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儿》第二课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
8.雨点儿(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激发学生对雨点儿的热爱之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什么是对话,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
3、继续认识逗号、句号,能够读准第五自然段的节奏和感情。教学重难点:
1、2、学生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
继续认识逗号、句号,能够读准第五自然段的节奏,体会课文传达的雨水滋润万物的情感。(难点)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PPT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2.学生齐读课文。二。创设情境,感情朗读 1.学习第1自然段。
(1)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读。
(2)讨论交流:读课文一定要知道些什么,不然就等于白读。你从哪个词知道雨点很多?(数不清)怎么读才能表示出雨点很多?(数不清读得又轻又缓。)指名读,齐读,读出感情。
(3)说一说:数不清的雨点儿,还有数不清的()
(4)雨点又轻又小,风一吹,雨丝斜斜,慢慢地从天空落到地上。这就是书上哪个词?(飘落)
说一说:还有哪些东西又多又轻,飘落下来?(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轻轻地、喜爱地)2.学习第2~4自然段。
(1)教师:数不清的雨点儿飘落下来,大雨点和小雨点儿在半空中相遇,还说起来话来了(老师范读2~4自然段)。
(2)出示对话,要求学生自由读,找找哪些是小雨点儿的话,哪些是大雨点儿说的。
(3)教师:像大雨点和小雨点这样一问一答就是对话。
小雨点儿 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要去没有花有草的地方。(板书:有花有草 没有花没有草)
(4)教师:你们喜欢小雨点儿的,就读小雨点儿的话。你们喜欢大雨点儿的,就读大雨点儿的话。
(5)同桌练习分角色读,指名分角色读,师生分角色读。3.学习第5自然段。
(1)学生自学第五自然段,圈画逗号和句号,然后读准节奏。(2)教师:雨过天晴,雨点儿给大地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①(课件演示雨前雨后的情景)引导:过了不久,大地发生了神奇的变化。看,这是一片有花有草的地方,下了一场雨……
②(课件继续演示情景)教师:在没有花没有草的沙漠上,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渐渐的,雨停了……
③引导学生结合课件说说下雨后的美丽景象。
(2)讨论交流:为什么花更红了,草更绿了?为什么?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板书:花更红,草更绿 长出了红花绿草)(3)指名读,比赛读,齐读。(喜爱地、赞美地、感激地)(4)交流: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你喜欢雨点儿吗?
(5)教师: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我们要做像小雨点一样的乐于助人的人!
三、拓展延伸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小朋友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1、老师带着大家读儿歌,读懂内容。
2、完成练习:
1.下雨了,种子要(),梨树要(),麦苗要(),小朋友要(○)。
2.下雨后你爱做什么? ○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引读:在雨点儿的滋润下,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雨点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备课人:郭艳晓 教学目标:1、通过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生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
《雨点儿》说课稿温清岚《雨点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第12课,下面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设计理念......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雨点儿》。2、课件动态出示课题:雨点儿3、齐读,再读。二、复习1、听音标号。数、清、飘、落、彩2、这些字回到课文第一自然段了,你还能读好它们吗? 课件......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课件,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