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悦悦事件中的感想解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悦悦事件的感想”。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期论文 从“小悦悦事件”中所想 系 部:建筑工程系 专 业:建筑工程管理 班 级:建管A1002班 姓 名:贾大卫
学 号:0812100215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期论文 2012年5月18日
1:内容摘要与关键词 „„„„„„„„„„„„„„„„„„„„„„„ 1
2:社会为何变得如此冷漠 „„„„„„„„„„„„„„„„„„„„„„ 2 3:如何让社会不再冷漠 „„„„„„„„„„„„„„„„„„„„ 4 4:传递温暖,从我做起 „„„„„„„„„„„„ 5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期论文
引言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2011年10月23日,广东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发地点悼念“小悦悦”,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2011年10月29日,没有追悼会和告别仪式,小悦悦遗体在广州市殡仪馆火化,其骨灰将被带回山东老家。关键词
小悦悦 社会冷漠 人文关怀 传递温暖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期论文
一、社会为何变得如此冷漠
孔子说,礼失求诸野。中华民族的礼义廉耻,原本植根于最质朴最底层的“草民”中间。路旁行人口似碑,不管是大是大非的价值判断,还是急公好义、古道热肠的民间道德,都是五千年文明史得以绵延不绝的重要支撑。基于此,我们一面对陈贤妹们的良知善行深深致敬,一面也必须对冷血的路人报以严厉谴责,他们对生命冷漠如斯,不仅是文明社会的耻辱,也让文明古国蒙羞。在现实社会中,我们见多了肇事司机撞人后驾车逃跑的情况。但我们远未想到,会有18名路人看见倒在地上的小悦悦而冷漠离开。我们的民族,本是个讲道德重情感的民族。但改革开放之后,人们一直处于追求物质的发展,忽视了人的精神的追求,人们的价值观逐渐改变,社会的道德底线一再下降。
阻止道德的滑坡、托举向善的力量,正成为今天我们这个社会必须面对的考题。这道考题不仅涉及道德的考问,也关乎文明社会的公民责任。在一些国家,见死不救甚至会构成犯罪,英国的“见死不救罪”规定:如果涉嫌“没有对涉险人士予以协助”,将面临法律的惩罚。在社会道德被严重污染的时刻,或者可以让法律来拯救道德?
当我从不同途径,见到人们在谴责司机谴责路人的时候,我不禁在想: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期论文
其实这件事,只是太多同类事情的一个缩影。冷漠,事不关己,惹祸上身等等想法,早已深刻在我们脑海里。遇到事情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关我事。
回想一下,当一个高中生为地铁的铺张浪费举牌反对时,当的士司机揭发的士黑幕的时候,当政协委员韩志鹏在过问的士加价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问下自己,当我们面对着公共社会问题之时,我们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谴责还是默默不语?有多少人会真正为那些不公挺身而出?其实放大来看,我们和那18个路人又有什么区别?
你或许说自己力量低微。可是我相信每个人,每个点滴,都可以汇聚成力量。例如举报公车私用的区伯,我们都有手机,我们随手都可以举报公车私用以支持区伯,但我们做了没有?一个人举报,或许有司会有报复,但众人举报,则能汇聚最大的力量,迫使有关部门作出整改。
但同样令我惊讶的是,许多媒体已经迫不及待进行道德审判。先是将恶作剧者当做真实肇事者。虽然最开始出现在媒体上的字眼是“疑似”,但之后再传,就基本已无疑似两字,甚至在电视上直接痛骂。肇事司机逃逸,这是事实。但在没有听过肇事司机一方说法之前,就将“狂魔”等字眼强加于他身上,同样是在为恶。有媒体将《这一天,他们令佛山羞辱》登在头版头条。但仔细想想,这一天,令人蒙羞的不仅是“他们”,还有我们每一个人。我们都是某种程度的恶人。山西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期论文
二、如何让社会变得不再冷漠
曾几何时,我们也是一两岁的孩子,躲在父母的怀抱里撒娇,曾几何时,我们也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靠亲人的呵护在社会中成长,只是,这一切在两岁的小悦悦身上定格在了过去。是什么酿成了这场惨剧,又是什么留给了小悦悦的父母无尽的悲伤?除了罪魁祸首面包车司机以外,经过的18个路人是不是也应该担负一部分责任呢?如果当时有人及时抱走了小悦悦,如果有人及时把小悦悦送到医院,哪怕仅仅是打一个120急救电话,都有可能挽救这个孩子的生命。试问,如果我们恰好路过这一幕,你会不会伸出援助之手呢?这时候,可能有人会想,如果我把她抱起来,反而被她的家人诬赖,惹一身官司怎么办?还有的人会想,有那么多人看见,我不去救也会有别人去救,反正不是我认识的人,事不关己高
