法修改分歧大有关部门和专家将进一步论证2005 [8] 余健.《食品安全法》对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8).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摘要]: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受到关注,在教学中,尤其是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不仅可以预防和......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风冈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刘海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法制教育,既是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作,又是各级各类学......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摘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充分利用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推进素......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人们保护自己的主要武器便是法律。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就成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蒋武摘 要: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内容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