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基础试题:综合练习一_初一历史第一单元试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8:47:1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八年级历史基础试题:综合练习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一历史第一单元试题”。

综合练习一

一、单选题

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是在()

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B、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进入()

A、从新民主主义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社会主义时期

3、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具有深远意义并作为转折点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七届二中全会D、十一届三中全会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不包括()

A、制定《共同纲领》B、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C、制订宪法D、确定国旗、国歌

5、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A、人民政府新建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

C、没收一切外国在华资本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6、对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B、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C、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7、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其核心是()

A、社会主义道路 B、共产党的领导C、人民民主专政 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8、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

A、大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被错划为右派

B、叶剑英、谭震林等的正义斗争被污蔑为“二月逆流”

C、刘少奇被开除出党D、“四人帮”残酷镇压悼念周总理的群众

9、以下有关70年代初中美关系正常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B、是中美两国共同努力的结果

C、与美、苏争霸态势有关D、消除了两国关系发展的障碍

10、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的历史事件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百团大战 D、抗日战争胜利

11、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是()

A、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由城市领导乡村B、由城市转移到乡村,由乡村领导城市

C、由军事斗争转变为政治斗争D、由武装斗争转变为经济建设

12、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是()

A、李善兰B、詹天佑C、华蘅芳D、冯如

13、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中共红军打乱敌人的追剿是在()

A、强度大渡河后 B、四度赤水河后C、翻越大雪山后D、度过金沙江后

14、中共中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15、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孟良崮战役B、辽沈战役C、渡江战役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6、台湾人民的“

二、二八”起义是()

A、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B、反对美国侵略者的斗争

C、反对荷兰殖民者的斗争D、反抗国民党殖民统治的斗争17、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6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B、开辟新的根据地

C、北上抗日D、把革命形式推向全国

18、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为这次会议()

A、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B、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C、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D、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9、下列党的几次会议,不上党的事业由严重挫折到胜利发展的转折点的是()

A“八七”会议B 遵义会议 C 七届二中全会D 十一届三中全会20、1947年,陈毅等指挥华东解放军全歼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的战役是()

A、羊马河战役 B、淮海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孟良崮战役

21、新中国成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土地改革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反革命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2、“文化大革命”错误发动的原因是()

A、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形式的错误分析

B、党内以形成了资产阶级司令部

C、林彪反革命集团为了夺取中央领导权

D、“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

23、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先后顺序是()

①淮海战役②辽沈战役③平津战役

A、①②③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24、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

C、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供的国共合作宣言D、卢沟桥事变

2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B、中共八大的召开

C、过度时期的总路线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2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C、中共“十四大”的召开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27、“文化大革命”错误发动的原因是()

A、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形式的错误分析B、党内形成了资产阶级司令部

C、林彪反革命集团为了夺取中央领导权D、“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

28、下面有关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C、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D、提拔姚崇、宋璟等一批有才干的人

29“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出自:()

A、唐高祖B、唐太宗C、唐中宗D、唐玄宗

30、澶渊之盟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签订的和议:()

A、北宋与辽B、北宋与西夏C、辽与西夏D、金与南宋

31、北宋杰出科学家沈括的科技名著是:()

A、《营造法式》B、《洗冤集录》C、《梦溪笔谈》D、《千金方》

32、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是在()

A、人民解放军入战略反攻时

B、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与重点进攻时

C、三大战役中D、渡江战役后

33、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哪一项在两宋时期完成的:()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34、1771年,为反抗沙俄的控制和压迫发动起义,重返祖国的是()

A、哥萨克B、阿克苏C、准噶尔D、土尔扈特

35、著名的都江堰修筑在()

A、长江上游B、长江中游

C、岷江中游D、岷江上游

36、战国变法运动的目的是()

A、打击奴隶制度B、鼓励发展经济

C、确立封建统治D、缓和阶级矛盾

37、下列各项,不属于商鞅变法主要内容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B、改革军制,组成强大的常备军

C、奖励耕战,以军功的大小授爵D、建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治理

38、“汉承秦制”的含义是()

A、西汉沿用秦朝的经济制度 B、西汉沿用秦朝的法律制度

C、西汉沿用秦朝的职官制度 D、西汉沿用秦朝的文化制度

39、汉初统治者对农民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核心是(A、轻徭薄赋B、发展生产

C、恢复民力D、安定社会

4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景之治的内容()

A、提倡节俭B、注意减轻刑罚

C、约法三章D、平定七国之乱

41、为了显示对农业的重视,每年正月下地耕作的帝王是

A、汉高祖B、汉文帝

C、汉景帝D、汉武帝

42、两汉初年,统治者都注重薄赋政策,其中曾把田租定为三十税一的有

①汉高祖②汉文帝③汉景帝④汉武帝⑤汉光武帝

A、①②B、③④C、③⑤D、④⑤

43、下列战役,影响到三国鼎立格局形成的是()

