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当代教育名家—— 魏书生的教育理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魏书生的教育理论
魏书生,当代著名教育实践家,1950年生。他自1978年任中学教师,后来又担任过班主任、教导处主任、校长、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等职,现任盘锦市教委主任、党委书记,并且兼任台州书生实验学校的校长。几十年来他一直钟情于教学和管理工作,在各个岗位上都有突出的表现。由于成绩卓著,他先后被评为省先进班主任(1981年)、省劳动模范(1982年)、特等劳动模范(1984年、1987年)、特级教师(1984年)、全国优秀班主任(1984年)、全国劳动模范(1988年)、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89年)、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1990年)„„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早在1984年便指出,魏书生“是个教育家”,而且“不是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教育事业,有一种忘我精神。”
魏书生的奇迹和荣誉是干出来的。他有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全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等38项社会兼职。但他始终不离教学第一线,一直坚持上语文课,并当班主任。他是教书育人的模范,在他手下,再乱的班级也会变好,再差的学生也能成才。他所教班级的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素质高,升学考试成绩每届都名列全市前茅。十多年来.魏书生已在除台湾省以外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地区作报告1100多场,上公开课600多次,堪称全国之冠。他热爱教书,酷爱读书,也善于写书,至今已发表了100多篇文章,主编、撰写出版了32本书。其中《班主任工作漫谈》、《家教漫谈》和《魏书生文选》(一、二卷)等著作均已重印多次,越来越受欢迎和好评。
魏书生教育理论的思想框架是: 一个核心——育人,以及由此生成的素质观、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
二个原则——民主与科学,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规律。
三个统一——社会本位与以人为本的统一,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统一,主体思想与发展思想的统一,以及由此整合而反映时代精神、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主体发展、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思想。
四个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工作的关系,人和他人的关系,人和自我的关系,以及由此扩展开来的富于哲理的思考。无论任何人,要改变客观世界,都首先要从主观上改变自我、超越自我,方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五个支柱——以培养自学能力为宗旨的学科教学论,以培养自我教育能力为宗旨的班级工作论,以学会学习为宗旨的学习方法论,以养、教结合为宗旨的家庭教育论,以规则与威信相结合为宗旨的学校管理论,以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相关的丰富多彩的独到理论和具体方法。
一、魏书生的管理思想
高效率的班级管理,是魏书生教学成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我们甚至可以说,魏书生的教学离不开管理,没有他成功的班级管理就没有他今天的教学奇迹,那么魏书生是怎样进行管理并以此服务于教学的呢?1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以法治班”的管理思想
关于管理,魏书生说自己一靠民主,二靠科学。“民主”管理的策略和以“法”管理的方法是他班级管理中最鲜明的特征,也是他管理中最具价值的思想。“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以法治班”使班级管理制度化;二者结合,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使班级管理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魏书生的做法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以下认识:(1)要把学生当作有思想、有个性、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人。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2)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灵魂。(3)共同的教育目标(即学生的学习目标)决定了师生在管理过程中合作的可能性大大超过了他们之间的排斥与对立,学生完全可以成为管理活动的主人,前提是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并采取高明的教学策略。(4)没有制度就谈不到管理,但制度制定和执行必须考虑到学生对制度的接受程度,只有学生愿意接受且愿意服从的制度才会发挥良好的管理效益。
(二)自我管理思想
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是“人本”思想的发展,魏书生管理本身最鲜明地体现了这一思想。首先,他非常注意提高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曾经有学生问他:“您还能做我们的班主任吗?”魏书生说:“为什么不能?”学生说:“我们看您太累了!”“那我就请副班主任来管嘛!”学生问:“副班主任在哪?”魏书生说:“就在每位同学的脑子里!”谈话中,魏书生除巧妙地向学生传达了对学生的信任外,还向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这就是: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通过引导使学生自觉意识到管理的必要性,特别是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在客观效果上,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和对抗的情绪,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管理的实效。其次,魏书生创造性地创设了多种自我教育形式,如:写“说明文”,写“心理病历”等,大力倡导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帮助他们在心里筑起第一道防线,以尽量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再次,他大大强化了规划、决策过程中的民主参与,通过引导学生制订班规班法,既使学生的意志与愿望通过合理渠道得到了满足,又密切了师生关系,同时由于学生有为自己的目标负责的倾向,所以它容易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自我约束,真可谓“一举数得”。第四,大胆转化了管理机制,为班级重新建立起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新机制。
(三)系统管理思想
魏书生是个具有哲学头脑的人,他十分善于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教育问题。他认为,管理从空间上说是人与事(学习活动等)相互协调的系统(如他提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即证),而从时间上说则是一个从决策到执行再到反馈的系统运作的过程,为此,他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来构建他庞大的管理工程,在推进管理自动化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且获得了成功的经验。现就管理工程中几个比较重要的子系统略作些分析: 1 选自侯器《魏书生班级管理思想初探》,http://
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于是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倍数的幸福。
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之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减少内耗,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2.教育改革
教育是研究艺术的科学,这就决定了它应该是千差万别的、百花齐放的。一个改革者应该有科学家的头脑,企业家的气魄,未来学家的眼光。3.教育管理
宇宙空间并不开会,但数千万星体,却照样井然有序地运转着,这不是对人的启示吗?
