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冬天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华为的冬天全文”。
《华为的冬天》——危机管理理论
在进公司的第一天,邓姐就推荐了一篇文章给我看,这篇文章就是在IT业被称为传奇人物的华为老总任正非写于2001年的一篇预言华为危机即将到来,警示公司员工的危机预言书。短短数千字,读完后却让我受益很多,在这里希望能跟大家一起分享下这篇在IT业界广为流传,备受许多老总推崇的文章。
在正式研究《华为的冬天》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任正非。(幻灯片)从任正非的履历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真的不愧为IT界的传奇人物。这篇著名的《华为的冬天》正是任正非关于其危机管理理论的代表作。刚才已经提到过这片文章写于2001年,可是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2000年的时候任正非才刚刚被评为中国50富豪第三位,个人资产估计为5亿美元。我们再来看看2000年的华为,2000年华为的年销售额达到220亿美元,利润以29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这样一个优秀的企业,其总裁任正非却大谈危机和失败,确实值得我们深思。我想先请问在座的各位同仁们一个问题,众所周知我们瑞佳现在正处于上升期,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但是,大家是否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我们怎么办?我们是否做好了时刻面对危机的准备。任正非一个IT业的巨头在文章的开始就问了他的员工同样的问题。他说:“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幻灯片)一个事业上获得极大成功的人却从来没有觉得自豪过,相反他每天想的都是失败这不得不让我们惊讶。也许在坐的各位会说:“任正非是在杞人忧天,庸人自扰,或者说他是在作秀。”其实任正非的话不无道理,盛极必衰这似乎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华为的冬天真的在2003年的春天到来了,一连串的打击接踵而至,但是因为任正非早早的看到了华为的冬天,准备好了过冬的棉衣最后华为有惊无险的度过了它有史以来最寒冷的冬天。现在的华为已经成功跻身为全球第二大综合通信设备提供商。以上恰恰证明了,任正非不是杞人忧天,危机管理理论对于现代企业管理有着莫大的益处。甚至可能成为企业冬天来临的时候过冬的棉衣。通过对《华为的冬天》的阅读,我把其归纳为五大内容,现在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幻灯片)第一部分我称其为短板效应也就是著名的木桶原理,任正非在这一部分强调在管理进程中,一定要改进木板最短的那一块,各部门、各科室、各流程主要领导都要抓薄弱环节。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在管理中始终坚持均衡发展,着重改进薄弱环节,使公司的各项事业都齐头并进,那么我们的瑞佳势必会发展的更加迅速。我们瑞佳的员工也会更加幸福。因此我们要强调均衡发展而不能总是强调某一方面。如何让我们的优势更优,并使劣势最终转化成优势,才是我们企业快速发展的制胜法宝。(幻灯片)第二部分,我称其为扩张性思维,这里收录了我觉得比较有代表性的两句话,第一句:“在本职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敢于负责任„„”在日常的工作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些早已经成为惯例的事情,有的员工却还是要去请示上级,等到上级同意后才执行。我们会认为这个员工办事谨慎并予以赞扬吗?不会,我认为这名员工会事事请示上级追根究底就是这个员工害怕承担责任,致使办事效率大打折扣。已经有规定,或者成为惯例的东西,就不必请示了,应快速让它通过去。在这里任正非还着重强调了对事负责制和对人负责制的区别,他认为执行流程的人,是对事情负责,这是对事负责制,事事请示是对人负责制。两者的区别在于对事负责制是扩张体系,而对人负责制是收敛体系。扩张体系就是指,在执行流程的过程中应尽量扩充使之成为 1
惯例,缩短办事周期;收敛体系是指,尽量减少需要请示的人员,缩短办事的流程。我们在工作中也要敢于承担责任,尽量简化一些不必要的程序,确保公司的高效运行,并正确认识到对事负责和对人负责的区别。生活中的个人恩怨和情绪最好不要带到工作上,我们来到这里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尽我们的最大努力促进公司快速发展,实现公司和个人利益的双赢。最近大家也能感觉到我们公司在逐步加强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有些过于严厉或者小题大做了。但是我们这样就是对事负责制,就是扩张体系的体现。我们在工作中对事不对人,希望各位同仁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遵守这些规定。瑞佳是一个拥有现代化管理理念的企业。我们在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力求公平公正。同时,也希望各位同仁能够多提宝贵意见,为公司的未来添砖加瓦。第二句:“对既没犯过错„”看完这段话我想请问大家,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的,你同意任正非的这一观点吗?