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材料)_我国农村养老保险论文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8:11:1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论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国农村养老保险论文”。

论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xxx学院

系别:xx系

专业:xxxx

科目:社会保障概论

姓名:xxxx

论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农村社会保障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关系到占总人口约 70%的人民目前或将来的生活质量,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则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随着老龄化浪潮汹涌而来,农村养老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和紧迫。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研究中国农村养老保险问题更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农村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国农村社会养老长期滞后,广大农民一直游离于社会的保障网之外,他们的养老问题由个人或家庭来承担。这种状况不利于深化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不利于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就成为政府和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慢,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且大部分住在农村,生活水平比较差、质量低。农村的养老主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社会养老保险在农村刚刚起步,发展比较缓慢,在发展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一)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矛盾尖锐

在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基本养老模式还是“家庭养老”为主,“社会救助供养”为辅,但农村日益加快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更,弱化了土地保障作用;另一方面,工业化大生产的劳动方式的重大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者作为养老义务承担者的角色,家庭赡养和生活照料功也随之受到削弱。农民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矛盾尖锐化。

(二)养老保险强迫性特点突出

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强迫性,据中央出台的关于《新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可以不用缴费,每月可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这规定引起了广大农民的反感,同时使一些无子女赡养的老人领不到保险金等种种问题困扰着农民,使农民对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失去信心。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可能会因此遇到很大的困难,得不到农民的支持,政策将会化成泡影。此外,政府为了做业绩还会出现强迫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使社会养老保险失去本意,丧失它的作用。

(三)保障水平偏低,覆盖面偏小

由于保障水平偏低,因此新农保还难以起到养老保障的作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农村人口多,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慢、发展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而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筹集又是以个人缴纳为主,这使得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民有心无力,不仅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少, 缴纳的保险费也很低,根本无法满足年老时的生活所需。根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社会保障绿皮书》,2007中国只有2亿人享有养老保险,仅占劳动者的25%。专家认

为,中国离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在目前社会保险制度中,覆盖面最大的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广大的农村劳动者几乎没有养老保险,1亿多丧失劳动力的农村老人没有社会化的养老保障。新农保的地位和作用让农民感觉不到他的保障作用,让农民对他失去了信心。

(四)法律支持不足

西方发达国家的农村养老保险都是通过国家立法形式实行的一种强制性社会保险。相对而言,在这方面中国“新农保”没有统一的法律条文,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民政部颁布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的,没有自己的法律体系看,难以形成规范的法律保障,因此缺乏普遍的强制性和规范性。

(五)参保人群不均衡,农民投保积极性不高

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具有保富不保穷的缺点,社会养老保险采取自愿入保的形式,这样一来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将富裕的一部分农民吸入进来,而没有吧经济不富裕的、需要赡养老人的一大部分农民纳入其保障的范围,使他们享受不到社会发展的成果,收不到政府的养老财政补贴。这使得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是进一步推动了贫富差距加快扩大,所以说新农保的目标不可能实现,大多农民都没有参加新农保,农民的养老问题根本没有得到解决。从覆盖范围上看,中国东部经济发达的省市农民投保金额明显高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农民比东部地区的农民收入水平低,参保能力有限,且由于新农保的倾富性,导致农民的参保积极性较低,甚至不参加新农保。

二、农村养老保险出现问题的原因

农村的养老保险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有新农保自身的原因还有农村的原因,更有历史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经济落后导致农村养老保险出现问题

受城乡二元经济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农业是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比较薄弱,创造的价值不如二三产业,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较二三产业比重较少,发展较慢。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的发展主要在农村,国家的管理可能会因管理层级太多而导致管理的失灵。所以,由于农业产业的弱势,在刚刚实行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国家可能重点放在发展二三产业,而忽视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的重要性,致使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滞后于其他地区,导致农民没有经济能力去参加新农保。

(二)立法的滞后,直接导致无法可依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行,只有1992年1月3日民政部公布实行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国家没有根据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及时地对法律做出调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各地规定不一,没有法律约束力,基层无法操作,农民无法可依,参保积极性也就大打折扣,严重脱离了建设法治国家的轨道,让新农保的可信度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新农保的实施。