高挂起吧。殊不知,正是这种思想在人们的心中蔓延,才让这个社会变得冷漠,变得陌生,变得不再可爱。的确,这种担心的确发生过,但是,我们想一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社会看做自己的家,把见义勇为当做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那么肇事者还能轻易逃走吗?肇事人逃不掉,还有诬赖好人的必要吗?我们不止一次听说过歹徒当场行凶后逃去,听说过公交车上一两个人持刀抢劫无人阻拦,最后任其搜刮钱财扬长而去,试问,满车的人会斗不过一两个歹徒吗?坏人之所以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就是因为看中了人们的冷漠,看到了人们的不团结,略加恐吓就能全身而退。可是,即便今天的受害者不是你,后天呢,大后天呢,将来呢?难保哪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期论文
一天我们自己就成为了受害者,到时候我们自己是否希望有人为你挺身而出呢? 当然,我们大部分的生活在学校里,在这个相对安全而温馨的环境里,不过依然会有力气大的同学欺负弱小的同学,或者考试不及格的同学遭到耻笑而没有人来帮助他们,如果这种情形一直持续下去,等到他们长大了,心里就会形成一种思想:别人都不来帮我,我为什么要帮助别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愈加冷漠,而这些,其实是可以从我们做起,从我们身边消灭掉的。如果,我们看到有人受欺负时一起指责欺负别人的同学而不是躲避,如果,我们看到有的同学因学习不好考试不及格时主动帮助他们解决难题而不是嘲笑,如果,我们在校园里相互关爱、相互扶持,那么我们周围的环境是不是会变得更加温馨,学校也会变得更加可爱呢?
古人讲,好的社会环境应该可以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而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是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来营造和维持的,我们大学生也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为社会注入自己的一份关爱和真诚。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真、善、美的一面充分展现出来,让这个社会不再冷漠,三、传递温暖,从我做起
著名学者巴锡尔说过:“一件善行永不会枉费——播撒殷勤,将收割友谊,传播温暖,将收获爱心。”温暖的传递,就投入和产出之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期论文
比,可以说是世界上社会效益最好的一项活动。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其影响之大自不必说,就是平时生活中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和颜悦色的问候,一次热情周到的服务,或给老人让个座,帮盲人过马路,扶起摔倒的孩子,举手之劳,片刻之功,也同样可以使人感到温暖无比,并影响到他也去把温暖传递给别人。比如,坐过劳模李素丽公交车的乘客,接受了她热情周到的服务,一天都会暖洋洋的,也可能会用同样好的心情和态度去服务他人,传递温暖。而被人民好公仆吴天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感动的居民们,也会很自然地把对吴天祥的感激之情用于自己的工作上,去温暖别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传递温暖的良性循环,造成一个充满温馨友爱的小环境,而这样的小环境多了,社会的大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我们正在以德治国,建立一个爱心洋溢的美好社会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我们渴望温暖,那么,自己就应首先做一个温暖的发起人或传递者。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做到“力到处,常行好事,力欠处,常有好心”,就值得称道嘉许,就是一个合格的温暖传递者。那么,坐而论道,不如身体力行,让我们大家都投入传递温暖的队伍,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传递温暖,就从每天早晨开始,从每件小事开始。
小悦悦事件感想篇一:小悦悦事件感想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广东佛山两岁的王悦(小悦悦)刚从幼儿园回来,妈妈收衣服去了。像往日一样,小悦悦一个人在家门口的巷子里玩耍着,厄运......
“小悦悦”事件感想那是一段令人揪心的视频。广东佛山一个五金城里,两岁女孩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碾轧,接下来的几分钟,还有呼吸的悦悦孤零零地躺在路边,18个路人先后经过,但......
小悦悦事件道德感想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而让......
浅谈小悦悦事件的感想摘要:轰动全国的小悦悦事件触动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2次碾轧,18个路人的冷漠对待让我们感到心寒,小悦悦事件给我们每个人的感想以及反思、启示是永远的。关......
从小悦悦事件看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建设摘要:广东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惨遭汽车连续二次辗压,血泊下,先后有18人路过,竟无一人伸手救援,后在一位58岁的拾垃圾阿婆陈贤妹发现下才救起,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