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城乡、贫富、区域三大差距调研材料_城乡贫富差距的调查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8:14:1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缩小城乡、贫富、区域三大差距调研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城乡贫富差距的调查”。

缩小“三大差距” 构建和谐某某

某某镇缩小“三大差距”调研报告

某某镇位于忠县北部,南距县城47公里,北距“佛教圣地”----某某38公里,东距某某市第二大都市----某某92公里,西距某某市主城280公里。全镇幅员面积106平方公里,辖15个村(居)、138个村(居)民小组,13892户,45720人,城镇化率20.8%,耕地2882公顷(43230亩),森林覆盖率达48.2%。

近年来,我们切实贯彻中央“五个统筹”的发展方针,以发展〃民生为主题,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强化农业产业化建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以推进集镇和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加大农转城力度,着力提高城镇化水平;以解决农村低保和看病难、行路难、读书难、饮水难、住房难等“一保五难”为重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强社会保障能力建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趋向平衡,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区域经济发展取得重大进步,“三大差距”逐步缩小。到2010年底,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981亿元,增速16.64%(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84718亿元、0.3445亿元、1.30642亿元,一、二、三产业占比为53:10:37),农民人均纯收入6039元,增速20.58%,固定资产投资7247万元,增速20.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09万元,增速19.83%,地方财政收入1175万元,存款余额5.638亿元,粮食总产量23651吨,人均占有粮食540公斤。某某镇成功打造为“市级文明镇”、“市级试点小城镇”、“县级卫生场镇”、“市级科技示范镇”、“蚕茧万担镇”、“生猪生态养殖示范小区”、“某某市万头种猪基地”、“某某市特色林业之乡”。2008年,被规划为

国家“部级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万亩小麦高产示范片”。

一、当前“三大差距”在某某的主要表现

(一)城乡差距

基础设施差距大。某某镇抓住市级小城镇建设的机遇,集镇建设日趋完善,但由于农村比较广阔,制约建设的因素较多,个别地方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住房难、饮水难等现象依然严重,与县城及其他大中城市相比差距就更大。

居民收入差距大。到2010年底,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039元,与全县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496元相比为2.57:1,与全市相比差距就更大。

社会保障差距大。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居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并且落实较好;而在农村,只为“五保户”、“特困户”提供了低保金,且数额比城镇要小得多,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水土流失、集镇开发、退耕还林等农民大量失去土地,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更加突出。

社会事业方面差距大。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娱乐等设施设备、服务水平远不及城镇。有线电视安装普及率95%,家用电器使用率92%,这两项基本普及,但是自来水饮用率只有54%,程控电话安装普及率只有46%。全镇现有中心卫生院2所,医生47人,病床只有83床,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2653人。全镇现有文化站1个,农村基本无文化活动开展;敬老院2个,五保家园5个,根本不能满足农村老人入住。

居民待遇差距大。由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等原因,城乡居民差别项目较多,农村基础设施、公益设施都实行民办公助,农 2

民既出资又出劳,而城市类似相关建设从不让市民掏腰包;城镇居民低保、社区干部待遇、各项安臵补助标准大大高于农村同类人员标准,社会保障措施和落实标准也有很大差别,特别是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很难就地入学。

(二)贫富差距

“衣”:衣方面的差距不大,主要是档次方面的差距。“食”:大多数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但还有少数农民缺乏,主要是那些家庭人口多、劳动力缺乏、智力低下的家庭,在农村占3%。基本环保,农民主要自给自足。营养质量不高,某某镇饮水质量特别差,许多指标严重不达标或超标。农村因病返贫现象时有发生。

“住”:80%的农户住房质量差,每个农户平均在200个平方米以上,人均在40平方米以上,但质量差,不美观,结构不合理,功能缺乏,特别是农村厕所、洗澡间设计差或缺失。还有少数农民住在低矮、破旧、潮湿的房屋里,更有甚者是危房,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行”:某某镇虽然农村道路里程多,做到了社社和大的院落都通公路,但通行质量差。通行客车的有8个村,但只能在部分主公路上行驶,大部分社员生产生活仍靠步行和肩挑背磨。

