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初探_高中历史课程改革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6:14:5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初探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中历史课程改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初探

佛山市南海区罗村高中 林桂永

Tel:***

[摘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在不少省市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全面冲击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笔者抛砖引玉,试从自身第一线的教学实践体会出发,谈谈在新课改中如何真正体现新教材的“新”和力保历史学科的原汁原味,以期真正实现新教材的理念和教学目标。

[关键字]:高中历史 新课程改革 教育理念 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从2002年7月起,新课程改革在许多省市相继铺开,关于新课标改革的讨论也如火如荼。新课程对旧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冲击既让全体教师领略了新课程的魅力,更不同程度上感受到了伴随变革而来的阵痛。历史课程新教材以全新形象闪亮登场,使教师和学生都感觉耳目一新。在教学过程中,因为没有现成的教学路子可寻,教师们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困惑、不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切身体会到有下列几个方面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缺少把握的准确度,而这几方面把握的准确程度关系到是否能真正体现新教材的“新”字,同时力保不失去历史学科的原汁原味,从而真正实现新教材的理念和教学目标。

首先,新教材特别强调“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要帮助学生“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一种全新的理念,是对旧有的异化了的历史课程本质的一种强有力的回归。但是“新”与“旧”总是相对,“新”对“旧”的否定也总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更况且历史学科有其学科特点,历史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必然有其不同于其它学科的地方。当我们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灵活性、形象性、趣味性、情感化之后,我们的落脚之处应该在什么方位?对于那些基本的而又相对枯燥的历史知识框架,以及具有严密逻辑性、且具有结论性作用的历史概念,有没有一个强行灌输的必要?有没有一种死记硬背的需要?应试教育对历史课程的负面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消除的,新课程教学中又如何以一种最优美的姿态,走向一个最沉重的结果?如此种种,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回答,我们往往会在两者之间左右摇摆,左右为难,而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体现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要么穿新鞋走老路,不情愿,也不知道如何将大致没有太大变化的历史课程原材料裁剪出新的式样,谈到新意,也只不过形同在老式衣服胸口前点缀一二个稍有亮意的装饰而已;要么另辟捷径,将历史课上成“表演课”,课堂气氛是活跃了,学生情绪也调动起来了,但总觉得是少了一点历史学科的严密性、哲理性、整体性,恐有误人子弟的嫌疑,而不敢从始至终的尝试。

如何在新旧之间找到一个比较完美的结合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只有在牢牢把握住下列几个原则的基础上,历史新课程的改革才能不走样,不搞形式主义,尽可能不出现形式和内容严重分离的偏差。

1.仍然要清楚理解历史学科的本质特点,历史是一门科学,是科学就有其科学性、系统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历史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在人的主观意识里的反映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不能随便捏造或“戏说”的。我们采用任何新的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如果脱离了这一点,都会对历史学科造成一种新的异化。我强调这一点并不是反对对历史教学作新的尝试和新的突破,而是担心在“矫枉”中,“过正”的情况过于严重,而失之偏颇。新课程改革如果仅是“摸着石头过河”,仅是图个热闹,图个好看,便会彻底失去其积极意义,缺乏后续力,最终影响到的还是新课程本身。

2.要牢牢把握历史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学教学开设的各门课程都有其重要的意义、目标和须达到的基本标准。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点作了更全面、更符合实际的阐述。概括起来,在继续要求最基本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强调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理解历史的过程和学会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突出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但三者之间的关系又是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既是一种层次递进关系,又是一种互为作用、互为依托关系。

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来说,第三者恐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尽力要达到的理想境界;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从古到今历史学科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都不会凭空产生,它必定是建立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的,是一个感知、体验、共鸣和认同的渐进过程。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更是需要强有力的文化底蕴的支撑。基于此,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不可能一蹴而成的,仍然需要按部就班,在扎实地历史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寻找达到教学目标的最理想途径。任何只是为了生搬硬套某种理论,为追求某种似乎是“先进”的方法,为追求某种“体面”的教学效果而淡化对教学目标的追求都是不负责任的。

其次,在具体教学方法上,仍然有需要不断探索的地方。新课程新的教学理念必然会带来教学方法的大变革,但是,在这个变革中,由于原有的教学方法的惯性,绝大部分教师或多或少缺少对新的教学方法的把握。笔者在尝试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这方面的困惑。

