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密云二中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_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6:48:4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北京市密云二中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为第一卷、第二卷两部分,共四道大题,49个小题。第一卷单项选择题答案添涂在机读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第二卷主观题答在相对应的题目下面。

第一卷 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A.人类社会最一般、最普遍的问题 B.自然界最一般、最普通的问题

C.人生最一般、最普通的问题

D.整个世界最一般、最普通的问题 2.下列选项中对哲学的含义表述准确的是()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是具体知识的总和

B.哲学是科学的科学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具体科学提供了指导 3.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对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 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晚年的牛顿在研究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运转时,由于信奉上帝,认为除万有引力的作用外还有一个“切线力”,这个 “切线力”只能是来自上帝的“第一推动力”。据此回答4、5题 4.“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说明()

A.哲学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B.科学研究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C.哲学与具体科学互为基础

D.没有哲学作指导,就没有具体科学的产生 5.牛顿的后半生没有什么成就是因为

()

A.牛顿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B.错误的世界观使他失去了研究的正确方向 C.对已有的理论产生了怀疑

D.认为思想比行动更重要

6.哲学从来都不是哲学家的专利。在商业意识无孔不入的美国,西方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哲学代言人兰德的头像被印在 T恤上,其哲学理念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可见一斑。由此可见()

A.生活就是哲学

B.只有哲学才能为人们带来经济效益 C.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D.哲学产生于人们的主观需要 7.下列关于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人人都有世界观,因此人人也都有哲学思想

C.一般人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一定是正确的,而哲学则是科学的D.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一定有什么样的哲学思想

8.任何一个健全的成年人都会在其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来解释一切现象和处理各种问题的。上述事实说明()

A.哲学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自然界的根本观点

C.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D.方法论决定着世界观

9.目前,专业迷信网站越来越多,网上迷信活动日益猖獗,还有些网站利用迷信活动非法敛财,令人担忧。对于迷信思想,我们必须反对,这是因为()

A.迷信思想和行为是脱离现实的B.人们的活动受世界观的支配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daodoc.com

C.世界观就是哲学

D.世界观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10.2010年7月18日《人民日报》再载文指出,各地自然条件干差万别,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人民生产、生活习惯丰富多彩,根本不可能走同一的发展模式。只有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在充分尊重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选择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这说明

A.存在决定思维 B.思维影响着存在C思维与存在不能分离D.思维与存在同为本原

11.据《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科学发展观广泛借鉴人类文明进步成果,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赋予发展观以新的时代内涵。这表明

A.思维与存在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B.物质决定意识

C.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D.思维具有决定作用

12.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神仙,更没有鬼。下列选项中符合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物是观念的集合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文艺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是文艺学的基本问题。对此国内外学术界无限夸大主体性,拒斥客体性,导致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A.认为客观事物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B认为现实的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C.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个彼此独立的本原

D.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14.唯物主义的发展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唯物主义都认为

A.物质可归结为某种具体事物

B.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C.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15.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

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B.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C.存在决定思维

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 16.哲学上的“两个对子”是

①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②一元论和二元论

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7.2010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房价上涨。人们对此众说纷纭。新浪网友发辫言论说:“市场常常是变化莫测的,想把握住市场变化是徒劳的。”以下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①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

②属于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

④是形而上学观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8.“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与“物是观念的集合”这两个观点,体现了对()问题的不同回答。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daodoc.com

A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

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本源

19.恩格斯指出:“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这说明()A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

B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D、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内容的正确反映 20.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它()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③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 ④正确地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 B、17世纪美国哲学 C。18世纪法国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22.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标志马克思哲学基本特征的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23.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能指导社会的变革

③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统一,唯物辩证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④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党的建设

25.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化的马克思主义,它反映了时代的进步要求,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需要,顺应了广大人民的心愿,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思想文化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反应 ②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③只要有崇高的精神,就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④一定形态的思想文化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6.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2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因地制宜,区分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科学制定规划,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上述观点的哲学依据是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B.农村的生产力比较落后 C.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D.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并形成了社会关系 2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主要说明

A.运动离不开物质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运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D.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daodoc.com

29.在高速运行的神舟六号轨道舱内,航天员聂海胜与费俊龙的身体对于飞行中的轨道舱来说,其位置是保持不变的。这说明

A.事物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运动 B在特殊情况下,静止不一定是有条件的 C.在一定条件下,事物有相对静止的一面 D.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30.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神州7号实现中国人首次太空漫步 ②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决议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 ④科学发展观 ⑤我国成功举办广州亚运会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⑤

31.求真务实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彼时的“真”不能代替此时的“真”,彼事的“实”不能代替此事的“实”。其中的哲理是

A.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B事物运动的方式是永恒不变的 C.真与假或虚与实是交织在一起的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不可捉摸的32.成都市人工降雨防雹办公室组织人员在邛崃、龙泉驿、青白江、新都、彭州等地进行人工增雨作业,随着增雨炮弹的升空,成都市区及周边都下起了中到大雨,终于给数日持续高温的成都带来了阵阵凉意。这说明

A.认识和改造规律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前提条件 B.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C.遵循事物固有的规律就无法促进事物的发展D人们可以把握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33.2010年9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国家航天局长栾恩杰说:“目前我国卫星覆盖面不全,精度也不够。在应用上还没有完成从实验到服务的转化,就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准确预报自然灾害。这说明

