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山东省淄博市第五中学”。
淄博一中高2014级高一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模块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8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2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80分)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
1. 公元前三世纪写成的《吕氏春秋》中,有《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专门讲述“农家之言”。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吕氏春秋》是专业的农学著作
B.注意总结农业生产经验 C.战国时期农业科学体系已经形成D.百家争鸣已经接近尾声 2. 《耒耜经》记载:“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为评。”该工具是
D
3. 《吕氏春秋》中写道:“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这表明中国古代重视农业主要是为了
A.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
B.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C.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
D.保证人民的安居乐业 4. 右图为山东出土的东汉耕耱画像石(局部),前为一农夫驱一牛一马耕地,后为一农夫驱一牛耱地(粉碎、平整已耕翻的土地)。这反映出当时 A.传统耕犁构造定型 B.耕作技术日趋完善 C.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 D.铁犁牛耕推广到南方
5. 杜甫在自叹失意之作《曲江三章》中写道:“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地名)幸有桑麻田,故将移往南山边。”诗里的“桑麻田”最有可能是
A.天子赐予的井田
B.因军功受赏的土地 C.租种的诸侯土地
D.国家授予的无主荒地
6. 据史料记载,唐初诏令男20岁、女15岁即要结婚成家。唐玄宗又敕令,男15岁、女13岁,听婚嫁。“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人口增长
B.稳定地方秩序
C.完善政绩考核
D.增加政府收入
7. “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日殴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C.东西方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D.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
15.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完成这两件创举的航海家是()
A.哥伦布和迪亚士 B.麦哲伦和迪亚士 C.哥伦布和达·伽马 D.达·伽马和麦哲伦
16. 据学者研究,在1800年以前的两个半世纪里,世界生产的白银可能有一半或至少三分之一流入中国。这主要得益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D.商帮经营范围扩大
17. 《全球通史》写道:大约到1550年,经历了两个世纪活跃的发明创造活动之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衰落。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C.启蒙运动的发展
D.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18. “亚洲的贸易须在公司自己的武器的保护和威力之下,始得以驱动和维持,而购置武器的费用又须以贸易利润支付;故贸易不可无作战,作战亦不可无贸易。”上述荷属东印度公司的言论反映了
A.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争夺
B.荷兰与中国贸易冲突加剧 C.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D.荷兰是去了海尚霸主地位
19. 英国工业革命从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到卡特莱特的水力织布机、再到瓦特的改良蒸汽机,能够“连续涌现新奇事物”的主要原因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生产模式的转型 C.创新机制的激励
D.市场需求的带动
20. 英国政府1701年9月29日宣布,对来自印度、中国、波斯的丝织品、混纺品,“除白底棉布以外的所有染过色的白细布、薄毛织品,均封存仓库”。上述“违禁品”一经发现,均予没收。对其所有者和贩卖者课以二百英镑的罚金”。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B.英国保护自身棉纺织业的发展 C.斯图亚特王朝试图“闭关锁国”
D.英国为工业革命开拓国内市场 21. 英国作家狄更斯(1812-1870)在《董贝父子》中这样描述,“房屋被推倒,街道被开挖被中断;地上要挖出深坑和沟渠;大量的泥土被掀起„„”,所有这些“整个儿改变了居民的法律和习俗,”在其“平滑地消失之前,在其上运行的是文明和进步的道路”。他的描述主要反映出
B.“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 C.“为了支援国际反法西斯,早日实现世界的和平安定” D.“迫于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解决普遍的物资匮乏问题” 30. 列宁说:“内战时一切陷入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材料中制度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满足战争的需要
B.恢复发展经济 C.巩固工农联盟
D.实现工业化
31. “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该材料所描述俄国的一项经济政策是
A.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
C.建立集体农庄
D.实行义务交售制 32.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我还是觉得,他们不能正确地划清个人和社会的界限。他们忘记了,削弱个人,不可能加强集体,如果束缚个人,那么集体也不可能获得自由。”其言论是针对
A.罗斯福新政
B.凯恩斯主义
C.斯大林体制
D.欧洲联盟
33. “他的政策改善了大部分苏联人的物质福利。这些政策措施提高了教育、职业机会为卫生服务的水平,总的来说,让人民享受到了更加现代的生活方式,但苏联人民为此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上述评论针对的是
A.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创造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C.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D.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
