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实践教学模式思考”。
“开心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老年大学网 2012-06-19 14:02:33 作者:吴忠扬 李 兵 来源:四川省资中老年大学
资中老年大学成立于1988年。24年来,学校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2009年被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授予“全国先进老年大学”荣誉称号,同时被评为“四川省A级老年大学”。2011年被全国老年大学协会评为“全国老年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提出了“一切为了老年人,一切服务于老年人,一切着眼于实践老年人第二人生的价值,使老年人寻知得知,寻乐得乐,寻友得友,寻健得健”的办学宗旨,还提出了“以学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针。为落实办学宗旨和教学方针,学校进行了“开心教育”模式实践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开心”教育模式的初步实践
(一)开导言行,平和心气
步入老年,许多人都有一个心理调适的过程。而到老年大学学习,又有一个心理和学习的适应过程。老年大学教育与管理的实施,其前提是需要对学员“开导言行,平和心气”。
每学期,学校对新学员都要专门开设一课,即《正确的老年观,实践第二人生价值》,同时还进行“每步走好,安全可靠”“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心态平和,健康常在”等方面的教育,以帮助他们在进入老年时的心理适应和进入老年大学的学习适应。
此外,学校通过政治课和“三观”教育帮助学员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围绕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等问题进行教学,在他们头脑中安装“无线电台”,使他们与时代同步,终身学习,终身受益;教他们把握好“遥控器”,使他们与时代相通,不断转换,不断更新;给他们一个“调压器”,使他们与时代相适应,随时调整,常保平衡。总之,做到不停顿,不错位,不掉队。
学校还通过理论研讨会“开导言行,平和心气”。理论研讨会的主题有:“爱我老年生活、爱我老年大学”“健康老龄化”“自我保健、提高生存质量”“老年人的社会价值”“以和为贵、平等友爱”“当新世纪的老人”“与时俱进、全面发展”“如何适应学习型社会”等。广大学员通过认真的思考,理论文章的交流,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由自我教育到意境升华,普遍地认识到:不能要求社会适应你,只有你去适应社会;不能要求自然适应你,只有你去适应自然;不能怕走向衰老,只能延缓衰老;在第二人生里,必须努力实现个人与社会和、与自然和,体内平和。
为“开导言行”,学校制定了《学员守则》,其中规定:“坚持和谐相处,平等友爱;在学习和对外活动中,既要以老年大学学员为荣,又要做到维护老年大学的荣誉„„。”还向学员提出了《十要十不要》,其中要求: “雨天上学要防止路滑,不要麻痹大意;上下楼道、进出教室、会议室要慢,不要拥挤;组织在校外活动要注意安全,不要出事故;„„”
(二)开启才智,敞亮心扉
老年大学也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多数学员入学的目的还是为了寻求新知。为了使学员拥有人生第二个美好的春天,实现自己第二人生的价值,学校坚持以学为主,以教学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为广大学员“开启才智,敞亮心扉”。
学校始终抓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个中心环节,努力将学校办成寻求新知的课堂。一是实行普通班、进修班、专业班三结合的学制,这样既照顾学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兴趣爱好各异的特点,又适应终身教育的需要,做到有统有分,统分结合。学员统一编入7个必修班,同时又照顾其个人爱好让其自选专业班。参加23个专业班学习的学员达到70%以上。二是按照贴近学员(老年)生活、贴近时代潮流和贴近常学常新的“三贴近原则”安排课程。先后开设了养生、保健、政治、文学、科技、书法、美术、诗词、摄影、音乐、舞蹈、民乐、英语、法制、名城、门球等16门课程。突出“用”和“新”两个字。三是按照以学为主的原则安排课时,每学期周一至周五行课,各学科课时总量不少于120节。四是按照自编为主的原则编写教材,努力把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康乐性结合起来。教师自编教材已编印8本。五是按照相对稳定的原则建设高规格、高层次的教师队伍。我校先后聘用教师达98人,现任34位教师中,50%是县医院领导和科室主任等医疗专家,其余是退休知名人士和专家。学校坚持每学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听取学员的反馈意见,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各学科教师坚持从学员的具体情况出发,按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原则,实施教学。保健课先后对150多种疾病的防治、40多种常用药常识,30多种按摩常识及10多种护理常识进行了讲授。音乐课先后教唱歌曲500多首,舞蹈课教会舞蹈80多个。文学课寓艺术美的享受于形象感染之中,字字珠玑寓世情。英语课教学与英语歌、英语表演紧密结合,学员兴趣很浓。历史课谈古论今,史料翔实,格外生动。趣谈课海阔天空,寓教育于哲理之中,别有一番情趣。科技课效果也很明显。日本大地震核泄漏,就讲核电常识;汶川大地震后,就讲地球结构与地震以及防范方法;“神七”上天,就讲航天常识,还讲了许多天象、气象,营养用油等生活科技,很受欢迎。总之,丰富的教学内容,反映了较高的教学质量。
