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法
作者:沈占
单位:颍上县江店孜镇培蕾小学
摘要
教而有方,学而有效。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了解和分析学生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采取相适宜的有效教学方法,使教学更有效。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教育规律,明确目标、组织好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和适宜的评价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提高阅读能力、敢于质疑和提问、在操作实践中锻炼磨砺。
关键词:小学数学
因材施教
有效教学
一、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特点分析
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主体意识。总的来说,小学一二年级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三四年级要对学习产生兴趣,喜欢阅读或尝试解题;五六年级则要自发产生学习动力并探索自己的学习方法。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一般来说书面语言落后于口头言语,从二三年级开始,书面语言逐步赶上口头言语,四年级起书面言语就超过口头言语,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快速发展。根据这一特点,语文教学强化了阅读分析和写作训练,数学开始接触分数、面积、进率等比较复杂的问题,已发展学生的概括、对比和分类抽象思维能力。社会课程则更加注重介绍更为复杂和间接地社会现象,科学课程则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开始探讨一些自然现象的奥秘。
教学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任何超越学生发展水平的教育都会妨碍学生的成长。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深入分析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掌握不同学段学生身心特点,较有助于广大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有效教学。
二、有效学习设计
学习设计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一个好的学习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预定学习目的。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设计,包括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是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师不再是课程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建设者,调试着,是课程的协商者、解决者。
1、确定学习合适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也是预先设定达到的结果。在制定教学目标是要注意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考虑当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把较高水平的目标剔除,制定出适合教学目标。
2、分析学生的情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是学习设计更有针对性,必须考虑学生的情况,要考虑学生接受能力、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3、组织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的组织,要根据指定的学习目标开展,了解教材的特点,编撰者的意图,清楚的知道“教什么,学什么”,把握知识内容的前后联系,分析教材的重难点,使得教学的内容重点突出,并能突破难点。
4、学习方法的选择
学习方法的选择的很重要,一节课的是否有效就取决于此。学习方法注意要根据指定的目标,学习内容,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到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5、正确评价教学效果
一节课结束课前的目标是否达成,是否还有欠缺,就得对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评价不仅要注中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注重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更要注重注重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有很多种:课堂上的应用练习、与学生交流本节课的心得与不足、作业分析等。通过多方的评价,就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基本情况。依据情况可以为以后的学习设计的完善提供宝贵的积累。
三、小学数学中有效教学的具体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在数学教学中,知识的传授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教会怎样去解决问题,也教师就是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怎么去学习。
1、让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做好预习、做好课堂笔记、课后练习、小结等。这样在以后的长期学习生活中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也发现学生预习的重要性,才踏入课堂教学的时候我却忽略这项重要的环节,课堂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大部分同学接受新课比较费力,这使我感到很困惑,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教学哪里出了问题呢?于是我就找有经验老师讨论这个问题,当我听到他说你是否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的时候,我就突然明白过来了。与此同时,我课下调查课上接受新课较快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反馈的信息是他们大部分都在家认真做了预习,并尝试做一些练习。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每节课新课前,都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并在授新课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新课部分的教学就轻松了很多,学生理解,接受都很轻松,与老师的交流互动也更积极了。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学会数学的思维方法。
数学教学其实是一门活动,需要学生的参与,再次过程中,学生既得到了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也到到达了锻炼思维的目的。数学知识就会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中,最终形成能力。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应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数学思维方法,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就可
以形成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例: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册的课本有关于“圆柱与圆锥”的知识,这是重视动手操作及空间发展思维为主的单元。这节课教学中我使用大量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展示圆柱与圆锥的形成过程和特点,但是结果差强人意,于是就去学生进行调查,学生反应是觉得内容很空洞,自己没有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针对情况,我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加入学生制作圆柱圆锥的部分,再重新进行教学,这次效果非常好。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每每出现动手实践的新课,我都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力求给他们最真实的体验。
