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分析考核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经济分析试题”。
经济分析考核答案
班级:学号:姓名:
一:试从供求理论以及弹性分析农产品价格为什么会变动?
答:1.从农产品价格周期性变动的原因看主要有三:①农产品生产周期相对长,不可能像工业品那样根据市场供需状况和 价格信号立即调整生产结构和生产量,改变市场供需状况。②当前大多数农产品还是由亿万分散的农户进行生产的,这种小生产 与大市场的格局,使生产结构和生产数量难以迅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 化。③当前,大多数农民仍处于封闭状态生产经营,还没有养成以市场为 导向的经营观念,搜集不到市场供需变化的准确信息,只凭直观感觉 决策,往往是某种农产品当年市场价格高,下一年便一哄而上;当年 市场价格低,下一年又一哄而下,使生产总是滞后于市场供需。
2.从影响因素上看,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外部因素,主要 包括 : 社会劳动生产率、市场的供求关系、社会经济状况、顾客需 求、竞争者行为、市场结构、政府干预;二是 企业内部因素,主要 有: 产品成本、产品特征、销售渠道与促销宣传、企业的整体营销 战略与策略。
3.从变化趋势看,随着经济增长、人口增加和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我国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和农产品生产所需的土地、水、劳动力等资源约束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大势所趋。但是,在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国内经济处于回升向好的背景下,近期我国农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除了以上中长期因素之外,更多地与宽松货币政策、异常气候、投机活动、国际市场等短期因素有关。①流动性过剩造成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单个产品价格变动可能是其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而普遍的价格变动则可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近期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现象在不同产品间迁延,出现普遍涨价的现象,与目前国内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流动性不无关系。从2009年7月起,我国的M1增速提高,从2009年8月到2010年6月,M1同比增长率从6.7%提高到了34%。我国农产品价格增长走势与M1的增速走势高度正相关。2006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的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与M1的过快增长有很大关系,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也不例外。在M1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食品CPI和CPI指数较快增长是不可避免的(见图3)。总体而言,流动性过剩对整体物价价格上涨都有影响,只不过由于农产品生产供给弹性小。②气候异常导致部分农产品减产或形成减产预期直接导致异常涨价,今年以来,低温、干旱、暴雨、高温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出现,导致上半年作物受灾面积达3.04亿亩,成灾面积4500万亩。北方出现40年来罕见的低温天气,具有发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5个月)、极端气温低(部分地区突破历史极值)、影响范围广(三北及东部地区)等特点,由此导致北方整个冬季气温偏低、开春后“倒春寒”天气持续,大棚菜上市推迟,冬小麦生长也受到影响。西南大旱覆盖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全国耕地受旱面积达
1.2亿亩,超过多年同期均值近3000多万亩。南方洪灾造成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九省1.4亿亩农作物受灾,2000多万亩绝收。这些异常天气一方面造成了严重受灾地区农产品减产(如云南花卉、药材,广西甘蔗,西南地区的杂粮,山东、新疆棉花等),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市场对其他各类农产品减产的预期。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直接形成农产品市场价格上涨的导火索。③部分农产品前期价格低迷导致今年生产供给减少,2007年和2008年大蒜价格的连续低迷,极大地打击了蒜农种蒜的意愿,导致了2009年大蒜种植面积比2008年减少30%左右,单位产量也减少7%以上。在大蒜主产区山东金乡,2010年大蒜总产量为45.9万吨,同比减少6.7万吨,减幅为12.7%。在产量减少的同时,需求并没有下降甚至呈上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大蒜价格上涨难以避免。生猪也是同样的问题,在2006年以来的强力政策刺激下,生猪生产迅速恢复,供给大量增加,导致猪肉价格在2010年上半年持续低迷,甚至下降到低于6:1的猪粮比价合理水平,由此导致生猪养殖量下降,推动猪肉价格在7月份以后较大幅度上涨。同时,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挤占了优质耕地,导致耕地面积逐年缩小。很多地方利用国家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的宽松政策机遇,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抓工业和房地产开发的积极性高涨,也占用了很多城郊良田。