广大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常年到课率在80%以上,记课堂笔记已形成风气。二十周年校庆展时,学校展出课堂笔记1259本,其中10万字以上的上百人,30万字的18人,有3人近100万字。据一班学员税伯均的笔记,在20年中,听保健课312节,了解120多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常识,学了20多种按摩,10多种护理常识,还学了30多种用药常识。广大学员普遍感受到:越学越有乐趣,越学越感到“人生苦短”。有学员诗曰:“学习添得乐和趣,不负今生度夕阳”“但期借得余年寿,发奋在读十年书”。
(三)开发潜能,深邃心智
老年大学的学员不少具有才能和潜能。一些学员因多年工作的原因其才能和潜能没有能发挥出来。因而除了第一课堂的知识学习,他们也渴望在其之外参与第二课堂的活动学习。由此,学校把握多科性综合学习与课内外个人兴趣爱好结合的原则,通过第二课堂为学员“开发潜能,深邃心智”。
一是把第二课堂教学纳入教学总体安排。一部分纳入课表,一部分纳入每周、每月、每学期工作计划,统一部署,分别要求,分层次管理。二是组建了门球、歌咏、舞蹈、书法、绘画、摄影、棋牌等课外兴趣小组,有90%以上的学员自愿参加了1——2个小组,定期开展活动。三是突出“多、广、常、联”的特点。“多”即多种活动,多种情趣,一学年内安排有20多种活动;“广”即学员广泛参加,各取所好,人人到位,各有所乐;“常”即经常组织,常乐不衰;“联”即广泛联谊,参加校内外的联赛,努力建设一支引人注目,交口称赞,全县重大活动离不开的队伍。四是以“唤回童心,焕发青春,陶冶情操,振奋精神”为主题创新活动类型。主要有六种类型,即以仿儿童游艺为特色的康乐型活动,以强身健体为内容的陶冶型活动,以重大节日为内容的教育型活动,以班会为内容的自治型活动,以校友会为内容的联谊型活动。在学校的倡导下,学员踊跃参加第二课堂的学习活动。学员彭昌树原做行政工作,入读老年大学后开始学写诗词,其创作的诗词还在《巴蜀诗钞》和《诗刊》上发表。学员参加课外歌咏队的特别多,有些久停歌喉,不开口唱歌了。据对进修一班的调查,上老年大学前三年以上不唱歌的22人,五年不唱歌的16人,10年不唱歌的10人,15年以上不唱歌的22人,有50人已经是20年以上不唱歌了,上老年大学后使他们青春焕发,歌喉响亮了起来,两次参加县举办的百人合唱歌咏赛均获一等奖。20多年来,学校举办文艺演出192次,其中校外102次,观众数万人;校内上台演出人数占学员80%。学校编辑诗集5本。另据不完全统计,学员的文艺作品在全国和省市发表200多件。学校举办书画展、摄影展53次。参加校、县、市以上书画展87件。2010年全国老年大学“兰亭杯”诗书画影展大赛,学校报送摄影作品21人34件,获金奖5件、银奖7件、铜奖6件。校庆二十周年展,有参展作品的学员431人,展品4464件,连同文艺才艺表演,有90﹪以上的学员展示了才能,展现了丰采。
(四)开阔眼界,宽广心胸
学员们退休后接触的范围窄了,接受的信息少了,这增加了他们思想封闭性、认识肤浅性的可能,这不利于他们丰富信息,了解社会,提高生命质量,实践第二人生。为此,我校努力为学员“开阔眼界,宽广心胸”。
一是开设专题讲座。先后讲授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是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最大乐趣》《认清两种生产的辩证关系》《用正确的观点看形势》《人际关系常识》《经济形势与深化改革》《当前形势与对策》《资中的历史沿革、历史名人、古文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等专题。
二是请县领导做报告。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转型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学员思想上存在的一些疑虑和困惑,很容易对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些问题不理解。因此,学校先后有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的近37位领导到学校上大课117次,内容广泛,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其中宣传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全会精神12次,通报经济工作、全县规划、招商引资、三农问题等37次,专门讲改革、开放问题12次,就热点回答问题6次,讲依法治国10次,讲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5次,讲团结、稳定7次,讲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多极化等国际形势及我们入世应对9次,其他专题19次。通过讲解和通报,开阔了视野,增加了知识,促进了对形势的了解。
(五)开门办学,拓宽心境
第二课堂是让学员走出教室,是请领导专家走进校园,这是开放教学的一方面。同时,学校也注意开门办学,鼓励学员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
一是走进社区,开展服务。学校积极发挥在社区服务方面的一个基地、一条渠道、一股力量、一种风气的作用。学员既向社区老人宣传学得的知识,又通过学校反映老年人的意见要求;为街道老年迪斯科队教会了数十个舞蹈,十年如一日,组织200多老人晨练;为老年门球活动培养了骨干和裁判数十人;为气功、太极拳培养了骨干;为街道居委会活跃老人生活出力服务。
