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助老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proe点滴”。
点滴助老、举手爱心——社区便老文明新风行动
项目编号:A046 参赛时间:2011-12-5 目前状态: 专家评审中
项目简介: 项目针对问题:
静安区空巢独居老人问题突出,面临个人精神关怀不足、卫生习惯较差、自我社会贡献认可不足等各类挑战。何种方式解决:
社区净丽,内心和美。通过周、月、季度长效机制,建立一支以80人为主要负责人的便老志愿服务队,每周“点滴助老”千人帮百家特色工作、每月“举手爱心”垃圾换爱心活动及每季“文明新风”静安公园露天广场便老服务日,以老人喜闻乐见的入室卫生保洁、垃圾分类换礼等便老活动,让志愿者因帮助他人收获成就满足,更让受益老人收获情感关怀、社区归属感,改善卫生习惯和精神面貌,以垃圾分类等美化社区努力获得生活用品实惠。
“老人的故事”—社区老人自拍口述影像集项目
项目编号:A045 参赛时间:2011-12-5 目前状态: 专家评审中
项目简介:
本项目旨在让社区老人通过镜头捕捉社区内真实而精彩的生活方式,叙述现代社区对于老年人生活方式的自我解读。这些搜索到的社区老人故事或许另类、或许平淡、或许充满力量、或许和你我一样,但这些都是真实的“社区面孔”,公众的反思与回应是我们需要的结果,老年人因此满足精神的诉求是我们项目的价值。
牵手彩虹——老年家庭急救护理知识动漫普宣
项目编号:A044 参赛时间:2011-12-5 目前状态: 专家评审中
项目简介: 问题:
1、老年人急需自救知识。由于“空巢老人”等原因使老年人发生突发性疾病事件时很少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因而老年人群熟悉基本的家庭疾病救治知识较其他人群更为重要。本项目通过调查老年人群对多发疾病急救与自救的了解情况,以及他们对这些知识的渴望程度,为以这些疾病为切入点,向老年人宣传自救与急救知识与措施作参考,以提高老年人对健康自救知识的知晓率,从而提高其健康水平。
2、社区有爱心,想行动,缺知识。近期屡有老人跌倒,众人想搀扶,但因缺乏基本急救知识,导致不敢行动的现象。因为老年人骨质比较疏松,容易引起骨折,如果冒然搀扶的话有可能使患处骨骼,戳穿内脏引起内出血等现象。所以社区中有爱心,想行动的居民不少,但因缺乏必要的急救知识,最终让大家怯而止步,延误救治老人的有利时机,产生很多负面社会影响。宣教和预防是解决老年人急救问题的重要环节,预防重于治疗!
目标:做好社区老年人急救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老年人急救和自救意识。执行方式:
1、加强宣传力度,根据老年人对急救与自救知识的认识,对某些急救技术进行操作示范性教育。操作简单易行,效果确实可靠,易于掌握。
2、家庭急救实用绘本。由医务专业人士和动漫方面专业人士共同编写印制,针对老年人家庭自救,急救知识动漫绘本手册。将危机解决方案,汇集成一本方便携带,通俗易懂,容易传播的知识形手册。
健康美——社区老年营养DIY健康体验项目
项目编号:A043 参赛时间:2011-12-5 目前状态: 专家评审中
项目简介: 意义:
让营养健康生活,人人可享,人人可为。让人性化的营养健康生活方式,在社区间口口相传。希望解决的问题:
1、急需专业适宜的营养知识。
伴随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居民,开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注自己的饮食健康,但目前市面上的各种以推销产品为目的讲座,让广大老年居民无法辨别真伪,从而变的无所适从,就算是从一些正规报刊上了解的营养知识,也是支离破碎不成系统,更谈不上是否适合自身个体。
2、适合低收入老年人的营养操作指导。根据社区低收入老年人,实际情况,开展合事宜的营养课程,特别是针对这些老人的实际经济收入,自理能力而开设的营养健康指导。目标:为在浦东上钢街道居住的弱势老年人,提供了解正确营养知识的平台。执行方式:
一、营养知识课程及营养餐DIY。通过我们自主开发的营养体验课程,及主题社区活动(如,健康营养DIY等)将营养知识通过直接实践,将理论同实践相结合,解决营养停留在理论的层面。
二、营养知识绘本手册。由营养专业人士和动漫方面专业人士共同编写一套适合我们中老年人家庭的营养知识绘本手册,包括老人常见病方面的营养健身,临床营养知识,日常营养健康护理等。将营养知识更形象,更生动的传播开。
三、营养主题互动展示。组织居民,开展营养健康菜点,社区展示,由专业人士(营养师,厨师等)进行专业指导。通过文化的手段,让社区居民提高营养认识,扩大对营养知识的宣传。
老人互助同乐坊
项目编号:A042 参赛时间:2011-12-5 目前状态: 专家评审中
