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必要性分析_东海防空识别区管理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8:48:5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必要性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东海防空识别区管理”。

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必要性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利益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有效应对这种挑战,设立防空识别区制度就是进行有效应对措施之一。防空识别区作为上世纪50年代出现的新型空中预警防卫概念,对于沿海国海洋权益的维护和海防安全的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第56条、58条等规定和国际法的和平利用以及对等的原则,沿海国建立海上防空识别区是有其合法的法理依据的。结合我国的海上安全形势特点,我国在东海建立我国海上识别区,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海防安全,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将具有重大意义。关键词:防空识别区 法理 安全形势

近期,日本媒体屡屡爆出中国军用飞机“侵入”日本防空识别区的新闻,并扬言要发射曳光弹对“入侵”的中国军用飞机进行“警告射击”。日方故意偷换概念,将中方描绘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看似是“被动防守”,实则“主动进攻”,意味十足,已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近日,关于中国在东海设立防空识别区的问题受世界各国和国人关注,也引起了很大争论。在此问题上,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所说“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坚定不移,任何国家都不应说三道四”。日本更没有资格说三道四,混淆视听,颠倒黑白。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防空识别区已经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实践,在有效地遵守国际法的背景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沿海国海防安全的潜在威胁,维护了各国的海洋权益。我国海洋权益的全面维护,也需要建立海上防空识别区。

一、防空识别区简介

防空识别区,是指沿海国为了保卫其国家安全特别是领空安全,在毗连其领空的国际空域设置的、对过往航空器进行防空识别定位、跟踪监视和安全管制的空域。沿海国设置防空识别区的法理基础是国家自卫权。基于此项权利,沿海国对防空识别区内的所有航空器,特别是国家航空器,可采取防空识别和跟踪监视措施,并对有意进入沿海国领空的航空器采取进一步预防措施。同时,沿海国对防空识别区内飞行的航空器采取防空识别、跟踪监视和航空安全管制措施,必须遵守国际通行的航空管制规则,妥善顾及航空器飞行安全。迄今为止,美国、日

本等30个国家建立了这种防空识别区。日本防空识别区的设定仿照美国,在东海区域,最近处距离中国海岸仅约130公里,更威胁着东海油气田。

二、防空识别区的法理分析

海上防空识别区延伸至沿海国领空水平范围之外,且属于沿海国的单方面行为,因此,建立这种空中管制区域是否合法在国际上是有争议的。尽管争议双方的立场是鲜明对立的,但是所依据的法律是一样的,都是以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主要依据的,并且作为各自维护己方观点所援引的某些具体条款也是相同的,即都是以《公约》的第58条为法律支撑的,只是双方分别从有利于本国利益的角度出发对法律作出了不同的解释,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公约》相关条款的规定不够具体造成的。《公约》的制定是为了在沿海国的权利和利益与其他国家的权利和利益之间保持一种适当的平衡。《公约》中赋予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的权利和对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内相关行动的限制性规定,以及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和当前我国海洋战略边疆严峻的安全形势,这些都为我国设立海上防空识别区提供了合理合法的法律依据。

我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是对专属经济区内剩余权利的合理有效运用,这是《公约》所赋予我国作为沿海国的合法权利。是对专属经济区内的剩余权利的合法行使,是对国际法原则的充分尊重,也是对《公约》的缔约国责任的认真履行。另外,设立海上防空识别区是对国际通行做法的合理借鉴,也是在积极探索中对《公约》相关内容具体化的合法推进。因此,建立海上防空识别区是符合国际趋势和通行做法的。此外,目前国际社会上没有规制防空识别区的相关法律或国际公约,也没有任何禁止国家建立此种区域的国际法规则,因此,是否建立防空识别区属于国家自由裁量权范围的事项。

三、我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必要性分析

1、建立东海防空识别区的紧迫性

面对海洋世纪所带来的巨大潜在的利益,我国却面临着日益加剧的来自海空的威胁,从海洋资源信息安全到沿海区域电磁安全,再到非传统安全领域,这些都给我国海洋战略利益的拓展构成巨大威胁,也会对我军履行新使命产生重大影响。

