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选修一专题四导学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二历史选修一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一专题四导学案高二历史备课组韩金英崔彦爱
专题四王安石变法
专题概述:分为三个内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内容、结果和影响。
课标要求:了解北宋社会弊病形成的原因,认识北宋政策的弊端和给国家带来的不利影响。了解北宋在庆历年间所做的革新尝试。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原则、策略,熟悉其变法的举措并非系其积极意义。认识变法的积极影响和失败原因。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内容,分析其影响和失败原因,正确实施王安石本人;过程与方法:数据法、讨论法、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分析其变法的必然性,培养学生居安思危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改革的过程和成果,体会改革的曲折和艰辛,充分认识改革是一国强盛的根本,形成为国家奉献的精神。教学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过程、内容、成效影响及结果 难点:对王安石变法具体内容的理解和对变法的总体评价。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温故互查】(必修一)北宋建立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作用。【学习任务】
一、自学基础梳理(完成练习册课前自主预习的填空部分)自主预习检测(互查):练习册22页、25页随堂练习巩固
二、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并展示)
1、从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原因;
2、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3、列表归纳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及成就;
4、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谈谈你的认识;
5、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给我们的启示。
【拓展延伸】
1、概括本单元的知识框架:
2、直击高考:26页“高考真题回顾”第2题
【巩固提升】课后强化演练七、八 【历史常识】
1、杯酒释兵权:
2、关于王安石的故事
王安石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照理说应该特别富有文人情趣。事实上,虽然他也很有“闲情逸致”,但他的“闲情轶事”却常
常让人大跌眼镜——下棋不动脑子
王安石爱下棋,不过他的棋艺实在不敢恭维,因为他从不思考,总是随手而应,落子极快,发现要输了,便痛快地推秤认输,从未有柳暗花明之想。有人劝他,每走一步棋都需深思熟虑,起码要想出后几步棋的应对之策„„他听得不耐烦,回答说:“下棋本来就是图放松,既然要劳神费力,不如算了。”说完起身就走了。佳茗利于吃药
一次,王安石去拜访书法家蔡襄。蔡襄很高兴,对他盛情接待。蔡襄是茶道大家,亲自选择了绝品茶叶,清洁了茶器,并亲手烹点。经过一系列堪称艺术的复杂程序,一杯飘着浓浓香味的茶水终于端到了王安石面前。然而王安石仔细看了一下茶汤,忽然从口袋里掏出一撮药末,撒入茶杯里,晃了几下,一饮而尽。蔡襄不禁大惊失色,他从未见过有人竟将佳茗当作服药的凉白开来喝。王安石却神情自若地说: “茶味很好。”风流等于行善
王安石只有一个老婆,不纳姬妾,从政多年也从未有过绯闻。夫人看不下去了,便偷偷把一个侍妾送到他的书房,说这是安排来伺侯他起居的,若是看得上就留下,说完就关上门走了。王安石正在读书,也没在意。过了很久之后,他才发现一个美貌的女子站在身边,很是吃惊。再三追问之下才知道,这侍妾本是一个军官的老婆,老公因为弄丢了公粮,不得已把老婆卖了还债。王安石不仅没有纳这个侍妾,还让女子回到了丈夫身边,并免了他们的债务。一场本该美妙的风花雪月,变成了行善做好事。不是只有鱼才吃鱼饵
宋仁宗请大臣们到御花园钓鱼,不管谁钓上来鱼,一律交给御厨去做。大家都觉得这种请客方式很有趣,顿时兴致高涨。唯独王安石呆坐在一边,不知道在想什么,他一边发呆,一边把手边的鱼饵往嘴里送,没多大会儿就把一盘鱼饵吃光了。白吃饭需要智慧
王安石小时候,经常在离家不远的街口面馆吃面。一天,老板有心考考他,就让他自己去厨房端面。只见灶墩上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肉丝面,滚烫的面汤快要溢流碗外。大师傅笑眯眯地说: “这碗面的味道格外好,肉也特别多,如果你能把它端到堂前去,并保证不泼一滴汤,我就免费让你吃。”王安石灵机一动,用筷子轻轻地把面条挑起来,碗内就只剩下半碗汤了。就这样,王安石左手端着汤碗,右手拿筷子挑起面,顺顺当当地把一碗满满的热面条端到店堂前,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3、宋仁宗的故事