项目简介: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养老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积极老龄化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如何发挥社区老年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如何在社区层面,让有能力的老年人发挥余热,构建社区老年人互助的机制。
本项目通过培育发展社区老年志愿者领袖,使他们具备自行组织以及开展老年活动的能力,在社区构建老年人互助的机制,更好地实现积极老龄化的社会效益。
“老有”计——惠南镇优抚家庭空巢老人社区关怀服务项目
项目编号:A041 参赛时间:2011-12-5 目前状态: 专家评审中
项目简介: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针对优抚对象中的空巢老人及独居老人的社区照料及关怀项目则少之又少,而这一群体面临着养老精力不足、精神空虚、文化休闲活动缺乏等问题。
“„老有‟计”服务项目,将依托社区通过专业社会工作方法为优抚家庭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社区融入等服务,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调整生活重心和方式,使他们的晚年生活真正实现老有所忆、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同时,打造优抚家庭空巢老人及其家属俱乐部和社区志愿者队伍,真正实现对这一群体的实时关怀,营造一种尊老爱老护老的社区环境,帮助他们融入社区,减轻严重的撤离倾向。
“阳光满心”——独居老人心理关爱服务
项目编号:A039 参赛时间:2011-12-5 目前状态: 专家评审中
项目简介:
2008年末上海单身独居老人为18.80万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和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等因素,将有越来越多的老人步入独居行列。同时,独居老人亦是心理疾病高发人群,近年来,独居老人自杀、死亡多日后才被发现的消息频频见报,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显。另一方面,长期的独居生活也易使老人变得难以沟通,而现有的心理关爱服务不够完善或过于单一。
针对这些现象,本项目旨在立足社区,通过一对一心理关爱、团体辅导等形式,为独居老人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关爱服务,改善老人的不良心理状况,认识并发掘独居生活的意义,同时宣传积极养老理念,帮助他们回归和融入社会,进而形成一套心理专家和社区工作者相结合的关爱独居老人的个性化心理服务机制。
“光影社区”——低收入独居老人关爱项目
项目编号:A036 参赛时间:2011-12-5 目前状态: 专家评审中
项目简介:
本项目旨在为浦东新区浦兴街道社区内的400位低收入独居老人为首先服务对象,针对社区内独居老人逐渐增加,但其生活品质相对简单,与之相对应的社区文化关爱活动相对不足、现代社区生活状态难以融入问题,设计以影像艺术为介入方式,启发和带动社区老人体验式参与,使社区独居老人从中获得自我价值提升,同时此项目也再次点亮传统文化全家福的概念,并升华为以社区做背景的大家庭概念。通过项目传播现代社区内孤老不孤,睦邻友好的社区为老关爱新风尚。
1)开展“社区记忆故事”社区独居老人故事会活动,分享生活经验、促进社区老人之间的理解与关爱,守望相助,构建熟人社区。
2)为400位社区独居老人提供“社区全家福”拍摄行动;以社区为背景,以邻里为家庭,向公众传达孤老不孤、社区关爱无处不在的社区风尚,呈现现代社区“面孔”,使传统文化得以升华。
3)开展“社区全家福“摄影展活动,丰富社区公共文化活动内容,提升社区老人的社区归属感和幸福指数,推动社区公共生活空间发展。推动不低于400人的观摩,共同反思、讨论我们的社区故事。
96890暖巢行动
项目编号:A035 参赛时间:2011-12-5 目前状态: 专家评审中
项目简介:
现代社会家庭结构变化,很多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边,父母独居出了问题很难及时发现。96890社区服务热线将通过网络技术手段,提供远程室外跟踪定位、一键通、防跌倒装置(后期配置)等服务,让热线平台、老人子女及亲属能时刻掌握老人的具体位置信息,防止老人迷路、走失、跌倒。并且,96890热线会每天给老人拨打关爱电话,以询问老人的需求和身体状况,每个社区也将会配备巡逻车,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老人身边。96890热线24小时开通,老人不管何时有困难都能拨打热线寻求帮助。热线还具备一支经过专业化培训的高素质年轻化服务团队,引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打破陈旧一对