1.新课程特别提倡开放式的学习,提倡学生拓宽视野,大量涉猎各种历史信息。但是一则由于考试的压力,学生无法有太多的业余时间;二则当今各种传媒渠道畅通,学生大量接纳的信息中良萎不全,真伪难辨。三则大量的外来信息与相对固定的教材内容如何处理好相互关系。在实际教学中,过分依赖外来信息就必然冲淡教材的主体内容,采用拒绝的态度更不足取。在这里教师如何做好引导工作、组织工作,把握好大局便成了一个重点和难点,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是否能有效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如何很好的发挥作用、如何把握好适当的尺寸是需要不断研究、探索的。

2.新课程特别提倡对学生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展开讨论。笔者曾多次尝试过讨论课的教法,但在具体实践中往往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①由于中学生知识水平不高,人生阅历较浅,理解能力有限,讨论往往纠缠于细枝末节,难以深入,难以达到预期的启迪智慧、开拓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②存在着一方面鼓励学生放开思考,敢于发言,不怕说错,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时常打断学生的发言,对讨论中出现的偏颇的、片面的、错误的言论加以制止、纠正的矛盾。

③在实际教学中,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供学生们自由思考,积极讨论,课时的限制、升学的压力都注定了这种方法只能浅尝辄止。这样,往往使教师处于一种二难的境地。如何突破“瓶颈”,真正使历史教师能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多样的教学方法,这恐怕不仅仅是一个新课程改革就可以解决的。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师就更需要从教书育人的高度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不计一时一地的得失,注重教育的长效,否则急功近利式的改革是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效果的。

第三,现有新教材的内容体系更新颖更灵活,更适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着相对系统、稳定的历史知识体系,与求新、求变、求活的实际教学方法之间的矛盾。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学者从点到面都作出突破,在教学顺序的安排上需要有轻重缓急,在教材内容的处置上崇尚重点突破,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更讲究因材施教、灵活多样。这些都需要教师有足够的回旋余地。但是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突破也不敢突破的。基本知识的框架,作为一线教学者无力、也无权去重组。这一切都会是一种无形的束缚,我们能做的,只能是“依纲靠本”。当然,在这种背景下,对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所提出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更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生”制宜,才能找到一条两全其美的道路。

第四,我们不应过多担心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新课程的改革。而是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教师本身的特点,灵活设计、大胆实践,只要达到教学目的,教师们完全可以各抒己见、各展其能。一线教师们的大胆实践,第一手教学经验的积累,应该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另外,知识的匮乏是我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培养的是综合性的人才,那我们本身就首先应该是复合型的教师。

总之,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一个课堂教学方法问题,而是一种教育体制、评价体制的问题,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问题,它应该是一种全方位的改革,涉及到教育的各层各面,更牵涉到教师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历史新课程改革,更因为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就更增加了难度,需要全体历史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共同努力,寻求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新突破。

参考书目或资料: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师范教育司组织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朱慕菊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 编写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高中课改:潮起珠江------我看广东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 魏恤民 杨思冰 黄凤仙 李绍金 赖卫华 龙卫东等

《如何面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真实记录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一年之心路历程》 张晓英

《课程开发是教师的权力和义务》 李惠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我们当年那些梦想实现了吗?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了吗?还有人骑在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吗?我们还在受外国人的欺辱吗?我们的党还记得我们对人民的承诺吗?还有纠正错误的勇气吗?这......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不经意间,新年将至,回忆2011年,一年我们公司奋勇开拓,创新发展的一年,也是我们班组,值得铭记,硕果累累的一年。一年来在公司的领导......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写在《科创学院报》出刊100期《科创学院报》编辑部八年多以前的冬天,科创学院建校十周年之际,董事长何济先生召集了一批有梦想和热血的教师,夙兴夜寐、筚路蓝缕,开始摸索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暨2005年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工作计划去年,我镇科协在市科协的指导和监督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通力支持下,顺利地完成了市科协交付给我镇科协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入学教育

天津有位著名的作家,是全国文联副主席,天津市文联主席,他叫冯骥才。冯骥才先生才华横溢,不仅是文学家,还是艺术家,近年间为抢救中国民间艺术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下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初探word格式文档
下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初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