A、平城之战B、漠北之战

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

44、下列各项,不属于曹操政绩的有()

A、发布求贤令B、官渡之战打败袁绍

C、废汉建魏D、基本上统一北方

45、下列各项,与孙吴相关的是()

①重视农耕②开发江南③联络台湾

④招待大秦商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6、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

①皇帝要勤于政事②大臣要廉洁奉公

③政府要轻徭薄赋④人民要耕耘劳作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47、下面关于“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哪项叙述是错的?()

A、唐太宗把地方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

B、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减轻人民负担

C、唐太宗集思广益,政治比较清明

D、唐太宗重视文化教育,增建了校舍

48、唐太宗在位时,重用敢于直言的名臣是()

A、宋璟B、杜如晦C、魏征D、房玄龄

49、北宋时期,平民毕升()

A、发明了活字印刷术B、发明了火药

C、制成了指南针D、编制《授时历》

50、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A、唐朝B、宋元C、南宋D、元朝

二、阅读下列材料:

1、“我三大盟国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处罚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请回答

①该文献的名称是什么?“三大盟国”除美国、英国外还有哪个国家?

②“台湾、澎湖列岛”是日本通过什么条约从*的?

③该文献的发表,当时有何作用?今天有什么意义?

2、材料一:2001年8月3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顾国内和亚洲人民的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前往靖国神社进行参拜。这是对来之不易的亚洲和平的挑衅,不得引起我们警惕。

材料二:2001年9月18日全国各地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纪念“

九、一八”活动。其中沈阳、长春、哈尔滨在晚上9时18分同时鸣响警报警示人们不要忘记中华民族所经历的那段屈辱的历史,告戒人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请回答:

①、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发动了哪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结果分别如何?

②、“

九、一八”事变发生于哪一年?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③、从政治角度谈谈你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这一事件的认识。

④、我们应该如何“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分析回答:

①唱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什么心声?

②领导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的司令员是谁?

③抗美援朝的起始时间?最后签定了什么协定?

参考答案

综合练习一

一、01——05 CADCA06——10 AACDD

11——15 ABBCD16——20 DAAAD

21——25 CACCD26——30 AACBA

31——35 CCBDD36——40 CBBDC

41——45 CBDCD46——50 BDCAC

二、1、《开罗宣言》中国;《马关条约》;为战后处理日本问题提供了依据,其中明确规定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必须归还,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独”主张分裂国家、危害人民,完全是非法的;

2、甲午中日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被迫坚定《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彻底失败,中国取得完全胜利;1931年。自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就企图征服中国。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当时中国处于内战时期,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兴起,(1)说明日本国内军国主义势力有所抬头,有死灰复燃的可能。(2)说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本性并没有改变,他们总是极力对其侵略的行为进行掩盖、诡辩,伺机而动。(3)说明中、韩、朝等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还不强,日本不害怕甚至蔑视这些国家。(4)亚洲各国必须加强民族危机感、民族存亡感,加快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以抵抗可能再次发生的外来侵略;(1)时刻牢记日本侵华的血腥事实。不崇洋媚外。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牢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存亡,同每个公民的利益息息相关。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利益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加强巩固国防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依法服兵役是公民履行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的神圣职责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在心中筑起一道“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的精神长城。(4)树立“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刻苦学习、开拓创新,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专业技能,为将来促进祖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5)积极参加军训,掌握一些基本的军事常识和技能,加强纪律观念,磨练坚强的意志,为将来保卫祖国打到坚实的基础。

3、抗美援朝,保卫国家;彭德怀;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

八年级历史基础试题

八年级历史基础试题班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一、选择题。(共75分,每小题5分)1.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的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 A.筹建新中国B.......

公共关系基础综合练习一

《公共关系基础》综合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1、社会组织凭借自己的实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广告属于()(1)企业广告(2)公......

综合练习一

综合练习一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1.对于邀请招标来说,投标单位的资格审查在(D)时进行。A.签订合同B.递交投标文件C.资格预审D.评标2.投标文件不包括( C)内容。A.施工组织设计B.投标报价......

综合练习一

综合练习(一)第一至四章一、判断题1.经受全球化浪潮洗礼的中国企业,意识到了和跨国巨头之间的最大差距来自技术、设备等物质层面的差距。2.资源是有限的,整合资源的空间却是无限......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练习卷一

九年级社会非选择题练习一1.材料一:是岁(贞观四年),天下大稔(rěn,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jī,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贞......

下载八年级历史基础试题:综合练习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历史基础试题:综合练习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