一、人盯人的传统模式,通过一个呼叫中心平台、一个网络在线平台以及智能化的GPS定位手机等先进用户终端,开启全新的居家养老服务格局。热线中心还拥有一大批后勤服务人员,为老人提供上门助洁、助乐、助学、助餐、助行、助急、助聊、助医、助安、助浴共十助服务。满足各类老人不同的需求。
建立社区老年互助团体
项目编号:A034 参赛时间:2011-12-5 目前状态: 专家评审中
项目简介:
随着上海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社会对于老年人的关注日益增加,由于年龄的增加,加上自身社会支持系统的不足,老年人对生活的适应能力日趋下降。其中,空巢老人平时更缺乏与他人的沟通,容易产生抑郁、孤独、绝望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本项目结合街道的实际需求,通过组织社区老年人参与各类团体活动及1对1心理辅导、老年人关爱热线,使老年人重拾生活热情,并帮助社区老年人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网络,减轻他们的孤独和失落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心理专家的引导与街道工作人员的配合,使老年人能够建立一个新的团体并自发组织各类老年人团体活动,且该群体能够不断扩大,最终覆盖整个街道的老人。
9·9夕阳红——老年领袖培养项目
项目编号:A032 参赛时间:2011-12-5 目前状态: 专家评审中
项目简介:
本项目通过在社区老年人中发现具有参与性、可持续性的娱乐活动金点子,推选一位老年领袖,在社工、志愿者的协助下形成10个整体的可操作性的娱乐方案。并在项目组的资金支持下,组织训练并进行汇报演出。
项目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支持老年人开展自己认为有趣且有意义、并能可持续发展的互动活动,目的是在促进身心健康的同时提高老年人参与社区生活和社区服务的能力。
项目设计的出发点是增强老年人自身的能力,包括个体的组织领导能力和群体的互助能力。项目组借助社工和志愿者的力量,建立属于老年人的服务平台——“9•9夕阳红”来实现。协助“9•9夕阳红”的社工、志愿者作为项目团队,起到整合社区资源,为老年人顺利开展活动提供便利,并在后续的资料整理等过程中起到协助规范化的作用。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实施的过程中,通过信息发布、娱乐小组活动、专业服务转介、志愿服务管理等手法,将社区服务的资源和老年人自身的资源整合和动员起来,围绕统一的娱乐主题来运作。
“太阳花”——社区以老养老创业支持项目
项目编号:A030 参赛时间:2011-12-5 目前状态: 专家评审中
项目简介:
本项目针对目前老龄产业需求大,但是目前通过政府或是商业机构发展的老龄产品/服务因为缺资金,缺人才等因素而导致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需求,同时大量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低龄老年人却处于刚退休的空窗期,出现心理空巢问题,本项目旨在通过指导帮助低龄老年人在老龄产业中创业,提倡“渐进式退休”,合理整合老年劳动力资源,实现在社区以低龄老年人为主要服务提供者的以老养老的居家养老方式,选择健康及老年用品这两个居家养老最为急需的两个方面作为尝试,通过我们机构进行信息沟通,资源整合等方式帮助老年人创业,发展社区老龄产业。
夕阳秋更好 脉脉万重情——静安区高雅艺术敬老演出社区行 项目编号:A025 参赛时间:2011-12-5 目前状态: 专家评审中
项目简介:
针对城市老龄化,解决高龄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的贫乏问题,2012年藉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邀请日本演奏家携手上海民族乐团在静安区举办两场专场演出,邀请区内65岁以上居家养老的老人免费前来观摩,每场人数在400人左右,两场可达800人次。同时,在举行专场演出的间隙,演奏家还将走访辖区内的7所主要养老机构,使得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也能欣赏到日本演奏家的现场表演。2012年内本项目可使辖区内千名以上老人走近高雅艺术,享受国外艺术家的现场表演,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心灵上的慰藉。
艺文仁爱之家
项目编号:A022 参赛时间:2011-12-5 目前状态: 专家评审中
项目简介:
