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开拓创业路 带动家乡人致富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致富不忘家乡事迹材料”。
四平市“创业先锋”候选人事迹材料 单 位:四平市百隆工艺品有限公司
候选人:宋喜君
2011年5月6日
努力开拓创业路 带动家乡人致富
——记四平市百隆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喜君
宋喜君,男37岁,汉族,是四平市铁西区平西乡条子河一社农民。现任四平市百隆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也是四平市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典型。2010年被四平市人民政府授予“返乡创业标兵”称号。
宋喜君创立的百隆工艺品有限公司,现座落于四平市红咀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600多万元,直接出口创汇100多万人民币。从2009年开始一直被列为红咀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立几年以来,为红咀开发区和四平市对外出口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宋喜君创办的百隆工艺品有限公司现主要生产木制工艺品、家居装饰品、木制玩具。产品设计新颖独特,深受外商青睐。自从2004年创立一小手工作坊开始,发展为现在初具规模的专业工艺品生产商,从小作坊——到加工厂——到自主研发——自主品牌。他公司的产品已完成质的飞跃。现在百隆牌木制工艺品已被评为中国知名品牌,产品远销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百隆工艺商标已成功在美国注册。
现在让我们讲讲他的创业故事和的发展历程。宋喜君出生于条子河一社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父母均是本村农民并且年事已高,他在5个兄弟中排行最小。1990 年,宋喜君在21中毕业,因为自身对艺术的爱好和家庭贫困的原因,他便选择了自食其力,去吉林市的一家工艺品厂打工。当时他只是抱着学习技术和养活自己的念头。开始的时候还很新鲜,但是时间长了就难免觉得枯燥乏味,每天都圈在屋里学艺,天天都和电锯,斧头,雕刻刀打交道,而且那时候每月只有300多块钱的工资,这对一个外地来打工者根本不够日常开销。和他一起学习的师兄弟有很多都先后转行不干了,有的去学理发,有的去学开车,有的去当厨师,在外面的师兄弟也时常来劝他转行干点别的,说做木雕短时期内是赚不到多少钱的,但是宋喜君从来没有动摇过,他想既然做了,就一定要把它做好,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在吉林市工艺品厂打工的几年中,他逐渐发现了木雕工艺品在国外的市场需求量很大,很有发展前景。于是他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宋喜君下决心要学好雕刻工艺和技术,在木雕事业上有一番作为。之后的几年他对雕刻的学习更加刻苦,不断虚心向别人求教,吸取他人的雕刻技法长处,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他一天都没有间断过,他在吉林一呆就是5年,在漫长的生产实践和工作中他积累了许多关于木雕工艺的技术和经验。
1995年后,宋喜君又先后在长春、北京、浙江等地的工艺品厂边打工边学艺。虽然几年来在外面打工没有积攒下来钱,但是他的技术确实有了很大的突破,他利用自己所学把南北雕刻工艺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又不断的创新。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不仅成为应聘工厂里技术方面的佼佼者,而且也掌握了一些工厂管理的方法,从样品开发到车间生产再到工厂管理,他都有了自己的见解。那时候他在同行里已经很有名气,有很多同行的公司都想以高薪来聘用他搞产品设计研发和技术管理。
但他始终有一个梦想,要带着所学到的东西和掌握的技术回到家乡,他要在家乡的土地上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带动木雕出口行业在四平的发展,以此来回报自己的家乡父老。
2004年初,宋喜君毅然辞去高薪工作,返回四平市准备自己筹建一个工艺品公司,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策划和筹备,终于有了建厂的基本雏形,但当时一个重要的问题困扰着他,那就是缺少资金。经过广泛的筹借和一些朋友的帮助,才筹到一小部分资金,距离他想要成立的能够自己拥有进出口权的公司,还相差甚远。于是宋喜君四处想门路,找会做工艺品的师兄弟,以承包和来料加工的方式先为一些大厂搞加工,一边在积累生产经验一边积累资金。2004年末,正赶上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当地政府也在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2004年宋喜君创立的四平市百隆工艺品有限公司终于成立,怀揣着梦想的他租了一间办公室和