34. 赫鲁晓夫在许多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因地制宜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主要有三种形式:承包到队的综合机械化生产队:承包到组的机械化小组;承包到家的农机手家庭承包。这一措施
A.改变了原有经济结构
B.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C.废除了斯大林模式
D.为中国的农村改革提供模式 35. “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这种享乐消费观
A.是20世纪30年代危机原因之一
B.有利于扩大需求,摆脱经济危机 C.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实际应用
D.是解决当前欧债危机的主要途径
36. 有观点认为:“大萧条原本只是经济周期中的一个波谷,美国很多经济周期中的波谷——比如l894年及l921年的经济萧条——都可以通过市场的调节能力自我修复,大萧条之所以十多年阴魂不散,恰恰是因为政府在帮倒忙”。材料认为
A.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的新时代
B.新政缓和了社会矛盾 C.新政应利用好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
D.新政延长了大萧条
37. 有学者认为,它“开始了关于政府的社会和福利责任的一场思想革命……政府对于经济方面发生的事不能袖手旁观这一原则,在此之后已不再受到严重挑战了。”这场“思想革命”是指 A.启蒙运动
B.新经济政策
C.新文化运动
D.罗斯福新政
38. “当千百万人面临饥饿的时候,反而减少粮食的生产。整个想法,在人道主义者们看来几乎等于是神经错乱。”这段文字评价的是
A.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措施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39. 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调整无疑借用了罗斯福新政的某些理念和措施,但这种借用在7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造成了巨大的遗憾。从罗斯福新政到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调整的经验教训,使面对困境的政府与经济学者们不得不重新调整,以便找到更加合理的思路。“更加合理的思路”是指
淄博一中高2014级高一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模块考试
历史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20 分)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5年时,欧洲人在非洲修建的铁路里程仅为760公里,1885年达到7030公里,1913年时,猛增到44309公里,其中英国修建的铁路长达27000公里。整个非洲大陆,通过密集的铁路网,被欧洲的殖民者牢牢控制着。
——《罗得斯纵贯非洲的铁路梦)>(2014年12月22日《国际金融报》)(1)材料一中铁路建设的发展直接受益于哪两项技术的进步?(2分)(2)指出英国在非洲铁路修建中处于优势的历史条件。(6分)
材料二 如果没有铁路,英国是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统治印度的。铁路传播了腺鼠疫。……铁路还导致了饥荒频频发生。由于交通工具的便利,人们把出售的谷物送往价格最昂贵的市场。他们变得目光短浅,因此饥荒的压力增加了。
——甘地(1869—1948,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印度自治》(3)材料二认为铁路修建对印度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材料三 铁路帮助欧洲人将统治强加于非洲内地,但他们也传播了其他东西:不仅有花生和树胶的贸易,而且有西方医学知识。因为没有公共健康的改善,铁路将会传播痰病,增加流行病的危险。
——尼尔·弗格森《文明》(2011年版)(4)材料三与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指出导致二者不同的主要原因。(8分)
淄博一中高2014级高一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模块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2015.4
一、选择题
1——5:BDABD
6——10:DAAAB
11——15:CADDC
16——20:AAADB 21—25:ACABC
26—30:BADAB
31——35:BCBBA
36——40:DDBAB
二、非选择题
41、(1)突破:蒸汽机技术的不断完善;钢铁冶炼技术的进步。(2分)
(2)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国内政治稳定;殖民扩张,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拥有了最广阔的海外殖民地。(6分)
(3)影响:铁路强化了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将印度纳入到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传播了疾病。(4分)
(4)不同:材料二否定了铁路的进步作用,材料三能辩证的看待铁路修建的作用(或看到了铁路的积极作用)。(4分)
主要原因:材料二作者则是站在民族解放的立场上看待铁路对殖民地带来的消极影响;材料三作者站在文明史观的立场上,从文明传播的角度认识铁路在当时的作用。(4分)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座位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引文反映井田制的实质的是:()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C、“......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华州区咸林中学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题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在父系大家族的基础上,„„按照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
中山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级第一次段考 历史试题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满分70分。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济南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2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题(文科)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2015年......
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