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培训论述题及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江苏省高校教师论述题”。
201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 论述题
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试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有效教学。试述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
2016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 论述题
因材施教的心理学依据有哪些?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试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有效教学。
请结合实际谈谈在教学如何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
2015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 论述:
1.试述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2.试述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意义。3.举例说明如何培养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2014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
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16分,共32分。1.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因素。2.举例说明教学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1.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
(1)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①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必须让大学生明确学习目的;②学习目标要适中,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③学习目标要清晰、具体、有可操作性;④教育学生将时间、精力、资源等投入到为实现目标的学习之中。(2)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①教师要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②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学习的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③创设问题情境要求做到:问题要小而具体,问题要深而有趣,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问题要富有启发性;④根据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要使学生进入一种“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3)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①教学内容的难度要适中,应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否则,学生总是不能完成,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②教学内容的呈现应由难到易,以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③如果学生在学习某一内容上失败了,可让他们先学习基础的课程,使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方面获得成功感,然后再在学习新课程方面逐步体验到成功感;④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在遵循一定客观标准的前提下,要掌握评分的艺术。尤其是在第一、二次测验或考试中,千万不能给学生搞“下马威”。
(4)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大学生一般都有比较强的好胜心,一般都希望自己胜过别人。教师要利用这一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所谓妥善组织学习竞赛,既要看到竞赛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它的消极影响。因此,既不能简单的全盘肯定也不能简单的全盘否定。
(5)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及时告诉他们,使他们及时知道自己哪些内容已经掌握了,哪些内容还没有掌握。以便进一步努力。教师对学习成绩好的、已经掌握了的要给予表扬、鼓励、肯定,否则给予批评。但是,奖惩要讲究艺术、科学、合理。一般而言,以奖为主,尽量不用或少用惩罚。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准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也要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一般而言,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都是有利的。因为归因于努力,可使优等生不至于过分自傲,能继续努力,以便今后能继续成功;使差生不至于过于自卑,也能进一步努力,以争取今后成功。
2.试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教育意义。(P263)(1)逻辑数理智力(数学):是解答复杂数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2)言语智力(语文):擅长语言文学的学习与运用,善于准确表达内心思想感情;(3)身体—动觉智力(体育):与人的身体运动有关,运动员动觉智力高;
(4)空间智力(美术):从三维空间观察环境,在头脑中构成形象并使之变形的能力;(5)音乐智力(音乐):感知、欣赏、表达音调旋律的能力;
(6)人际智力(社会):是一种社会智力,这种智力好的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7)自我自省的智力(心理):善于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行为机能并能加以表达的能力;(8)观察自然的智力(自然)。对教育启示与意义:
(1)全面地认识学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闪光点;(2)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体发展;(3)用多元标准评价学生,使他们在未来职业中扬长避短。
3.请结合自己教学教育工作的经验和体会,阐明教师的人格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P13)(1)威信效应:教育者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2)名片效应:“名片”即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一致的观点。若教育者在论述自己的基本观点前,先亮出这种“名片”,会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启示是揣摩学生心理,以投其所好吸引学生,达到教学目的。
(3)“自己人”效应: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有若干相似之处,则会使受教育者把教育者当作“自己人”,由“自己人”所论述的观点,较易接受。
(4)好感效应:如果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有好感,他们会更容易接受教育者的观点。反之亦然。所以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形成好感,但是不等于无条件迁就学生。教师威信的维护和提高:
(1)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2)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3)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4)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2012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阐述教师人格威信的维护与提高。
教师维护和提高人格威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②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自己的威信 ③教师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
④教师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2.结合教学实际,阐述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①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②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③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
④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⑤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⑥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学习。
201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4,共 28。
1、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阐明良好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护的基本途径。(P223)(1)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
(2)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避免争论、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学会批评
2、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措施。
(1)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例如,学习数学,结合动机期望理论)(2)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如设置悬念,使产生自我探研的愿望)。(3)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和效果率相呼应)
(4)利用争强好胜心里,妥善组织学习竞赛(个体之间以及集体间、自身的竞争)(5)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归因理论)。一方面,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另一方面,教师根据每个学生过去的一贯成绩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
2010 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
五、论述题
1.试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的基本观点及其教育意义。
2.以大学生“考研”为目标,用动机期望理论揭示大学生考研的不同动机强度。
2009 年江苏省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
五、论述题(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4 分,共 28 分)
