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供应链牛鞭效应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10—2011学年第 2 学期)
课号:0135003课程名称: 供应链管理专题改卷教师: 熊伟清学号: 1011121010姓名:蒋敏敏得分:
农产品供应链牛鞭效应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农产品供应链的牛鞭效应是农产品供应链中的特殊现象。需求信息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变化会被多次放大,最终引起供应链最上游的菜农做出错误的决策,而这种决策不容易改变。因此,针对农产品牛鞭效应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提出解决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的对策,从而帮助农产品生产者减少成本,增加收益。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牛鞭效应;对策
0引言
前几个月,发生了白菜几分钱贱卖,却还无人问津的现象,而菜农只能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的白菜烂在菜地里,对自己要承受的损失束手无策。一位山东的39岁菜农因为无法承受卷心菜的廉价而带来的损失而绝望自杀,这样的悲剧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其中的原因。一直以来,解决“三农”问题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但类似白菜贱卖的事情层出不穷,在这个供应链的跷跷板效应中菜农成为最大受害者,“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确是个难题,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消费者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传统的农产品生产者供应链模式已不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农产品供应链上的成员,特别是最终的消费者可能随时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发生改变,而农民又是信息获取能力最弱得群体,当这种需求的改变被放大是,他们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最终承受一系列的损失。因此,引起供应链效率低下的牛鞭效应作为一种供应链中的特有现象,对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1农产品供应链牛鞭效应的概念及造成的危害
农产品供应链牛鞭效应是指需求信息在农产品供应链上传递时的逆向的放大,是由于信息流从顾客向原始供应商传递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具体表现为供应商的订货量波动大于顾客的需求波动,并呈逐步放大的趋势。这种现象在图形上显示出来很像一根牛鞭,故而得名。由于农产品信息不集中等种种因素,供应链中的农产品流通各环节都只能自己向上游订货,为了减少订货频率,降低成本和规避断货风险,零售终端包括
超市、农贸市场、便利店等往往会按照最佳的经济规模加量订货。在某些情况下粮食牛鞭效应需求信息放大程度很大,如2006年出现了两次粮食价格比较大的波动,突现了粮食牛鞭效应的个性【1】。因此,向供应商订货量由下游企业向上游农产品生产者一级一级不断放大或由销售商到批发商、制造商、供应商,订购量的波动幅度递增,导致生产无序、库存增加、成本加重、市场混乱、供应链瘫痪。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中的各级对消费者需求的曲解,导致盲目的进货,致使库存增加,成本上升。而这种现象又会逆向的放大,越到上级,需求的假象也会越加放大,让生产商以为消费者的需求庞大,被需求的不真实性蒙蔽,不仅造成生产的单一性,使农产品缺乏竞争力,而且使生产商盲目扩大生产,导致生产浪费。当农产品生产者根据它的下一级批发商的需求来制定生产计划时,必定造成生产的浪费以及预算的失真。同时,在农产品生产者生产了过多的产品后,消费者的需求早已达到饱和,过多的产品就会需要占用库存空间,这对于农产品生产的整体发展有着诸多的不利。所以,牛鞭效应会误导农产品生产者的生产计划,引起库存的浪费,导致预算的失真,从而影响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
2农产品供应链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
现在对于牛鞭效应的研究已趋于成熟,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了自己对于牛鞭效应研究的解释,而农产品供应链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一)需求预测的不准确及重复性。需求预测是指在供应链中,各级单位在做出需求预测时,都会考虑到一定的安全库存和运输费用以及减少订货频率,从而做出对需求的预测,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供应商供货的要求。需求预测不准确性由于信息在传递时的失真和在预测是都包含了个人主观的想法,这些想法毕竟有局限性会导致需求预测的偏差,所以,在各级单位大批量订货的时候,生产商收到的是供应链下游单位的最大订单,这并没有真实的反应实际的需求,这样就会导致信息失真,形成牛鞭效应。需求与预测的重复性是上级的单位在收到下一级的订货需求时,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生产,以应对突变的情况,这就使得下级和上级的预测不准确产生了重叠,因此产生了牛鞭效应。比如,今年有些收购商在气象领域中得知,2011年是个“拉尼娜”年,其表现就是冬季气温较常年偏低,可能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低温、暴雪、冰冻的天气。所以预测白菜等蔬菜价格有可能上涨,于是传递给菜农的信息是需求的增加,而菜农又因为前几年白菜市场行情不错,觉得比种粮食、麦子、玉米强,同时收购白菜的人很多,因此这一行情在今年也继续被看好,这有导致需求量增加预测被加强。还由于2010年韩国遭遇暴雪袭击,在极端天气影响下,白菜上市量锐减出现泡菜危机,这一情况甚至持续到2011年年初,于是需求量增加预测再次被加强,最终产生了强大的牛
鞭效应。
(二)供应链的多层次导致的信息传递障碍。供应链的多层次是指供应链中包含着多级的单位,生产商从零售商处得到需求信息时,会经过多个供应链单位,而供应链的层次越多,消费需求信息在供应链中传递时,就越会发生了扭曲,造成信息的失真,而农产品流通各环节就有可能按照这种失真的信息来指导企业运作,这就可能引发牛鞭效应。同时供应链的层次越多,随着供应链的逆向而上,生产商所获得的信息就越偏离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信息,对消费需求的预测也就越不准确,订单的需求越发偏离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引发了信息传递的不真实性,引起了牛鞭效应。如果整条供应链中,没有信息共享,各级都各自根据预测来做出需求预定,那么信息的偏差是必然的。同时,在多级化的复杂供应链中,各级一旦信息传递出现障碍,那么,信息的不真实性就会愈演愈烈,使农产品生产者得到的消费需求信息更偏离实际,也是造成牛鞭效应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多变性。农产品生产者有时会揣测消费者的心理而制定需求预测计划,然而,消费者的需求是不断变化而且迅速的,会在不经意间转变其消费观念,而农产品生产者在顺应消费者心理时会有一个延迟,无法随消费需求的瞬间转变而在生产上做出迅速的变化。这就会给农产品生产者造成一种不真实的需求假象。因此就出现“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现象,从而产生牛鞭效应。
(四)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和易腐性。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影响了农产品生产者生产的多元化,容易造成农产品的大量积累,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出现牛鞭效应。农产品与一般的工业产品又不一样,工业产品但需求增加时可以立即生产,而农产品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极易受环境的影响,这使得农产品供应链很容易产生牛鞭效应。当产生牛鞭效应时,而且农产品价格相对较低,而存储成本和运输成本比较高,所以弥补措施也非常有限。就像今年山东等地的卷心菜,虽然有些地方还是有这个需求的,但由于运输成本太高,只能烂在地里了。3缓解农产品供应链牛鞭效应的对策
