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太极桩的好处及如何开胯_练习太极拳的好处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6:13:4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练习太极桩的好处及如何开胯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练习太极拳的好处”。

练习太极桩的原因

人说太极拳练习是用意不用力,这是指太极拳练习中要以意识引导动作,不用拙力。实际上练习太极拳时的力,尤其是下肢腿部的支撑力是十分重要的。在太极拳练习的同时,进行太极桩功的锻炼,十分有助于腿部的力量和提高太极拳演练的水平。对有基础的太极拳练习者而言,更是如此。

太极桩功是属于静止性的基本功训练,好像木桩打在地面上,所以称为桩功。它的主要作用是端正身体姿势,加强下肢力量,培养聚神人静和用意调息。

一般来讲,太极桩有以下几种:

松静桩:自然站立,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重心均在两脚,思想集中,两臂于胸前合抱,呼吸与神态保持自然。

调息桩:姿势同松静桩,两手经体侧缓慢上举至肩处,吸气;两手掌翻转内合体前交叉,再徐徐下落于小腹前,呼气。

起落桩:姿势同松静桩,两手徐徐前平举与肩平,掌心向下,吸气;两腿徐徐下蹲至半马步,或高低自我调整,呼气。

虚实桩:姿势同松静桩,两膝微屈,徐徐下蹲。身体重心移于一腿支撑,另一腿逐渐涵虚成左虚步;重心徐徐移至另一腿,并左右交换。

太极桩的练习方法还有一些,要指出的是练习时的运动强度和时间长短是因人而异的。比如,老年人或体弱者练习桩功,蹲得不要太 1

低,也可以背靠墙,既安全又方便,待腿部支撑力加强后,再练习其的太极桩功法。

感悟太极拳的“虚实”

作者:陆荣培

笔者从12岁开始在上海跟随太极名家董世柞学习杨式太极拳,至今已有50多个年头了。为了使更多的拳友打明白拳,真正感悟太极拳内涵。我把恩师的传授以及自己几十年习练的感悟,在此与同各位老师和拳友做一交流、讨论。

练太极拳,先要明白什么叫“太极拳”。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开篇就道出了什么叫太极拳,“阴阳”也,即“分虚实”。杨澄甫在《太极拳术十要》中说:“太极拳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在《太极拳练习谈》中说:“两腿宜分虚实,起落犹如猫行。”太极拳中的“虚实”变化包括重心的变化、内劲运用的变化等很多方面,在这里先谈重心的变化,也就是说,在行拳走架中,始终要分清虚实,在虚实的转换中完成整套拳的习练。那如何做到虚实分清呢?也就是在行拳走架时,如何转换自己的重心位置,使支撑身体重量的两腿做到“全实”、“全虚”、“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杨澄甫在《太极拳练习谈》中说:“体重移于左者,则左实,而右脚谓之虚;移于右者,则右实,而左脚谓之虚。所谓虚者,非空,其势仍未断,而留有伸缩变化之余意存焉。所谓实者,确 2

实而已,非用劲过分,用力过猛之谓。故腿曲至垂直为准,逾此谓之过劲,身躯前扑,即失中正姿势。”

我把支撑身体重量的两腿之间分成1~5个点,也就是在行拳走架时,重心如何在这5点之间转换,做到“无过不及”。

现以杨澄甫的“左手搂膝拗步”和“倒撵猴”为例说明之,一为前弓,定式时重心在2点,一为后坐,定式时重心在4点。

重心转换在行拳走架中基本分2种情况:

(1)其一是二脚着地的时候,二脚是“实中有虚”和“虚中有实”,二脚的虚实转换,也就是基本在2点与4点之间转换。前弓不能过2点,后坐不能过4点。例:拦雀尾,由掤、捋、挤、按组成。右掤是前弓,重心在2点,捋是后坐,重心转换到4点,挤又前弓到2点,然后按先后坐转换到4点再前弓转换到2点。

(2)其二是要换步,也就是前进、后退,或是变换方向。要使“实中有虚”的一腿转换成全实,而“虚中有实”一腿转换成全虚。这种转换的方法是:先要使重心从2点转换到1点,或从4点转换到5点,使一腿为全实,另一腿为全虚。然后虚腿轻轻提起,向要落地的位置落下,落下后再把重心从5点转换到4点,或从1点转换到2点,使落地的虚腿全脚掌慢慢踏平,此时二腿又转换成“实中有虚”和“虚中有实”。

董英杰前辈在《太极虚实之解释》中说:“如欲上右脚,则用意将身躯重心微移至左腿立实,右腿重力既移去后变为虚,即能轻便活动,提起迈步。”;“若左足想上步,右足尖向外转移,将身体重心移至右腿,此时始分虚实,右腿立实,左足轻便。总而言之,如站定方式后,足不可虚。”。董英杰前辈把虚实讲的很清楚,只有在1点和5点的时候,也就是全身的重量在一条腿上时,才是全实,另一条腿是全虚。二脚落地后就有虚实变化,就变为“实中有虚”和“虚中有实”。