(三)区域差距

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某某镇在全县乡镇经济发展中一直居于前列,由于受区位条件、区域投资、区域布局的影响,我镇与全县其他乡镇的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与拔山、汝溪和沿江乡镇比较差距更大。

一是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低于高速路及沿江乡镇。

二是基础条件明显低于高速路及沿江乡镇。

三是产业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明显低于高速路及沿江乡镇。

二、形成差距的原因

(一)区位原因

某某镇由于远离县城,无城市辐射,不沿边、不沿路,投资渠道短缺、招商引资困难,基础条件改善和经济发展都受到很大限制,造成与其他区域的差距大,而且这种差距将越拉越大。

(二)体制原因

投资体制基本上在城市,在重要交通线,在重要规划区,而对相对远离县城的边远山区投资有限;社会保障方面城市居民远远比农村居民优越;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导致的城乡分配不公;“先富起来”的政策必然导致差距拉大。

(三)自身发展原因

虽然这几年我镇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发展水平还很差,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化水平低,骨干收入项目缺乏,加之农业的自身效益不高,风险大等造成了农民的收入不高,形成了差距。

三、缩小三大差距的对策

(一)坚持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区域差距

1、坚持工业强镇,加快特色工业发展

坚持面向市场,立足本地资源,依托产业优势,盘活存量,培育增量,强化工业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加强深层次开发,打造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特色工业经济。

加强小区规划建设,搭建工业平台。合理规划工业小区,搞 4

好某某、碾盘、丰收三个工业小区规划,配套建设小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加强历史遗留资产清理,利用好政府搬迁,学校合并,村级蚕房等遗留的房屋资产。

集中资源优势发展支柱工业。依托森林资源,培植新兴产业,深度开发林木产品,发展木材加工业。依托蚕桑资源,发展丝绸加工业,加强桑树综合开发利用。依托农副产品资源,加强友明大米生产技改,扩大仁云面粉、万元酒业生产规模,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依托养殖资源,发展储藏和肉类加工业。

通过工业强镇战略,培育一批上规模、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企业。到2015年,全镇工业产值达到5亿元,年均递增30%;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提高40个百分点,税收500万元。

2、坚持农业稳镇,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

坚持规模化经营,打造某某农业四大经济产业带。以改良桑树养优质蚕为主,打造某某村、某某村、某某村、某某村、某某村等为重点的蚕桑经济带;以推广优质品种为主,打造某某村、某某村、某某村、某某村等为重点的优质大米经济带;以经济、生态结合为主,打造某某村、某某村、某某村、某某村等村为重点的生态养殖带;以扩大规模为主,打造某某村、某某村、某某村、某某村等为重点的竹、林、果经济带。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蚕桑业,依托“万担蚕茧镇”优势,制定蚕桑“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实现发种20000张,产茧1.5万担。加强对现有桑树的管理,提高桑叶质量;树立蚕桑产业立体抓法;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加大力度改造蚕桑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改革蚕房、蚕具,减少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大 5

力改革养蚕体制,改分季饲养为分批饲养,实施大小蚕分离饲养。实现养蚕数量规模化、桑树管理规范化、设施设备先进化、养蚕技术科学化、基础条件优越化、桑树利用综合化。达到95%的农户养蚕,10张以上的养蚕大户达到20%,平均每张单产40公斤。养猪业,依托“万头种猪基地”,进一步改良品种,扩大养殖规模,改善养殖条件,落实补助政策。坚持集中打造养殖示范小区,用工厂化管理理念建设养殖小区;改良优良品种,全面推广养殖洋三元以上的优良品种;加强养猪服务,建立完善的养猪保险措施和补助秩序。大米业,依托“有明大米”品牌,进一步改良品种,发挥中高山优势、绿色优势,实施技改,促进深层次加工,打造品牌,加强对外销售渠道,加强和县内超市联络。

狠抓新兴绿色产业发展。草食牲畜产业,利用丰富的草资源发展肉兔、肉牛产业。计划2011年出栏肉兔60万只、肉牛1000头。食用菌产业,利用丰富的桑枝资源发展食用菌,计划2011年种植300万袋。林下养殖,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农户庭院林地资源发展林下养殖,让林下养殖成为全镇养殖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11年发展林下散养土杂鸡50万只。

