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病句修改学法指导_中学修改病句方法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9:58:2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学病句修改学法指导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学修改病句方法”。

中学病句修改学法指导

刘晓霞

一、病句

所谓“病句”,指因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修辞不当而造成的“不通顺的语句”。所谓“不符合语法规则”实际上就是和汉民族通用语感不符。

辨析并修改病句一是辨析语病。首先要明确语病的类别,主要是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其次要掌握判别病句的常规方法。二是修改病句。首先要查出句子的毛病所在,再进行妥善的处理。修改时既要改正句子的错误,又要充分体现句子的原意而且还要尽量保留原句的基本结构和词语。修改时可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根据不同的语病,采取恰当的方法。

病句修改的考查主要立足于辨析和修改病句两个方面,而认识掌握病句的类型不仅有助于我们辨析病句,而且也是修改病句的前提。病句修改这类命题的主要形式有: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在原句上修改病句;判断题目对于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修改须在找准病因的前提下对症下药,且要保持原貌,尽量少改动。这些要点在平时就必须逐条领会并在实际考查中认真执行,千万不可粗枝大叶。

二、病句类型

病句常见错误类型:

(一)语序不当

1、主客颠倒

(1)我不同意购置这些高档家具,不仅因为这些东西对于我们不需要,更重要的是这样做不符合勤俭节约的原则。

(改为:我们对于这些东西„„)

2、谓语语序不当

(1)我们要正确贯彻和深刻理解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精神。(“正确贯彻”和“深刻理解”对调)(2)这个问题,市政府引起了高度重视。(改为:“引起了市政府„„”)

3、定语语序不当

(1)他来到我国后,曾看过250多部我国不同时期的影片。(改为:„„看过我国250多部„„)

多重定语一般的排列顺序是:①领属(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②指量或数量(代词或数量短语),③性状(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④属性(名词))

(2)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认识的方法。(将“有效的”放到“方法”前。)

4、状语语序不当

(1)这就使他们将来能更好地、真正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改为:„„真正地、更好地„„)

(2)我们顺利地按照老高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深山那位猎手。(将“顺利地”调到“找到”前)

(3)每个立志成才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贡献的人。(把“将来”调至“成为”前)

5、定语、状语、补语相互放错位置(1)“心连心”到来的消息传开后,街道里的老人、小孩许多都跑了出来。

(改为:„„许多老人、小孩„„)

(2)在万恶的旧社会,我的外祖父被地主折磨死了,家里实在过不下去,七岁的母亲就被迫卖给人家。

(改为:„„母亲七岁就„„)

(3)这位80岁高龄的老教授,全国著名的眼科专家曾被剥夺了整整十年的科研、教学的机会。

(“整整十年”调到“机会”后)

6、复句中关联词的位置不当,句序不当,前后不照应

(1)我不但相信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改为:不但我„„)

(2)现代自然科学,不是单单研究一个个现象,一个个事物,而是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

(改为:„„一个个事物,一个个现象„„)

(3)固体在液体里是沉还是浮,取决于浮力比固体的重量是大还是小。

(改为:„„是小还是大。)

(二)搭配不当

1、主谓不搭配。

(1)为了开拓学生的思路,使他们的思维方法趋于更高水平,教师们要运用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将“思维方法”改为“思维能力”)

(2)海洋生物专家介绍,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逐步被发现和推广,前途是不可估量的。(删去“和推广”)

(3)本届“挑战杯”竞赛的参赛高校数和参赛作品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改为:„„高校数有了明显的增加,参赛作品„„)

2、动宾不搭配

(1)数百名法轮功练习者的惨剧,更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李洪志的荒谬观点。(改为:„„观点的荒谬。)

(2)我们不得不敬佩关汉卿在七百多年前就在舞台上为我们塑造的这样一个熠熠生辉的女性形象。(改为:„„关汉卿,他„„塑造了)

(3)20世纪以来,人类在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空间、海洋等六大高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发现进展,其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尤为光彩夺目。

(删去“发现”)

3、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搭配

(1)可以预测,中国的电脑业一定会成为21世纪的拳头产品。(删去“电脑业”的“业”)

(2)德智体全面发展是衡量学生好坏的重要标准。(在“德智体”后加“是否”)

(3)一些长期有争议的问题,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改“进展”为 “解决”)