而在国家加大对粮食生产支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惠农政策刺激下,在种植面积上只能缩减粮食以外的农产品,由此也造成部分农产品供给减少。④投机因素助推部分农产品过度上涨,我国的房价经历了近几年的大幅上涨之后,在今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投资风险加大,而股市、大宗矿产品价格徘徊,投资机会减少;同时CPI继续上涨,实际存款利率为负,局部流动性过剩日益明显。在其他领域投资、投机机会减少及流通性过剩叠加的情况下,当农产品供给基本面发生变化有利于做多时,部分游资势必会参与农产品交易,从而放大供求矛盾,推高农产品价格。绿豆、大蒜等供求波动明显、产地集中、耐储存、耐运输的少数农产品就会成为首选对象。⑤国际市场影响国际化农产品价格走势,a.国际市场价格走势影响国际化农产品价格。一些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农产品,价格走势与国际市场价格密切相关。大豆和棉花这种情形最为突出,玉米受一定影响。今年7-8月份以前,在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大豆价格没有和其他大宗产品价格一样出现上涨,而是持续低迷,与国际市场上2009年以后大豆的低迷状况完全一致。但是,进入10月份,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持续上涨,从而带动国内价格走高。国内棉花价格的快速上涨也与国际市场棉花价格的飙升有密切关系。b.人民币升值抑制部分产品涨价空间。对于大豆开放程度较高的特殊农产品,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可忽视。人民币升值降低进口商品价格,提高出口产品价位,对国内消费者有利,对国内生产者不利。2010年9月,国内大豆(油脂业)价格平均3.64元/公斤(火车板价),2010年10月7日芝加哥市场大豆价格为1057美分/蒲式耳,折0.49美元/公斤,按当天汇率(6.7元人民币=1美元),相当于3.28元/公斤,远低于国内大豆价格;若按2005年10月7日汇率(8.09元人民币=1美元),相当于3.96元/公斤,高于国内价格(见表1)。在没有改变中美两国任何技术力量对比的情况下,仅人民币升值就足以让我国许多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自动缴械。在没有调整汇率的情况下,我国大豆在国际市场上还能有较强竞争力,现在人民币升值后,竞争力全失,而且还有逐步削弱的危险。对其它开放程度较高的农产品,相同的问题同样存在。
二:解释钻石和水的悖论。
答:1.从使用价值上看,水的使用价值要远远高于钻石的使用价值。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钻石,人们可有可无,水与钻石相比更能够满足人们的效用。但为什么钻石却比水要高出不知多少倍呢?微观经济学上介绍到,萨缪尔森P70水的存量多所以最后一滴水的边际效用很小,然而人们购买的时候是按照最
后一滴水的边际效用的价值支付的。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获得了很大部分的消费者剩余,这就是为什么水的使用价值远远大于钻石的使用价值。而钻石的存量少所以即使最后一颗钻石的边际效用也很高。要是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的话,这滴水的价值会比钻石高得多。显然而知,钻石和水的价值是边际效用起着决定因素。2.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上看,水不属于劳动者所生产的产物,不含有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力,而钻石可以看成是贵重金属,高价值,使用价值是装饰,还可以看成有货币的职能供人类所使用。
三:上大学的代价是什么,试从成本角度去分析?
答:办学为先,教育为本,教育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发展,一个国家失去了教育也就停止了发展。从成本角度上看,上大学是一种变相的投资,上大学要花销的钱就是一种投资的成本,例如:每个大学生在四年的学费、书费等所支出的费用为4万元,那么这些钱就是实实在在的支出成本。上大学不仅只有实实在在的支出成本,而且还有大学四年期间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说上四年大学,就必须放弃四年的工作机会,假如不上大学,四年如果能挣上4万元,那么上大学的代价就是四年的机会成本加上大学四年期间的所支出的成本。对一般人而言,上大学会提高工作能力有更好的机会,以后会收入更多,例如,如果一个没上过大学的人,一生中每年收入1万元,从18岁开始工作到60岁退休,42年共计收入42万元。一个上过大学的人,一生中每年帐为1。5万元,从22岁开始工作到60岁退休,34年共计收入57万元。上大学的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和为8万元。15万元减去8万元为7万元,这就是上大学的经济利润。所以,这就是上大学要付出代价的原因。但是,如果对一个特殊的人而言,所付出的代价将不一样。譬如,一个天才运动员,如果在高中毕业后去打比赛,每年可收入500万元,这样他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均等就是2000万元。这远远高于一个大学一生的收入。因此,有这种天才的人,即使学校提供金额奖学金也不去上大学,这就是把机会成本作为上大学的代价。不上大学的决策就是正确的。同样,有的姑娘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可当模特,放弃上大学也是因为当模特时收入高,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太大上大学的代价也就太高。所以说,上大学的代价付出的高低是有机会成本来决定的。机会成本越大上大学付出的成本就越高,反之就越底。
四:试从帕累托角度去回答一下问题。
1.什么是“帕累托最优”?
