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开发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乡村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xxxx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系(院)专业班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校内指导教师 职
称
企业指导教师(1)职
务
企业指导教师(2)
职
务
2015 年 月 17 日
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摘要: 乡村旅游是上个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产业。我国的乡村旅游是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促动下,在发达国家的影响之下,在我国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下应运而生的。我国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旅游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本文将以南京市江宁区的乡村旅游开发为例,从综述、问题、现状、开发优势、开发策略及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来归纳出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优势。最后,结合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在开发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过程中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问题 现状 开发优势 开发策略 建议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Jiangning District
Abstract:
Rural tourism is a new industry developed in 70 of the last century.China's rural tourism i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demand drive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China,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special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China has rich tourism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has the advantage be richly endowed by nature and conditions, due to a late start, is still in its early stages.This will b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Jiangning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as an example, several problems, from the review,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advantag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roposed analysis, to summarize the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of Nanjing city in Jiangning District advantage.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Jiangning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anjing District of Jiangning city in the proce of rural tourism.Rural tourism is a new industry developed in 70 of the last century.China's rural tourism i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demand drive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China,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special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China has rich tourism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has the advantage be richly endowed by nature and conditions, due to a late start, is still in its early stages.This will b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Jiangning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as an example, several problems, from the review,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advantag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roposed analysis, to summarize the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of Nanjing city in Jiangning District advantage.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Jiangning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anjing District of Jiangning city in the proce of rural tourism.Keywords:
problem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advantages
Development strategy
Advice
目录
引言.....................................................5
一、乡村旅游的综述.......................................6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6
(二)乡村旅游发展动因研究............................6
二、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存在问题与发展现状...............7