对于既缺乏资源又缺乏市场的中国经济来说,海洋既是资源也是市场,海洋资源的利用是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也可能成为中国经济的新的制约点。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我国依法享有对专属经济区内所有海洋资源进行勘探、开发等专属的主权权利。现今,一些国家肆无忌惮地侵犯我国海洋资源的专属权,一方面是军事利益驱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我国没有能够在海空中建立起预警识别体制进行有效的遏制和防范。这对中国的海上安全已构成了严重威胁。

同时,和一些周边国家从海空中通过电子侦察和电磁信息采集等手段,针对我国沿海地区通讯信息以及我重点军事防区的军用频率、雷达波段等机密信息进行间谍活动,严重地威胁了我国的电磁信息安全,损害了我沿海信息战略边疆的安全。

另外,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我国处在一个恐怖主义四处潜在的环境里,其危害趋势已经走向了核恐怖、化学恐怖、生物恐怖以及信息恐怖,其实施恐怖的主要途径也已经重点转向了空中、海上,而我国海上空中识别区的缺乏则显现出了巨大的潜在漏洞,一旦将来恐怖主义从外海通过空中对我国发动恐怖袭击,那么我们将遭受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一定要确立风险意识、预防意识、应急意识,及早建立海上防空识别区,完善空中预警和处理机制,拒威胁于国门之外。

2、建立东海防空识别区是加强我国国防建设的需要

我国国防政策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致力于与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建立防空识别区,其目的在于防备和抵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要使其成为国防建设和保卫国家主权的屏障。

3、建立防空识别区法律制度可以有效地遏制挑衅行为

日本在一战结束后,单方面划定了飞行情报区和防空识别圈。其最西部距离中国浙江海岸仅 130公里,最南部与中国台湾省的防空识别区呈重叠状态。而且中国的战机和军舰即使在日本划定的所谓中间线西侧进行演练,也会被日本诬称为挑衅。我国必须进行相关的防空识别区制定,在发生权益纠纷时做到有法可依。立法时应该就不同海域“不同对象和不同情况进行明确规定,在处理相关事项时能做到反应迅速,应对及时,确保我国主权利益不受侵犯。

4、建立防空识别区法律制度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需要

台湾空军规划出自己的所谓的防空识别区,包括台湾海峡和福建省以及浙江南部的东北部,西至江西省范围的空域列为飞行航空情报区及防空识别区,凡在这个空域飞行的日标均为侦测对象。我国必须针对此种现状予以积极回应,制定防空识区,可以对台湾形成战略威慑,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有利于两岸的和平统一。

参考文献

〔1〕张海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释义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2〕伊万,海德.防空识别区”国际法与邻接空间,中国法学,2001,(6); 〔3〕傅崐成.海洋法相关公约及中英文索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4〕高之国,张海文.国际海洋法的理论与实践,海洋出版社,2006;

〔5〕张林,张瑞.建立海上防空识别区的法理依据及其对策,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7,(6)。

东海防空识别区

加强国防建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的设立班级2013级会计学7班姓名黎俏嫔学号20*** 摘要:继中共十七大,在面临社会主义建设“三步走”中第三目标完成的关键时刻,胡锦涛在中共......

东海防空识别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海防空识别区航空识别区的历史:沿海国家声称,向领海以外延伸的额外水域对于允许他们从事他们有权从事的国家行为是必要的。这些活动首先包括维护安全和反走......

国家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之我见

国家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之我见最近,我国政府划设了东海防空识别区。这在世界上并非新奇事,但却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发展战略的一个新决策,是中国政府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件新......

东海防空识别区示意图

日本通过决议:要求中方立刻撤销东海识别区2013-12-06 15:55:17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记者东海防空识别区示意图原标题:日本众议院通过决议案要求中国撤销防空识别区中新网12月6......

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分析

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下,中国作为经济崛起的大国,在国际社会中越来越举足轻重。但在国家利益的纠纷下,很多国家对于中国可谓是虎视眈眈。军事国防作为......

下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必要性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必要性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