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理识字 追寻根的文化_理性看待字理识字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9:04:2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字理识字 追寻根的文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理性看待字理识字”。

字理识字 追寻“根”的文化

镇泉小学

龚黎明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曾经说过:‚要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率,首先就必须提高其识字的能力;要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就必须‘进一步研究小学识字教学的规律,包括学生的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当前的识字教学可谓方法各异,风格多样,但字理识字法却以它博采众长的兼容性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

我们都知道,汉字是用来记写汉语的工具,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传承,是我国古代人民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所创造出来的,因此每一个汉字的构形都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而字理识字就是根据汉字不同的构形特点及造字方法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依据汉字表意特点和构成规律,运用汉字形与义的关系,追本溯源,解析字理,把点点划划组成的方块字变成形象、生动的图画,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加深学生对汉字构字的理解,使学生在了解汉字负载的文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汉字的熏陶,感受到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因此我们说,字理识字是追寻‚根‛的文化。

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的规律,只有按其规律来做,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小学生学习汉字主要是形象感知和意义识

记,而字理识字就是把抽象的符号化为形象的联想,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这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

我们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形特点,让学生明白某个形体的来源及其结构功能,这对于辨析字的形义,掌握字际关系、字词关系和词义系统,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字理识字的方法:

分析法 汉字的最大特点是表意性,教师根据汉字这一特点,对每个生字进行认真地研究分析,以字理为中心,从而体现音、形、义的统一。教学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就要尽量从其本义入手。例如教学‚歪‛字,‚不、正‛即为‚歪‛;‚尖‛字,‚上小下大‛的东西即为‚尖‛;又如‚攀‛字,指‚山上有许多树木,树上有许多枝枝丫丫,要用大手抓住枝杈才能往上爬‛。用这样的方法来识记汉字,学生记忆深刻,掌握牢固。

演绎法 即利用直观形象的演绎方法加强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如教学‚看‛字,可用以手遮目的动作演示;教学‚笔‛字,可用毛笔演示;教学‚掰‛字时,两手掌相对合拢,然后向两边分开,做一个掰的动作。如此形义结合,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联想法 在解析字理时引导学生合理地展开联想,以加深对音、形、义的理解。如教学‚春‛字时,可引导学生联想:春天到了,温暖阳光(日)普照大地,人们三人一伙地()

结伴而行,踏青赏花。又如教学‚愁‛字时,引导学生合理地展开想象,把‚愁‛字解析为:过去穷人无衣无食,‘秋’天一到,天气渐凉,‘心’里就犯愁。这样的记忆方法,生动活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推理法 现行教材中,识字教学的安排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课本里虽然象形字的数量不多,但它是汉字形成的基础。指事字是符号或是在象形字基础上加符号形成。会意字和形声字往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字组合,因此教好象形字再教会意字、形声字就容易多了。如学了‚足‛字之后,再在会意字和形声字中再遇到部件‚‛,就可以联想到它与脚有关。如‚踢、跑、跳、蹬‛等字,都跟‚脚‛的动作有关。如此举一反三,学生很容易就能摸索出其中的规律。

比较法 把汉字的个别部件分析出来进行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抓住字与字的本质联系和区别,使学生理解生字的形义。比较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形声字比较:即对若干声旁相同而形旁不同的汉字找出构形的差异。如‚跑、泡、炮、袍、咆‛这几个字,首先要让学生记住它们共同的声旁‚包‛,再解释字理:‚‛表示脚的动作,‚氵‛表示跟水有关,‚火‛跟火有关等等。

(2)形近字比较:对于形近字,可以从形音义结合上

进行综合比较。如辨析形近字‚惊、晾‛字时,即可通过字义来进行比较:‚惊‛是竖心旁,与心情心理有关,可组词‚胆战心惊‛;‚晾‛是日字旁,与太阳有关,可组词‚晾晒‛。

谜语法 虽然汉字繁难的笔画以及复杂的结构给我们的识字教学带来了困难,但它的形体结构却为我们编制字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可根据这些字的形、义特点,编一些字谜让学生猜想分析,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如 ‚器‛字就可编为‚四口上下站,犬字在中间‛;‚德‛字可编为‚十四个人(彳)一条心‛;‚漏‛字可编为 ‚屋外(尸)下大雨(氵),屋内下小雨(雨)‛等等。用字谜来进行识字教学,既有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学生喜闻乐见,识字效率当然高。

游戏法 低年级的学生虽然有意注意在发展,但占优势的还是无意注意。他们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易被新鲜的刺激吸引,常受兴趣和情绪支配。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我们采用游戏的方式,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让他们 ‚眼、耳、鼻、口、手‛相结合,以加深其对汉字的印象。如教学‚灭‛字做个小实验,在一个小铁盒里点燃纸,待火势烧到适当程度,用一块合适的铁片盖住小铁盒,稍后拿开铁片,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种种变化,讲述一些有关火的知识,尤其是一些灭火的知识。最后,总结:用一块铁片

‚一‛把‚火‛盖住,就可以‚灭火‛。又如在学习‚编‛字时,可拿一些小绳子或小藤条让学生编一编自己喜欢中国结、玩具、小箩筐等。就这样,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完成了对汉字的学习。

总之,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文字更是奥妙无穷。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如果恰当地利用字理,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变成一首首优美的诗,一幅幅美丽的画,一个个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充分地领略到汉字所负载的深厚的历史文化,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那么,我们的字理识字也就真正地达到了它‚追根溯源‛的目的。

字理识字

进入中年级后,随着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和课堂教学重点的转移,识字教学也在发生着变化。虽然识字量在减少,但对识字态度和识字能力的要求在明显提高。 在识字教学时间减少的情况......

字理识字

字理识字——感受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小学识字阶段就像万丈高楼的根基,打得牢固不牢固,直接影响着高楼大厦的建筑。它是基础教育的根基,要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就必须提高学生......

字理识字

1、雨教“雨”字,教师先板书,然后问学生:“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个图形像什么?”学生经过观察与思考,回答:“像天上下着雨。”教师就告诉学生:“刚才老师画的,就是古代劳动人民用图画的......

字理识字

字理识字,将一个个汉字变成学生感兴趣的图画,故事,身体语言,令人过目不忘,学而不厌,兴趣大增。以前我们的教学,不会引导学生通过感悟汉字构字规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来识记生字......

字理识字

字理识字字理识字似一股清新的凉风,浇醒了我昏昏欲睡的头脑。我迫不及待地搜找有关她的一切。在这里,一个个汉字,在师生的眼里全然不是枯燥的符号,而是一幅画,一首诗,一个故事,他们......

下载字理识字 追寻根的文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字理识字 追寻根的文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