3、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决问题需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对应、假设、转化、化归、集合等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方法。教师要注重这方面的引导,把课内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是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方法。例:作为教师,我也是从学生走来,喜欢探索,发现问题的本源,也讨厌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所以当我走上课堂时,我就尝试着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学习。在四年级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结合书上的插图(两面相邻的墙贴瓷砖,),先让学生算出瓷砖的总共有多少块,并到学生检查做的结果,然后让学生板演,这个环节很重要,我事先已经知道了学生做的结果,所以的学生板演的结果是相同的,但是过程是截然不同的,于是借此提出疑问,“为什么,他们结果相同,但是过程不同呢?,于是,这就引起了学生的积极的讨论,达到了预期设定。经过讨论,以及学生的反复验证和总结,得出乘法分配率。
4、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书本知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基本方法。也是独立学习开始,所以教师亚要使学生养成良好数学阅读习惯,知道学生课中和课后阅读,这样可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消化、概念的理解和加深。同样学生课后也可以阅读一些关于数学方面的知识,丰富学生课外的生活。阅读在数学的教学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做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一段话的磕磕绊绊的,往往还有很多错别字,有的学生虽然能完整的读完一段话,但是不明其意或半知半解,数学教学需要准确的把握每句话的意思,不然就会给分析,解题带来困难。于是,一方面,我联系学生家长,给学生买一些适合阅读的书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展开图书借阅;再者,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朗诵等形式的竞赛。学生不仅养成阅读的习惯、拓展了知识面,而且,通过阅读锻炼更能准确的把握数学语言中的含义。从教学实践中我还发现,大量的阅读后,学生的语言组织也更严谨,表达的也更准确了,无疑阅读习惯给我学生的数学的学习带来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5、让学生掌握操作方法
小学数学中操作活动是至关重要要的,许多的数学概念、算理、公式、技能都是借助操作活动形成的。教师要多指导学生正确、比较、有序、合理地操作,而且注意指导学生讲操作这外化行为为为内化为学生的理性认识,进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不断形成和扩展他们额数学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6、使学生形成质疑问题、敢于提问的好习惯
形成质疑问题、敢于提问是无数成功者必经之路,如果良保护好的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财富。教师要使学生敢于提问,并鼓励学生多思、多问,保护学生好问的积极性和热情。例:我一直注重学生质疑问题、敢于提问
学习习惯的培养,我始终认为,不断质疑,质疑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思维锻炼思维、拓展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当中,在课下,对于质疑,敢于提问的学生我及时给他们解疑释惑,而且给与言语上的鼓励,适当发些小奖品作为鼓励。如果在课堂上,我会让班级学生给他们热烈掌声。一学期结束后,我会给学生颁发“小小知识泰斗”奖状。四年级时,班上有一位学生,郝辰宇,平时不爱提问,一节课上,主动提问,我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给与他鼓励,并让学生送上热烈的掌声,看到脸上还带着略显害羞的笑容,我知道,他以后会更多的提问,事实证明,他就是朝着我预期的方向发展,他的学习和平时表现也越来越好了。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鼓励,让学生多质疑,多提问。
7、教会学生整理知识脉络,总结学习过程
数学学习是重视新旧知识、学科间知识之间联系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同时引导学生回忆、总结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把一些零散的知识纳入一定的知识结构中,以便学生发现规律,完善数学知识结构,构建成一个清晰的数学知识网络,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动力。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乐于为学生总结所学过的知识,并列出详细的脉络,每当我满满的写了一黑板,看着自己成果心里美滋滋的。但是,后来我发现这种方法会学生带入死记硬背的死胡同,而且,学生潜意识里,会养成懒惰的思想。后来,我改变策略,每当没学完一单元的内容,就会要求学生先自己尝试归纳,总结。然后,把他们放到小组当中再次讨论交流,归纳总结。最后,让小组派代表陈述总结。虽然,多多少少不够完善,但是经历自主思考和讨论交流后,学生对知识已经大致的掌握。相比之前的我帮助总结的,学习效果好更好,学生的记忆更长久。
8、教会学生进行数学交流
教会学生进行数学交流就是要教会学生“会听”数学、“会读”数学、“会写”数学、“会思考”数学,只有多交流,多讨论,才能促进学生能力不断提高,智力水平迅速提高。为了加强学生的交流讨论,相互学习,我将班级单位,再次分割成更小的学习的单位:“学习小组”。学习小组一般六个人,由学习成绩较好的、表达能力较好、责任心的抢的、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每个小组中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困生,让他们在小组学习中得到提升。经常一段时间不断的实践、磨合。学生间讨论交流,自主学习的氛围渐渐形成。课堂教学也更加“热闹”,学生积极也更高了,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总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只有不断进行研究、探索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孩子的未来的一切得到保障,发挥他们身上具有的潜能,最终使他们成为可用之材,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闫桢。有效学习指导【J】20132、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3)
3、刘儒德。论学习策略实质【J】1997
小学数学教学中减负的有效方法棠香小学唐智慧当沉甸甸的书包压在孩子稚嫩的肩头时,在老师奋笔疾书的批改中,结果却是学生对学习的厌学,对学习失去兴趣,孩子的各种隐含的天赋也被......
拼音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法 —— 吴 桂 花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感觉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很快。在学习中,他们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脑中积累的词汇不断丰富......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新课改以来,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走出了很多由来已久的教学误区,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改观。但与此同时,又出现了新的令人不......
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方法探析现如今大量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的做法令一些学生的成绩得到提高,然而从整体来说,考试成绩和学习情况并不符合教......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些有效教学方法东旺乡高门屯小学高杏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着重于反复单调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陈旧,且一成不变的教法一直从小学被沿用到中、高等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