(三)管理体制问题重重

农村社会保险工作有的仍然留在民政部门,有的已经划归劳动保障部门管理,造成工作脱节,管理混乱。手续繁琐,领取不便。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一般都是断断续续的,缴费不定时也不定额,每到符合退休条件需要办理领取养老金手续时,要进城确认身份、年龄、缴费、时间等,农民费时费力费钱;而达到退休

条件办理退休手续后,还得进城领取养老金。这些,参保人员意见很大,从而影响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四)、政府的财政支出相对较少

由于经济发展速度比较慢,经济比较落后,政府的投入相对于第二三产业相对较少,又因政府的层层分配很有可能会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导致资金的运作不利,没有足够的资金就不能够将新农保的范围像更大的范围扩展,致使大部分的农民置再保险之外,不能享受国家的发展成果。

三、解决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对策

要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清楚把握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不同地区农村经济的现状,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做到从广泛覆盖到逐步完善。

(一)加大财政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投入力度

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作为财政支农的项目之一。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和每年财政超收入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投入,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农民参保给予财政补贴。在这方面,“苏州模式”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典范。

(二)努力提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

一要求各市县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指定缴费标准,按年缴费。同时应鼓励宽裕家庭农民提高投保金额,以增强整个农保基金的互济功能。二要加强对农保基金的监督管理农保部门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基金安全,在此基上寻找基金的增值。三要在确保安全前提下 ,积极探寻农保基金保增值新渠道。三要坚持因地制宜与自愿原则。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承受能力、保险意识等方面的制约,短期内让全国农民普遍参加社会保险是不可能的。要避免强迫农民参加的做法,因为这不仅增加农民的负担,而且也不可能持久。只有坚持自愿原则,并通过集体补贴与政策引导,才能使这项工作健康持续地运行。在自愿的前提下,无论是贫困地区还是富裕 地区,都可以实施养老保险。

(三)稳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政策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的基本思想是,坚持低标准起步,坚持个人缴纳资金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原则,坚持以个人账户为主的储备积累的保险方 法,坚持自愿参加与政策鼓励相结合的政策措施,坚持社会养老保险与家庭养老保障相结合的制度。这些政策从总体上看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应当继续坚持,并要逐 步完善。

(四)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

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与健全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是世界各国开展社会保险工作的通行做法。经过10多年的改革探索,我国已经建立起城镇社会保 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并基本形成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的雏形。现在必须尽快健全《社会保险法》等有关法律,以促进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作为一项全国性的 法律,《社会保险法》不能仅仅面向城镇居民,而把广大的农民排斥在外。

(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

为加快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必须强化国家尤其是各级政府对其的行政管理,使其纳入规范化轨道并健康发展。一是要使农村社会保障的行政 管理与基金管理、业务管理相分离,政府主要负责行政管理。二是在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机构前提下,明确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并使其协调有效地进行。三是

要 针对不同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不同的管理内容和重点并使管理程序规范化。同时,还应依靠坚持个人账户积累模式,强化农村社会保障的监督机制,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等方法,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措施。

四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解决农民老有所养问题,从农民最基本的保障问题入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也真正体现了对农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社会保障概论 2010年04月

[2]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2005年05月

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家庭养老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地区差异大,农业人口占多数,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的现实。十多年实践的结果是,虽......

论农村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思考

论农村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思考(王红军)摘要:农村财务管理是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农村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党群、......

农村基层组织存在问题及对策

***区农村基层组织存在问题及对策****** 为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后进村整顿文件精神,全面掌握村级组织工作现状,提升我区村级组织建设水平,加强村级党组织核心作用,***区委就村......

浅论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论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 目前,我国大批农民工以中青年为主,大都没有达到养老年龄。在不久的将来,农民工年老体衰后的养老问题将发展为十分复杂的社会问......

浅析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老龄化浪潮汹涌而来, 我们不得不正视“未富先老”的社会现实。近80%的人口在农村, 农村养老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和紧迫。为了寻找合适......

下载论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