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四个转型 积极迈向现代农业_现代农业未来发展趋势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20:23:5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全力推进四个转型 积极迈向现代农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现代农业未来发展趋势”。

全力推进四个转型 积极迈向现代农业

——关于积极发展珙县现代农业的思考

珙县底洞镇党委书记高泽志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农村改革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近来,随着中央启动内需的“国十条”出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更加明确,诸多利好政策必将推动农村进入黄金发展期。基层党委政府要以国家推进城乡一体化为契机,认真审视世情、国情的发展变化,抢抓历史机遇,不断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阔步迈进。

一、发展理念转型,从单纯关注农业产能转向全面发挥农业潜能

通过多年的发展,依靠外延扩大和产能提高实现农民增收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因此,全面激发农业生产潜能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一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保持粮食年产14-15万吨基础不动摇,坚持走因地制宜,特色富民的路子。利用特色独具的岩桂资源优势、适宜多竹生长的地理优势、全国大林业开发试验区和全国绿化“先进县”、“百佳县”的政策优势,在蚕桑、烤烟、茶叶、林业、畜牧等五大产业上做文章。积极推进林板一体化,巩固香精香料、笋材两用竹、绿化苗木、蚕桑茶叶等4个10万亩基地。继续壮大“林海竹荪”、“上罗岩桂”、“下罗土鸡”、“底洞高山蔬菜”、“孝儿花生”、“洛表鲜果”、高山肉牛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打造产业化发展特色品牌。

二是强化资源综合利用,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珙县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0.75亩。一方面,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确保36.9万亩基本农田总量不减、用途不变。加快实施“金土地”工程改造中低产田土,提高耕地质量。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和清洁

生产,推行秸秆气化工程和沼气工程,加强秸秆综合利;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大力推广蚕-沼-桑、畜-沼-草等生态模式,突出林下乌骨鸡养殖、竹荪立体套种等新型种养技术,提升土地复种指数和资源利用效率。

三是瞄准高效农业方向,提升农业产业定位。紧抓前沿产业,重点推广一批对增产增收作用显著的重大农业技术。加快发展现代烟草业、现代蚕桑业、竹笋健康产业、现代养殖业。加快木薯、麻风树等植物的引进论证,试探开展生物质产业建设。深入实施林板一体化项目,加快巨桉组培育苗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周期短、见效快工业原料林,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林业。积极推广园艺作物温室栽培、无土栽培、工厂化养蚕等现代农业技术。

二、生产方式转型,从主要依靠自然资源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源

启动农民工回引工程,加快职业农民培训,加大向农村输送人才的力度,不断提高农业智力支撑,逐步形成科技引领农村发展的局面。

一是激发农业生产主体激情,积极引导农民返乡创业。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启动农民工回引工程、大力开展“助耕工程”,统筹农村留守劳务资源、规范农村劳务市场,化解农业生产劳动力季节性匮乏难题。建立创业平台,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围绕工业强县,积极推进“一区两团三园”建设。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和区位特点等要素,搞好农村市场开发。创造更多的创业机遇,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引导广大农民工进城入镇、经商创业。

二是加快农业生产能力建设,培育壮大职业农民群体。围绕“五个一百”目标,大力实施僰乡英才工程。加强岗前引导性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为农民工积蓄创业就业实力。实施返乡农民工就业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深入开展“阳光工程”、就业“金桥金保工程”、“万名职业农民培训”等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农民工素质。充分发挥县创业指导中心作用,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逐步构建就业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培训就业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机制。

三是强化农业生产智力支撑,加大科技人才输入力度。深入开展“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科技富民推进行动”、“产业化科技推进行动”、“生物技术产业工程”,坚持“科技兴农”战略,探索建立企地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加强对基层党政人才、龙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特色产业县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培养与选拔,着力破解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人才瓶颈。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和示范应用的经费支持,深化基层农技站改革,增强基层农技站服务功能,努力实现科技对发展山区农业的支撑、引领、突破和带动作用。

三、组织架构转型,从极度分散家庭经营转向适度集中规模经营

现代化的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排斥生产“小而全”和封闭型经营状态。要按照专业化分工组织生产的要求,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组织合理化、布局科学化。

