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课件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1-09 07:12:5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课件

《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课件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雨点儿》。

2、课件动态出示课题:雨点儿

3、齐读,再读。

二、复习

1、听音标号。

数、清、飘、落、彩

2、这些字回到课文第一自然段了,你还能读好它们吗?

课件出示,指名读师点拨再读齐读

三、学习对话

1、课件展示下雨的场景。

师:你看!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半空中,雨点儿还聊起天儿来了,你听!(大小雨的纯对话录音)

2、这是谁和谁在说话?(课件:动态出现大小雨点儿的特写)

3、让我们再来仔细听听,这次听,你可得听清楚哪些是大雨点儿说的,哪些是小雨点儿说的。

4、他们说的话这张纸上也有,请你读一读,想一想是谁说的,然后选合适的雨点儿涂成实线,先涂好的小朋友再多读几次,要读到能够非常正确、通顺。

5、校对: 这三句话分别是谁说的,我们来看看提示语。

课件出示:

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

小雨点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

大雨点儿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生读提示语,师读对话。(课件逐句把提示语改成:雨点儿图+问、回答、说)

6、指导朗读

(1)课件出示:

大雨点儿(图)问:你要到哪里去?

小雨点儿(图)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2)老师先来当小雨点儿,谁当大雨点儿来问我?

(3)课件出示:

小雨点儿(图)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

大雨点儿(图)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4)课文小雨点儿光是回答了大雨点儿的问题吗?小雨点儿是怎样问的?现在你们就是小雨点儿了。

(3)连起来请两个小朋友试试。(带上头饰)

7、师:真不错,如果电视台要拍一部《雨点儿》的动画片,那完全可以到咱们班来找配音演员了。想不想先试试雨点儿配音啊?

8、(课件出示只有嘴巴在动没有表情的大小雨点儿)你发现了什么?师:是呀,这是两颗没有表情的`雨点儿,谁能够加上表情来说它们的话,那他就可以获得优秀配音演员奖。

(1)同桌准备。

(2)带头饰配音。(随机提问:你为什么是这样的表情?)

四、学习第5自然段

师:雨点们,在你们的帮助下,这幅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课件:雨前影像)

1、配乐自由读第5自然段。

师:这次读老师有个有趣的要求,一边读一边要在脑子里画画。

2、你看到了什么?

随机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中的句子。

3、想看看你们说的这些景色吗?(课件动态展示雨后影像)

4、美吗?这时,如果你就是雨点儿,你想说什么?

想象说话:

如果我是( ),我想说:( )。

5、配乐朗读最后一段。

第2篇:《雨点儿》第二课时

8.雨点儿(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激发学生对雨点儿的热爱之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什么是对话,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

3、继续认识逗号、句号,能够读准第五自然段的节奏和感情。教学重难点:

1、2、学生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

继续认识逗号、句号,能够读准第五自然段的节奏,体会课文传达的雨水滋润万物的情感。(难点)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PPT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2.学生齐读课文。二。创设情境,感情朗读 1.学习第1自然段。

(1)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读。

(2)讨论交流:读课文一定要知道些什么,不然就等于白读。你从哪个词知道雨点很多?(数不清)怎么读才能表示出雨点很多?(数不清读得又轻又缓。)指名读,齐读,读出感情。

(3)说一说:数不清的雨点儿,还有数不清的()

(4)雨点又轻又小,风一吹,雨丝斜斜,慢慢地从天空落到地上。这就是书上哪个词?(飘落)

说一说:还有哪些东西又多又轻,飘落下来?(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轻轻地、喜爱地)2.学习第2~4自然段。

(1)教师:数不清的雨点儿飘落下来,大雨点和小雨点儿在半空中相遇,还说起来话来了(老师范读2~4自然段)。

(2)出示对话,要求学生自由读,找找哪些是小雨点儿的话,哪些是大雨点儿说的。

(3)教师:像大雨点和小雨点这样一问一答就是对话。

小雨点儿 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要去没有花有草的地方。(板书:有花有草 没有花没有草)

(4)教师:你们喜欢小雨点儿的,就读小雨点儿的话。你们喜欢大雨点儿的,就读大雨点儿的话。

(5)同桌练习分角色读,指名分角色读,师生分角色读。3.学习第5自然段。

(1)学生自学第五自然段,圈画逗号和句号,然后读准节奏。(2)教师:雨过天晴,雨点儿给大地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①(课件演示雨前雨后的情景)引导:过了不久,大地发生了神奇的变化。看,这是一片有花有草的地方,下了一场雨……

②(课件继续演示情景)教师:在没有花没有草的沙漠上,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渐渐的,雨停了……

③引导学生结合课件说说下雨后的美丽景象。

(2)讨论交流:为什么花更红了,草更绿了?为什么?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板书:花更红,草更绿 长出了红花绿草)(3)指名读,比赛读,齐读。(喜爱地、赞美地、感激地)(4)交流: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你喜欢雨点儿吗?

(5)教师: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我们要做像小雨点一样的乐于助人的人!

三、拓展延伸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小朋友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1、老师带着大家读儿歌,读懂内容。

2、完成练习:

1.下雨了,种子要(),梨树要(),麦苗要(),小朋友要(○)。

2.下雨后你爱做什么? ○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引读:在雨点儿的滋润下,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第3篇:《雨点儿》第二课时

《雨点儿》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备课人:郭艳晓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生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重难点:

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几个淘气的字宝宝,它们可太贪玩了,连家都找不到了,你能帮助他们找到家吗?(出示课件,指名操作并领读)

课件——练习——拖放。

2、小朋友们真爱学习,小雨点儿们看见可喜欢大家了,你瞧,雨点儿来了!

请看动画片。(课文动画朗读)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么可爱的雨点儿,我真想一个个都认识他们,你们帮我一起数一数好吗?

一、二„„我数得眼睛都花了,你们数清了吗?原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读好恰当的停顿。

2.认识“更、绿”等4个生字;会写“半、你”2个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教学过程:

一、分角色朗读对话,复习巩固

【设计意图】联系旧知,巩固对逗号、句号的认识。

二、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好恰当的停顿

1.创设问题:

《青蛙写诗》中的小蝌蚪和水泡泡跑到这一段中来了,请同学们把他们找出来,并用笔圈画,再和同桌交流你找到的小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课件word格式文档
下载《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课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