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业暑期考察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历史专业考察报告”。
一步一景,移步移境
——2012年暑期“扬州—镇江—南京”线专业考察报告
一、考察时间
2012年8月23日——8月29日
二、考察地点
江苏省扬州市、镇江市、南京市
三、考察对象
1、扬州市——扬州双博馆、个园、瘦西湖、天宁寺、史公祠、古运河;
2、镇江市——金山风景区、西津渡古街;
3、南京市——夫子庙秦淮风景带、雨花台、总统府、明故宫遗址公园、中山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瞻园、江南贡院。
四、考察方式
参观游览并听取解说
五、考察流程1、8月23日——晚六时出发往扬州;
2、8月24日——清晨抵达扬州,参观扬州双博馆,下午参观个园;
3、8月25日——上午游历瘦西湖并听取讲解,下午参观天宁寺与史公祠,晚上乘船游览古运河风光带;
4、8月26日——转往镇江,上午参观金山风景区,下午品西津渡古街并参观镇江博物馆,傍晚转往南京,夜游秦淮风景带;
5、8月27日——上午至雨花台缅怀先烈,下午参观总统府,后至明故宫遗址公园并登旧城楼;
6、8月28日——上午至中山陵谒陵,下午至大屠杀纪念馆缅思国难,后至瞻园参观;
7、8月29日——上午游夫子庙与江南贡院,下午返汉。
六、考察报告
历史学科存在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其存在总是给人以警示和教育的意义。透过历史,我们感知岁月流年,明白兴衰更替,了解得失成败„„因而,透过对于历史的本来的追溯,透过感受世代的传承,我们更能够体会到历史的意义,更能体会到历史科学的价值所在。本次游学江苏三市,不仅让我在身体上感受到了历史的流淌,也使我在内心中体会到了历史的凝重。在娟秀的扬州感受到的是温雅的城市形象和低调内敛的古城魅力,在镇江的短短停留却使得我了解历史的温情可以滋润的是无处不在的神奇,而在南京这座六朝古都的驻足,让我更深刻感受到了作为历史人之重任,也更深刻的体会了为历史与现实之兴盛所需要的决心与魄力。
扬州是第一站。其实,在扬州你所感觉到可能与原来想象的并不相同,原本认为的硕大繁华,或是哝哝细语都不是扬州能够给你的第一印象。窄小的街道却干净整洁,绿植营造的清新感都能够沁入大巴车内,洁净,或许这才是扬州的第一印象。
扬州之旅始于扬州双博馆,即由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新馆组成,而考虑到雕版印刷术在我国历史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则在雕版印刷馆内所听所见,更是具有别样一番风味。雕版印刷的确是一项比较费时费力的工艺,然而在当时却也是一项突出的成就与进步,尤其是其制作工艺和现存的雕版真迹,都是我国历史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当时在展厅之内,有人工展示其工艺制作流程,包括了从刻版到印刷的步骤,而在感慨其工艺的精细的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思索其存在的空间和发展的合理性越来越狭小。在当今社会我们的确用不到雕版的印刷方式,但是作为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上曾经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也同其他的文化遗产一般处于一种危险的境地,更甚者,因为历史普及教育的逐渐不平衡,所谓精华传承下的仅仅强调“精华”,这一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我们和更小的一辈中渐渐失去力量。在扬州,雕版印刷的保护地,其存在也仅仅限制在双博馆之内,而放置于全国之内,我们不得不更加忧虑它的意义,因其濒危而加以传承,却又不能因保护而将其发扬,这不仅仅是雕版印刷,也更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难题和挑战。而在人文景观方面,扬州个园与瘦西湖都是很好的代表。正值盛夏,园子里和湖水畔所见基本全是浓绿黛色,但是古代文人赋予自然的生命力确实是使得绿色都跳跃了起来,活泼了起来,生动了起来。而背后所隐藏的“盐商文化”,更是将我们带入了未曾细细参悟的文化氛围之中。在个园之中,你能够体会到扬州盐商那种“又雅又俗,亦儒亦商”的独特情趣。扬州是一个被商人改变的城市,但是却没有被交易与筹
