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员关爱文化建设及实践思考_机关文化建设思考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7:19:2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机关党员关爱文化建设及实践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机关文化建设思考”。

机关党员关爱文化建设及实践思考

关爱党员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区直机关党工委创新机关党员关爱服务工作,探索推进“三原色”机关党员关爱文化建设,突出品牌规划导引,着力文化凝聚渗透,强化机制建设保障,积极打造党内关爱服务特色品牌,构建机关党建工作新格局,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一、准确的定位:挑战转化机遇

面对机关党建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我们认真落实上级党组织党内关怀战略思想,积极对接本级机关党员多元化新诉求,切实构建关爱文化建设合力,突出三者联动并抓的精准定位,努力将挑战转化为机遇。

一是系统谋划,把上级党组织关爱关怀政策落实到位。注重教育传承,有针对性地强化党内关爱关怀传统教育,把党员关爱文化建设列入机关党建的重要内容,充分认识“三原色”机关党员关爱关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注重学习领悟,对新形势下党内关爱关怀工作的重要政策措施,特别是对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强化党内关怀关爱工作的战略性决策,对《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工作条例》提出的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具体要求,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充分的研讨,明确“三原色”机关党员关爱文化建设的方向和重心;注重创新载体,增强做好机关党内关爱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认真总结提炼我区机关党内关爱工作传统,注入时代特征,突显地域特色,系统规划和推进“三原色”党内关爱文化建设,精心设计了红黄蓝“三原色”党内关爱文化建设LOGO,一方面,代表重点开展困难扶助、健康关爱、文化关怀“三位一体”系列活动,另一方面,以“红黄蓝三原色”为寓意,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和助力,推动打造七彩的机关生活。

二是无缝对接,把本级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关爱诉求摸准。针对新时期党内关爱工作的形势任务,我们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政策要求,也充分把握时代特征和区域特点,准确了解机关党员干部的具体期待和诉求,摸准新时期机关党员关爱诉求的特殊性、多样性、差异性。从我区实际看,建区来的30余年间,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关党员干部队伍的结构也发生了巨变。中青年干部党员逐步成为机关干部的主体,学历高、知识新、眼界宽,思想活跃。从需求结构看,机关党员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需求层次有质的飞跃。总体上看,物质压力、生活压力减轻,但工作压力、发展压力加大,随着需求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机关党员干部对“幸福工作”内涵有了新理解,对“幸福工作”标准有了新期待,对“幸福工作”形式有了新认识,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提高外,更追求精神的富足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因而,扶弱、扶贫、扶困等工作已不是当前关爱工作的重点和重心。相反,机关干部党员对及时而经常性的思想保健、政治保健、品德保健、能力保健、精神保健等有

极大的需求,为关爱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我们尊重和突出机关党员的主体地位,承认党员干部关爱需求的个性化差异,积极把握党员干部需求的多元性规律、特殊性规律、差异性规律,切实满足党员干部的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确保无缝对接机关党员的实际诉求。

三是积极作为,把新时期机关党员关爱工作基础条件夯实。以走在前列的勇气,转变观念、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加强领导,把机关党内关爱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推进,奠定良好的关爱工作基础,具体做到“四有”、“两保证”。“四有”即:一有组织网络,进一步理顺了区级机关党组织隶属关系、区直机关党工委与群团组织关系,建立健全了76家区级机关党组织协调联动网络,确保党内关爱工作全覆盖;二有活动策划,按照“三原色”党内关爱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出台形成了具体工作的策划方案和办法措施,努力形成一个好的规划和工作策略,使关爱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三有典型示范,各基层机关党组织按照“一个支部一个特色”要求,建设小品牌分品牌,形成“三原色”文化建设品牌工作体系,并从中培育一批品牌典型。四有检查激励,加强对各基层机关党组织日常关爱文化建设工作的检查指导,并开展特色性工作评比,对评选出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两保证”即:推进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支撑保证,认真落实浙委办﹝2008﹞63号和市甬党办﹝2009﹞1号《关于加强和改进县(市、区)机关党建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充实了班子力量,确保本级工委专职班子成员多于兼职班子成员;及时指导机关基层党组织配齐配强党务干部;及时指导9个乡镇、街道相继成立了机关党委或党总支;统筹调配经费,强化资金的支撑保证,根据工作需要落实必要的经费,使机关党建共享开发建设的成果,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用。