(一)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7 1.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基本现状...........7 2.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的基本现状...........7 3.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基本现状...........7 4.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基本现状...............8
(二)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存在问题....................8 1.产品类型单一,缺乏特色...........................8 2.发展定位模糊,主题形象不够鲜明...................8 3.参与体验和知识性项目较少,游客逗留时间短.........8 4.产品缺乏深度开发,产业带动作用较小...............9
三、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开发优势.........................9
(一)历史悠久........................................9
(二)政策保障........................................9
(三)旅游资源丰富....................................9
(四)区位优势显著....................................9
四、南京市江宁区开发策略.................................9
(一)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大力扶持乡村旅游的发展......9
(二)因地制宜,汲取他长,积极探索农家乐经营管理模式.10
(三)彰显特色,合理布局,突出差异性和多元化.........10
(四)结对帮扶,加大投入,引领农民创业致富...........11
五、进一步提升江宁区乡村旅游业的几点建议................11
(一)强化规划引领,注意各规划之间的衔接..............11
(二)细分市场,开发不同层次乡村旅游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文化品位.............................................11
(三)加强与旅行社合作,建立多样化的销售渠道,强化乡村旅游地的整体营销.......................................11
(四)优化外部交通设计,加大内部人员培养力度,实现内外软硬实力的同步发展.....................................12
(五)加大资金投入,做好各渠道项目建设的整合..........12
(六)突出农民主体,注重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12 结论....................................................13 参考文献................................................14
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引言
乡村旅游是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以农业文化景观、生产景观、农民日常生活与环境以及农村民俗风情为资源,融观赏、参与、休闲、度假、疗养、考察、修学、科普、美食、娱乐、购物等方式于一体的专项旅游活动[1]。在国外,乡村旅游发展较早,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乡村旅游的产值在旅游总收入中占相当比重,在欧洲每年旅游的总收入中,乡村旅游收入约占5%-10%,在法国,乡村地区的旅游消费达140欧元,相当于法国国内开支的19.2%,乡村旅游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各国的实践证明,乡村旅游以其鲜明的特色和多样的功能,在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同时,有效促进了贫困农村的经济发展,成为各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领域[2,3]。我国乡村旅游起步相比较晚,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游客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美好的乡间环境,乡村旅游也随之得到蓬勃发展。从2006年的“中国乡村游”,到2007年的“中国和谐城乡游”,国家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创建的全国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点已经达到359家,遍布内地31省市区,覆盖了农、林、牧、渔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农业各个方面,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成长点,成为带动农村脱贫致富的一个亮点。“十一五”期间,我国建成100个农村旅游特色县,1000个农村旅游特色乡和10000个农村旅游特色村,现有乡村旅游项目都将得到提升和完善,并逐步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乡村旅游格局,乡村旅游每年将新增农村旅游就业35万人,间接就业150万人,乡村旅游将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国
[4]国内旅游需求的“半壁江山”。
南京市江宁区毗邻主城,旅游资源丰富,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南京市江宁区委区政府就将旅游业纳入江宁区整体发展战略,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江宁区委区政府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园区农业、生物农业和智能农业,着力打造美丽于形、魅力于心、形神兼备的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率先在南京市建成“美丽中国”标志区、样板区。2012年打造了美丽乡村的代表作品世凹桃园、朱门农家、东山香樟园、石塘人家、汤山七坊等“五朵金花”,2013年又涌现出“杨柳村”“大塘金”“汤家家”“黄龙岘”等新金花村,并完成谷里—横溪—江宁和汤山东西两个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规划,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个以上,到2015年,谷里—横溪—江宁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已基本建成,创建成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0个以上,2017年汤山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基本建成,全区将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60个以上。据统计,2012年江宁全区实现旅游收入150.1亿元,接待游客1364.96万人次,先后接受市、区人大的专题视察,接待广州、昆明等其他兄弟省市政府考察团20多个,深受好评,整体品牌已经一炮打响,成为南京市民近郊一日游的首选景区。