二是面向社会,培养人才。学校组织参与社会宣传,每年都有一二次影响大、效果好的活动,多次震动县城;培养出一批积极分子,在社会活动中发挥带头作用,有常年迪斯科队,有门球裁判队伍,有气功体育锻炼骨干;书法班骨干举办青少年周末和寒暑假书法班17期,培养少年儿童1000多人次,有7名少儿获“中国当代少儿书法作品选集”金星奖,25名获优秀奖。书法班教师2人获国际书法丛书中日书法展三等奖。
二、“开心”教育模式实践的几点思考
在进行“开心教育”模式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有一些理性的思考和认识,这是我们实践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对“开心教育”模式定义的认识。模式就是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也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教育模式是指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教育过程的组织方式及其相应策略的模式化概括。“开心教育”模式是针对老年学校教育提出来的,其定义可以这样理解,是指在一定课程观的指导下,为落实五项“开”的教育措施,达到五个“心”的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模式化的教育过程、组织方式和相应策略。
(二)对“开心教育”模式内容的认识。在“开心教育”模式中,“开心”不是纯粹的“心情舒畅,快乐”的意思,但其最终教育目的要达到“开心”。其内容主要包括:开导言行,平和心气;开启才智,敞亮心扉;开发潜能,深邃心智;开阔眼界,宽广心胸;开放教学,拓宽心境等。其中“开导言行,平和心气;开启才智,敞亮心扉;开发潜能,深邃心智”主要是第一课堂的教育内容,“开阔眼界,宽广心胸;开门办学,拓宽心境”主要是第二、三课堂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以学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思想。五项“开”的措施与五个“心”的目的之间存在必然的辩证关系。
(三)对“开心教育”模式实践原则的认识。实践“开心教育”模式要遵循四条原则。一是学科并进的原则,就是学校的各个学科都要实践,其中可以先在部分学科试点或试行然后再全面推行;二是课堂并进的原则,也就是要处理好三个课堂的辩证关系,既要以第一课堂为主,也不能忽视第二、三课堂的重要作用,否则“开阔眼界”“开门办学”的内容就不能完成;三是心智并进的原则,就是重视新知的传授,开启才智,开发潜能,也要注重老年心理问题的疏导,促使学员心智都健康;四是师生并进的原则,就是要在“三个课堂”认真落实好“双边教育”的一般性原则,以教师为主导,以启发为主要方法,推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做到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四)对“开心教育”模式实践支撑的认识。实践“开心教育”除了坚持以上几条原则外,还需要研究落实一些具体的教育途径、方式、方法和手段,这些切不可忽视,因为这些是对实施工作的有力支撑。离开了这些支撑,“开心教育”的实施都将会成为纸上谈兵,一句空话。
(五)“开心教育”模式实践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的一些问题。虽然学校的“开心教育”模式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这只是初步的、肤浅的。我们认为还有以下一些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探索。一是“开心教育”模式实践的全面化、规范化问题;二是“开心教育”模式实践成果的评估问题;三是“开心教育”模式经验的提炼与理论的提升问题。四是“开心教育”模式的深化研究与成果推广问题。
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考试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摘 要:本文对目前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考核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专业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思路。专业课程的考试模式应不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考试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激励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在心理学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当前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所进行的教育改革探索。激励教育就是创设一种积极的教育时空环境和情感体验,激......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思考上传: 黄根平更新时间:2012-5-24 6:34:49近年来,我国的大部分小学都相继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时代的变......
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践与思考一、基本情况福建医科大学从1981年开时招收研究生,至今经历了31年的发展历程,研究生数从开始招生时硕士研究生4名(1981年)、博士研究生2名(1991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