“艺文仁爱之家”项目以社区独居、丧偶、刚离退休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孵化发展核心成员与志愿者,构建并完善老年人自助互助资源整合平台,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社区服务。具体目标:
1、开展各项联谊及关爱主题活动,帮助社区老年人相互交流,建立健康生活理念。
2、组建并培训一支长期稳定的老年志愿者队伍,引导老年人做好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3、构建由老年群体组成的互助互爱网络系统,使其通过各项社区活动增强其自尊和自信,帮助老年人实现其自我价值。
4、搭建社会资源整合的平台,促进核心成员与志愿者的孵化发展、并进一步为社区其他老年人提供广大服务。
“余辉暖心巢”——系列志愿为老活动
项目编号:A019 参赛时间:2011-12-5 目前状态: 专家评审中
项目简介:
解决:杨浦区的独居、困难老人多,在医疗护理、日常照料、权益维护等方面有很大需求。计划方法:协会希望在全区12个街道(镇)固定便民服务点。对协会有医疗,便民维修,法律咨询特长的会员进行整理编队,按时去活动室开展志愿服务。
目标:方便杨浦区的困难老人有身体不适能就近享受免费的医治或答疑解惑,有法律疑惑能当场解答,有坏了的物品能免费修理。使有一技之长的老年人也能一展所长,为杨浦区健康老龄化,和谐老龄化做贡献。
“温馨晚霞” 社区助老服务新模式
项目编号:A015 参赛时间:2011-12-5 目前状态: 专家评审中
项目简介:
为了更好地贯彻上海市民政局《关于加强社区老年活动室管理的意见(试行)》,上海杨浦阳光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率先提出“整合资源、服务社区、惠及民生”的思想,在街道领导关心下,建立以老人日间服务中心为服务平台,以社区老年活动室为服务端口的社区为老服务体系,达到资源共享、丰富老年人生活的目的。“温馨晚霞”社区助老服务新模式,旨在提高目前社区老人活动室资源有效利用率、既丰富社区老人业余生活,又能满足社区老人日间照料服务。
项目以老人日间服务中心为平台,整合社会组织(志愿者、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会团体(老年大学、老年协会、社区卫生中心)等资源,开发、改善社区助老服务,使社区助老服务更为多样化、专业化,使老人的生活变得更为丰富、便利、舒适。
牵手绿色安康——为社区老人送欢乐
项目编号:A011 参赛时间:2011-12-5 目前状态: 专家评审中
项目简介:
项目希望达到的目标是:1.让老年人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娱乐,感受精神快乐,体现社会的一大进步;2.为广大老人营造一个“人人享有欢乐、人人享有健康”的环境。项目主要采取的措施和方法:1.以志愿者低偿服务形式实施完成此项目;2.结合社区工作、百姓好人好事编排出一套高质量的文艺宣传节目;3.每月完成3个标准化老年活动室1个敬老院的巡回文艺演出以及开展有益于老年人的文娱文体互动活动;4.做到及时信息反馈,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耆”乐堂为老服务项目
项目编号:A004 参赛时间:2011-12-5 目前状态: 专家评审中
项目简介:
“耆”乐堂为老服务项目以工农三村三个居委会的独居老人(单独居、双独居)为服务对象,借助工农三村第二居委会标准化老年活动室这一平台,通过乐耆社工、“牵手俱乐部”负责人、助理关爱员、居委干部等多方联动,定期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为老服务文娱活动,鼓励社区独居老人走出家门,融入社区,从而改善社区老人内心寂寞孤独,渴望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丰富其精神文化需求。贯彻“老有所乐”的服务理念,由“牵手俱乐部”成员为主导,助理关爱员、及居委干部从旁辅助,乐耆社工一同合作,为社区老人搭建一个互动沟通的平台,最终实现独居老人自我管理,同辈群体间互助支持的社区氛围。
银龄预备队
项目编号:A003 参赛时间:2011-12-5 目前状态: 专家评审中
项目简介:
随着老龄化城市的到来,每年的新增老年人口在不断增长。如何使老年人群中的“新进成员”顺利渡过这一角色转换期,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从工作岗位回归社区,生活重心的改变所引发的一系列心理调适、人际关系重组、老年生活规划等问题都是是“新进老人”关注的重点。