4、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不搭配

(1)要搞好法律监督,检查人员必须具有熟练的业务知识和不畏权势、敢于斗争的精神。(改“熟练”为“丰富”)

(2)法律援助的制度旨在通过减免费用,对那些因为经济困难而又需要法律帮助的人提供应有的法律援助。

(改“对”为“向”)

(3)对不起,这次我们对你们照顾得太不周全了。(改“周全”为“周到”)

5、错用关联词或关联词搭配不当

(1)尽管你的赠礼多么微薄,但在农民心上,却像千斤重的砝码。(改“多么”为“这么”)(2)不管当地气候条件极端不利,探险队员终于胜利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改“不管”为“尽管”,或改“极端”为“怎样”)

(3)因为作者没有很好掌握主题,单凭主观想象,加入许多不必要的情节和人物,反而大大地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改“反而”为“所以”)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主语残缺

(1)看完了中央话剧团创作演出的《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使人们增强了戏剧创新的信心。(删去“使”)

(2)在万恶的旧社会,逼得我们穷人逃荒要饭,卖儿鬻女,家破人亡。(删去“在”)(3)“心连心”艺术团在老区的巡回演出,博得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很高的评价。

(在“对”前加“观众”)

2、谓语残缺

(1)领导指出,那位大肆铺张的经理一定要全部退回所受的礼金和少付给宾馆的食宿费。(改为:„„礼金,补交少付„„)

(2)建筑基础工程的任何一道工序出了毛病,都会使高楼大厦基础不牢,甚至倒塌的危险。(在“倒塌”前加“有”)

(3)美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著文,太阳并非是孤零零的单星,它还可能有一颗尚未为人所知的伴。(在“著文”后加“猜测”)

3、宾语残缺

(1)高分子材料用在医药上,大致可分为机体外使用和机体内使用。(在“使用”后加“两种”)

(2)特大矿难发生后,国务院立即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大特大事故。

(在“事故”后加“的发生”)

(3)加强民族团结,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具有重大意义。(在“多民族”后加“的国家”)

4、缺少必要的定语和状语,缺介词

(1)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付出劳动。(在“劳动”前加“艰苦的”)

(2)我们这所农村职业高中学校举办的数学、物理、化学三个短训班,开设了农用数学、农业机电和农作物栽培管理等课程,使教学直接为农业现代化服务。

(在“开设”前加“分别”)

(3)姜堰市委对政协工作的领导落到了实处,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在“对”前加“把”)

5、成分赘余,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多余和滥用介词等。

(1)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些革命战士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生命。

(删去“这些革命战士”)

(2)这部小说曾在《扬子晚报》上连载发表。(删去“发表”)

(3)她说出了自己的心事和心里话。(删去“心事和”三个字)

(四)结构混乱

1、两句混杂

一轮明月从东方冉冉升起,我慢慢抬起头,望着那一轮明月那么的圆,那么的大。(改为;“望着那一轮明月,它是那么的圆,那么的大。”)

2、前后牵连

县交通管理局决定,6月1日起农用车辆凭新准运证上路,更换农用车辆准运证自5月1日开始办理。(删去“办理”或删去“自”)

3、把两个不同关系的复句杂糅在一起

我国如果没有卓越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理论,并运用这个理论研究我国地壳运动和油气聚集的规律,中国打碎了“中国贫油论”的精神枷锁,飞速地开发和利用我国的石油资源。(顺着前面的意思可把“中国打碎了”改为“就不能打碎”;或就着后面的意思把“我国如果没有”改为“由于”,“创立”后加“了”)

4、“A是B”式的句子

有关部门认为,苏丹红事件并不是由于某个人的故意或疏忽造成的,而是应把责任归咎于供应链管理系统还不够完善。

(句式杂揉,去掉“还不够完善”)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我们认为,应该使用规范的简化字,不要再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的学习增加困难。

(“这样”指代不明,应把“这样”改为“否则”)

2、句子某个词语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造成表意不明

(1)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家长们都认识到不适当地管教孩子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不适当地管教”可以理解管教的方法不正确,态度粗暴,也可以理解为管教的程度、次数不够,放任自流。)

(2)刚才来的那几个演员,他们会不会表演?(“会不会”可以理解为“擅长不擅长”,也可以理解为“可能不可能”。)