一是突出搞好农业规划,产业布局适度集中。着力构筑特色农业“两带一群”,沿底洞南风路—玉中路构筑底洞白合、景阳、楠桥蚕桑,下罗新龙土鸡、玉和西洋、杨家辣椒特色经济;沿底洞盐孝路—罗付路构筑蚕桑、苦竹、土鸡、岩桂、竹笋特色经济带,两条特色产业带围绕巡观路建立产业相对集中、优势互为补充的绿色经济圈,辐射带动经济基础较强、区位优势较好的3镇6乡,形成底洞、孝儿、上罗绿色经济圈、特色产业群。通过2-3年的努力,初步构筑规划合理的农业区域化产业布局,基本形成优势彰显的农业特色产业群。

二是强化示范重点突破,产业发展整村推进。按照“亿元产业链、1000万元产业镇、100万元产业村、50万元产业社”发展思路,整合人力、物力、财力优势,以整村为单位,捆绑扶贫、项目及各项支农资金,集中安排项目建设,在路、水、电、资金等制约瓶颈上进行配套安排,实现重点区域、重要产业重点投入,促进规模发展。突出抓好25个蚕桑、20个烤烟、20个竹荪、15个土鸡“百

万元村”建设,打造下罗乌骨鸡,上罗岩桂、竹荪、玉和辣椒、沐滩甜苦笋、洛表水果、石碑茶叶、王家水禽等一批初具规模的特色产业村。

三是推进专合组织建设,利益链接更加紧密。整合现有95个专合经济组织力量,进一步发挥红盛牧业、珙县蚕桑、青山水禽、下罗老寨土鸡专业社的作用,加大种植业、养殖加工业、运输、服务等行业的专合组织建设力度。强化服务专业组织功能,增强市场开拓和产品营销能力,让农业产业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沿购销关系→合同契约关系→产权联结方向发展,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紧密经济利益共同体,推动农户小生产向大联合转型,进一步增强农民闯市场的“话语权”。

四、发展机制转型,从财政投入简单输血转向培育内生发展动力

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完善农业发展的机制体制建设,着力消除发展的“时滞效应”,为新一轮农村建设和发展挖掘潜力、释放活力、提供动力。

一是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创造更加充足的生产动力。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保护林农对林地林木的经营权和林木的收益权、处置权;规范征地程序,提高补偿标准,健全对失地和半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完善土地流转工作,强化农村土地承包规范管理,积极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积极培育小额信贷组织,加快建立农业担保融资公司等中介组织,加大农村的金融支撑;进一步强化农民负担管理工作,继续开展重点领域农村乱收费专项治理工作。

二是依托启动内需历史机遇,建立力度更大的投入机制。把强农惠农政策作为扩大消费、启动内需的重点。在财政支出中适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农业、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主要农产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的投入。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农产品生产、加工、贸易等领域,促进农业规模经济效益的提高。以路、水、沼气、信息化建设等为重点,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实现“三个增量”明显高于往年。紧抓启动内需重大项目机遇,在重大水利工程、人畜饮水安全、病险水库治

理、公路建设、农村义务教育等方面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平台建设,建立专业农产品信息网络,逐步实现“网络到镇、信息进村”,逐步将可视电话安装到乡镇。

三是推进流动服务机制建设,营造更加均等的服务环境。强力推进行政审批流动到基层、便民服务流动到村社、决策服务流动到现场的“三向”流动服务机制,深入开展“全程代办制”、“户籍办理流动服务活动”、“流动法庭春风行动”、“妇康工程流动服务活动”、“烤烟蚕桑发展流动技术服务活动”,进一步解决农村群众办事难、成本高的问题.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陈 秀 花就如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打造全省高效农业第一市,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一、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建设三大载体。一是加快现......

靠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靠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雷勇健依托科技创新突破现代农业关键技术,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命题,也是世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交流发言 中共曲靖市委副书记陈世贵各位领导:根据大会安排,我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曲靖市近年来积极发展现代......

拓宽思路创新举措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拓宽思路 创新举措 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各位领导、同志们:近年来,沱牌镇党委政府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特色种养、生态循环、绿色发展”为路径,以现代农业园区和优质品牌基地......

全力推进

全力推进“六型”机关建设 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区农工局党支部2011年工作要点2011年农工局机关党支部工作在区级机关党工委和局党组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下载全力推进四个转型 积极迈向现代农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力推进四个转型 积极迈向现代农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