A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C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 D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34.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这说明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35.在蚂蚁界,一窝蚂蚁多达万只,但多而不乱,各司其职、分工明细:蚁后的任务是产卵、繁殖;工蚁负责建造、觅食、运粮、育幼等;雄蚁负责与蚁后繁殖后代;兵蚁则负责抵御外侵、保卫家园。对于这种既没有谁挑肥拣瘦,也没有互相扯皮、内耗,大家配合默契的行为,有人认为某些动物还是有意识的。认为某些动物有意识的观点

A.肯定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否认了只有高等动物才有意识的观点 36.《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手枪;《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

A.意识活动没有主动创造性

B.人们的意识无法反映未来

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D.人的意识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

37.近几十年来,人们在做了大量的工作之后,对人类能否征服癌症这个问题的回答越来越肯定了,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癌症生物系主任马克思·艾塞克斯预测:大约再过五十年到一百年,人类将摆脱癌症这个恶魔。这表明

A.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

B.人们的意识活动欠缺计划性和目的性

C.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D.人类的认识能力过于有限 38.许多成功者有这样一句经验之谈:“脑子决定步子”。这句话主要强调了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有巨大能动作用

D.意识可以决定物质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daodoc.com

39. 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19世纪法国作家埃勒?凡尔纳在其小说中描述很多的科学幻想成为现实,如电视机、直升飞机、潜水艇和人类登月等,很多发明家承认他们从凡尔纳的科学幻想中受到启发,甚至有人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语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作为人类意识花朵的科学幻想的付诸实现,表明 ①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②意识怎样幻想世界,世界就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③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0.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音乐、雕塑、园林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应与再现,这种情境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意境最充分地体现了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B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C社会与个人的统一

D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第二卷 主观题(共40分)

二.答题

41.从“5·12”汶川大地震到“4·14”青海玉树地震再到2010年8月8日的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几乎每一次重大灾害发生后总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例如: 甲说:这是天意啊,有什么办法呢?

乙说:天意倒不是天意,但损失已成定局,我们只能自认倒霉。丙说:灾害已经发生了,但是人是有办法的,要生产自救战胜灾害。

(1)指出上述三人的说法分别属于哲学上的什么观点?(6分)

(2)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2分)

42.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是“嫦娥二号“发射最右时机。据悉,”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探月工程二期进行前期工程验证和探测,尤其是它所承担的6大技术验证的使命,将为进一步了解月球表面环境,把握深空探测技术发展规律,有效降低探月二期工程分风险,提供有益的借鉴。

请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嫦娥二号”成功发射的原因。(12分)

43.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以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最直接最重要的目标,果断作出了一系列决策和部署。GDP从2009年第一季度的6.1%的近年谷底,到第二季度的7.9%,再到第三季度的8.9%,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了一条“上行线”。在“一揽子计划”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daodoc.com的指导下,中国经济增速呈现“V”型反转之势。

请运用辩证唯物论中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国经济呈现“V”型反转之势的哲学依据(10分)

44.城市的未来关乎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关系国家的科学发展。

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在制定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当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10分0

密云二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十月月考试卷

《生活与哲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DCDAB

CACBA

BCACB

BADBD

DCBAD

BABCB

ADBDB CCCCA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daodoc.com

二.答题

41.(1)甲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2分)

乙的观点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2分)

丙的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2分)

(2)对思维和存在何为世界本源的不同回答。(2分)

42.(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分)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分)

规律又是普遍的。(2分)

要求我们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2分)

“嫦娥二号”成功发射正是我国航天人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1分)(2)。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形式造福于人。(2分)

“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既是我国航天人正确利用规律的结果,同时也是推动探月二期工程顺利进行的客观要求。(1分)

43.(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2)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

当中眼国务院根据多变的经济形势,果断作出决策,坚持求真务实探究经济发展规律,使中国经济出现“V”型反转。(1)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不仅能认识世界,还能能动改造世界。(2)

要树立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2)

以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为最直接、最重要的目标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促进了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出现好转。(1)

44.(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坚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尊重客观规律。

(1分)制定城市规划必须从城市的发展实际、百姓生活实际出发,调查研究,尊重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1分)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主观能够动性,要坚持科学理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2分)制定城市规划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1分)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2分)城市规划必须做到这一点。(1分)(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2分)

密云二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十月月考试卷

《生活与哲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DCDAB

CACBA

BCACB

BADBD

DCBAD

BABCB

ADBDB CCCCA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daodoc.com

二.答题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daodoc.com

届高三语文11月考试题

2018届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注意:1.本试卷分 ‚消费型民族主义‛建立在这两种逻辑之上,几乎可以运用于所有商品而无往不利。它总是呼唤大家的身份认同,要求大家‚团结‛,叫大家......

届高三12月考试题

2016届高三12月政治考试题12、逆回购,是中央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是中央银行主动借出资金,获取债券......

北京市届高三春季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题

北京市2018届高三春季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题2018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考2(本试卷共 10页,共六道大题,共17道小题。第一......

安徽淮南二中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安徽淮南二中2014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恭敬”连用,表示态度......

高三月考语文试题

新安二高2012——2013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 本试卷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

下载北京市密云二中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市密云二中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