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编业务试题4_新闻采编业务考试试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8:51:1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新闻采编业务试题4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闻采编业务考试试题”。

新闻采编业务试题4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

2.新闻特写: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3.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

4.声画编辑:

5.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的的总称。新闻和评论,构成纸的两大文体。新闻评论是一种写作形式,一种传播力量,一种社会存在,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和手段。

6.网络评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新闻标题按构成来分,可分为___单一式_______标题和__复合式________标题。

2.新闻稿件的整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__________、一方面是__________。

3.新闻采访中主要有这样3种常见的提问方式:正问法、_侧问法_________、____诱导法______。

4.新闻采访活动的流程大致这样:____________、确定采访主题、做好采访准备、____________、考虑采写安排。

5.电视节目是由____声音______和____画面______构成的,而二者都是独立的表意体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报纸编辑工作包括哪几个部分。

2.简述通讯分为哪几大类。

3.简述导语的重要任务。

4.简述电视评论有哪些特点。

5.简述新闻写作的几大理念。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试分析比较以下两家报纸对同一新闻时间拟定的不同标题,分析它们的优劣。标题A(主题)福布斯发布全球富豪榜盖茨重登首富

标题B(主题)最新首富

(副题)盖茨重返全球榜首,中国内地最富刘永行

2.试分析以下这篇新闻评论的写作风格

2009:“船长”胡锦涛的中国道路

他需要改造当前的政治道德,弥合社会价值观的分裂,刷新中国人的精神天空。长期以来,中国官方话语和民间言论分歧,公开表达和私下非议相异,言语与行动背离。改造中国数千年文化传统累积的幽暗的价值体系,形成与现代文明大国相配的国家价值观,这或许是他和他的继任者同样要面对的更为长远的工作。

一艘13亿乘客的船

…………

67岁的胡锦涛,自2003年任国家主席以来,挑战不断,从当年的SARS到去年的四川大地震,再到去年底的国际金融危机。迈过了改革开放30年门槛的中国,未来何去何从,面临着艰难而关键的抉择。

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六位国家主席,上任至今,刚好是第六年。

作为船长,胡锦涛需要带着有13亿乘客的中国之船趟过险恶之途,驶向阳光航道,其担子之沉重不难想象。

面对金融海啸,他和他的同事们以前所未有的灵活,出台“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本次人代会,即将通过新中国成立60年来最大的政府支出预算。

应对经济危机,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要摆脱西方消费制约,从中国制造、西方消费,转变为中国制造、中国和西方共同消费的经济体,如此方能把握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崛起之路,埋下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石。

一个做了一百多年的梦

如果说国际金融危机对内凸显了经济转型的困境,对外,则似乎为中国提供了机会——胡锦涛带领的中国之船,越来越多地开始参与和影响国际规则的制定。

…………

作为一个世界政治大国的元首,胡锦涛不仅要应对出口、就业等具体的现实挑战,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他还需要考虑改革的突破路径、执政党的自我更新、中国的发展之路。

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如何在一个动荡的世界里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并且实现中国的民族复兴梦,这是胡锦涛和他的执政团队面临的重要的中长期课题。

这是一个做了一百多年的梦。经历数百年的自我封闭,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帝国被西方列强以战争的形式,连打带踢地拉进世界版图之中。

中国人看到了自己的落后位置,但直到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中国才重新回到世界竞赛的跑道。

30年的时间里,我们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急切,将西方世界数百年的武艺尽数操练了一遍。对西方科技和经济的高度向往,主导了这个民族的全部行动,最终在2008年8月8日,汇入鸟巢上空的足印。在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这是一个老大民族新生之后的成人礼,是一个古老大国沉睡几个世纪后,重回世界大国俱乐部的欢宴。

在全球化的时代,作为中国的最高决策者,胡锦涛面临的形势已经不同他的前任。新世纪以前中国可以韬光养晦,但在今天,中国的一举一动,都无法摆脱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的注视,被他们时刻放置到自己的价值天平上衡量。

在西方人日益贴近的目光中,中国人需要跳出自己的舞步。

唯一的敌人是自己

“中国模式”在世界上能否成立,唯一的敌人是自己。

…………

他需要革新执政党,破除腐败的魔障。经济下行、生活和就业问题日益严峻,人们将更难容忍公权力的腐败。

历史给予胡的期待,需要他凝聚改革共识,突破重重利益阻力,重塑改革的方向,实现社会的共富。2008年12月18日纪念改革开放30年大会上,胡锦涛以“不折腾”的大白话,形象概括他的从政理念,警示全党不要陷入无意义的内部纷争,以免在关键时期错失历史机遇。

