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农业概况(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农业概况”。
潍坊农业概况
潍坊市是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是山东省农副产品的集中产区之一,是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发祥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民组织化程度、农业科技水平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定位次。1998年,全市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579.6亿元,农业增加值161亿元。
境内建有全国十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之一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额28亿元,业务涉及全国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日本、南韩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
1992年初,在国家“星火计划”实施的第六年,潍坊市率先提出并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星火计划”使潍坊企业成为农业发展的助推器、倍增器和孵化器。潍坊的大农业,在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发展的轨道上突飞猛进。潍坊也从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始创者,一跃成为全国农业标准化、国际化的探路者和领头羊。
潍坊建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蔬菜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还有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11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狠抓龙头企业打造大农业品牌,拥有寿光蔬菜集团、诸城外贸、得利斯、乐港、新昌等一大批驰名中外的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的龙头企业。全国最大的寿光蔬菜批发交易中心、安丘姜蒜批发市场、昌乐西瓜批发市场等,成为超级农产品的集散基地。潍坊,也由此成为全国众多农产品的价格形成中心。
潍坊善用农业节会经济,搞农业品牌效应。充公利用农业节会,搞展销、对接、洽谈等形式,积极推介潍坊农产品,以质优价廉品质占领农产品市场,像寿光蔬菜、青州花卉、诸城畜禽养殖、昌邑苗木……等大品牌大市场,都在全国起到了轰动效应,极大地促进了潍坊农业的大发展——
目前,潍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最大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最大的农产品集散基地,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500多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20多家;建成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471万亩,优质农产品合格率达到96%以上,认证面积和比例都是全国地市级城市中最大的。潍坊市已与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稳定的农产品购销关系,与68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直供直销关系;全国200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和高端消费机构,在潍坊480多处农产品生产基地或企业挂牌,建立了固定的直供直销关系,蔬菜、禽肉等农产品的市场份额已占到北京市场的1/3和上海市场的1/5,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肯德基总部等已把潍坊确定为农产品直供基地,并销往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培植高产出支柱产业,建设全国最大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近年来,我市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培植体系发达、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产出率高的支柱产业,让农民靠种养也能富裕起来,全市形成了17个主导产业,寿光蔬菜、昌乐西瓜、安丘姜蒜、青州花卉、潍城和奎文特种动物养殖等都形成了独特优势。同时,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农业工厂化、农场化、集约化经营,使农产品合格率平均达到96%以上,培植起了得利斯食品、乐义牌蔬菜、乐港肉鸭等531个优质农产品品牌,建成了33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471万亩。
发展高附加值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全国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近年来,我市把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措施来抓,千方百计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2500多家,其中国家级的有12家,省级44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20多家。此外,我市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把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培植高科技、高附加值上,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转化增值水平。目前,全市已有500多种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禽肉、蔬菜出口分别占全国的1/3和1/5。
潍坊市有277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市场体系日趋完善,主要农产品货畅其流。一是建立健全了市场体系。已经形成了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城乡集贸市场为辅助,遍布全市、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目前建成各类农产品市场1300多家,其中新建的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占地1888亩,是亚洲最大的综合性农产品物流园、中国最权威的蔬菜标准形成中心、最权威的蔬菜价格形成中心、最大的蔬菜物流配送中心、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年蔬菜交易量60亿公斤。在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上,没有买不到的菜,没有卖不了的菜,可谓“买全国卖全国”。
三是强化了对农民的科技教育。该市共有21万农民获得绿色证书,2.5万青年农民参加了新世纪青年农民工程系统培训,13万农民获得农民技术员以上职称,80%的青壮年农民掌握了1至2门农业实用技术。如今寿光市有3300多名农民被省内外聘去担任技术指导员,其中28人被聘为科技副乡镇长、4人被聘为科技副县长。
5、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形成了一大批农业商品基地。他们积极调整种养结构,建设设施农业基地,大力发展高科技、高创汇、高效益的农产品生产,农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
化。潍坊肉鸡、肉鸭饲养量全国第一,占全国饲养量的40%。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蔬菜、畜牧、果品、水产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
6、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日趋完善。他们探索出了一系列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形式和运行机制。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顺势而生,目前已发展到5200多家,直接带动农户156万多户。通过合同、契约等形式,发展订单农业。目前全市共建成合同基地360多万亩,带动全市农户的70%。
潍坊是全国最早提出并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的地区之一。党的十六大以来,潍坊市按照中央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不断融入现代农业经营理念、组织形式及科技信息等新的元素,通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三化”联动战略,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潍坊市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优势和传统优势,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认真筛选和确定具有潍坊鲜明特色的主导产业,精心培育品牌产品,形成了蔬菜、畜禽、粮食、果品、花卉、苗木等一大批产业集群,并把这些产业打造成潍坊农业的“名片”。每个县市区都有自己的品牌,寿光蔬菜、安丘姜蒜、青州花卉、昌邑苗木、高密酿酒葡萄、临朐大棚果、坊子中药材、寒亭水产品、诸城肉鸡和生猪、昌乐西瓜和肉鸭、潍城和奎文特种动物养殖等,都成了闻名全国并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产业。为提高规模效益,按照生态区域,搞好产业规划布局,实行成方连片开发,由过去的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向一县一品甚至多县一品发展,形成了一大批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区域。仅蔬菜产业就形成了以寿光为中心面积400多万亩的规模。另外,还有500万亩优质粮食、100万亩优质果品、40万亩优质西瓜、20万亩优质苗木、5万亩高档