一、乡村旅游的综述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都作了很多种界定。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被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说法。不同的专家学者所关心的领域和重点不同,因而对于什么是乡村旅游,其观点和看法各有侧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Bramwell&LaneB(1994)认为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假日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旅游,打猎和钓鱼,教育型的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5]。
何景明,李立华(2002)给出了狭义的乡村旅游的概念: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6]。
杜江(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7]。
王兵(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8]。
肖佑兴(2001)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即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旅游形式[9]。
通过对现有一些乡村旅游概念的比较和分析,乡村性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因素。因此,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如果对这个乡村旅游概念中“乡村性”这个特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就可能导致乡村旅游概念的模糊。
(二)乡村旅游发展动因研究
任何旅游活动产生的动力都来自于需求市场和旅游动机两个方面,乡村旅游的兴起也同样如此。
甘巧林和陈忠暖(2000)从乡村非农化角度出发进行了探讨[10]。黄洁(2003)认为,“乡土情结”是引发乡村旅游的根本动机,具体表现在中国人身上就是“土地情结”和“家情结”。自古崇尚“天人合一”的中国人与土地有着生命之源式的感情,因此他们希望通过参加乡村旅游暂时逃离喧嚣的生活环境,寻求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11]。李力、谷明(1998)则把农业旅游看作是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和市场效应三大效应的结果[12]。刁宗广(2006)把乡村旅游的兴起归结为三个方面: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推动乡村休闲旅游的兴起;中国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身心需要促进乡村休闲旅游的兴起;人们追求旅游新体验带动乡村休闲旅游的兴起[13]。
二、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存在问题与发展现状
(一)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江宁区是南京市的重要地区之一,有着悠长的历史文化条件和良好的经济基础,其旅游的资源丰富,为其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条件。
1、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发展速度迅猛,举办了各种乡村旅游活动,提高了每年江宁区接待的旅游人次,因而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饭店在此期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南京旅游局制定并发放了《南京乡村酒店度假标准》,江宁区的度假村、家庭旅馆、农庄等朝着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江宁区乡村旅游景区的停车场、交通等基础也逐步完善。
2、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的基本现状
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的人口状态以南京本市人口居多,南京市外到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的游客占比例较小。南京市区人口约 300 万,乡村旅游景点一般分布在南京近郊,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例:2012 年“五一” 假期,南京市郊区县接待游客量同比增幅超过了 50%,有的区县旅游收入甚至翻了一倍多。例如江宁区接待游客 36.9 万人次,同比增长 40.7%,旅游收入 8991 万元,同比增长 159.9%;高淳区接待游客 9.5 万人次,同比增长 62.9%,旅游收入 1520 万元,同比增长 55.1%。
3、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基本现状
南京市政府召开全市旅游工作会议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推进大会,南京将打造汤山、横溪、汤泉等江宁地区十大特色旅游村;还将编制江宁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江宁区休闲农业及江宁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如:打造十大特色旅游村、打造十条乡村旅游线路、打造十八个农业特色主题园区、重点发展十个农家乐示范村,将发展农村旅游与现代农业相结合,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4、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基本现状
南京市江宁区地形都是以低山、丘陵为主,山中植被比较茂盛,自然风光优美,同时江宁区散布着自六朝一来的众多人文旅游资源,包括乡村的民俗文化、乡村的遗迹以及传统的传统劳作。目前整个江宁区已经开发了许多乡村旅游景区,乡村旅游资源的类型已趋于多样化,丰富化。目前,南京市江宁区的乡村旅游正由过去单一的观光型农业园向由观光、休闲、度假、教育和体验于一体的观光农业园、农业区和农业带发展,形成多元化、多功能和多层次的一种规模经营格局,且规模逐步扩大与效益同步增长,总之乡村旅游将成为一种时尚和高层次的旅游方式。
(二)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存在问题
目前,南京江宁区的乡村旅游虽然已经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其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存在类型单
一、定位模糊、、吸引游客的项目较少、产品开发深度低等问题。具体从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产品类型单一,缺乏特色
目前,南京市江宁区的乡村旅游产主要采用农业观光园和采摘果园的形式,与其它地区的产品类型雷同,缺乏江宁区本地的特色,不能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2.发展定位模糊,主题形象不够鲜明
南京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城市,而南京市江宁区的乡村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对于江宁区的资源特色、确立主题的定位,与周边城市乡村旅游资源的不同之处,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导致一些乡村旅游点的文化内涵缺乏,对于民间、民俗文化和自身发展特征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从而导致主题形象不够鲜明,也影响了下一步乡村旅游更好的发展[14]。
3.参与体验和知识性项目较少,游客逗留时间短