算变得腐朽,而是在商人那雅俗兼并的行事做派和交流方式中变得更为发达俊秀。从个园之名称就更可以看出盐商所带给扬州的高洁品性——个,竹之形也。而竹在我们心中是最能够代表清廉自洁的物象。小小一个园子,在造园手法和借喻借象上有这样多的讲究和思考,也难得的是扬州最富盛名的园林之一了。而说道盛名,瘦西湖则更具备城市名片的意义。扬州是人文荟萃之地,而瘦西湖更是人文精华之所在,它所展现的,不仅仅是秀美的自然历史风光和人文历史韵意的结合,而历史的光明与阴暗都在魅力之中给人以启迪。瘦西湖之名,不细究很多人并不深知,其实它来源于乾隆年间寓居扬州的诗人汪沆的一首感慨富商挥金如土的诗作:“垂柳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可见,美景如画,却也并不是都曼妙多情,而历史的真相,往往也在最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之中。
而小小一座天宁寺,让我们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心痛。其始建是个谜,其终结是个悲。作为佛门之地,却无佛之像,无佛之真,边室里流传的只是如今打造的故事,1984年的大修使得其中的历史意义都被消磨,既没有故年寺庙的原态,更没有因日军占用导致失修后的耻辱。不止此处,华夏大地还有多少这样的地方,我们在近年将其修缮,却只是修了一个能够敛财敛功的空壳,却没有修到历史本来的意义与责任。
寺旁的史公祠带给我了对史可法气节的一种缅怀,也对当今缺之气节的一种感慨,梅花岭埋下的没有忠骨,可是衣冠墓留下的定有忠魂。我们来这里,缅怀之情大于警戒之思,而实际上却是需要更多的人来这里,体会一下警戒之思大于缅怀之情。
至于夜游古运河,乘船实在是一种错误,河畔的历史与桥上的故事都随着船一行而过,真正想要体会一下古运河的风情,实在不如在一个秋凉的天气里慢慢行进,体会一下运河自己的故事。
扬州两日,收获颇多,而镇江之始,却是略有失望。金山风景区虽然巨大,但是实质性的东西并不多,而前来游历的多是求姻缘的香客,寺内的和尚更是多了些圆滑少了些静心,可以说佛门无清净。当然,这并不是金山寺的错,孰之错,各位心中也必自有定数。而西津渡古街,古街之风味尚在,古街之存留仍存,津渡文化、宗教文化和民居文化的清净程度远胜于金山寺,现代元素的咖啡馆在古街内营造的小情调也颇有几分味道,这便是使我感受到历史温情的地方,在横竖错杂的小街小巷里,历史和现实的感召力都是这样的神奇。而这里的设置,总是让我想到了昙华林和汉口的近代建筑,两镇城市间的颓圮和西津渡古街的和谐,这样看去,武汉要做的,好像还有
很多。
镇江的短暂停留后便是南京之行。南京,六朝古都,此行却没有这种体味,对于在南京的考察,确实应当细细反思,反思南京之行,也反思更多的缺憾。南京博物院正在修葺,所以不幸的是没有参观到博物院里丰富的藏品。而因为宾馆就在夫子庙旁,所以我们可以便捷的游览夫子庙秦淮风景带。但是在这里不得不抱怨一下中国的人口数量,很多美好的景致在人头攒动的情况下便没了任何心动的味道,更不用说要思考景致人文的契合和历史流动的神韵了。
南京作为一座历史名城,不管是在古代还是近代都有着别样的地位,其特殊意义想必每个历史人都深知。南京也在历史的沉淀中凝结着更多的历史,积累着更多的文化。首站是雨花台烈士陵园。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叛变革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雨花台变成了国民党屠杀中国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的刑场。这二十二年中,约有近十万的共产党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革命的志士、爱国人士在此被杀害,壮烈牺牲,这里撒满了烈士们的鲜血。1950年,南京人民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在这里兴建了雨花台烈士陵园。必须承认的是,雨花台的鲜血过于悲壮,而烈士陵园的修建本意也是缅怀与寄托哀思,然而在已经干净洁白的石头广场上,我们目及之处是卖各色雨花石的小棚,而对于历史的崇敬和对于烈士的悲怀早已经不甚存在,我们既然可以在雨花台笑出来,又怎么能听的见青山之下的悲泣?!作为历史人尚且如此,而普天下可能更多不如我们略微明了的人来到后有是抱有怎样的心情?
