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山区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兴趣”。
如何激发山区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在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兴趣。对于山区的小学生而言,从小所接触的知识较少,故在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老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的现象。所以必须从实质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方能促进他们的学习成绩,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阅读兴趣
一、兴趣入手,使学生爱读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产生极大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就会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欲望。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很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经常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不可低估。
2、以标准引领方言。课外时间,先放给学生标准的朗诵带听,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这对孩子是一种无行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孩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气氛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的进行阅读活动。总而言之教师要重视激励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收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3、及时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范,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和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激励表扬,这样便会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气氛。
二、充分应用教材的内容,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教学中教师采用富有新意、有乐趣的提问方式来激发学生“乐于提问”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所提的问题和要求,要使学生充满兴趣,但又要通过他自己的努力以后是有可能想出来的。教师可以正面、反面、侧面去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可用直问、曲问及连锁问等引导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经历思考,提问释疑等心理过程,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就能感受到一种无穷的乐趣,这样就激发了学生乐于提出问题的兴趣,使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得到充分的满足,兴趣就进入最佳状态。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就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得到发展和提高。孔子有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疑问,是思维的开始,是打开知识的金钥匙,而好奇好问正是孩子们的天性。带着问题去学习,就会有探索的动力,收获的喜悦。
平常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不相信学生,以为学生什么都不懂,课文的理解全靠教师的讲解,甚至学生已经弄懂了的,也是一句一句地讲。如此下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浓了,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只是听,被动地接受,阅读能力怎么能得到培养呢?其实有的课文,或者有的段、句读读就懂了,不需要教师多讲。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形容海水种种色彩的:“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形容珊瑚的:“有的象绽开的花朵,有的象美丽的鹿角。海参大龙虾”学生一读就懂了而且读得有声有色,津津有味。比教师一味的分析讲解,实际效果要好得多。
又如教《掌声》时问:“为什么掌声让小英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呢?这两次掌声分别代表着什么呢?”学生用他们在课外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想到的对比,就会逐渐得领悟到了掌声的真正含义。这样就会激发他们思考。再如在课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中,由于生活环境不同的关系,学生对于沙漠、骆驼的情况知道得很少,如何让学生理解呢?教师可放投影一副一匹骆驼站在沙漠里的图,通过图来理解沙漠是什么样,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眼皮又是什么,然后再让从课文中充分的理解,它们在沙漠中,对于骆驼生活得重要性。教师要大胆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相信他们通过读、练、议能掌握相当部分的内容,教师的精力集中到学生不易掌握的那些方面去,探索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三、教给方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断、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度、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的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在继续读;略读就是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为了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经验以后,三种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绍竹子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
章内容的“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四、举行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一遍的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致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1、讲。我班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
3、赛。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故事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阅读的全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质疑、交流、提问。由此引入创新的理念,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运用扩展性阅读方法,进行直接的再造想象,进行延伸对比,进行开放式立体型、甚至是甄别对
与错的思考,进行体现个人风格的自由想象和联想等。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运用研究性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引用、搜集、探索、批评、质疑„„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创见。
总之,激发山区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将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为此,教师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一种适应当地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
(2)【N】北京师范大学 薛金星《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激发小学生作业兴趣姬红波 学生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它是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优质的作业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利于学生智力和创造才......
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登过山吗?有什么感受?登过高高的塔吗?今天我们要读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在登塔远眺的时候,获得了什么启示呢?二、初读扫清障碍1、请同学们自由地练习朗读课文,......
湖北省利川市汪营镇民族希望小学杨琼蓉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并运用多种多样的......
激发兴趣——课堂教学“轻负担,高质量”的金钥匙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要“轻负担,高质量”。那么如何减轻学生心理和课业负担,还必须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激发兴趣是打开这把锁......
如何激发小学生中长跑兴趣中长跑是小学体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锻炼标准》中达标的重要项目。经常参加中长跑锻炼,对学生的身体各机能和心血管、呼吸系统有促进作用,能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