二、积极的探索:创新助推转型

结合机关党组织职能定位,高擎关爱大旗,着力品牌导引,创新推进“三原色”党员关爱文化建设,注重在继承中突破,注重在扬弃中转型,积极打造“魅力娘家、温馨娘家、快乐娘家”,把机关干部党员凝聚在“娘家人”的周围。

一是细处入手,创新关爱环境文化建设。集思广益,凝聚关爱共识,把“三原色”机关党员关爱文化建设,纳入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区实际,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认真总结提炼,提出了“以运动强健体魄、以真情温暖人心、以艺术陶冶情操、以行动促进健康”的品牌宗旨,作为关爱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积极塑造区域特色的关爱文化内涵,努力实现党建与文化的融合,管理与服务的融合;细化内容,丰富关爱环境,推出运动健康系列、帮扶关爱系列、陶冶情操系列三大类关爱文化建设系列,积极开展身体健康、体育活动方面活动,每半年组织一次身体健康或者心理健康方面讲座,落实帮贫解困、帮扶关爱,切实开

展“重大病患住院、意外天灾人祸、家庭贫困有难、退休人员、家庭矛盾报告”等“五个必访”,开展艺术欣赏、收藏欣赏、文学欣赏、综艺欣赏和品味生活等活动,倡导干部自我修身养性,提高综合人文素质,提升生活品味。浸润渗透,营造关爱氛围,结合集中办公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活动室、图书室硬件建设水平,在机关党员活动室、走廊、办公室、各党支部活动室,通过悬挂关爱LOGO、书法、书画等形式,彰显关爱理念,体现组织关爱,同时倡导“组织帮助、个体自助、同侪互助”理念,大力弘扬关爱文化核心价值观。二是着眼内化,创新关爱行为文化建设。领导示范,注重组织与基层互动,经常性开展机关党组织负责人与普通党员广泛的沟通谈心活动,区直机关工委班子成员字我加压,每年至少走访三分之一以上机关党组织单位,听取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意见建议与具体诉求;组织推动,强化党建带群团建设工作,依托各机关党组织和机关团工委、妇工委、工会工委等各类力量,建立摄影、文学、篮球、网球、棋牌、音乐舞蹈等10个协会,打造特色协会组织品牌,开展各类特色性活动,着力文化产品和载体阵地建设,举办了《机关摄影》、《机关生活》等内部刊物,精心组织策划活动,不断丰富关爱工作的品牌内涵,成为机关干部党员交流互动的有效载体;典型引领,打造志愿服务文化品牌,在号召机关干部开展向爱心标兵蒋红、先进模范标本胡建东等学习活动的同时,创新服务手段,广泛开展机关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做到“集体注册,全员参与”,定期开展各类机关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办好事办实事。

三是长远考量,创新关爱制度文化建设。突出机制为本,实施长效管理。(1)建立健全思想关怀机制。建立党内谈心制度,及时了解机关党员思想动态、政治愿望和情感诉求,开展党组织班子成员之间、党员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之间、普通党员与普通党员之间“一对一”、“面对面”谈心活动,对有思想困惑的党员从精神上引导、感情上慰藉、心理上疏导,化解思想疙瘩。落实“六必谈”活动,在“工作变动时、受到表彰或处分时、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出现矛盾和意见分歧时、群众有不良反映时、退休时”,基层党支部与党员开展谈心活动,加强了解、沟通思想、增进团结。(2)建立健全工作关怀机制。注重落实好党务公开、党内情况通报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党员权利保障制度,畅通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有效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好“三会一课”和教育培训制度,使党员经常接受理论、政策或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党员综合素质,提高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本领;实施表彰激励制度,建立创先争优的激励机制,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定期评选表彰先进,加强先进典型的培养和宣传,激励党员“争先创优”积极性,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确保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3)建立健全生活关怀机制。着眼于基层党员干部生活方面的实际需求。

生活方面的需求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有身体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目前我们成立的机关分会和开展的“三原色”健康行动方案,虽然是机关工会层面上的,实际上同样也党内关怀方面的工作。

三、成功的实践:旗帜彰显形象

“三原色”关爱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深化丰富了机关文化建设,深化推进了和谐机关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升了机关党建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开创了区域特色的机关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是把握内在规律,着力关爱工作的品牌化,增强了科学性。作为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三原色”党内关爱文化建设摒弃了传统关爱工作的实践缺陷,摆脱了旧有内容简单叠加和自然延伸的路径桎梏;“三原色”党内关爱文化建设着力于品牌的运营和管理,系统地研究了新时期机关党员关爱工作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认清规律,前瞻规划,创新方法,品牌导引,成为北仑机关党建工作的一块靓丽品牌;“三原色”党内关爱文化建设,拓展了机关党建工作的思路,初步实现了党建与文化的融合,管理与服务的融合,推动了传统党内关爱工作在新时期的转型升级,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是提升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的积极尝试和成功实践。