从雨花台离开后,行程便至总统府。一个600多年历史的地方,包含的不仅仅是其作为总统府的故事,其王府的身份已经故去,总督署的痕迹也淡然,至今仍旧让人传道的是它在近代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在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着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它或为政治中枢,或为军事置地,上演着大半个中国的历史波澜。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便在此处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组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的国家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而1913年至1927年,这里先后成为江苏都督府、江苏督军署、江苏将军府、江苏督办公署、副总统府、宣抚使署、五省联军总司令部、直鲁联军联合办事处等机构,见证着诸多的起起伏伏;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不久,即于9月移驻这里办公;到1937年12月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先后成为日军第16师团部和伪维新政府行政院,以及汪伪政府的立法院、监察院和考试院,又见证了一段近代
历史的屈辱;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这里仍为国民政府所在地,直至1948年5月20日,蒋介石、李宗仁在行宪国大分别当选总统和副总统后,国民政府改称总统府;然后,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攻占总统府的那张照片在大家的中学课本里印的应当都不及在我们脑海里印的深刻。如今的总统府,成为了一个大型的近代博物馆,而边室里也承接着各种各样的展览,我们或许可以从总统府的砖瓦水榭间体会到近代历史里大起大落的影像,却也只能感到历史在这里的苍白感,那些都已经成了过去的故事,对于今天,对于我们,我看不到存在的意义,这是我心境的失败,还是总统府如今的失败,我茫然不知。
南京之行最心痛的,莫过于明故宫遗址地的驻足。遗址就是仅剩的几个石墩,望过去让人有种无法释怀的悲怆,历史的脆弱也在此刻尽显无余,我们在明故宫广场和午朝门公园里看到的,是数百年的风吹雨打,也是太平军战的历史写实,残垣碎瓦的废墟,诉说着几百年的故事,也诉说着历史的脆弱,就像是你读遍了所有的史书,也不能了解历史真实的完全一般,我们就算站在了历史实物的旁边,也不能了解当时的人和当时的事了。
第二天到中山陵谒陵其实是略有愤怒,我们尊孙中山先生为“国父”,但是却有人在中山陵明显的“禁止拍照”牌子旁边就拍起了照片。其实不仅中山陵,到各个地方去看看,拍照似乎是国人出行永恒的首务,可是我们的出行真的是仅仅为了证明“我来过”吗?面对这样的出行目的,恐怕无论多么成功的设置都无法具有实际的意义了。
而大屠杀纪念馆真真让人感到的是历史对如今的抛弃。我们自己都时常纠结在事件的真实性上,都惶恐的竭力证明事件的存在度上,我们又如何能够真正去思考事件本身给我们带来的痛苦与磨难,又如何能够真正去汲取事件鞭策于我们的动力?尤其是场馆所激起的观者仇愤与后面苍白突兀的和平主题的冲突,让人不得不感慨大屠杀纪念馆的背后实际上是怯懦!尤其是这样的证明后还有人不知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日期,在网络上叫嚣着日本3D《贞子》的上映期为国难日的时候,不得不说是教育的悲哀,更是历史的悲哀,这样的现实让整个硕大的纪念馆可以轰然倒塌,毫无意义。
带着沉痛的心情,再到瞻园,已经没法儿更好的感受“金陵第一园”的奇妙了,而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在瞻园中渺小的都让人难以回忆,其存在感的丧失或许与历史上太平天国的陷落一样略有讽刺和失意吧。
同在秦淮风光带上,江南贡院是我们小组的自选行程,小小的贡院,看着人偶摆
出的当年考场情景,确实在历史的对比中感叹了如今的幸福生活。只是贡院里面的香火和人们对于文曲星君的参拜,使得贡院如今存在的意义变得微妙了,没有从历史中看到奋进与崛起,反而从香钱中找寻今日的慰藉,贡院,不再是当年那个命运的分界点,而成了如今玩笑的聚居地了。
六天行程,三座城市,我一步一景,却也移步移境,历史向我展示了她的俊秀、她的品性、她的神奇,也告诉了我她的痛苦、她的磨难、她的愤怒和她的沉痛。我们作为学习历史、思考历史、感悟历史的人,要从其中知道的,实在太多太多。
历史专业考察报告姓名:宋芬芬学号:20081127班级:08历史学一、考察时间:2011年8月23日——2011年8月27日二、考察地点: 北京三、考察对象:**广场、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王府井......
08级历史学专业考察报告08历史 赵婷婷考察时间:2011年4月18日—2011年4月28日考察地点:陕西省(延安市、咸阳市、西安市、)河南省(洛阳市、武乡县、)山西(祁县、平遥县)考察对象:历史......
历史专业考察报告一、考察时间2014年8月25日-2014年8月29日二、考察地点郑州、开封、登封、洛阳三、考察对象1、开封市——开封府、开封铁塔、相国寺2、登封市——少林寺3、......
专业考察报告考察时间: 2016年10月15日考察地点: 湖南省醴陵市考察对象:耿飚故居、红官窑、李立三故居以及陈明仁故居 考察方式:参观考察目的:通过参观文物、纪念馆以增加对......
历史专业考察报告考察时间:2011年10月24日—2011年10月29日 考察地点:洛阳、登封、郑州、开封考察对象:历史遗迹以及相关博物馆考察方式:参观考察报告:2010年10月24日-29日,我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