一个不足80米的厂房,带着几个师兄弟开始走上创业之路。但是创业的道路远不如想象的那么顺利。公司建立初期,由于缺乏资金、缺少技术人员,再加上没有足够的办厂经验,他也走了不少弯路。有一段时间,公司几乎处于濒临破产的状态,由于没有足够的客户资源,花力气设计出来的产品没有定单,还要按时给员工开工资,造成了工厂资金周转不开。第一年参加广州商品交易会时,他只拿到了一个6000多元的定单,摊位费用,出差费用加一起几万块钱全部都赔掉了,这给他刚建立的公司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不仅是经济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压力,但是宋喜君始终坚信:世界上没有比脚再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他说:“只要找到客户源,我们就一定能成功,因为我们的产品全部都是手工雕刻的,而且全中国只有我们吉林省的企业有这个工艺。”于是,他一面招收工人,请师傅给他们一对一的培训,一方面到处寻找客源,宣传产品,同时通过调研考察,公司开发出了一系列适合不同国家需求的新样品。同时为及时掌握信息,把产品推向国内国际市场,让国内外客户了解木雕手工艺产品,他坚持定期参加广交会,资金周转不开借钱也要去。2009年10月的广交会由于金融危机袭来,有很多出口企业都不参加交易会了,因为大家都知道采购商到会的一定很少,但是宋喜君还是和每年一样精心准备了样品去参展,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大家的信念和能给常来中国采购的买家一个好印象,无论怎样都要去。经过几年的努力,很多客户都被他的诚意和敬业精神打动,同他们建立了长期的业务关系。去年,百隆公司还参加了由吉林省商务厅组织的到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展览会。
工厂刚有一点起色,宋喜君就有了盖厂房的念头,那时候有人说他胆子大,刚赚点钱就敢做这么大的投资,更有人说他很傻,把钱揣进自己的腰包多好,何必那么辛苦盖房子!但是他知道,一个企业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根据地才能有发展,他更是了解国外客户做生意的习惯,很多客户必须对工厂进行考察之后才放心开始合作。他想给他的员工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于是,在一片褒贬不一的评论声中,他贷款盖起了厂房。厂房盖完后,先后有三个美国客人和几个香港公司来到宋喜君的工厂进行参观考察,都对他们的工作环境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这是他见过的工艺品行业中比较完善和出色的供应商。现在,他的产品已经远销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2008年,宋喜君的百隆工艺品有限公司顺利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厂规模得到进一步提升,被红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列为规模以上企业行列,这里不但有他们自己设计的产品,也有很多客人的专属产品。通过近几年的创业,他靠着那种顽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精神,使自己的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现在的百隆公司有自己的产品设计人员、销售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厂区内绿树成阴,车间宽敞明亮。已经成为四平工艺品界的一面旗帜。
几年来的创业经历,使他深深的体会到,没有四平市的创业环境,没政府的支持,也就没有他百隆公司的今天。作为一名农民,宋喜君想的是要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帮助他们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因为是家乡的父老养育了他。自2004年公司成立以来先后有太平沟村村民、红嘴村村民、条子河村村民等300余人在宋喜君的公司学习或工作。这些村民中,有长期从事木雕行业的70多人,也有在他这里学会了技术,农闲的时候来他这做临时工的,他们当中有20多岁刚毕业的学生,也有四五十岁在家无业的农村妇女,他们凭借自己的劳动,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不用再背景离乡到外面去打工。以前走进太平沟,村头村尾都是无业的村民,闲逛的、赌钱的随处可见,现在再看太平沟,闲逛的人少了,很多村民都有了赚钱的手艺。大家对木雕出口这个行业不再陌生,很多人家都是一家几口一起出来工作,丈夫做雕刻,妻子做彩绘,年过六旬的老人也帮忙做一些工艺品的零活,日子过得充实又有声有色。在宋喜君公司工作的村民,有的通过几年的锻炼,已经成为了公司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工人们因为能按时足额地拿到工资,工人的生活有了保障,工作起来也格外有劲儿。现在的太平沟村已经是四平木雕产业的根据地了,在吉林省同行业中乃至全国的木雕手工艺品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宋喜君的创业之路,不仅使自己实现了理想,也让更多的农民找到了就业岗位,走上了致富路。相信在国家政策扶持和全体百隆员工的不懈努力下,宋喜君的创业故事还将继续,且会更加精彩。
致富不忘家乡人--记甘肃兴临建筑公司康尚成捐资富民事迹甘肃兴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创建于1980年,是一个具有20多年施工经历的民营建筑施工企业。企业董事长康尚成,出生于临夏县......
致富不忘家乡人————记市人大代表丁守富在担任市人大代表期间,丁守富同志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按照“五带头”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在不断努力做好本职......
带领群众务工致富典型——果园乡佘家坝各进团佘家坝五组村民葛进团,现年39岁,他闯出了一条从事经营汽配修理、销售的致福之路,是带领群众务工致富能人。1997年,葛进团从定西迁入......
**,男,1962年4月出生,初中文化,XX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镇合村村人。1992年外出务工,XX年创办上海静塘建设材料有限公司,从事运输批发业务。XX年被村党总支引导参与“双向带动”工......
演讲稿首先必须开头要开门见山,既要一下子抓住听众又要提出你的观点,中间要用各种方法和所准备的材料说明、支持你的论点,感染听众,然后在结尾加强说明论点或得出结论,结束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