现在看一下“左手搂膝拗步”接“右手搂膝拗步”的虚实转换:

(1)先腰向左转带左脚尖外撇,左手外旋手心向上,右手屈肘随腰转;

(2)然后把重心从2点平移到1点,注意左膝盖一定要向左脚尖的方向移动,使左脚为“全实”,右脚为“全虚”,同时左手向后移;(重心全部落在左脚,此时左脚变为5点)。

(3)接着腰稍稍左转,带左手由下而上,右手弧形转至左胸前;同时右脚轻轻离地向前方迈步;随腰右转左手转至左耳边,右脚跟在前方轻轻落地,随即重心从5点平移到4点,右脚掌慢慢踏平;同时腰也右转到正前方,随转腰右手搂手过膝,左手转至胸前;

(4)重心从4点平移到2点,成右弓步,同时左手前推,右手向后略略下按至右膝旁。重心在1点和5点之间转换时,身体要保持在同一水平上,不能忽高忽底。正如恩师董世柞要求我的,在行拳走

架时要做到“平进平出”。在换步或变换方向时,当重心转换到1点或5点,虚脚离地时,对地不能有丝毫蹬力,也就是不能借助于对地的蹬力把腿提起来。同样虚腿在落地时,要轻轻的落地,也就是落地的瞬间不能带身体的重量,落地后再转换虚实,要做到“两腿宜分虚实,起落犹如猫行”。前弓到2点,后坐到4点,不能过,如过就形成失重,二腿不能产生前撑后蹬的劲,易为对手牵动,使自己失去平衡。(1、2)点;(4、5)点之间的虚实转换是在换步和变换方向时必须做到,这样才能做到“起落犹如猫行”,才能分清虚实。

太极图由阴阳鱼组成。阴阳鱼是对太极图中阴阳各半的形象称谓。太极图中,以一条“S”形曲线分为二部分,其形似鱼,故称为阴阳鱼。其中黑色部分表示阴,称之为阴鱼;白色部分表示阳,称之为阳鱼。阴阳鱼互纠,表示阴阳相倚而不相离,既对立又统一,也反映宇宙世界阴阳双方的运动变化规律。太极图中的S曲线,亦称之为“太极曲线”。

太极图中两条鱼形头部的小圆称为鱼眼。白色一边的小圆呈黑色,黑色一边小圆呈白色。白色象征阳,黑色象征阴,以表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生阳,阳极生阴的道理。

太极图中看重心的虚实变化,从这5点的横截面上看,在圆中间的任意部位都包含着阴阳,即虚实,只不过是虚实的比例不同,表现为“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只有重心移到太极图的圆周上才是“全实”和“全虚”。

重心的“虚实转换”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只有在行拳走架中懂得了“阴阳”,也就是掌握重心的“虚实转换”,才能练好太极拳,这是太极拳入门之要点。

太极拳的开胯和松胯练习

作者:佚名

一、开胯练习

开胯对学习太极拳是至关重要的,胯开的、松的程度对今后太极拳动作的规范和发劲都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方法:

1、坐

两脚脚心相对,两肘成90度,两手掌心按在两个膝盖上,盘地而坐。丹田呼吸三次。

2、抬膝

全身放松,丹田吸气。随着吸气两膝盖略上抬。

3、按膝

全身放松,丹田呼气,随着呼气两手往下按两个膝盖,使膝盖、两腿外侧贴到地面。这样一吸一呼,一按一抬连续练习,几天即可彻底开胯。随着胯开得程度,下按两膝贴地静止的时间逐渐加长,达到三分钟以上为佳。

二、松胯练习

我们学练太极拳双胯必须松开,裆部撑圆。松胯哪怕松开一点点都行,不松胯或未松胯时不能使内气内劲产生。

太极拳三练三不练法则

作者:佚名

太极拳有一整套成熟的理论指导整个修炼过程。可以这样说,太极拳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体系,练好太极拳确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根据前辈拳论和我自己多年的实践体会,总结了三练三不练的练功法则,即练理不练力,练本不练标,练身不练招。

一、练理不练力。

“理”就是太极拳的道理、原理。太极拳练的是大道,即太极阴阳转换中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原理。太极拳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虚极生实,实极生虚,虚实转换。通过精神集中、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形随的练习,做到一动全动,周身相随,内外相合。练功时循规蹈距,顺其自然,不能急于求成。练力指的是练习气力,这种练习虽然将局部力量练得很大,但这种力量是拙力、僵力,缺少灵性,为太极拳家所不取。

二、练本不练标。

“本”是指本源、根本,即肾中元气和下盘功夫。肾藏元阴元阳,为先天根本、发气之源。肾气充足,则五脏得养,肝、心、脾、肺、肾各行其职,故能精力充沛、力量充足、反应灵敏、身体协调。内气充盈为本源之一。其二是指在周身放松的基础上,气纳丹田,沉入涌泉,达到上盘灵,中盘活,下盘稳固,落地生根。“标”是指以练习身体各个部位的力量和硬度为主要目的的局部练习方法。太极拳是内 7