(一)简化供应链结构,减少信息传递的偏差,保持供应链有序运行
供应链层次越多就越可能导致信息传递的偏差,所以应该尽可能减少中间批发商的层次,建立“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这样简单的供应链模式。而且这样简单的供应链模式可以更容易实现分批订购,消除库存的浪费以及诸多的不安全因素,降低农产品成本,保持供应链有序运行,能有效的减少牛鞭效应造成的危害。
(二)减少信息不对称,实现供应链各环节信息共享
农产品市场不是一种完全的竞争性市场,信息不对称会严重影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同时也威胁农民、经销商、加工商和消费者的利益,因此要尽可能克服中国农民由于农产品生产者与零售商之间的信息不一致,出现盲目生产,增加投人的现象。首先要加强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完善中国农产品市场体系。根据西方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的经验,通过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转移”两大职能,就可减少农产品价格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波动,同时也减少了农产品生产者的信息盲点。鉴于中国农产品市场和价格信息的现状,必然要求进一步稳定发展期货市场,通过发挥期货市场预期价格的指导作用,促进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和组织生产,解决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效益。其次,加强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市场信息不对称是市场机制失灵的主要表现,难以通过市场本身加以克服。因此,加强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扩大政府提供免费和廉价信息范围和水平,促使农产品市场信息对称。比如:强化地方农业信息中心和基层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建设,完善农产品信息网服务体系;引入竞争机制缓解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强化政府在农产品市场(特别是粮食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的主导地位,由政府发布有关的政策法规、统计数据、市场动态和预测预警等信息,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的升级,使农业生产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最后,要加大政府市场监管力度,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在中国,农业经济是弱势经济,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产品生产者不仅要面临自然灾害的风险,又要面临市场风险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而仅仅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必须通过政府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坚决打击各种坑农、损农的市场欺诈行为,以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来维护广大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政府应建立和完善进入农产品市场的准入制度,只有那些具备规定条件的经营者才允许进入市场从事经营活动,这是政府干预市场的一种有效监管制度,是保障农产品价值链上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维护农产品市场秩序的有效措施。
(三)加强政府引导和依法规范,充分发挥农产品流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平台作用 为促进农产品流通,最大限度地减少经营风险,确保农产品流通组织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收益,我们应依托农业龙头企业、批发市场、专业合作社,广泛联合农产品生产、运输、仓储、加工、销售等各方面的企业、组织,充分发挥农产品流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平台作用,组建和完善农产品流通行业协会,提高农民进人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为此,当前应通过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政府部门的行政审批,把部分政府职能下放给行业协会,采用新的手段和方法,使协会为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服务,有效地缓解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4结语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消费者需求的不确定性,供应链管理必将成为农产品生产
者发展的重点。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有助于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发掘自身的潜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坦然的面对市场需求的不确定以及技术革新的挑战。通过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能起到减少供应链成本的作用。供应链成本压力的减少,势必让农产品生产者有更多的资金与人力投人新技术的开发,增强农产品生产者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王立石.浅析牛鞭效应对粮食行业的影响[J].粮食经济与科技,2008(05).[2] 黄祖辉,鲁柏祥.中国超市经营生鲜农产品和供应链管理的思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3] 王浩.供应健管理中的牛鞭效应问题研究[J].物流与采购研究, 2009(15).[4] 郝爱民.农产品供应链事件序列图模型及其应用——以河南小麦为例[J].安徽农业科技,2008(36).[5] 朱述斌.农产品价值链中市场信息不对称性问题探讨[J].商业研究,2010(01).[6] 杨维霞.供应链环境下我国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探[J].经营管理,2008(20).
答: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指的是供应链中下游消费者的需求波动在往上游传递的过程中不断被放大的现象,是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
供应链牛鞭效应的成因及治理研究[摘要] 牛鞭效应对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水平造成严重影响,多年来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经济学层面对牛鞭效应的成因做出分析,并在此基础......
服装供应链牛鞭效应的成因分析及对策中文21世纪的市场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因此供应链各成员能否相互合作、共同消除供应链中不必要的库存和浪费、提高快速响应顾客需......
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成因与对策摘要: 牛鞭效应是由于需求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发生歪曲的而导致需求波动的现象,对供应链的运作产生的不良影响。本文将在介绍牛鞭效应基本概念......
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研究与对策摘要“牛鞭效应”是市场营销中普遍存在的高风险现象,是销售商与供应商在需求预测修正、订货批量决策、价格波动、短缺博弈、库存责任失衡和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