本项目围绕“六个老有”的根本目标,通过专业社工的介入,以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与创新理念,帮助新进老人顺利渡过角色转换期。发挥社区内老年积极份子的作用,为服务对象提供各种支持性服务,让老年人获得更好的社会支持,建立并教会新进老人正确运用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源,积极与社会保持接触,融入社区发挥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功能;指导科学健康的老年生活方式,从中挖掘老年人才,纳入志愿者队伍,发挥余热,提升价值感。
文化点亮心灵 ——提升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计划
项目编号:E033 参赛时间:2010-11-30 目前状态: 未获选
项目简介:
本项目以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吸引老人走出家门,重新融入社会;以共同的兴趣爱好,让更多的老人走到一起,交结更多的朋友;通过培训讲座,提高老年文艺爱好者的艺术水平;通过搭建精神文化学习、创作、展示、服务平台,让更多的老人有学习交流的机会,有施展才华的舞台;通过培养和扩大文化志愿者队伍,让更多的老人在给他人送去欢乐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欢乐;通过文化志愿者的服务,使敬老院的老人不出门也能享受到精神文化生活,得到精神上的慰籍和文化上的享受,通过文化活动增加老人的生活情趣,使老人们家庭和谐,社会稳定,老年生活的质量得到提升。
3.交流层面的困境
齐美尔认为,城市生活中人们与无数陌生人持续不断地接触,使个人对他人保持一种矜持、疏远和排斥的态度。按照齐美尔的观点,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的冷漠并非偶然的现象,而是在城市长期生活的结果。城市老人因为长期在城市生活所以对此早已习惯;而进城老人,在农村时,大门常开、走门串户、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生活习惯突然转变为冷漠的邻里关系却是极度不适应;再加上亲戚朋友圈都在农村家乡,城市的朋友真是屈指可数或者压根就没有;而子女们通常都是朝九晚五的工作,在家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相对于在农村的热闹环境而言,在城市生活却是清淡之极。因此,不少进城老人都认为城市生活非常无聊,跟坐牢似的。上海徐汇区康健街道推行“康乐工程”,其中之一就是“让陌生的人熟悉起来”,工作人员针对居民因缺少沟通交往而孤单寂寞的问题,从不同层面创造条件,使群众增进交往互动,营造出了联系密切、邻里相知、病难互助的社区氛围。
这项工程不仅适用于城市老人之间的互动,更适宜于进城老人与城市老人之间的沟通联系。有了这个推动力,进城老人可以更快的融入城市生活,加强与城市老人的互动,不但能消除寂寞,还能为社区建设发挥余热,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二、组织起一支乐于奉献、专业余相结合的骨干队伍
康健社区有126支群文团队,参与活动的居民近4000人。江总书记视察康乐小区时,十分关心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更使街道认识到在保护群文团队自主性的同时,要顺势引导培育,使其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因此,街道着手建立了两支队伍,一支是把团队中参加活动的党员组织起来,建立起群文团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员队伍,紧紧依靠他们及时了解群文团队群众的思想热点,掌握活动状况,同时,把党组织宣传、组织和教育群众的工作融入到日常活动中,把广大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另一支是各团队中具有文艺专长和号召力的领头人队伍,注重发挥他们的作用,并以他们为主,组织成立社区文化协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和科普讲师团等,并送他们参加区里举办的业务培训和政治学习。通过这些社区活动积极分子,既为群众辅导技艺,又配合党员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使社区126支群文团队成为发展社区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有生力量,也成为展示康健人精神风貌的一道风景线。
三、建设成一批资源共享、符合群众需求的文化设施
