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经济理论前沿与中国服务业发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12月22日财贸所教授夏杰长
一、城市化与经济结构关系的文献综述
城市化导致人口聚集,还是相互导致?这是一个长期的争论。
城市化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机制的理论主要是区位理论和非均衡增长理论。
1、区位理论。区分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
冯-杜能(J H Von Thunen):1826
韦伯《工业区位论》1909
克利斯泰勒《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19332、非均衡理论:
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1955年提出。(增长极理论的核心是:主导部门以及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个区域或者某个大城市聚集形成经济活动中心。有两个效应:吸引和辐射)中心---边缘理论由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弗里德曼提出。
3、循环累积理论,时缪尔达尔在1957年《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最核心的效应是“扩
散效应”和“极化效应”,在经济活动初期,经济要素的水平是大体上相同,后来由于偶尔因素,拉开了距离,这就是“极化效应”。
《工业化与商业化的比较研究》切拉力
城市化不仅影响产业结构也影响需求结构。
服务业聚集水平的国别差异
服务业聚集的变化趋势方面:虽然变化方向大体相同,但不同研究方法形成不同的结论: 科尔科的研究发现,服务业是美国集中度最高的产业之一,空间尺度对服务业集聚程度的影响较强,在郡县层面,虽然自86年以后集中程度一直不太高,但欧洲服务部门在地理上呈现出越来越集中的去向,尤其是金融和商务区服务业是聚集程度最高的两个部门。
然而,克伦茨运用B阿拉飒飒指数对iu州服务业的地理集中以及变迁进行了研究,并将产业聚集的i安华勇线性趋势惊醒检验,结果表明,服务业的地理集中和聚集在1970-2005年成仙了一种下降态势。降幅为22%
大部分服务行业的聚集水平呈现显著下降,此外,在信息技术对服务业聚集的效应方面,而科尔的研究揭示出信息技术对于制造业和服务业区选择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信息技术将主要通过影响五行上平的运输成本对服务企业的区位选择和聚集产生需求作用
二、关于城市化化与产业结构的文献研究:
布莱恩.贝利(1692年)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国的城市化程度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式相互作用的。
1、刘易斯-拉斯尼费景汉模型
2、乔根森模型劳动剩余的问题
3、托达罗模型收入差异和就业机会的差异
4、钱纳里的“标准产业模型”:从劳动力资源再配置看出结构变动的特点:
1、与农业产值下降幅度比,农业劳动力转移要慢很多。农业产值下降幅度快。,农业劳动占全部就业人比重36%左右。证明农业部门仍然是低效率部门。
2、工业就业增长幅度(27-28%)远远落后于农业就业下降幅度,农业部门转移的劳动力大部分被服务业吸纳。(由于工业化程度越
来越高,需要劳动力少)
城市病:是指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表现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摊大饼式的扩延,大量耕地被占,使人地矛盾更尖锐。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也称为城市病.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问题形成的原因很复杂,首先是经济原因。
国内学者的研究:
城市化与服务业相关性是服务经济学界多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之一,2011年又把改问题研究推进一步。
冉建宇 张建升(2011年)通过构建两者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1-2009年中国国各地区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协调程度进行比较分析,表明:中国各地区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都存在不断提高,但地区差异较大。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扩大,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正向相关。从协调度来看,各地区耦合度不断提高。优质协调的省份和严重失调的省份都比较少,轻度失调和基本协调的省份较多。从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来看,东部区耦合调度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参阅张建生《中国城市化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研究》,载《经济与管理》2011年第7期
光环效应:中心城市把周围城市的优质资源吸引过来,被中心城市极化了,周围城市必定倒霉。应该差异化发展。
二、城市转型过程中的城市与服务业的互动的现象与理论解释
(一)、城市转型及其服务业发展是学术界 一个热门的研究话题
最著名的莫过于“配第—费雪—克拉克定理”,科兹涅茨、富克斯、钱纳里等众多经济学家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其结论。
克利斯泰勒在1933年提出的“中心地理论”,但丹尼尔斯(1985年)认为的那样,与农业和工业相比,服务业的空间分布规律长期且明显地被人们忽视。诺伊利和斯坦巴克以美国140个最大的大城市标准统计作为研究样本,以就业结构为研究对象,以区位商为指标,吧美国大都市转型的结果分为四种:多元化服务或者节点型城市,专业化服务型城市、生产型城市和消费导向城市。