功拳,内外兼修,以练内培元为主,“培根润源”,“培其根则枝叶自茂,润其源则流脉自长”。

三、练身不练招。

练身就是练整体功力,招则是每一动作的攻防含义。初练太极拳的人,往往最爱了解每招每势的用法。如果单从招势上去解释和理解太极拳用法及内涵,不可能得到太极拳之精髓。练太极拳必须经过熟练套路、动作正确、去僵求柔的过程,使周身相随,内外相合,内气充实饱满,把功夫练上身。太极拳主要是训练自身整体功力,在临敌应用时则根据客观形势,舍己从人,随机应变,并不拘泥于一招一势。内气充实了,全身尤如充满气的球体,有感皆应,挨着何处何处能击。如拳论所说:“到成时,敌人怎来怎应,不待思想,自然有法。”

太极拳拳理

作者:佚名

太极拳,道者之用。运元气于周身之内,进而行真元于天地之间;从无为而有为,有为而无为,进而有为而无,无为而有;炼精化气(炼血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从而臻至泯视生死寿夭,成败得失,是非毁誉,超脱一切欲好,视天地万物与己为一体,不知有我非我逍遥自在之至人境界。

太极者,阴阳将分未分之时也;然初行太极拳,一招一式不可不分出阴阳。何谓太极拳之阴阳?无他,正反云手耳。正手为阳,反手为阴;或可称阴阳云手耳。太极拳八门五步,各式拳势皆由此出。行

拳之时,正反互变,阴阳交缠;步法转换,手法折迭;久后神意相融,渐进至太极境界。故以名之,太极门阴阳宗。

太极拳各招式精妙,攻守兼备皆有其诀窍。独正反云手两式,既不可攻,亦不可守;且不见于其他内外各家各派,唯太极门独有,何也?曰:此二者,太极拳之纯阴阳也。太极拳杀场放对,攻守制敌;须阴阳互济,倚为表里;以自身之平衡破彼方之和谐,用谋使诈,无所不用其极。唯此二式可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是故不能以之对敌。然此两式又为太极拳之根本。如纯以养生,精熟此两式则备矣。如以击技,须由此二者变化出,太极拳八门五步。

八门者,“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是以阴阳云手解之。阴阳云手,非只手足分阴阳,身躯本身亦分阴阳。身躯内敛外绷为阳,反之外敛内绷为阴。由是,左手左足之阴阳,右手右足之阴阳及躯干本身之阴阳,是为三爻,从而阴阳三变而成先天八卦。

五步者,“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前进后退用阴手,阴臻极处阳始生;出击反击蕴其中。左顾右盼用阳手,阳到绝境阴回首,横击化打才轻灵。中定唯要阴阳合,阴阳和谐才两全。

杀场放对之时,神意不可凝滞,尤需活泼。行如水中之游鱼,动若天空之飞鸟,而心似井中明月,映照一切。一旦放对,心灵气势牢牢锁死对手,手中有人,目中无人。举手投足莫不毁心摧势.松胯的标准:

双胯能下沉,裆开圆,双腿曲膝;上身自重能通过胯膝往脚上负重,胯部相对不负重;双胯随身体重心移动胯部也能适当负重,转换灵活,下盘稳固。

松胯的感觉:

人的自重已扎在膝部以下——小腿及脚跟部;在膝部不前倾的前提下,胯部能上下起伏;人上身的自重往下松沉时,胯部有一种释放能量的感觉,从上往下释放;当你收缩会阴部时,胯部有一种吸的感觉。

太极塌腰松胯详解

太极拳之松胯太极拳名家郑悟清先生曾经有这样的比喻,并以此说明胯在太极拳中的重要地位。他深入浅出地说: “木偶戏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当木偶在舞台上表演各种动作时,都是台下演......

太极桩功资料

太极桩功资料太极拳的基本功修炼,对太极拳的初学者和有一定基础的人提高自身功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传统太极拳修炼体系中,其基本功训练是随学者修炼的层次各异,而针对每一阶段......

太极桩练功一百天心得

太极桩练功一百天心得四川资阳 李熠时光荏苒,不知不觉跟刘老师学习太极拳基本功—太极桩有一百多天了。第一次见到刘老师的情景,宛然如昨。7月27日,是全世界都会记得的日子—伦......

识字歌(跳与胯的练习)

识字歌(跳与胯的练习)1、训练目的:训练膝盖和脚踝的力量、弹性及松弛感。同时训练胯与手的协调性。2、主要动作及要求:a、小麻雀舞姿:大臂收于肋两侧,小臂向上折回,手腕向下折,五指......

练习瑜伽好处

练习瑜伽好处瑜伽是一种古老的强身健体术,它和我国的太极拳一样成为人们的“世界的瑰宝”。然而如今瑜伽术已经遍布全世界各个角落成为女性首选健身方式。关于练习瑜伽的好处......

下载练习太极桩的好处及如何开胯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练习太极桩的好处及如何开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