二是契合发展诉求,着力关爱工作的时代化,增强了实效性。在工作理念上,党内关爱文化建设突出人文关怀,重视机关党员干部的需要诉求,积极打造管理与服务的双赢平台,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工作方法上,坚持和落实机关党员的主体地位,着眼培养培育机关党员的发展诉求,在组织设计上以人为中心,在活动开展中主张调动基层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基层党的建设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工作要求上,注重切实增强机关党务工作者角色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围绕打造“娘家人”的要求,确保做到思想贴近、感情融入、行动同向、工作深入,用真心、付真情、敢真抓,推进关爱型党组织建设,培育机关关爱氛围。

三是融入机关生活,着力关爱工作的内源化,增强了针对性。与传统的党内关爱工作相比较,机关党内关爱文化建设,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使传统扶贫帮困转型为关爱服务文化建设的系统推进,融入了机关生活,具有开放式、互动式的特点,通过全方位渗透,全过程关注,不仅有物质帮助,更重视精神需要和精神满足和职业发展,是一种互动文化;强调自助,也强调共建互动互促,通过打造和谐文化、快乐文化、活力文化,积淀文化底蕴,重视赋予品牌深刻的文化内涵;通过开展了“开门纳谏”活动,征求党员、干部、人才最迫切、最希望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集中解决针对性问题,形成了品牌的认同感;通过开展了机

关党员“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主题教育,强化为党员、干部、人才服务的能力、及推进思想作风建设,形成了品牌的精神文化。

四是整合内外资源,着力关爱工作的体系化,增强了合力性。在推进实施“三原色”党内关怀工程工作中,我们始终注重理顺协调关系、整合资源、聚合力量,充分应用文化的特性,树立固化党组织形象标识,着力推进关爱工作的体系化,整合了区级工委、机关内部、机关外部的三个层次的资源,增强机关党建互动,由党工委“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工作形式改变为各基层组织与党工委互动的工作局面,初步凝聚了各方力量。在关爱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建立了扁平式组织机构,以变科层制管理机构为扁平化服务组织,特别是10个协会组织的建立和完善,为全覆盖关爱服务组织体系奠定了扎实基础;建立了资金共同投入和支撑保证工作理念;建立了机关党组织甚至包括有关企业参与,合力初步构建;建立了系统推进文化建设各项内容的格局,初步形成了文化建设整体推进的特色性工作体系。

五是服务中心工作,着力关爱工作的制度化,增强了长效性。着力继承突破,既吸收亦扬弃,进一步发扬我们党的良好传统,吸收以往党内关爱工作的精髓和我区好的做法经验,创新关爱方式、方法,从以往单纯靠组织救济转变为互动救助、被动生活救济转变为主动关怀助、“输血”救济转变为“造血”救助,对党员实行分类关爱,坚持文化关爱为主,救助救济为辅,注重增强造血功能,丰富关爱内涵,扩大关爱外延,逐步形成党内关爱的长效机制。初步效果看,“三原色”党员关爱文化建设,是基层党务工作的“润滑剂”,是基层机关工作者的“减压器”,是基层党建工作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在打造和谐机关,营造和谐的机关生态,推进和内化机关作风建设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成效,初步实现了打造服务型党组织的品牌化、系统化、规范化要求,成为基层党组织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手段、新载体、新方式。

关于机关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机关文化建设的思考是机关工作长期以来形成的工作精神、价值观念、制度内涵的集中反映,也是机关优良传统、优秀品质和良好作风的沉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机关文化建设要......

新时代如何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新时代如何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加强机关建设,不断提高机关依法行政、科学管理和优质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机关思想和工作作风结晶的机关文化是机关建......

关于加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刘少松民主政治是实施权力监督的环境条件,而民主政治的精髓就是通过有效的权力配置实现以权力制约权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政治文明......

对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廉政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大连市人社局纪委监察室廉政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化、思想文化的内容之一。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明确了廉洁政治的宗旨,把保持廉洁放在党的建......

南通市机关廉政文化建设路径思考

南通市机关廉政文化建设路径思考【字号 大 中 小】2008年08月05日 15:17:15来源: 本网综合据《南通廉政网》报道: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并将此作为新形势下党风廉政......

下载机关党员关爱文化建设及实践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机关党员关爱文化建设及实践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