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骨科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实用骨科学第四版”。
实用骨科学(第3版)【胥少汀 葛宝丰 许印坎 主编
本书由骨科学权威专家集体编著,在前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共5篇59章。第一篇骨科基础,包括骨的发生和正常结构、骨的生物学、骨科各种检查和常用治疗技术等;第二篇创伤骨科,包括创伤后全身反应与并发症、综合征,骨折愈合及其影响因素,各种固定技术与器械,上肢、颈椎、胸腰椎、脊髓、骨盆、下肢、周围神经、四肢血管、骨骺、关节等损伤的处理,以及火器伤、骨不连、畸形愈合、断肢、断掌和断指再植等;第三篇骨病,包括先天性、代谢性骨病,骨与关节感染,小儿麻痹后遗症,大脑性瘫痪后遗症,骨肿瘤与肿瘤样疾患等;第四篇部位骨科,包括肩、肘、手、脊柱、髋、膝、足部疾病;第五篇修复与康复,包括骨移植、骨科肌瓣与肌皮瓣的应用、显微外科、人工关节、截肢、假肢与支具、脊髓损伤的康复与重建等。作者以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为主,同时吸收了国内外近年来对骨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较全面地反映了骨科学的发展水平。本书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内容丰富实用,是骨科医师权威、重要的工具书,对骨科教学和科研人员亦有较高参考价值。在木之水的会员中,该书与邱贵兴的效率手册和荣国威的骨折为初入骨科行列的必备书。
胥少汀
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专家组成员,我国有突出贡献的著名骨科专家。中国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脊髓损伤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骨科中心主任,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截瘫医学会资深成员,中华外科杂志编审,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名誉主编,解放军医学杂志副主编。从事骨科专业48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脊柱、脊髓损伤、脊柱外科、骨与关节损伤、髋关节外科、骨与软组织缺损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自70年代以来,对脊髓损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阐明了脊髓损伤的病理,进行了脊髓修复的研究,提出了5项治疗原则,改进了脊髓手术方法,找出了估价脊髓损伤的依据。在国内最先提出上升性、缺血性脊髓损伤。对脊柱火器伤与脊髓损伤的关系,明确了机制与病理,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法,用于指导临床,效果显著。对下肢多发性骨折合并多脏器损伤,提出了自己的治疗原则与方法,具有死亡率低、肢体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发表专著16部,论文143篇,获科技进步奖8项,其它奖55项。
葛宝丰
1922.12.26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专业为骨外科学,河北省乐亭县人。1945年毕业于国力中正医学院。兰州军区总医院骨科研究所所长、博士后研究生导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事骨科专业50余年,早在50年代初即在国内开展了带血循环的骨移植,引进了髓管内穿针内固定术。对四肢和脊柱骨折,自发生机制、内外固定、促进骨愈合以至合并症的预防进行了系列研究,发明创造20余项。1989年首先将异种骨形成蛋白应用于临床修复骨缺损,确定了其单独应用的成骨性能。2004年在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中,确定了西北地区居民骨密度峰值,澄清了藏民的峰值骨量。先后获国家发明、进步奖和部队省级二等奖以上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共千万余言。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印坎
外科专家。江苏武进人。1941年毕业于南京军医学校。后留校任教。建国后,历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教授、教授、附属医院骨科主任。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与屠开元合作进行断肢再植动物实验研究,获得成功。并创用了带刺套管套接血管法。1963年为我国第一例断肢再植术后肿胀处理提出了有效方案,解决了肢体存活的关键问题。1978年创用环锯法,并改进了颈椎前路手术方法。合编有《创伤外科学》、《野战外科手册》等。
第一版主编陆裕朴
前言
《实用骨科学》第2版面世已6年,由于现代骨科学的迅速发展,一些概念不断更新,治疗方法、技术、设备等不断改进与完善,有必要将其中实用性强或有发展前景的部分收入到本书中,以适应骨科医师的需要。