领导者应该研究什么问题呢?就是那些带规律性的问题,那些乱子还没有暴露出来的问题。
4.教学民主
民主象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敞。
学校工作和班级工作应最大限度地依靠民主管理和制度管理,少一些人治,少一些无效劳动。
5.语文教学
讲思想教育,往往使人误解为政治说教,可不可以叫思想感染?感染,就更富有艺术性,富有人情味,符合心理学的规律。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并根据研究成果纠正自己的教学思想,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确实可以改变教与学不协调的现象。
6.教学方法
应该经常和学生商量一点教学实验,这样就使教学充满了源头活水。
“帮助”二子很重要,帮助学生学习,就不是让学生学习,更不是强迫、命令学生学习。
7.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艺术园地,这一园地应该百花齐放。
语文教学厚古薄今、厚现代文学薄当代文学,不能算作什么好现象。8.自觉学习
只把考试分数作为果实去精心培养,结果使许多学生舍本逐末,不顾大的方向,而用全身心的代价去挣分数。结果分数到手,学历到手,学习到头。许多知识漫不经心地丢掉了,至于更新更谈不上了。
人是有两重性的,幼稚也是相对的。不应该轻率地给那些智力较好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下幼稚的结论。他们灵魂深处,一般都有较复杂的闲思缠绕着,使他们无力自拔。
9.自学 学生最初没有自学习惯,好像一部静止的汽车,产生培养好习惯的欲望好像打着了火,第一次推动不能性急,要慢,慢才符合运动规律,才符合人的心理状态。
文章是越不写,越不会写,越不愿写,越不敢写。10.开发脑力
人的潜力无穷无尽,作为挖掘潜力的第一步,首先要树立起人的潜力无穷无尽的观念。
每个人的头脑都是一个蕴藏量极其丰富的矿区,谁没发现这一点,就说明谁的勘探能力落后;谁还没有开采,就说明谁的工作中心还没有转移到发展“生产”上来;谁开采的少,就说明谁的开采技术落后。
【附录2】魏书生的著作
1.《思维能力测验与引发》 辽宁民族出版社 1991年 2.《班主任工作漫谈》 漓江出版社 1993年 3.《初中生科学学习方法》 辽沈书社 1993年 4.《语文自学导引》(共6册)沈阳出版社 1994年 5.《魏书生文选》(一、二卷)漓江出版社 1995年 6.《中国特级教师教案精选》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 7.《家教漫谈》 漓江出版社 1996年
8.《中学生实用学习法》 沈阳出版社 1998年
9.《中学整体优化改革优秀成果汇编》 辽宁民族出版社 1998年 10.《初中生分类作文大全》 白山出版社 1999年 11.《初中生应试作文大全》 白山出版社 1999年 12.《初中生议论文写作大全》 白山出版社 1999年 13.《初中生600字作文大全》 白山出版社 1999年 14.《学生学习600法》 漓江出版社 2000年
思考题:
魏书生教育管理理念对你的教学或班级管理有何启迪?结合你校实际情况,说说你的实施策略与方法。
学习内容:我国中小学当代教育名家学习时间:第一节 叶澜与新基础教育启示:独立地进行创造的职业倘若仅从这种职业的社会贡献角度去认识是远远不够的。能给人以尊严的职业,应该是......
读《魏书生教育教学理论》心得体会读《魏书生教育教学理论》这本书后,感受最深的就是魏书生在教育教学中真正做到了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切实做到了为学生服务。民主管理是我体......
当代教育大师魏书生简介•魏书生,男,1950年5月4日,出生于河北省交河县。1968年参加工作,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 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
学习魏书生教育理论心得体会西万小学 吴东升今天,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西万小学全体教师一同学习了魏书生先生的材料,学完之后我被他乐观、进取的态度、平和的心态、独特的教育......
在实践中提升读魏书生教育理论有感“学习、工作、尽责、助人是享受”,这是盘锦市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和师生员工恪守的 座右铭和价值观。我初读感悟不深,再读感觉意蕴深长。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