3、句中某个词语有不同用法,造成表意不明

(1)他制订了五年的防护林规划,由于对这个地区复杂的气候水文和植被情况没有掌握清楚,最后还是失败了。

(“五年”可以理解为“制订”的补语:他制订防护林规划花了五年时间;“五年”也可以理解为“防护林规划”的定语:他制订的是五年防护林规划。)

(2)复旦大学演出的话剧《快乐的圣诞节》,邀请了日本、加拿大、德国和挪威等国留学生同台演出,形象地反映了中外人民和大学生的友谊。

(“和”如果认为是连词,那么“中外人民和大学生的友谊”可以理解为“中外人民的友谊,中外大学生的友谊”;如果认为“和”是介词,那么“中外人民和大学生的友谊”意思就是“中外人民跟大学生二者之间的友谊”。)

(3)对学生会提出的建议,我举双手赞成。(“对”的宾语是“学生会”还是“建议”?是“向学生会提的建议”还是“对于学生会提出的建议”?)

4、短语、句子的结构有不同的理解,造成表意不明(1)大家不由地热烈鼓掌,望着慰问团走进会场。(“望着慰问团走进会场”,可以把“慰问团走进会场”这个主谓短语当作“望”的宾语,那么就是慰问团走进会场;也可以把“慰问团”当作“望”的宾语,那么这个句子是连谓句,是“大家一边望着慰问团一边走进会场”的意思。)

(2)我一定说服妈妈和你一同去,这样你在路上就有个伴了。

(谁和你一同去?“我一定说服妈妈和你一同去”如果理解为兼语句,那就是“妈妈和你一同去”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连谓句,那就是“我和你一同去”的意思。)

5、省略了不该省的成分,造成表意不明

陶行知指定了生活教育社中的几个共产党员负责筹备建校,并担任学校领导工作,又请了一些进步人士当教师。

(谁“担任”?谁“请”?是“陶行知”,还是“几个共产党员”?应该补上不该省略的主语。)

(六)不合逻辑

1、概念不当

学校要在“五四”前夕发展一批新团员,你可要抓住机遇啊。(“已经”是“新团员”了,还要发展?)

2、概念并列不当

(1)我们坐在飞机上俯视地面、山川、田野、城市、村庄。(“地面”包括了“山川、田野、城市、村庄”,将“地面”后的顿号改为逗号)(2)“五四”青年节,我们和三中的共青团员、青年教师一起联欢,大家高兴极了。(“共青团员”中的一部分可能是“青年教师”,“青年教师”中一部分可能是“共青团员”。在“共青团员”前加“学生中的”)

3、偷换概念

有人认为讲课应该生动些,我对此有不同看法,讲课又不是演滑稽剧,为什么要逗人发笑?(“生动”与“逗人发笑”是两个概念,偷换概念造成前后意思不一致,应在第一句话后再加上一句“生动就是逗人发笑”)

4、判断失真

最近,古今中外许多优秀影片在各大影剧院陆续上映。(古代有影片,不合事实,应删去“古今”二字)

5、自相矛盾

我们曾经在一起回忆着那战火纷飞年代的许多往事。(“着”与“曾经”矛盾,删“着”或删“曾经”)

6、模棱两可,前后失应

我建议有关部门是否把徐光启的墓加以修葺,建块石碑,介绍徐光启在科学上的成就。(既然是“建议”,总是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不能模棱两可,应删去“是否”二字)

7、缺少必要的关联词语,造成分句间关系不清

只有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疾苦和愿望,对情况作科学分析,切实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前加上“并”,“切实”前加上“才能”,这样,分句间的关系就明确了)

8、分句间强加某种关系,不合事理

大家如果不认真学好语文,就不会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假设和结果两者不相应,“认真学好语文”和“思想水平较高”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可把后一个分句改为“就不会有较高的写作能力”)

三、寻找语病

正确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找出语病,是修改病句的基本应对策略。复习中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四个方面的语病。如何寻找出句中语病?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法。

1、主干枝叶梳理法(紧缩法)

有语病的句子,大多是语法方面的毛病,因此,辨析句子是否有毛病,可以从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入手。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状、补)去掉,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诸如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等);如果主干没有问题,再看附加成分有无毛病(诸如定语排序不当,状语排序不当,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等)。

例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受教益。运用压缩法,这个句子主干是“使我受教益”。显然,句子缺主语,犯了“主语残缺”的错误。