开始的时候我也不赞同这句话,但是任正非却在后面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他说:“有些人一次错误都没有犯过,因为他一件事情都没做。而有些人在工作中犯了一些错误,但他管理的部门人均效益提升很大,这种干部就要用。”读到这里我基本认同了任正非的观点同时也不得不佩服任正非观察问题视角的独特。怪不得人家成了大公司的总裁,确实有其道理啊!第三部分我称其为否定性思维(幻灯片),这部分任正非主要阐述了两个问题,一是全面阐述了自我批判的重要性,他认为自我批判是思想、品德、素质、技能创新的优良工具。但同时任正非也指出:“自我批判。。。”这个观点我很赞同,自我批判不意味着全盘否定,不要盲目的去批判自己,要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既不盲目自信也不过分自卑。自我批判能让我们更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以便我们改正自身缺点促使自己最终取得成功。任正非如此赞同自我批判却不提倡相互批评,他认为:“如果批评把握不好尺度,批判火药味很浓就容易造成矛盾。.”很显然自我批判比相互批评显得更温和。我们今天不妨举行一个自我批判大会,大家都来说一说你认为自己有什么缺点,说出来大家也可以帮助你克服一下。既然是我提议的就先从我开始吧,我认为我做事情总是有点惰性,经常会一拖再拖等不得不做的时候再匆匆忙完成,结果往往是丢三落
四、不尽人意。希望大家能给我提提建议让我甩掉这个坏毛病。(以下为自由讨论,略)二是:“我们对普通员工不作献身精神要求„”这段话有点自相矛盾有点绕,看完后会让人一头雾水,有的人可能会问任正非到底希不希望他的普通员工有献身精神啊? 总结以后我们就会发现,任正非要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他很欣赏有献身精神的普通员工,但是却不强迫所有普通员工都要有献身精神。因为献身精神是一种宝贵品质,并不能奢求人人都有。我个人觉得献身精神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在我们瑞佳很有必要。因为我们从事的属于服务类行业,我们需要经常和客户打交道,如果我们能时时为客户着想,把客户当成我们的亲人那么我相信我们的业绩想不好都难。同样如果我们能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把公司的同事当成我们的兄弟姐妹,把公司的利益放在首位,那么我相信公司回馈给我们的一定会大大高于我们所付出的。第四部分我称其为创新思维(幻灯片),任正非首先强调了要“坚持创新但不盲目创新”,我们必须承认创新是当今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也要看我们的创新是否是企业和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如果我们创造的只是没有实际用处的垃圾,那么这个创新不创也罢。。其次任正非指出了华为企业文化的独特之处:小改进,大奖励。即一次小改进也能得到很大的奖励。说到这大家会觉得任正非疯了吗? 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任正非的精神到现在为止都应该是正常的,不然三医院不会放过他。那为什么任正非要这么做呢? 因为任正非坚信,在小改进的基础上不断归纳,综合分析,最终会促成一次大飞跃。量变引起质变就是这个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意自己的每次微小进步,时常问自己: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有哪些进步。其实我们的敌人就是自己,靠每天的一小步我们最终会战胜自己,那么也许你就会是下一个任正非。因为,李宁,一切皆有可能。任正非在这一部分提到的最后一个观点就是“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话很有来头,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提出的,原句为:“治大国若烹小鲜”,那么这句话什么意思呢?鲜在古代是鱼的意思,这句话通俗点来说就是“治理国家就像炸小鱼一样” 小鲜是很嫩的,如果老是翻过来、翻过去,就会弄碎了;因此治理大国也不能来回折腾。这种解释虽然接近本意,但没讲到“妙”处。懂得烹饪的人都知道,烹饪技术艺术的核心部分,就是掌握火候。而小鲜,又是各种烹饪材料中最为娇嫩的,更要细心伺侯。所以治理大国的最高境界,就是小心翼翼地掌握火候。把这句话应用到我们的企业里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小心谨慎,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你把每个细节都做到位了,那么你也就成功了。并且不能随意破坏流程,那样可能会导致连锁反应并最终无法挽回。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就是这个意思。第五部分也是我最赞同的一部分,我称其为心态的重要性,这部分也分为两点第一点任正非指出华为的变革是必然的,他呼吁员工在面对变革的时候要有一颗平常心,他认为变革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同时他也认为企业的内部流动也很重要,这两样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与效益增长的必须。任正非提倡员工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了,个人的得失与企业的得失相比显得微不足道。我们瑞佳现在也正在进行二次改革,内部加强管理,根据我们的瑞佳执行手册又再次的明确了很多实际问题的奖惩制度,在这里我也希望大家向任总说的那样面对变革要有平常心,因为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企业。