目前,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的活动内容的类型比较单一,都是以垂钓、花草林果种植和家禽、鱼养殖等为活动的主要内容,季节性强,而展现农耕文化、让人们了解和学习江宁区农业知识等内容没有形成旅游项目,参与各类农事体验和学习各种农林科普知识的项目较少,造成游客逗留时间短,往往以江宁一日游为主,经济效益不高。4.产品缺乏深度开发,产业带动作用较小
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从总体上来说还是很低,深度开发的项目比较少,而目前江宁区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也仅仅停留参观农业活动、销售农产品、采摘和食用方面,缺乏有特色的、优质的新农产品的打造以及深度开发产品和延伸产业链,降低了江宁区产业带动的作用。
三、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开发优势
(一)历史悠久
南京乡村旅游发展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目前已经拥有比较成熟的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除了本地市场和国内市场,南京乡村旅游市场还受到了国内外投资者的青睐。
(二)政策保障
政府政策倾斜,近来,江苏省分步实施乡村旅游规划覆盖、产品塑造、基本设施建设、拓展市场、人才培养和科学管理等“六大工程”,使得南京市乡村旅游市场进一步发展。
(三)旅游资源丰富
南京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厚。南京,山环水抱,葱笼毓秀,山水城林融为一体,自然风貌久负盛名。“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自然界厚赐于南京龙蟠虎踞的山川形胜,历史在此又遗存下灿烂的文化。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发达,交通设施较为完善,拥有广阔的平原,便于开发建设;沿江、沿海、地处长江三角洲。
(四)区位优势显著
南京对外的交通四通八达,形成了航空、高速公路、铁路、长江航运的一种立体交通体系和网路。
四、南京市江宁区开发策略
(一)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大力扶持乡村旅游的发展
一是成立领导机构,统一协调江宁区农家乐示范村建设。自2011年8月江宁区区委区政府决定启动“五朵金花”建设以来,专门成立江宁区区都市生态休闲农业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江宁区农家乐示范村的建设;相关街道也成立了对应的工作小组,统筹推进农家乐示范村软硬件建设。二是实行政策倾斜,加大财政的扶持力度。区委区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促进都市休闲农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给予每村500万元的扶持资金,明确每八家区级机关部门结对帮扶一个农家乐示范村,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三是加强农家乐建设的规划、管理、营销的指导与服务,编制完成《江宁区乡村旅游区(点)规划建设指导》初稿,从规划开始为各旅游特色村量体裁衣,依据《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点评定标准》对“五朵金花”进行旅游品牌定位和创建指导。
(二)因地制宜,汲取他长,积极探索农家乐经营管理模式
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南京市江宁区在吸收和借鉴其他地区农家乐的经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独具江宁区特色的“1+3”组织管理体制,即:农家乐示范村党组织+农家乐旅游服务中心(村农家乐旅游开发公司)—农家乐专业合作社—农家乐餐饮协会“三位一体”的管理经营模式。一是充分发挥农家乐示范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的作用。这些党组织在村庄环境整治清理、农家乐户升级改造、生态环境绿化美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实现了基层党建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二是通过成立农家乐旅游服务中心,理顺管理体制,实行市场化的运作。三是积极鼓励当地农民以土地、房屋、资金或劳务等方式入社入股,使农民成为合作社社员获农家乐产业工人,提升农民经营组织化程度,降低其经营成本,增强市场风险抵抗能力。四是通过农家乐行业协会,规范农家乐餐饮、旅馆等多种经营活动,保证农家乐基地的蔬菜、肉禽、瓜果等农副产品和土特产的质量安全。
(三)彰显特色,合理布局,突出差异性和多元化
江宁区的“金花”系列重视挖掘江宁区的历史渊源和民俗文化,注重运用特有的乡土文化、乡土生活方式和风土民情来发展乡村旅游。譬如,世凹桃园以岳飞抗金典故和牛首山佛教文化资源为主题,打造“牛首烟岗”的禅宗文化韵味;石塘人家以“七仙女与董永”浪漫爱情故事为题材,打造经山居静心享乐游为特色的山水乡村;汤山七坊挖掘传统民间工艺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相关的历史传说,打造以农耕文化观赏游为特色的农俗体验示范村;朱门农家以月老文化和红楼梦文化为主题,注重发挥直山和平湖山水相融的生态景观,打造以红楼梦文化为特色的美丽山村;东山香樟园凭借源远流长的秦淮文化和独具一帜的百亩香樟大树园,打造以绿色家园欢乐游为特色的城郊农家乐示范村。湖熟杨柳村则以生态田园风光为基底,以南京民俗文化为内涵,整合杨柳湖、丘陵田园等特色生态元素,打造全景式传统乡村生活体验地和南京秦淮河上游原生态古村落的代表,大塘金村借助村里丰富的水、花、茶、药等自然资源,打造成融花草体验、休闲度假、膳食调理、康体运动及薰衣草综合产业为一体的南京山水芳草养生“第一村”,黄龙岘村以茶文化为主题,建设融品茶休憩、茶道、茶艺、茶俗、茶浴体验、茶叶展销-研发-生产、茶宴调理、特色茶制品购买为一体的乡村特色茶庄,打造金陵茶文化第一村等等。
(四)结对帮扶,加大投入,引领农民创业致富
2012年3月江宁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结对帮扶都市生态休闲农业(农家乐)示范村的意见》,将对“五朵金花”及当地农家乐经营户帮扶作为基层党建创新工程的重点来落实,全区40个部门分5个组帮扶5个示范村,近百名区管干部进村入户,帮扶当地农家乐经营户。截止2012年7月,各部门拟定帮扶项目69个,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200余万元。
五、进一步提升江宁区乡村旅游业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规划引领,注意各规划之间的衔接
江宁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需从更广阔的视野,认真调研分析江宁区的旅游资源,结合行政村调整,明确江宁区域内的空间布局,形成主城、中心镇、一般乡镇、中心村、一般村、特色村相结合的“重点突出、梯次合理、特色鲜明、相互衔接”的村庄布局规划体系,要避免无潜力可挖的地方人为造景和有潜力可挖的地方却视而不见,要强调对一些有历史文化和人文底蕴的古村落的保护和修复,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细分市场,开发不同层次乡村旅游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文化品位
目前,江宁区的乡村旅游主要面向南京市的市民。在开发乡村旅产品时,应当根据不同群体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来进行细分市场,有针性地开发不同层次、多样性的旅游产品。按照旅游动机来分,可分为观光游览型、娱乐休闲型、参与体验型和交叉复合型客源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意识及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强,游客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正逐步从传统的、低水平的观光游览和休闲娱乐等向高级发展,这要求江宁区的乡村旅游产品也不断深化,满足不同人们的不同的深层次的需求。