希兹,斯坦巴克等:服务业的发展使得大多数城市度过了持续至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难关,斯坦巴克指出,服务业的发展改造了美国城市经济。
(二)、城市与服务业互动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趋势
从经济史的角度看,发达国家城市经济经历三个阶段:
1、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时期
2、以制造业为主导,服务业为辅助的工业化后时期时代(上海)
3、服务业为主导,建有某些新兴制造业的后工业化时代。(北京)
克拉克《经济节史》
(三)城市化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的理论解释:
1、早期发展经济学家的观点:
服务业是一个落后的部门,本质上是消耗性部门,所以发展史被动的,对城市化没有多少促进作用。
2、基于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城市与服务业分析
如果城市化的速度超过工业化,则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到城市之中后,只能在非正
规部门就业。二这些非正规部门主要是传统的服务业,这些部门是小规模的,效率底下的,无益于经济增长。这样,有服务业多推动的城市化是低效率的城市化。是贫困的城市化。评论:考虑到信息技术等因素,城市发展的更多是现代服务业,因此,对城市发展史积极的,促进作用的。
3、进一步研究:
证实了:工业化国家1920-1970年劳动力转移过程,动态比较出得结果说明劳动力在城市非农业部门特别是服务业部门集中,研究发现城市化是促成今年一个国家由农业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重要因素。明确了城市化是服务业发展的原因。
里德尔支出,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角色,从经济史的角度来看,商业革命是工业的前奏与先兆,二服务业的创新成为了工业革命的支撑。里德尔提出,服务业的份额的上升并不是经济增长的结果,而是经济增长的原因“服务业是促进其他部门增长的过程产业,服务业是经济的粘合剂,是刺激商品生产的推动力。”
江小娟则提出了服务业增长需要区分“名义”与“真实”,可以概括为:一实三名,新增服务消费是真实的增长,服务价格相对上升,服务专业化和外移(专门服务部门来做工业部门做的,GDP还是那些,只是记录在服务业GDP中),自我服务转化为市场化服务都属于名义增长。服务业比重上升不是好事,福利不一定增长,只是价格上升。所以应该记录在名义中。三分之二的服务业是外置的,不是实际的。
那么,在服务业增长分解中,新增服务业是占主导吗?现在还是一个谜。
城市化的两个阶段:工业化城市---后工业化城市
为什么城市化促使服务业发达,新增服务业发展强劲,原因在哪儿呢?降低交易成本与分工的深化。
亚当斯密《国富论》
这种观点认为,服务业发展与城市之间互动关系的最重要的纽带是分工。由于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交易成本以及制造业非密集使用土地资源的特征。会使制造业首先在一个区域集中起来,这个过程就是城市化过程。这种城市就是工业城市。使用藤田恒久与克鲁格曼的模型进一步推到后发现,将制造业集中起来之后,制造业者之间的分工,制造环节的分工,以及功能化分工将会不断地深化。这导致交易数量(交易频繁)大为增加。这种交易数量的增加对于交易本身的专业化提出了要求,从而出现了服务业的规模化聚集(服务业专业机构),是后工业化城市出现。
(四)服务化与城市化的动态发展过程理论
城市地理学家瑟诺姆对城市化发展规律研究,城市化进程具有间断性规律。
三、城市转型与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1、城市有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是城市有低向高发展的整个过程。
2、以金融、信息为核心的高级生产者服务形成向大城市中心聚集化的趋势,从而使城市在空间上表现为中心区高度集中。
3、城市转型是伴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4、城市转型与服务业之间存在着一种动力机制和路径依赖,研究认为服务业在大城市的发
展是三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三种因素是:城市的规模和服务业的多元性,城市在国际和国家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区位。
5、推动城市转型与服务业发展的力量:政府与市场的合力。
6、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型中普遍存在首位城市现象。经济社会和资源配置的高度非均衡
性,钱和财力严重向大城市聚集。
7、就资源型城市转型来看,一般分为“产业链延伸模式”:从单纯的采掘业,到采掘业加
工制造等产业链。
8、“资源转换模式”和“多元化模式”这三种类型。
成果名称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研究”项目总报告成果类型研究报告出版时间2006年6月出版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原产业政策司)成......
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与演化论文一、国际现代服务业发展概述现代服务业是指凭借信息等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信念建立并发展来的新型的服务业,它在传统服务业基础上进一步改造升级......
一、中国服务业三十年:发展历程(一)服务业发展:增长迅猛,但滞后格局未变1.服务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仍然偏低。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受物质生产部门优先发展......
浅谈中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服务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但无论是从内部结构的均衡还是国际比较来看都存在许多问题。20世纪 70年代开始, 各国都......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