这一日,早朝升殿后,宋仁宗问阅卷官,京城大考已毕,按惯例,每年榜首要选三人,不知今年所中的是什么人。阅卷官慌忙把
前三名的试卷呈给皇帝。仁宗打开第一卷,阅罢,龙颜大悦,说,此卷做得极好,只可惜,中间有一个错字。
阅卷官大恐,伏问皇上所错何字。仁宗说,是一个“唯”字,这个字本应从“口”旁的,怎么从了“厶”旁?阅卷官听罢,禀奏道,两偏旁形似,可以通用。皇帝没有理睬阅卷官,接着问考生的情况。阅卷官说,此考生乃西川成都人,姓赵,名旭,字伯升。正在客店候着消息的赵旭,旋即被宣入朝,觐见皇上。赵旭俯伏在地,惶恐不安。仁宗说,卿所做试卷极好,只可惜,中间错了一个字。赵旭伏问何字,仁宗说“唯”字。赵旭听后,小心解释说,这两个偏旁,是可以通用的。仁宗突然不高兴了,取了御案上文房四宝,愤然写下八个字,说,既然“口”“厶”两个偏旁可以通用,那么你看看,这八字能一样吗?赵旭一看,仁宗皇帝写下的是这样八个字:私和、去吉、矣吴、台吕。
赵旭看了半晌,终无言以对。仁宗说,你还是回去读书吧。就这样,因为一个错字,赵旭名落孙山。
赵旭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等三年后下一次科考,他干脆流落在京都,每日靠替人写字作文为生,过得落魄潦倒。
一年后,仁宗为一梦所惑,于是,扮作一官人,在苗太监陪同下,微服出宫私访。在酒楼上,仁宗依着栏杆看街,一不小心,手中的一把月样白梨玉柄扇掉在楼下,下去寻时,已杳无踪影。酒罢,二人闲转到一家茶肆,茶肆的墙上有一首词,写得辞清句丽,无限锦绣。仁宗便问作词人是谁。茶博士说,是一位落第的秀才,成都人,姓赵名旭,满腹珠玑,可惜,终日卖文为生,艰难度日。仁宗一惊。
随即,他让茶博士找来赵旭,赵旭并未认出仁宗皇帝。说话间,赵旭于袖中取出一柄小扇,苗太监见之,大惊,说,此扇乃这位大官人的,适才饮酒坠于楼下。赵旭二话没说,当即奉还给了仁宗。仁宗大喜,不是因为宝扇得归,而是他突然看到了赵旭不同寻常的另一面。仁宗问他,为何上科不第。赵旭详细述说原因。仁宗问,你怨恨皇帝吗。赵旭说,在下学问不精,苛责不细,自取其咎,不是皇帝的错。
仁宗说,你是西川成都人,认识一个叫王制置的人吗?赵旭叹口气,说,王制置是西川要员,权居高位,我认识人家,人家不认识我啊。仁宗说,王制置是我的外甥,我写一封信,你去投靠他,他会提携你的。
令赵旭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两位素不相识的大官人,除了给他一封拜谒的文书,还给了他一个仆人,一些盘缠银两。赵旭感激不尽,一路迤逦前行。不巧的是,快到成都的时候,一个坏消息传来,说王制置已经调任,西川大小官员正在等待新制置的到来。赵旭闻听,不禁喊一声“我命苦啊”。仆人劝他,说,不妨继续前行,看看是何消息。
在接官厅上,西川诸官等了三天,也没接到新任的制置。仆人对赵旭说,咱们到接官厅上看一看。赵旭说,咱们怎么能去那个地方呢?仆人不由分说,把他推到接官厅,撕开文书,高声道:诸官还不赶紧接新任制置?他一指赵旭,说,这就是西川五十四州新任制置赵旭。
原来,所谓文书,是仁宗皇帝的一道圣旨。
仁宗皇帝因为和一个别字较真,让原本可为状元的赵旭流落京都街头;又因为赵旭的才华、诚实和善良,他又和自己的一颗爱才之心较真,最终导演了一出跌宕起伏的人生大戏。
一个皇帝,两次较真。这样的较真,让人心怀敬意。
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能够正确翻译文章。2、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3、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4、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
【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体会人物形象。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习惯,分析人物形象及作品主旨.3、理解“庄子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
《长恨歌》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2.掌握诗歌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学习重点、难点:诗歌主题的理解。【知识链接】1.作者生平白......
年级:高二 编写:谢一彰 审定:高二语文备课组 编制时间:2013--12班次: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
【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李清照其人,赏析其词,学会“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欣赏2、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初步鉴赏诗歌主旨的水平。3、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