花卉生产园区。形成了年出栏3亿只肉鸡、2亿只肉鸭、700万头生猪、70万只水貂、60万只狐狸的规模。这些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的高效产业群,构成了潍坊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多年来,潍坊市一直致力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深化升级,把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来抓,培植起了一大批势力强、水平高、外向型的农业龙头企业。全市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7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4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35家,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800多家,形成了有主导产业就有龙头企业带动的现代农业格局。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年加工能力达到1400万吨,年产值600多亿元。近几年,潍坊瞄准世界农产品加工的最前沿,广泛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到潍坊投资,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实现了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目前,全市已建成肉类熟食加工、粮食精深加工及FD生产线120多条,精深加工产品1000多种。
2002年以来,潍坊市适应国内外市场和消费需求的变化,把推行农业标准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来抓,构建起了现代农业标准化体系。
农业标准日趋完善。先后收集整理了61项国家标准和24项进口国标准,制定并发布实施了248项地方农业标准规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业标准体系,全市绝大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实现了标准化管理。
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逐步健全。投资2.2亿元建成了农业、畜牧、水产三个市级检测中心,20个县级检测站,120处乡镇检测点,730处企业、市场检测室。形成了市、县、乡、企业四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推行了强制性例行检测制度和质量通报制度。各级检测机构每半月对辖区内的农产品质量进行一次检测,检测结果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公示。同时,在全市88个主要农产品经营单位设立了举报电话,从社会各界选聘了500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员,加强了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达到96%以上。
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迅速。目前,全市通过省级以上认定的优质农产品基地达到480万亩。其中,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92万亩,绿色食品基地183万亩,有
机食品基地5万亩;建成标准化畜禽饲养舍2.3万栋。获得认证的优质农产品553个。全市80%以上的蔬菜、果品生产基地获得了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80%以上的饲养小区通过了省级以上验收。标准化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传统生产管理方式向现代生产管理方式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007年10月25—26日,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第二次现场会议在我市召开,我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
农业的希望在科技。潍坊市十分注重农业科技投入,提高了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每年引进、试验、推广农业新品种1200多个。先正达、瑞克斯旺、孟山都、海泽拉等世界知名种子公司纷纷落户潍坊,建立了十多个良种繁育基地。目前,全市种养业良种率达到95%以上,而且90%以上的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全市建立蔬菜、花卉、苗木、雏鸡、生猪、奶牛等工厂化育苗中心100多处,80%以上的种苗实现了工厂化生产。
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潍坊市建设了536处农业科技示范园,这些园区汇集了全国乃至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成果和高科技人才,30多个院士和专家、160多个高新技术项目落户园区。现已建成全国第一个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全省第一个农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诸城外贸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全省第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潍坊华裕实业有限公司,拥有最多的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被国家批准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并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在寿光建立了中国农业种子研究院。各具特色的科技园区,对各类农业先进技术进行了集成、配套、研发和推广,引领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展现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走上了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现代农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潍坊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市场领域不断拓宽。目前,潍坊已与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稳定的农产品购销关系,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哈尔滨等60多个大中城市的200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超市到潍坊的优质农产品基地挂牌,实行直供直
销,一大批优质农产品进入了国内外高端消费市场。北京人民大会堂已把潍坊确定为农产品直供基地,500多种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欧盟、美国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禽肉出口量占全国的1/3,蔬菜出口量占全国的1/10,色素出口占全世界贸易量的1/2。在农产品国际市场绿色壁垒不断升级的情况下,潍坊市农产品出口实现了高门槛下的高增长,年出口创汇10亿美元以上,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
现代农业的发展,最大限度的挖掘出了农业内部潜力,提高了农村生产力水平,促进了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全市完成农业增加值22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08元,同比分别增长9%和9.8%。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11900公里,9400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电话,自来水受益村数达7164个,占76.2%。涌现了寿光三元朱村、诸城得利斯村、青州南张楼村等一大批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
为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进一步打造潍坊农业品牌,今年,潍坊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以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新型能源建设、农技“110”服务、新型农民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重点,决心把潍坊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农产品集散基地,把最好的农产品打入国内外最好的市场!我们坚信,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860万勤劳的潍坊人民,在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定会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销售收入过亿元农产品龙头企业近200家。
嵩县概况 一、地理位置嵩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伏牛山北麓及其支脉外方山和熊耳山之间,因处于嵩山起脉而得名,汉代臵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县域跨东经111°24'至112°22',......
全省农业发展概况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达1109.7万吨,肉类产量92.3万吨,禽蛋产量11.4万吨,奶类产量53.5万吨;水产养殖面积35.3万亩,水产品产量1.33万吨。农机总动力达到2279万千瓦,耕......
海盐农业经济情况汇报海盐县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岸,是沪、杭、苏、甬四大城市的区位中心,是浙江省首批小康县之一。全县陆地面积534.73平方公里,海湾面积537.90平方公里,耕地37......
漯河市:漯河市辖3个市辖区、2个县,共有7个街道、27个镇、21个乡,辖区总面积为2617平方公里,人口260万人。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万人。漯河市是中国食品名城......
※ 地理状况 ※河南省,简称豫。位于中国中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地处东径110°21′—116°39′,北纬31°23′—36°22′之间,古有“中州”、“中原”之称。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