(三)加强与旅行社合作,建立多样化的销售渠道,强化乡村旅游地的整体营销
江宁区乡村旅游地区应充分了解并挖掘当地内涵,依据原有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乡村特色节庆活动,宣传当地的区域特色,促进旅游的发展。为此,江宁区可以充分利用特色节庆活动的作用,依托江宁区本地的名菜、名茶、名果等餐饮,结合乡村旅游活动的特色及吸引力,举办特色节庆活动,使特色餐饮成为南京的重要旅游吸引物。同时,江宁区乡村旅游地应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力度,开发专属江宁区的乡村旅游的精品路线,以便利用相近地区的组合路线,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从而实现乡村旅游地的整体发展。此外,对于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应建立多样化的销售渠道,如在旅游地建立旅游商品专卖店以及在大型商场、超市中设立旅游商品专柜等都是切实可行的措施。
(四)优化外部交通设计,加大内部人员培养力度,实现内外软硬实力的同步发展
受资源、人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像南京江宁区这样的大型区域不能走以小汽车为主要交通的郊区化发展模式,而必然走以公共交通为骨架的交通导向模式。以旅游专线为主导,提高景点直达率;充分利用轨道交通和区通郊公交快线资源,实现江宁区和其他区之间的快速通达,并配置区级旅游专线,串联相邻景点;以自驾车出行为补充,完善交通标志指引和交通信息引导;以地面公交为辅助,合理调整现有区域公交线路,在充分考虑绕行距离的条件下,使其覆盖更多的景点。分层次多角度解决交通障碍,从而构筑绿色旅游交通。在人才培养方面,乡村旅游地应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发展环境,促使旅游从业人员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并有计划地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或是到国外考察学习、取经研讨,努力培养高质量人才。
(五)加大资金投入,做好各渠道项目建设的整合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大量的资金,发展乡村旅游前期的基础设施投入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两者在资金投入时,尤其是基础设施投入上可以共享。江宁区的各村镇建设项目要积极争取上级立项支持江宁区的各级职能部门也要多为村镇出谋划策,帮助争取资金支持,村镇一级也要发挥主动性,多方筹措资金。
(六)突出农民主体,注重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
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做好引导,通过让农民得实惠的行为,从内心来激发农民共建美丽乡村的主动性,同时,充分挖掘农村现有的自然,人文和产业等资源,串点联线,推进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常态化发展,如积极落实旅游惠民工程,创新推出乡村赶集游活动,把乡村旅游与农村集市进行有机结合,乡村赶集游扩大了旅游惠民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各农家乐经营户、土特产购买点、种养基地,乃至各小商小贩,均能从中得益,农民得到实惠了,他们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
结论
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快速的增长势头必拉高农产品价格和充分发挥农业资源效益。江宁区作为南京这个都市圈核心区域,应与周边城镇联合打造优势互补、多方共赢的乡村旅游品牌,促进江宁区的乡村旅游不断完善、发展和壮大。通过合理的规划,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高标准的服务等措施促进江宁区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南京市江宁区乡村经济的快速增长,打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周玲强,黄祖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研究对策[J].经济地理,2004(4)[2]王凯等,中国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王起静,转型时期我国旅游产业链的构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10)[4]邱云美,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研究[J].农业经济,2005(12)[5]Bramwell,LaneB.RuralTourismandSustainableRuralDevelopment,UK:ChannelViewPublications,1994.[6] 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5).[7] 杜 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旅游学刊,1999(1).[8] 王 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9] 肖佑兴,明庆忠,李松志.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旅游科学,2001(3).[10] 甘巧林,陈忠暖.从乡村非农化看乡村旅游的兴起[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11).[11] 黄 洁.从“乡土情结”角度谈乡村旅游开发[J].思想战线,2003(5).[12] 李 力,谷 明.旅游农业开发的模式与方向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1998(11).[13] 刁宗广.中国乡村休闲旅游的兴起、发展和建设刍议[J].中国农村经济,2006(11).[14]陆素洁,如何开发乡村旅游[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9)
南京市江宁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特邀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十一五”工作回顾2010年,是“......
南京市江宁区2013年防洪预案一、概况我区地处长江、秦淮河下游,地形复杂,岗丘交错,中部由南至北属秦淮河低洼地圩区,又称洪水走廊,西部沿江为冲积平原,全区低于吴淞高程10米以下,约......
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文件江宁教人“2012”4号关于举办2012江宁区中小学教师 “阅读文化节”活动的通知 各中小学:为进一步浓厚校园阅读文化,大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不断提高全区......
社保程序1、填写南京市失业人员登记表;2、带1寸彩照1张;3、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4、需带公章。一、到当地劳动所办理就业证(当地户口需要办理):二、到江宁区人力资源管理市场顶楼......
南京市江宁区高淳劳动力资源 调查分析一、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和特点1、农村劳动力资源构成状况。2、劳务输出现状。3、主要特点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