2.为什么说“帕累托最优”,实际上就是资源的配置效率最高?
3.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答:1.“帕雷托最优”的定义是: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2.3.五:解释为什么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答:1.经济学家对于GDP 实质的深刻理解是其贡献的关键环节。在美国,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对于GDP 的实质均有深刻的理解。例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深刻指出:GDP 以市场价格来对货物和服务产出进行衡量的技术性;清楚说明经济整体处于什么状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统计数字;把国民
经济账户,特别是GDP 作为活生生手段来处理因技术和制度性因素的作用,使美国经济性质连续改变后货物和服务产出的市场价值的衡量方法随之改变,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21GDP 走在经济学实证的最前沿,是贡献成功的重要基础。许多事例说明了美国在该方面的成功。(1)二战期间,需要用国民总产出来对美国经济总量有个把握,这样能够把国防支出和国防产出纳入GDP 核算体系在当时就成了关键问题。(2)70 年代通货膨胀时期,制定贬值和收益率的概念成了严重的问题,而美国商务部却成功地开发了资本消费、津贴调整等神秘的解决办法,有效地规范了整个系统,而且非常有效。几年后,他们引入对电脑进行享乐消费价调整办法。而更近些时候,他们在GDP 账户中引进了链型调价方法。(3)在最近,由于美国经济中越来越多的变化,已经使得我们过去所讲的资本投资和当前消费之间的区别变得模糊了,要区别GDP 内的费用支出与GDP 内的资本投资已经变得非常困难。费用支出和资本支出的分界线问题变得至关重要。经济分析局(BEA)显然是更朝经济学家们所做的诸如价值创造之类的事的转变,显然不同于会计师的处理。格林斯潘指出“, 国民经济账户这种强制一致性的结构也是它最显著的贡献之一,但人们却提得最少。”“评价一下国民经济账户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方面以及努力编制这些账户的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尽管这些估计数字在公开的时候会对市场有复杂的影响,也是联邦预算项目和政治宣传的基础,我却没有发觉有哪一位资深的观察家对这些估计数字的完整性有过怀疑。”概括而言,GDP 走在经济学的最前沿才令经济学家满意;从技术和制度性因素深入考察经济活动的变化,科学地改变GDP 核算内容,并将其看作成像基础设施一样建设,才能推动经济学家运用GDP的深入发展;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学和经济政策的巨大贡献之上是GDP 的发展。这可能成为我国深入发展GDP 及其账户的指导思想。GDP的发明大大的轰动了世界,震撼了中国,使中国的发展方向更为明确。所以说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2、要全面加强基层社工作,进一步夯实供销合作社发展基础。基层工作是供销合作社全部工作的基石,是我们开展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切实加强基层社建设。要结......
全县1---6月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县发展改革局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
汶川县旅游局2011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州旅游局的大力指导下,县旅游局认真贯彻落实“发展产业、扩大就业、扶贫帮困”三大任务,旅游升温战......
文化创意产业随着时代的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壮大,一个词频繁的出现在当代经济术语中,那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是创造力、智力所带来的财产。它又是技术、经济、文化的交融,同......
经济全球化分析当前社会,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尽管对这种影响的认识并未趋于一致,但在新科技革命即将到来之时,中国应把握住这一契机,参与全球化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