第二点就是(幻灯片),他提倡每个员工都要把精力用到本职工作上去,只有把本职工作做好了才能为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我们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就是对自己对企业对社会的负责。我很同意任正非的这一观点,也认为对于我们来说心态更为重要。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的财险部门,我们每天都有早会,在邓姐的带领下我们通常都会一大清早就斗志昂扬,走在路上看见车的眼神都不一样,这时正好有一辆车停在你面前,你很高兴的走过去,跟他说:“先生,可以耽误您几分钟时间吗?”但是很不幸这个男人现在心情很不好,也许是他的孩子在学校闯祸了,也许是他的妻子正在跟他闹离婚,总之他现在心情很不爽,这时候你走过去,他肯定会说:我没有时间,再激烈点可能会说:“你离我远点”这个时候心态的好坏就能体现出来了,心态不好的人可能会马上就脸红了,认为自己的自尊受到了莫大的侮辱,赶紧说:“对不起”然后转身走开,边走边想,唉。。这工作做的,连自尊和人格都没有了,在大街上被人家这么说。算了!换个工作吧,这年头干什么还不挣点钱何必非得干这个。去饭店刷盘子一个月还1000块钱呢。然后低着头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走回家,打算大睡一场来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第二天,想想昨天的遭遇,算了今天的早会先不去了;第三天,就基本习惯了不去;第四天,彻底习惯了不去;第五天,去早会的话反倒不习惯了。一天天下来最终你也就脱离了这个行业,没准真就找了个饭店去刷盘子。而心态好的呢?心态好的遇见这种情况,会在心里想又碰到个疯子,他心情不好这时候不管谁跟他说话他肯定都这种态度,我大量不跟他计较。心里这么想着脸上的笑容却更加灿烂。“不好意思,一大清早的惹您生气,希望您能保持愉悦的心情,我是代理车险的,这是我的名片如果您以后有需要请随时跟我联系。”说完转身走了,心里还想着,我怎么就这么大度!满心欢喜的去寻找下一个客户了。所以说,做我们销售这行,心
态一定要好!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任何客户都会被你拿下!以上就是《华为的冬天》的全部内容。
在研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也顺便看了下华为的管理理念,觉得很有意思跟大家一起看下(幻灯片)。华为的管理理念主要分为三点:第一点,“狼狈组织计划:华为的每个部门。。。”这个很有意思啊,我们从小就知道狼狈为奸是一个贬义词语,但是任正非却鼓励每个部门都要有狼狈计划,一起合作当然不是为奸而是共同为企业创造利润,谋求利益。这个理念仔细想想也很有道理我们不妨借鉴下。各位同仁,您是善于进攻的狼呢?还是精于算计的狈呢?第二点,是压强原则,这个理念比较难懂啊,其实他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在面对对手的时候要以高于他的强度配置资源,知己知彼,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样在竞争中一定会无往而不胜。第三点也是《华为的冬天》着重阐述的一个问题,危机管理理念,每个人都要有适度的危机感,注意这里说的是适度,杞人忧天、庸人自扰最后把自己搞成精神病,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特别是我们瑞佳现在处于事业初级阶段,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还很多,如果我们不能时刻抱有危机感,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当困难真的来临时我们就会束手无策、坐以待毙。正像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结尾时所说的那样:“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那时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了。最后我想请问各位同仁,您准备好过冬的棉衣了吗?希望我的这番话能对大家的工作和生活起到一定的作用。谢谢大家!
《华为的冬天》背景:这是一篇在IT业界流传的文章,许多公司的老总都向下属推荐阅读,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就是该文的积极推荐者。有人认为这是任正非为IT业敲响的警钟,也有人说任正......
读《华为的冬天》感悟省电力试验研究所 罗庆兵深圳华为集团是全国电力行业百强之首,近十年来,该企业处于高速成长期,在2000年其销售额已达220亿元,利润为29亿元,其利润率是海尔......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读了华为的冬天,让我不自觉的想起了我们的矿山,我们矿工自己的企业,有人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见不着后天的太阳,而......
华为的冬天www.daodoc.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华为冬天读后感华为的冬天提出了10条警告,自身的知识面和体会的缺乏,理解的不多。居安思危-危机感:思想意识中有危机感,才能使自身和带动周围的同事,互相提醒学习,未雨绸缪。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