同时,骨科领域中一些创伤和疾病的发生规律随着社会的进步也有了显著的变化,例如,由于预防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制成功和计划免疫的实施,使脊髓灰质炎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包括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已基本消灭,其后遗症在我国也愈来愈少;由于抗结核药物发展较一般抗生素缓慢,加以耐药菌株的存在,结核病有了回潮之势,骨关节结核较前有所增加;高速交通的大力发展,骨关节创伤、多发损伤增多,伤情更复杂,骨折类型和粉碎性骨折更为多见等,均使本书内容需要更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在这一版中,创伤、长骨干骨折的治疗,从AO发展到BO,髓内针固定从梅花针发展到扩髓的髓内锁钉,到不扩髓的髓内针,直至现在的髓内扩张自锁钉,钢板的类型、接触面积、置入方法等均有了较大的改进,对骨端复杂粉碎骨折的分型和认识更加深入;骨盆骨折和髋臼骨折的分型基本统一,手术治疗的进展使疗效大为提高;脊柱损伤和脊柱疾患后路固定和前路固定的设计和材料的发展类型多样,更加完善,使脊柱内固定术后的稳定性得到加强;脊髓损伤的早期药物治疗、充分减压,有效固定已成为常规;马尾修复获得成功;中期畸形处理、晚期手功能重建和排尿功能重建明显改善了功能;上颈椎损伤和先天性疾患的前路和后路治疗措施有明显改进;腰椎峡部裂滑脱和退变性滑脱的治疗出现了多种方法,减压植骨、复位、融合均获得成功;椎间盘源性疾病、脊柱退变性疾患、脊椎和椎管内髓外肿瘤的治疗效果大为提高;脊柱的微创手术和导航系统使用更增加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加快功能恢复;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和脊柱转移瘤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采用手术、热疗、放疗和化疗联合应用,5年生存率提高到50%以上;脊柱侧凸借助内固定设计使矫正率提高到50%以上;足创伤修复达到新的水平;人工关节在髋、膝关节置换基本定型,提高了长期效果;关节镜的应用也已从膝关节发展至许多上下肢关节,如膝关节半月板十字韧带的修复重建,肩关节疾患等等,不一一列举,这些新进展均收入本版之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火器伤形式与以往不同,又由于平时火器伤的增多,其处理与战时的环境条件有所不同,增加了一节。
同时,本版对部分章节进行了缩减,如对小儿麻痹后遗症、肌瓣肌皮瓣应用、显微外科在骨科的应用等部分进行了压缩,保留了其精华部分。
本版的编写突出了实用性,仍然贯彻第1版编写的原则,即以自己经验为主,同时介绍国内外先进经验,从第1版到第3版可以看到,各种伤病的分类不断完善,治疗方法不断改进,有的原为手术适应证,现已趋向非手术治疗;有的手术适应证随着设备的改进而有所扩大。骨科医师应深入了解病情,根据可能的技术和设备条件选择对患者长期利益最适当的方法进行治疗,大家要在学习别人的经验、不断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掌握好各种治疗方法,造福于患者,奉献于骨科专业,为我国骨科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
2005年春
第一篇 骨 科 基 础
第1章 中国骨科简史
第2章 骨的发生和正常结构——葛宝丰
第3章 骨的生物力学——葛宝丰张功林
第4章 骨科物理检查
第5章 骨科影像学检查
第6章 诱发电位检查
第7章 步态——胥少汀 第8章 四肢与脊柱手术途径
第9章 骨科常用治疗技术
第10章 关节镜
第11章 围手术期处理
第二篇 创 伤 骨 科
第12章 创伤的全身反应与并发症
第13章 筋膜间隙综合征与挤压综合征
第14章 骨折愈合及其影响因素
第15章 骨折内固定技术
第16章 骨外固定器及其应用
第17章 上肢损伤与脱位
第18章 手外伤
第19章 颈椎和颈脊髓损伤贾连顺
第20章 胸腰椎和脊髓损伤
第21章 骨盆损伤胥少汀
第22章 下肢损伤
第23章 开放性骨折与关节损伤
第24章 肌肉、骨骼火器伤
第25章 多发性创伤与多发性骨关节损伤
第26章 骨不连及骨延迟连接
第27章 骨折畸形愈合胥少汀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骨骺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
四肢血管伤
断肢、断掌和断指再植
第32章 大面积皮肤撕脱和坏死
第三篇 骨病
第33章 先天性疾患
第34章 代谢性骨病
第35章 骨骺疾病
第36章 畸形性骨炎与成骨不全
第37章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第38章 骨与关节结核
第39章 非化脓性关节炎
第40章 小儿麻痹后遗症邬华彬
第41章 大脑性瘫痪后遗症唐农轩
第42章 骨肿瘤与肿瘤样疾患
第43章 软组织肿瘤
第44章 腱鞘滑囊疾病
第四篇 部位骨科
第45章 肩部疾病侯春林
第46章 肘关节疾病苟三怀
第47章 手部疾病
第48章 脊柱疾病 第49章 髋部疾病
第50章 膝部疾病时述山孙天胜
第51章 足部疾病
第五篇 修复与康复
第52章 骨移植
第53章 肌瓣和肌皮瓣在骨科的应用
第54章 显微外科在骨科的应用
第55章 足外伤缺损的修复重建
第56章 人工关节
第57章 截肢、假肢与支具
第58章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与功能重建
第59章 骨科康复
更多内容请参考:http://www.emedicity.net/book/html/?3310.html
经历与感悟并不仅仅属于个人,也可以是集体或者团队的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时,要尽量用具体的例子和事实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些心得体会范文从不同角度和维度展示了总结......
写心得体会不仅能够记录下我们的成长历程,还能够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结尾的总结和收束,给读者一个深入思考和留下印象的机会。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优......
骨外科轮来轮去,还是得和骨外科say goodbay,还是得像每次出科那样,拿着实习鉴定报告填病种、写自我鉴定、请老师写评语,还是得和老师说谢谢她的苦心教导,还是会对即将要离开的科......
可以说,我是一口气读完这本名为《青玉骨》的小说的。叶莫用她轻灵的文字娓娓道来一个离奇哀怨的故事。好久没有读长篇小说了,今天用了3个半小时,彻彻底底让灵魂陪着这段尘世走......
2010年骨一科工作总结回顾过去的一年,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其它科室的通力协作下,骨一科全体医护人员团结一心,勤奋工作,共同努力,圆满的完成了院里交给的各项任务,保证了医疗......