2、句意分析法

(1)看句意是否明确。

一般情况下,一句话只能有一种理解,即一句话表达唯一一个意思。如果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是歧义句,就犯了句意不明的毛病。

(2)看前后分句是否合事理。如: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伪劣产品”是不会有人仿造的。)

3、造句类比法

用一组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比较,如果仿写的句子有问题,可以说明原句也不成立。如:“一个满脸长满青春美丽痘的男青年„„”“满脸长满”这个说法妥当不妥当不妨仿造几句:①满碗装满米饭;②满桌堆满书籍;③满车挤满乘客;④满屋挤满学生。很明显,这些说法都不妥当。原因是形容词“满”在充当一个动词的状语的同时有充当它的补语,这就显得重复累赘了。“满脸长满”应改为“满脸长着”或者“脸上长满”才不别扭。类比法和紧缩法常常是结合使用的。应该指出的是,即使掌握了这些方法,如果在语言习惯方面没有敏锐的判断力,仍然是无济于事的。所以,提高检修病句能力的根本途径,还是广泛的阅读。

4、关联词语检验法

关联词的特点是成对出现较普遍,如果上下文的关联词出现了问题,句子也会是病句,此法主要用来检查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存在问题。如“不管我在那里有了职业,却是被资本家雇佣的”,上下句不存在条件关系,而应改为“尽管”表示转折关系。

碰到成套使用的关联词语,首先要考虑搭配是否得当,如:“不管+多么(不定指)+都”;“尽管+这么(那么)(定指)+但(转折)”;“无论+还是(或)(选择关系)+都”。其次,考虑关联词语位置是否恰当,如“不但„„而且”,要看关联词语主语前后是否一致。如果一致,那么,主语在关联词语前面;如果不一致,主语则在关联词语后面。再次,要看关联词语后面的内容关系是否颠倒。

5、语感审读法

在辨析语句是否有语病的时候,充分地调动平时积淀的语感,从感性上去察觉,看是否符合人们语言表达的习惯,读起来,听起来是否别扭。这是语言的高级运用。例如: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按我们平时的语感,我们不难发现,“不管„„都极端不利”不符合我们的语言表达习惯。因为跟在“不管”后面的词语要么是表不定程度的“多么”等,要么是表选择性的,要么是列举可以选择的几项。因此,应改为“不管„„多么不利”,或者把“不管”改为‘尽管”也可。

适当积累,有利于我们快速解题。我们做这类题目时要有“防范”意识。如:碰到并列短语,十有八九有问题;出现“对”、“对于”、“关于”可能就有问题;有“以”或“为”,不是句子杂糅就是缺少介词;数量短语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容易产生歧义;“„„是„„”的句式可能是句子杂糅。

四、病句的修改

病句的修改原则有三:一是要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意;二是修改后不能再出现新的语病;三是要保持句子的简洁;四是要根据实际表达需要修改,不能为了改病句而改病句。

修改病句的方法有五: 增、删、换、移、简。“增”主要用于成份残缺等类病句。“删”就是删去多余的内容,主要用于成份多余、重复、罗嗦,自相矛盾等类型的病句。“换”主要用于用词错误等类病句。“移”主要用于语序不当等类病句。“简”主要用于修改罗嗦等类病句,使之简要。病句修改常和简明、连贯、得体结合考查。

注意: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解决了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修改病句指导

修改病句知识讲解内容和结构上有毛病的句子称为病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 1.句子成分残缺,使句意表达不清楚。例如:在老师的教育下,进步得很快。 缺少成分,句子不完整,应加入表示人物......

病句修改方法指导

修改病句方法指导:一、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对具体的句子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要简单套用某一病因。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不改变原意,同......

六年级修改病句复习指导

注意点: 1、修改病句 是一项基本的 语文 练习。 学 生书面语言中病句出现得比较多,出现病句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要重视修改病句的指导,并对学生 作文 中出现的病句及时修......

初中病句修改指导教案

初中病句修改指导教案主讲人:张乐 科目:语文 年级:八年级 时间:40分钟 教学目标:(1)学会发现现代汉语中的病句。(2)学会分析病句产生的原因。 (3)学会修改病句,在语言的运用中避免出现病......

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练习姓名: 成绩:一、常见病句的分类解析(一)成分残缺1.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令人鼓舞的新气象。 2.我决心具有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的新人。 3.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

下载中学病句修改学法指导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病句修改学法指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