开发丰收片区林果经济带。因地制宜发挥某某村、某某村、某某村、某某村等村土质薄弱,红壤土质,适宜竹木、果品生长的特点,发展林果生产(柑橘、竹笋)。

(二)加强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 以推进集镇建设为中心,加快中心村、集中居民点建设,构建集镇、中心村、集中居民点三级人口集聚网络。按照“功能配套、设施齐全、主题明确、规模适度”的原则打造“市级小城镇、商贸集镇”。到2015年,集镇规模达到3.5平方公里,镇域人口 6

15000人。要在某某镇城乡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居民点建设、道路及绿化用地等技术指标进行详细修编,对集镇旧城改造、公共设施进行标准设计,合理确定集镇发展方向。加强碾盘、丰收场镇开发,集中开展某某场至某某场公路沿线中心村、集中居民点规划和建设,容纳集镇剩余的大量人口。

切实抓住当前有利机遇,大力实施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确保农村道路畅通;加强水利设施整治,确保农村灌溉和人畜饮水;落实国土保护措施,保护农民生产的命根子;同时加强农村通讯、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医疗、教育、文化娱乐活动设施等公益设施建设,确保农村公共服务条件明显改观,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加大农转城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减少农民数量。

(三)加强扶贫工作,完善社会保障,缩小贫富差距 认真落实“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扶贫工作要求,围绕统筹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某某的目标,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全面改善贫困村及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1、加强贫困户脱贫致富项目落实

结合每个贫困农户实际,引导他们依托本地资源和本户劳动力资源,按照“远期、近期结合,大小项目结合、万元增收结合”和“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思路,精心帮助每个农户巩固发展好1—2个稳定增收的骨干项目。

2、进一步抓好智力扶贫工作

教育和引导贫困人口转变思想观念,从“被动脱贫”转到“不 7

甘贫困,我要脱贫”上来,多措并举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积极组织贫困户子女和有劳动能力人手参加各种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种养、致富的本领。认真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组织贫困户代表外出参观学习,邀请有关专家来我镇为贫困户专业培训。积极组织贫困户人员在我镇就地就近企业和专业大户家中务工,让他们一方面在务工中获得收入,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本土企业和专业大户中亲身体验发展观念,亲手学习各种技术,亲切感受发展成就。

3、进一步落实扶贫责任

认真开展“三进三同”活动,把党员干部、农技人员落实到每一个贫困户中,切实开展帮带工作,落实帮带责任。

四、几点建议

1、统筹规划区域经济发展,倾斜对东北部乡镇的投入。

2、切实加大农村移民的力度,近年来开展了高山移民、退耕还林生态移民、地质灾害等恶劣条件地方移民,但力度不够,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尽可能的将那些条件较差地方的群众搬迁到基础较好的地方来。

3、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制订土地合理流转、规模发展的机制和优惠办法。

4、尽快落实农村“三权抵押”机制,让农民的土地、林地、宅基地充分发挥作用,进入融资市场。

缩小城乡差距

(一)选择多中心、分散式的城镇化模式城镇化模式,有大都市集中发展模式,如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和日本东京等城市;还有多中心、分散式发展模式。德国采取多中心、分散式的城镇化模式......

推进康居农房建设 缩小城乡三大差距 调研报告

推进康居农房建设 缩小城乡三大差距农村康居工程是“宜居南岸”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以促进农民居住条件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为重点,以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积极引导......

对缩小城乡差距的认识

对 缩 小 我 省 城 乡 收 入 差 距 的 思考摘要:过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严重阻碍了河南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着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河南省应......

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

逐步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差距

逐步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差距温家宝在河北张家口为千余名农村教师作报告 来源:新华社 编辑:徐驰 时间:2011-09-09据新华社石家庄9月8日电(记者赵承 曹国厂) “改造社会必须从改造农......

下载缩小城乡、贫富、区域三大差距调研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缩小城乡、贫富、区域三大差距调研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