他亦需要改造当前的政治道德,弥合社会价值观的分裂,刷新中国人的精神天空。长期以来,中国官方话语和民间言论分歧,公开表达和私下非议相异,言语与行动背离。改造中国数千年文化传统累积的幽暗的价值体系,形成与现代文明大国相配的国家价值观,这或许是他和他的继任者同样要面对的更为长远的工作。

一些人看来,胡锦涛含蓄、温和、理性、沉稳,让外国记者觉得神秘,却符合中国人对一个“掌舵人”的心理期待。但他也有展示其真实性情的一面。今年春节时他在井冈山过年,在农民家炒栗子磨豆腐,脸上的笑容回归一个老人的本色;去年5月访问日本时,他和日本女乒乓球选手福原爱对阵,众目睽睽中展示凌厉的扣杀。

更多人记忆犹新的,是2008年5月的四川大地震,他飞到四川灾区视察,在成都机场双手紧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手,这一幕曾令多少普通的中国人动容。

作为国家主席,他越来越重视人民的力量。去年6月他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破天荒地和人民网网友进行交流,成为中央高层领导“触网”的拓路人。

重要的是,他不缺乏民意支持——2008年漫长的悲喜中,江湖和庙堂的声音,由相互呼应到呈现汇流之象,这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前未有过的新形态。

他在中国拥有大量粉丝。在人民网“什锦八宝饭”网站上,贴着他和温家宝总理年轻时

候的照片以及他视察各地的讲话,受到650多万网友追捧。

2009年,金融危机的阴霾中,新的世界秩序若隐若现。中国正在尝试脱胎换骨的转型。虽然痛苦的过程才刚开始,但是,你也许会看到,无论是外在的地位还是内在的肌理,中国将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

五、论述题(本大题14分)

随着“两会”的召开,翻开报章的头版,经常能看到许多会议的报道。有网友撰文对两会报道提出异议:

“曾几何时,新闻报道盛行假大空。为了纠正这个毛病,这些年记者们从国外同行那里取经,都比较注重细节描写,甚至不放过花絮报道。从那些看似没有关系的花絮中,读者也能了解更多的新闻背景。但是,在很多时候,出现了只有花絮乱飞、不见主体出场的情况。各大网站上,每年两会都少不了突出一些例牌菜:第一道菜是美女代表、美女记者。她们的照片的确养眼,但是我看不出来长相跟这个会议有什么关系。如果让人以为这是一个选美会,那倒很有些政治不正确了。第二道菜是少数民族代表的服装展示。这些服装的确很漂亮,但是很少见到媒体报道穿这些服装的人在会上都干了些什么。如果让人以为他们只是来站台的,恐怕就有很大的问题了。第三道菜是明星代表,不管他们开会认真还是不认真,记者们几乎都是当娱乐新闻来报道的。第四道菜是领袖后人相遇,他们应媒体的要求握手微笑,说几句“我早就想和你见面”之类的话,就可以成为两会新闻的标题。以上几道菜跟两会的内容没有任何关系,在媒体中的分量却似乎越来越重。当然,目前它们还是没有超过对代表委员的提案和发言的报道。不过,这些提案和发言也有主次不分、轻重颠倒的花絮倾向。那些没有内容但很幽默的话,那些没有分量但很偏激的话,往往会成为媒体追逐的目标。在两会报道中,大多记者不是没有关心国计民生的情怀,但是很少有人列出其中的重点,并让自己的报道工作跟着这些重点走。一场盛大的两会开下来,他们累得人仰马翻,却不知道这些重点问题中,哪些该谈到的还没有谈到,哪些该解决的已经解决了。”

针对这篇文中谈到的问题,请从新闻主题提炼、新闻报道策划等多个角度谈谈你的体会。

新闻采编业务试题3

新闻采编业务试题3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新闻敏感 2.观察采访 3.导语 4.新闻特写 5.分镜头稿本 6.新闻评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

新闻采编业务试题1

浙江省2009年4月自学考试新闻采编业务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职业记者的发源地是()A.英国伦敦 B.法国巴黎C.意大利威尼斯 D.美国纽约2.“你对北京印......

新闻采编业务试题2

新闻采编业务试题2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新闻采访2.倒金字塔结构3.电视专题4.新闻线索5.网络评论6.画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

新闻采编

新闻来源:新闻来源,新闻事实的提供者。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写作时,必须弄清每一个事实的来源及其真相,避免失实。交待新闻来源,可以使读者、听众、观众判断新闻的可靠程度,是取得受......

新闻采编自荐信

新闻采编自荐信在人们越来越重视自我提升的今天,各种自荐信频频出现,自荐信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什么样的自荐信才是好的自荐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闻采编自......

下载新闻采编业务试题4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闻采编业务试题4.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