“康乐工程”是为百姓造福的工程。前期的民意调查反映,群众渴望有更多的文化设施,以便休闲娱乐,创造更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了满足群众的要求和愿望,街道先是重点投入建设了一大批面积宽敞、设施齐全、功能多样的居民区文化活动室,建起了2个社区全民健身苑,在每个小区建起了室外体育健身点;尔后又建成了占地1.5万平方米的康乐文化广场和1.3万平方米的康健绿苑两个大型活动基地,并增设灯光夜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文团队和居民、家庭在每天早晚和双休日来开展活动。由于这些活动设施贴近居民需求,利用率很高。许多群众感受到了“康乐家园”的温暖,认为这是党和政府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
四、营造出一种和谐向上、陶冶道德情操的环境氛围
创造令人赏心悦目的社区环境,营造有利于提高社区文明程度和居民整体素质的文化氛围是“康乐工程”的形象所在。街道坚持“两手抓”,一是根据“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居更佳”的总体要求,全力建设好绿化社区、美化小区、方便群众的为民实事项目,经过数年来的不断努力,康健街道已被上级有关部门列为“园林社区”、“可持续发展示范社区”申报单位。
街道还根据居民需求,在社区广场、绿苑、河道边和小区内建立戏迷角、遛鸟角、垂钓角、园艺角、外语角、科普角等,在居委会活动室开设茶坊、谈心角等,使社区充满了浓郁的学习氛围和高雅的文化气息,满足了群众美化生活、愉悦心灵的需求,居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和个人文明程度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
五、创立了一组特色鲜明、富有时代气息的活动主题
“康乐工程”把开展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作为营造健康和谐社区氛围重要内容,以科普、文化、卫生、法律、体育“五进社区”为抓手,组织引导社区群众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科技教育活动。“健在康健”主题活动是把家庭趣味体育比赛、拳操展演和社区运动会组合在一起,激发起群众越来越高的参与兴趣;“乐在康健”主题活动由“广场乐”、“戏迷乐”、“乐迷乐”和“少儿乐”等不同类型的活动组成,发掘和培养了一批文艺表演人才;“美在康健”等主题活动包括“美在居室”、“美在绿化”、“美在服饰”和“美在画廊”等活动,做到处处有活动、月月有竞赛、季季掀高潮,寓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和居民思想政治工作于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活动之中,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受到社区群众的普遍欢迎。
可设棋牌室、卡拉OK室,由专人负责。按时开放、打扫,保持室内地面、桌面棋牌清洁、整齐。为了让老年人玩得愉快,要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禁止不文明、不健康的事情发生。
可根据老年人兴趣爱好,设立各种兴趣小组,为老年人提供场所、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兴趣小组正常开展活动,如集邮小组、花卉盆景小组、书画小组、电脑小组等。可结合重大节日:党的生日、国庆节等,搞集邮展、花卉盆景展、书画展和电脑演示等,庆祝党的生日、庆祝祖国生日等,提高老年人成就感,老年人参加活动兴趣,交流老年人心得,丰富老年人生活。
卡拉OK室定期开放。老年人可根据自己喜好,唱歌、跳舞,还可以举办舞蹈班,教老年人跳舞。
精神文化空虚
助老工作总结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让......
助老助残策划书(初稿) 一、活动背景随着志愿者活动的持续开展,我们已经走出了校园,服务范围已经扩展到校外。两次广场募捐活动的成功举办,让我们志愿者信心倍增,激情澎湃。我们......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助老工作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孝顺老人就等于在孝顺自己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桃园社区有这么一位尊老敬老的学习楷模。杨阿姨心地纯朴善良,平易近人,性格内向,乐于助人,在外与人......
包头医学院2009年度青年志愿者助老助残工作总结2009 年,按照上级团委的要求,包头医学院各级团组织、志愿者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助老助残文件精神,组织动员广大青年积极开展相关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