1、论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要点: 作为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各种措施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潜在的学习愿望转化为实际主动学习的行为。具体说来:第一,要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第二,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第三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成就感;第四要利用学生的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各种学习竞赛;第五,要重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地进行奖惩;第六,要正确地引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试论述罗杰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教育的启迪意义。参考答案要点:
罗杰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如下主要观点:第一,强调意义或经验 的学习是重要的学习,第二认为学习是愉快的事情;第三认为学生学习必须首先懂得怎样去学习;第四强调学生学习中自己评价自己;第五,主张学生的自我引导;第六强调情感学习中的作用。
罗杰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论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时时关心学生,踏踏实实地帮 助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名副其实的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同时作为教师,要虚心地接受学生正确的建议甚至是批评意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困难等要做到了如指掌和心中有数,对学生的需要和愿望,要心领神会;与此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要保持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充满对学生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
试论述教师威信对学生发展与教育效果的影响。(P13)(1)威信效应:教育者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2)名片效应:“名片”即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一致的观点。若教育者在论述自己的基本观点前,先亮出这种“名片”,会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启示是揣摩学生心理,以投其所好吸引学生,达到教学目的。
(3)“自己人”效应: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有若干相似之处,则会使受教育者把教育者当作“自己人”,由“自己人”所论述的观点,较易接受。
(4)好感效应:如果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有好感,他们会更容易接受教育者的观点。反之亦然。所以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形成好感,但是不等于无条件迁就学生。启示:
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和道德修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威信,形成好感,同时注意与学生交心,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试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教育意义。(P263)(1)逻辑数理智力(数学):是解答复杂数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2)言语智力(语文):擅长语言文学的学习与运用,善于准确表达内心思想感情;(3)身体—动觉智力(体育):与人的身体运动有关,运动员动觉智力高;
(4)空间智力(美术):从三维空间观察环境,在头脑中构成形象并使之变形的能力;(5)音乐智力(音乐):感知、欣赏、表达音调旋律的能力;
(6)人际智力(社会):是一种社会智力,这种智力好的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7)自我自省的智力(心理):善于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行为机能并能加以表达的能力;(8)观察自然的智力(自然)。对教育启示与意义:
(1)全面地认识学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闪光点;(2)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体发展;(3)用多元标准评价学生,使他们在未来职业中扬长避短。
2008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A)
五、论述题(本大题 2 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试分析你所熟悉的一个人(请用化名)的性格特征。(P276)(1)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一个人对社会、集体、他人、自己及对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态度特征。这是性格中最重要的部分,具有道德评价意义。
(2)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4)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自己行为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
2.请结合自己教学教育工作的经验和体会,阐明教师的人格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P13)(1)威信效应:教育者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2)名片效应:“名片”即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一致的观点。若教育者在论述自己的基本观点前,先亮出这种“名片”,会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启示是揣摩学生心理,以投其所好吸引学生,达到教学目的。
(3)“自己人”效应: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有若干相似之处,则会使受教育者把教育者当作“自己人”,由“自己人”所论述的观点,较易接受。
(4)好感效应:如果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有好感,他们会更容易接受教育者的观点。反之亦然。所以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形成好感,但是不等于无条件迁就学生。教师威信的维护和提高:
(1)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2)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3)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4)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2007 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1.试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教育意义。
内容:(1)班杜拉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观察学习。因为人类具有认知能力,能够更多地得益于经验,因此,大部分的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的。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2)社会学习理论将人类的学习分为两大类,一是直接经验的学习,二是间接经验的学习。前者可以从自身活动以正反两方面结果及其经验教训中学习。(3)观察学习不要求必须有强化,也不一定产生外显行为。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以下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动机过程。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在研究方法、强调行为模仿在道德学习中的作用、强调环境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但忽略了儿童道德发展阶段以及儿童自身的认知结构对其道德发展的影响。
2.请根据性格特征的结构,分析你所熟悉的一个人(请用化名)的性格特点。(P276)(1)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一个人对社会、集体、他人、自己及对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态度特征。这是性格中最重要的部分,具有道德评价意义。(在工作学习上认真负责,热爱集体)
(2)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考虑问题细致,周全)
(3)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情绪稳定)(4)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自己行为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办事果断)
2006 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结合自己学习与教学的实例阐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2.试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意义。2005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结合实例说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2.试述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2004 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试述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的基本内容及其教育意义。
2、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有重要的影响,这对我们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有何启示?
2003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结合实例说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
2、试述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意义。
2009《教师职业道德》试卷一、单向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以下观点这错误的一项是(D)A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B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 C 道德是一种内化的......
2012《教师职业道德》试卷一、单向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以下观点错误的一项是()A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B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 C 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2009新教师岗前培训《教育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教育必须与(C)相结合。A 实践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 生产劳动D生产2、中华人民共和园公民有受教育的(......
2009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高......
2010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考试试题一、二项选择题与填空题(略)三简单题30分(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7、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