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
---关于学校课堂改革的思考
(一)在2012年全县寒假教育干部培训会议上,本人有幸聆听了枣庄市薛城区教研室主任李献玲的讲座,受益匪浅,特别是她关于“学习效果金字塔”理论的阐述,更让我深受启发。下面结合近期研读的蔡林森先生撰写的《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教后学》一书,谈一谈对学校课堂改革的一些认识。
一、对“学习金字塔”理论的理解
“学习金字塔”理论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其内容如图所示:
根据该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第一项至第四项的学习方式,都是低层次的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学生参与度非常低,其学习的保持率不超30%;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第五至七项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特别是如果学生有机会把学习内容立即应用或当小老师转教别人,则保持率可达90%。由此足以看出,学习方法对学习效果的巨大影响,而我们部分教师恰恰对此认识不足,习惯于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单向灌输是主流,学生上课,基本等同于听课,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当堂应用的机会很少,这种模式即使老师思路再清楚,语言表达力再强,最终能够落实到学生身上的知识和能力也寥寥无几。而那些上课自说自话、自我陶醉的老师,上起课来学生昏昏欲睡,更是白白浪费时间。因此,教师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科学定位课堂角色,教师的身份应是“教练”,学生的角色是“球员”。众所周知,“教练”的任务是如何指导“球员”,而不是在赛场上亲自踢球,“球员”的能力是靠一次又一次的实战锻炼出来的,不仅是由“教练”说出来的,“教练”的指导代替不了“球员”的实战。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就是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要把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环节交给学生,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要引导好学生,让他们的耳、眼、脑、口、手都“活动”起来,确保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在团队合作中学习,在全程参与中学习。总之,一定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提高,学生才能把知识记得牢、用的活。
二、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思考 根据蔡林森先生1982年—2006年在洋思中学(初中)24年的教学实践,以及从2006年以来在永威学校(含高中、初中、小学)的成功推广,足以说明,他所倡导推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一般可分为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看书检测(先学)、讨论更正(后教)、当堂训练等六个环节,其中前三个环节为辅助环节(约1分钟),后三个环节为主要环节(约44分钟)。该教法简便实用,形式灵活。所谓简便实用,是指这些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易于操作,效果良好;所谓形式灵活,是指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可选择不同的具体形式,灵活运用。如初高中数学课常规教学一般采用集中学、集中教、集中练的教学模式,即一次性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初高中语文、英语课常规教学实行分散学、分散教的模式,即经过多轮的“先学后教”,最后才“当堂训练”;小学数学常规教学采用“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的模式;高考前的复习课,采取的是大循环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第一节读书,第二节考试,第三节更正、讨论。总之,无论哪种具体形式,其共性就是把课堂时间基本都留给学生,绝不越俎代庖,一节课老师仅仅讲几分钟,在这45分钟里,学生要用近40分钟时间去紧张研读、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当堂巩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恰是遵循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是“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具体应用。事实证明,这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经过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分析,不难看出,蔡林森先生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调换教与学的顺序、主次,极大地提高了45分钟的课堂效率。其教学模式的精髓,总结起来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在学校教学实践中的切身体会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成绩,我们教师都在教学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努力寻求突破口,尤其在备课上,虽然学校强调备课要备《考试说明》、备教材、备学生(学情)、备教法,但大多数教师备课精力仅放在备书面知识上,认为只要撰写好“备课本”便大功告成,只看重教什么,不考虑怎么教,基本上不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在上课时不分学生层次,不顾学生接受能力,不重教学实效,唯恐学生听不懂,只知一味的讲细、讲透、讲全,很少留给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切身体验、自我纠正的时间,把本来应当堂落实的东西,推迟到课后作业上,教师的教学意图很难实现,其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如果这样日复一日,机械地重复,其教学效率(即学生学习保持率)可想而知。究其原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是忽视了作为教学主阵地的课堂,二是忽视了如何教学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来该由学生主动思考的、自主探究的、亲身体验的环节,老师多数都包办了,这明显与“学习金字塔”理论相悖,这也使得我们的教学效率低下成为必然。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管哪种教学模式,我们都必须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要信任学生,要引导好学生,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敢于质疑、善于归纳、乐于实践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在积极主动和相互协作中获取知识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创新教学模式,在充分了解学情,精心备课的基础上,不仅要敢于“把课堂交给学生”,更要善于“把课堂交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观众兴中学 王长高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是主角,这些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将越来越得到更多......
实施素质教育,提倡高效课堂,减负增效。课堂教学革命似乎愈演愈烈,老师们都有点无所适从了,有的甚至高呼“干脆把我的命革了算了”。其实也没那么恐怖!所谓的素质教育、高效课堂、......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把课堂还给学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是叶澜教授“新教育基础”改革的核心部分和精华内容,是现阶段素质教育下课堂改革的方向。转瞬间,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从2......
把课堂还给学生,三省教育还校园一片阳光学习时间:2011年10月15日学习地点:西区电教室参加人员:全体教师主持人:张继成中心发言人:吴延梅记河南省濮阳油田第十九中学 会议简介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